龙空技术网

怎样与“算法”共存?|《财经》书单

财经杂志 1247

前言:

现时咱们对“关于数学算法的书”大概比较关怀,我们都想要了解一些“关于数学算法的书”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对于“关于数学算法的书””的相关文章,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兄弟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本期书单聚焦“批判学派”的视角,即算法、大数据、社交软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步,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何种冲击。诚然,技术进步的主流,永远有益于社会发展,只不过在我们享受技术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听取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评价

文 | 臧博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算法”的时代,生活中每天都被各种算法和应用程序包围。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驱动的人工智能革命也早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向,它们在相当程度上改变经济、社会运转模式的同时,甚至冲击传统的社会结构。有人将这一波科技进步浪潮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技术进步和信息革命对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言人人殊。进步主义者认为算法的高歌猛进,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让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简易且可重复。而对技术进步持怀疑论者亦不在少数,这一派人士多居安思危,好为盛世危言,可称之为互联网“批判学派”。

本期书单聚焦“批判学派”的视角,即算法、大数据、社交软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步,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何种冲击。诚然,技术进步的主流,永远有益于社会发展,只不过在我们享受技术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听取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评价。

科技互联网批评家叶夫根尼•莫罗佐夫享誉海内外,他在《技术至死》中,用近两个章节的笔墨,批评了两种看待技术进步的主流思想:解决方案主义和互联网中心主义。作者认为,只有当人们对“技术解决方案主义”进行仔细审视并承认制度的瑕疵时,技术才可以被称为一种进步力量;而如果看不到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技术”。 本书立意在于,通过揭示科技进步的“阴暗面”,敦促技术人士和决策者作出某些改进。

大数据和算法引发的潜在歧视现象,也被学者们纳入考察视野。这一方向的著作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华尔街金融分析师出身的作者凯西·欧尼尔所著《大数据的傲慢与偏见》。随着大数据、算法广泛而深入地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算法自动决策引发的歧视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在《大数据的傲慢与偏见》中,欧尼尔指出系统工程师们写代码时,或许是出于善意,试图客观地找到更高效的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但很多模型和算法,却将人们的偏见、误解和私心纳入其中,人类的生活则越来越深受这些系统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此也时有感受,比如坊间曾盛传,某些购物、生活软件存在“大数据杀熟”的嫌疑。有鉴于此,作者呼吁在人人都被算法和大数据包围的时代,相关企业应为其所创造的算法负起更多责任,政策制定者也应对其加强监管。

《算法的力量:人类如何共同生存》

(英)杰米·萨斯坎德著,李大白译,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年2月

作者认为,科学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将改变人类共同生活的方式,从而给政治带来同等程度的深远影响。本书的新颖之处就在于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待技术的力量,主要写给希望更清楚地看懂未来的普通公民。作者剖析数字时代社会的特征、未来的权力形式,以及未来的自由、民主、正义,并为我们了解安排人类集体生活的未来提供了独特思考。

杰米·萨斯坎德认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各种技术将彻底改变公共和私人生活。他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数字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某些技术和平台以及控制它们的人拥有强大权力:有些技术会收集所有数据,我们为此会避免做出被视为可耻、有罪或错误的行为;还有一些技术会过滤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塑造我们的想法,影响我们的感受,指导我们的行动;另有一些技术则会迫使我们去做原本不会做或不愿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人类与机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真实等方面的区别,都会逐渐消失。而控制这些技术的科技公司或平台将越来越多地影响乃至决定我们的生活。

本书以清晰有力的证据表明,新技术公司已经深度介入公共生活,在潜移默化之中施展其日渐增长的控制力。作者呼吁,应当高度重视这一未来前景,并及时行动予以应对。

《大机器停止》

(英)E. M. 福斯特著,企鹅图书,2011年2月

E. M. 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其作品中最为国内读者熟知的有《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等。作为一名举世闻名的作家,福斯特也创作过科幻题材的作品,《大机器停止》(The Machine Stops)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

小说描述了极端工业化的恶果:机器完全控制人们的生活,人们住在地下,全凭电子机械来进行交流。当机器停止运转之际,人类社会土崩瓦解。

福斯特生活的年代,工业革命的发展结果是英国传统的农业经济遭到剧烈冲击,大量农民脱离土地成为产业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科技进步带来生活便利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福斯特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传统的温情脉脉的社会日渐变得冰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大机器停止》这部小说。这并非福斯特最成功的作品,但在如今这个人人离不开科技产品和算法力量影响的时代,作者百余年所预言的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堪称弥足珍贵的警示。

《科技想要什么》

(美)凯文·凯利著,熊祥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11月

本书是科技教父凯文·凯利的思想精华,他把多年来对科技趋势的观察与想象整理在书中,并提出了全新观点。

凯利认为,科技乃是一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自然系统。科技一如生物演化,也会自我成长、持续进化。人工智慧业已侵入人类生活,真正的“自然界”正不可逆地演化为“人工自然”的时代,“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而透过这些长远趋势,我们可以了解“科技想要什么”。

凯文·凯利认为,我们渴望科技带来的各种好处,却又想要减少个人欲求。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两种思维间来回拉扯,导致人与科技的关系充满矛盾。他在书中推断了未来几十年内科技的十多条走向。《科技想要什么》带领我们看透科技真正的欲求,有助于进一步深思科技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至死: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

(白俄罗斯)叶夫根尼•莫罗佐夫著,张行舟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6月

叶夫根尼·莫罗佐夫是著名科技互联网批评家,担任过《新共和》杂志编辑,并在《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开设科技专栏。经常阅读科技趋势类著作的读者会注意到,行业名家在其著作中多有征引莫罗佐夫的作品或观点。在《技术至死》中,他从技术、人文和社会的角度讨论科技对现今世界的影响,以引导人们更理性、更全面地思考科学技术。

作者在十余年前便预测,“智能”科技与“大数据”将更大规模地、无微不至地介入我们的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而数字化生存的诱惑就在于,人们企图使用技术手段去“解决”所有问题。莫洛佐夫认为,只有当人们对“技术解决方案主义”进行仔细审视并承认制度的瑕疵时,技术才可以被称为一种进步力量。本书为那些“臣服”于硅谷产品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看不到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就终将毁于自己所热爱的“技术”。

他花费相当篇幅批判了两种看待技术进步的主流思想:解决方案主义和互联网中心主义。作者认为,只有摒弃解决方案主义——也就是说,超越它强加于我们想象力之上的限制,对抗它的价值体系,我们才能明白,不亲身经历人类生存状况的纷乱复杂,即使技术变得完美,也可能物有不值。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美)乔纳森·克拉里著,许多等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10月

过去20年,互联网日益侵入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对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带来深远影响。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互联网企业透过社交媒体等工具,对人们睡眠时光的抢占。

资本支持下的技术企业,对人的操控与剥夺也出现了新的形式。技术进步、工具改善、消费主义盛行,种种因素让人们不得不屈从于资本的力量,每日奔忙,疲于奔命,陷入到24/7的建制中,成为不折不扣的“打工人”。资本主义从我们手中窃取时间,无所不在的社交媒体、娱乐平台等消耗着打工人们仅剩的一点注意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遭遇破坏。人的生命已经被裹挟进了没有间歇的持续状态,不停地运行。

作者认为,我们生命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睡梦中度过,这段时间里得以从欲望的泥沼中解脱,这极大挑战了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此外,睡眠作为人们从纷繁世界中抽身而退且暂作修整的必要行为,却既不能带来直接效益,还给生产、流通和消费造成巨大损失,必然与24/7体制的要求相冲突。资本主义对睡眠的侵蚀也愈演愈烈。以北美地区为例,20世纪初的人每天要睡10个小时,上一代人睡8个小时,如今北美成年人平均每晚睡大约6.5个小时。甚至市场的力量仍在继续侵蚀人们的睡眠。一些与此相关的科学研究,目的并不是改善人的睡眠,而是降低身体对睡眠的需求。

在21世纪,睡眠的不安与未来的关系更趋复杂。睡眠介乎社会的和自然的之间,确保了有阶段性和周期性模式的世界存在,后者对生命来说至关重要,也与资本主义不相容。所以,面对资本和市场,以及建筑其上的种种因素对睡眠的侵蚀,人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睡眠这个日常生活中看似最平凡无奇的地方,可能正是一场激烈征战所发生之处。

《群体性孤独》

(美)雪莉·特克尔著,周逵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

作者在本书中警示,我们正在见证人和技术关系第三次变革的转折点;我们屈服于无生命的挂念,又害怕与人交往的风险和失望;我们更依赖于技术而非彼此。

《群体性孤独》对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人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自我保护的方法。人们日益离不开社交软件,即便在社交场合也经常沉浸在网络空间的信息沟通,此类现象便可归结为“群体性孤独”——人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不间断地联系,却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孤独。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15年来持续展开社会学调查,了解人们的网上互动。她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彼此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大数据的傲慢与偏见》

(美)凯西·欧尼尔著,许瑞宋译,大写出版,2017年6月

如今,算法和大数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关涉人们利益的许多决定,如医疗保险保费、消费贷款额度,都不再完全由人决定,越来越依赖数学模型。包括大型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内的多数人认为,大数据结合数学模型和种种算法,能更高效地配置资源,作出明智决定。本书作者曾任职于华尔街对冲基金,擅长数据分析,在其看来,事实与我们的想法相反,这些模型和算法会“强化歧视”,比如家境贫寒的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时,仅仅因为填写的邮政编码被识别为贫穷街区,就会被标注为高风险者,贷款申请也有可能被拒绝。这就是书名所谓“傲慢与偏见”。

系统工程师们写代码时,或许是出于善意,试图客观地找到更高效的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但很多模型和算法,却将人们的偏见、误解和私心纳入,人类的生活则越来越受这些系统影响。有鉴于此,作者呼吁在人人都被算法和大数据包围的时代,相关企业应为其所创造的算法负起更多责任,政策制定者也应对其加强监管。

《硅谷帝国:商业巨头如何掌控经济与社会》

(美)露西·格林著,李瑞芳译,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5月

人们须臾不可离的诸多互联网产品,为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至于这种改变是否符合人们预期,以及是否符合全社会的长远利益,则是一个争议重重的话题,仍待长期研究观察。

毫无疑问,谷歌、脸书、推特、苹果等大型科技公司,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对这些企业进行有效且不损害其创新能力的监管,也成了一个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棘手课题。事实上,大型科技公司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纠葛早已存在,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复杂博弈却在一系列政治议题上迅速激化。

在这部分学者看来,云集于硅谷的科技巨头,拥有强大技术和数据资源,甚至掌管着人们进入互联网世界的信息入口,成为事实上的“把关人”。当新技术在对所有行业改头换面,促成万物互联的进程中,整个城市都被连接起来,城市生活整体上变成另一种“产品”。而这是否就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真正所需要?这显然并非互联网巨头们所关心的事情。

《硅谷帝国》是一本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作者笔下的“硅谷”并不是一个纯地理概念,也涵盖了那些已经可以代表数字技术行业和文化的公司群体,包括脸书、亚马逊、优步、谷歌、苹果和特斯拉等。这些公司是当前世界上最有野心、最强大的科技公司,正试图塑造这个世界的未来。作者聚焦这些硅谷科技公司,以警示笔调,告诫世人应该对硅谷大型科技企业保持足够警惕。在格林看来,科技巨头们在两个方面展现出令人忧虑的趋势:它们对公共生活的影响力不断攀升;公众和政府管制科技巨头的能力和资源则受到相当程度的挑战。

(作者为《财经》文化编辑;编辑:何刚)

标签: #关于数学算法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