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优化公共决策论证 助力信访纠纷解决长春市全面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

朝阳双塔区人民检察院 68

前言:

现时同学们对“专家咨询制度的依据和意义”都比较讲究,我们都需要学习一些“专家咨询制度的依据和意义”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有关“专家咨询制度的依据和意义””的相关知识,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咱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 2023-08-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刘中全

□ 本报见习记者 张美欣

  

  “非常感谢法律专家的解答,我对结果十分满意,我决定息诉息访……”

  前不久,吉林省长春市法律咨询专家、广东华商(长春)律师事务所东北亚区域负责人张嘉良,带领团队律师为刘某因长期信访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期间的退休费待遇一事,参加专题研讨会,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书,并与信访人进行深入沟通疏导,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

  这是长春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国法学会和吉林省法学会要求,高位统筹,精心谋划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工作。”近日,长春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凌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周贺多次听取汇报,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为确保专家政治过硬、业务突出、结构合理,长春市法学会从市人大、市政协、市直政法部门、高校等17家单位推荐的人选中层层严格把关,择优确定20名专家成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今年4月,长春市法学会举行了聘任仪式,20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务精英)和40名法律咨询专家获聘。

参与公共决策论证

  长春市法学会紧紧围绕全市“服务人才”这一重点工作,把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和“法务精英”重点人才选育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既发挥法学会内在人才资源优势,又充分利用外部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在平安长春、法治长春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经过与相关部门的密切沟通配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法务精英’重点人才选育工程暨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推行工作总体要求和基本流程;研究制定了《长春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务精英)管理办法(试行)》,细化专家的选聘流程、权利义务、考核评估和工作保障。”朱凌说。

  有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加持,法律咨询专家的作用逐渐凸显。

  “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朱凌说,法律咨询专家认真参与党委政府公共决策论证,提出专业法律咨询意见,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合理决策、依法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法律咨询专家紧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先后参与了《吉林省黑土地保护督察条例》等49件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咨询,为地铁2号线延长段、机场快速路等重大建设项目提供法律服务20余次,积极主动为《长春市“六城联动”总体方案》《关于支持院士创新创业助推“六城联动”的若干政策》等155件重大决策事项和规范性文件审查把关,提出意见建议180余条。

化解疑难信访纠纷

  “法律咨询专家聚焦信访化解和风险防控,助力提升‘平安指数’。”长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姚健说,积极发挥法律咨询专家中立、权威、专业的优势,紧盯一批“骨头案”“钉子案”,通过政策法律咨询、利害关系分析等多种方式,正面引导劝解、侧面说服教育、提出权威意见,最大限度地息诉罢访、定分止争。

  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法律咨询专家先后化解20余起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制定《长春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长春市突发事情总体应急预案》等20余个涉及群众安全、社会稳定的文件、方案,提出风险防控建议30余条,为平安长春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

  长春市法学会积极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把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法治宣讲活动有机衔接,开展法治教育讲座20余次,法律咨询活动200余次,受众10万余人。着力提升纠纷调处质量,以“调解中心”“法律服务站”为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法律服务,先后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长春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工作开展不平衡、专家资源不均衡、经费标准不统一、宣传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姚健说,下一步,长春市法学会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力度,更加注重把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与发展的“首先”、稳定的“首要”、民生的“首位”结合起来,努力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在服务中心大局、保障民生改善上发挥更大作用。

标签: #专家咨询制度的依据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