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眼前兄弟们对“下列属于良好的”大致比较注重,我们都想要剖析一些“下列属于良好的”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关于“下列属于良好的””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单选题
(2018·云南曲靖·曲靖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底地壳断裂带上,一般认为此处岩浆上涌通道固定。图为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 )
A.由中间向两侧 B.由两侧向中间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南向西北
2.北半球夏季时,与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相比,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域海水盐度( )
A.偏高,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B.与夏威夷群岛一致,因为海域间存在盐分交换
C.偏低,因为西岸正值雨季,河流淡水注入多
D.无法确定
(2022·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图中甲地所处的板块位置与边界类型为( )
A.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之间,生长边界
C.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消亡边界
4.该地板块边界形成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沟②海岭③岛弧④海岸山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浙江·模拟预测)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过渡带,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下面为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图示地区中( )。
A.两处断层受力后以水平错移为主 B.丹霞地貌区泥岩形成最晚
C.所有岩石形成均以外力作用为主 D.砾岩比其他岩石搬运更远
6.该地彩色丘陵区( )。
A.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B.地表受外力侵蚀作用微弱
C.属于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 D.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2022·浙江·模拟预测)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这里断层发育,河谷两岸汇聚众多温泉,但温泉水温差异较大。下图为曲戈河河谷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图中岩层形成最早的是( )。
A.卵石层 B.变质岩 C.花岗岩 D.石灰岩
8.图中断层的成因是( )。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河水侵蚀 D.变质作用
9.乙温泉水温高于甲的原因是( )。
①花岗岩孔隙小②石灰岩透水性差③断层强度大④与地下岩浆接触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2·河南·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板块碰撞挤压是板块构造运动的重要形式,下图示意板块碰撞挤压的四个阶段,其中甲示意一个大洋板块和另一个大洋板块的碰撞,丙示意一个大洋板块和一个大陆板块的碰撞,乙和丁示意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图甲中组成岛屿的岩石主要为(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11.与图丙中山脉成因一致的是( )
A.安第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脉
12.按照板块碰撞挤压的演变过程,四幅图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丙、丁、乙 B.丙、甲、丁、乙
C.丙、甲、乙、丁 D.甲、丙、乙、丁
13.(2022·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下列能正确表示沿A-B的地质剖面图是( )
A.
B.
C.
D.
(2022·浙江杭州·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四川省邛海-泸山地区位于西昌市中部,泸山主峰最高海拔约2320米,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下图为邛海-泸山地区地质简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下列关于邛海-泸山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山脉、水系呈东西向延伸 B.邛海形成原因与北美五大湖相似
C.邛海主要补给来源为冰川融水 D.邛海由地质构造运动断陷形成
15.A-A’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2022·江苏淮安·统考模拟预测)下图为“南方某地出露地表的褶皱剖面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确定①②③地层由新到老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17.最左侧的单斜构造的倾角与坡度角皆为30°,煤层在斜坡面上的出露长度为3米,计算该煤层的厚度( )
A.1.8m B.2.6m C.2.2m D.3.1m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图中煤层不易透水 B.②处煤炭开采条件好
C.③地岩性疏松采掘煤层难度小 D.④地向下可以挖到煤层
(2022·浙江宁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图为某地地质平面图,1-8为地层,依次年龄越老。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图中M的地质构造为( )
A.向斜 B.背斜 C.地堑 D.地垒
20.当断层发生后,M、N岩块( )
A.M上升侵蚀少,N下降侵蚀多 B.M上升侵蚀多,N下降侵蚀少
C.M下降侵蚀少,N上升侵蚀多 D.M下降侵蚀多,N上升侵蚀少
(2022·江西南昌·统考一模)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公里的拉林(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拉林铁路桥梁隧道相连处景观图,图中江边公路是拉林公路。据此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造成拉林铁路桥梁隧道众多的原因是( )
A.高寒缺氧 B.风力强劲 C.地形起伏大 D.地层不稳定
22.图示拉林公路走向呈S形是为了( )
A.降低路面坡度 B.减轻洪水威胁 C.避开断裂带 D.避开泥石流
23.拉林铁路开通后,拉林公路营运变化表现为( )
①远程运量增多②远程运量减少③短途运量增多④短途运量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2023·浙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某学者发现,我国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体系呈现轴对称结构。下图为两省城镇体系轴对称结构示意图。
两省城镇体系呈轴对称结构的基础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经济
(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37-38小题。
25.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26.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河北·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下面39-40小题。
27.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
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
28.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
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
(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29-31小题。
29.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30.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1.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32-33小题
32.图中岩浆岩( )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3.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34.(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图中( )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35-36小题。
35.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6.图中甲处( )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二、综合题
37.(2022·北京朝阳·北京八十中校考三模)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到门头沟区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图为门头沟区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观察地质构造
同学们在灰峪村附近进行地质考察,并查阅资料绘制了该地区的平面地质图(图a)。
(1)推测图中甲-乙沿线的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依据。
活动二考察区域交通
国道109新线高速(西六环路-市界段)是门头沟区首条高速公路,预计在2023年底建成通车,线路全长65.4千米,是北京规模最大的山区高速公路。沿线永定河山峡段是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经反复讨论决定,国道109新线高速穿越永定河次数由8次减至3次。图b为雁翅镇附近的109新线高速公路施工平面图。
(2)结合资料,评价门头沟区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选线方案。
活动三探究山区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是基于“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建立的环境经济政策。北京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涵养区的发展。门头沟区是首都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受益于生态补偿机制,梁家庄关闭煤矿,发展高端民宿、精致餐饮、种植采摘等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3)简述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对门头沟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38.(2023·江苏苏州·校考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升,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升到一定高程后,湖水退出,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
(1)根据淤泥质黏土层厚度的分布特征,推测湖相沉积时期图示湖盆的地势高低。
(2)比较甲、乙两地河床表层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分选性的差异,并从水文角度分析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呼和浩特盆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9.(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威士兰是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地处南非高原东南边缘德拉肯斯山脉的东坡,北、西、南三面为南非所环抱。境内海拔由100米递升至1800米,形成面积大致相等的低、中、高三级梯状地形。斯威士兰境内有5条主要河流,水能资源较丰富。下图示意斯威士兰地质构造分布。
(1)简述斯威士兰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特点。
(2)分析斯威士兰三级梯状地形的空间分布特点。
(3)推测斯威士兰三级梯状地形的形成原因。
(4)指出斯威士兰三级梯状地形引发的主要外力作用,并说明其表现。
40.(2023·山东淄博·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统考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美地峡(下图)是指连接北美和南美大陆的狭窄陆地,形成时间晚于南、北美大陆,地形以山地为主,从成因看山岳地貌类型多样。中美地峡就像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一道闸门:闸门关闭前,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可以通过该海域自由交换;闸门关闭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海水的交换受到限制。专家通过获取中美地峡两侧附近海域沉积地层的年龄、各地层形成时的海水性质和生物种群特征等信息,并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了中美地峡闸门关闭的时间。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说明中美地峡形成的原因。
(2)列举中美地峡主要的山岳地貌类型并指出其成因。
请你为专家研究中美地峡闸门关闭时间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答案与解析
【答案】1.D 2.C
【解析】1.由材料可知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底地壳断裂带上,此处岩浆上涌通道固定。由图可知,西北方向岩石年龄最老,东南部岩石年龄最小,说明岩石形成后向西北方向运动,ABC错,D对。故选D。
2.北半球夏季,夏威夷群岛此时受夏威夷高压影响,炎热干燥,降水少,太平洋西岸此时受季风影响,为雨季,降水多,A错;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与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域距离远,海水交换对盐度产生的影响有限,B错;海水盐度太平洋西岸,淡水补给量大,河流注入海洋水量大,海水盐度低,C对,D错。故选C。
【点拨】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2.有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有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3.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4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
【答案】3.D 4.A
【解析】3.根据图示可知,甲为印度洋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4.该板块边界处,由印度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底部,在海洋底部形成海沟,沿海地区形成岛弧,①③正确;板块的生长界会形成海岭,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海岸山脉,②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点拨】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区域称为“消亡边界”,对于地表形态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是陆地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则会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高原,比如南亚次大陆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等;如果是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则会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众多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千岛群岛等岛弧,美洲西海岸的科迪勒拉山系等,这些地形都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结果。
【答案】5.C 6.C
【解析】5.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两处断层受力后以垂直方向上的错移为主,A项错误;丹霞地貌区岩层中,砾岩分布在最上层,其形成时间最晚,B项错误;该地区的岩石有砾岩、砂岩和泥岩,均为沉积岩,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影响,C项正确;由于砾岩粒度比砂岩和泥岩的粒度都大,在搬运过程中搬运距离比砂岩、泥岩更近,D错误。故选C。
6.据图可知,该地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属于向斜构造,该岩层结构具有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特点,属于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主要集中在背斜地质构造内,故A、D两项错误,C项正确;该地岩层为沉积岩,受水平挤压、断裂抬升后,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岩层相间出露地表的特点,且向斜槽部为山地,说明该地受外力侵蚀作用显著,B错误。故选C。
【点拨】向斜背斜的判断有两种方法:①根据岩层的形态: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向下凹陷为向斜。②根据岩层的年代:中间老、两侧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侧老的为向斜。
【答案】7.B 8.A 9.C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卵石层也是因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由图可知,卵石层覆盖石灰岩之上,由此推测卵石层形成较石灰岩晚。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图中显示,花岗岩侵入石灰岩,说明花岗岩形成较石灰岩晚,卵石层覆盖在花岗岩之上,且未被岩浆侵入,说明卵石层形成较花岗岩晚,因此卵石层、花岗岩、石灰岩三者形成最早的是石灰岩。变质岩是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但变质岩与左侧的岩浆岩不接触,说明不是岩浆活动造成,且变质岩在石灰岩之下,故形成时间最早。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横断山区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处,地壳运动活跃,A正确;此处并非板块张裂处,B错误;断层是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的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不是外力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A。
9.从图中可知,乙处为热水流,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岩浆,且上面覆盖花岗岩,花岗岩孔隙小,地表冷水不易下渗降温,故泉水水温高;甲乙两处都有断裂,甲地下多沉积岩,乙处岩浆岩,甲地岩层较软,可能断裂强度更大;甲地上面覆盖着卵石层,卵石层孔隙大,地表冷水易下渗,再加上下层的石灰岩透水性好,利于地表冷水下渗,导致甲处多冷水流。综上所述,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
【点拨】岩层先后形成顺序的判断:1.岩浆岩地层。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2.沉积岩地层,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3.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所以变质岩地层的形成应晚于相应的岩浆岩。
【答案】10.C 11.A 12.D
【解析】10.读图可知,图甲中的岛屿是由岩浆喷出形成的,主要由喷出岩组成,故最可能是玄武岩。花岗岩为侵入岩,大理岩为变质岩,石灰岩为沉积岩,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1.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即一个大洋板块和一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与图丙中的山脉成因一致。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都是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乞力马扎罗山是火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随着大洋板块碰撞挤压(甲)的持续,大洋板块会逐渐和大陆板块挤压(丙),直到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遇碰撞(乙),最后大陆板块俯冲到了大陆板块的下方(丁)。排除ABC,故选D。
【点拨】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又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沉积岩是各种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变质岩是各种岩石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13.
【答案】A
【解析】从A点到B点,断层东西两侧都有一个中间老两翼新的背斜,排除BD;由断层切断Q1处的向斜两侧出露面积的大小可以判断,断层东侧地层整体下沉,使得Q1出露面积增加,排除C,A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14.D 15.C
【解析】14.根据材料信息:邛海附近有断层分布,结合泸山成因,表明其是地质构造运动断裂下陷积水形成,D正确;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侵蚀形成,B错误;邛海-泸山地区山脉、水系延伸方向为西北—东南向,A错误;邛海位于四川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C错误;故选D。
15.结合图可知:A-A’两地之间经过了三个断层面,A、D错误;A-A’两地第1个断层面到第2个断层面之间,中间岩层为KE,两侧岩层为K2,中心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C正确,B错误;故选C。
【点拨】背斜、向斜的判读:(1)看岩层弯曲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2)看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心老,两翼新,向斜—中心新,两翼老;(3)看地貌: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答案】16.D 17.B 18.B
【解析】16.由图中岩层走向可以判断①②③地层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如下图),岩层中间新两翼老,③地层位于向斜的槽部,岩层最新,①地层位于向斜的最外部,岩层最老,因此可以判断地层由新到老的顺序为③②①,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7.煤层的厚度可以从煤层的顶部往下作垂线,下图中的红色线段即为煤层的厚度。最左侧的单斜构造的倾角与坡度角皆为30°,由此可以计算出煤层上部和斜坡的夹角为120°,由此可以明确由煤层厚度线和煤层在斜坡上出露的长度线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两个夹角的度数,较大的为60°,较小的为30°,根据煤层的出露长度为3米,可以利用三角公式计算出煤层的厚度约为2.6m,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8.右侧的地质构造为向斜,而煤层位于向斜的两侧,岩层较为破碎,导致煤层容易透水,A错误;②处的煤层为露天煤层,开采难度小,易于开采,B正确;③地位于向斜槽部,岩层易受挤压,岩性较为坚硬,采掘煤层难度大,C错误;煤层位于④的两侧,向下无法挖到煤层,D错误。故选B。
【点拨】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答案】19.A 20.C
【解析】19.根据图示可知M处地层排布为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A正确。背斜的地层排布为中间老,两翼新,B不符合题意。地堑是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C不符合题意。地垒是两个同性质断层之间的上升断块,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根据下图示意可知,向斜构造发生断裂后,抬升的一侧与下沉的一侧相比,同一水平切面的中部岩层会变窄。图中向斜构造发生断裂,中部岩层1在N一侧比在M一侧窄,因此题中N一侧岩体上升,M一侧下沉,AB错误。上升的一侧遭受侵蚀多,下沉的一侧接受沉积作用多,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拨】岩层受水平挤压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单个的弯曲称褶曲。褶曲中心部位为较老地层,两侧为较新地层,称为背斜;褶曲中心部位为新地层,两侧为老地层,称为向斜。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中国华山北坡大断崖。
【答案】21.C 22.A 23.C
【解析】21.根据所学知识,铁路道路要求要保持较平直,且起伏要小,才能安全运行。因此在修铁路时遇山要开隧道,遇河流要架桥,拉萨至林芝地段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势起伏大,因此铁路桥梁隧道众多,C正确;桥隧的修建与高寒缺氧,风力强劲和地层不稳定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2.根据所学知识,在山区修公路时大致沿等高线修建,降低路面坡度,呈S形,保证行车安全,A正确;公路形态与减轻洪水威胁无关,图中看不出断裂带,与避开断裂带关系不大;在山坡修建成S形公路,也不能避开泥石流,BCD错误。故选A。
23.拉林铁路开通后,铁路运输相较公路运营,长途运输运量大,运费低;短途运输运费要高;同时公路短途运输灵活性更强,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因此远程运输多选择铁路运输,短途运输多选择公路运输,所以拉林公路营运变化表现为远程运量减少,铁路开通会带动该区域发展,该区域如火车站,对短途交通需求增大,导致公路短途运量增多,②③正确;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拨】公路运输是一种机动灵活、简捷方便的运输方式,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它比铁路、航空运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尤其在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中,其重要性更为显著。但公路运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载重量小,不适宜装载重件、大件货物、不适宜走长途运输;车辆运行中震动较大,易造成货损货差事故,同时,运输成本费用较水运和铁路为高。
24.
【答案】A
【解析】我国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体系呈现轴对称结构,根据图示可知对称轴大致是罗霄山,罗霄山作为分水岭形成赣江和湘江流域,实现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体系呈现对称,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答案】25.D 26.C
【解析】25.花岗岩是地下岩浆向上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之上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花岗岩形成于地下,丁图花岗岩位于地下,甲乙丙图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丁图最早出现,ABC错误。因地壳抬升,花岗岩之上的变质岩被外力侵蚀,其厚度逐渐变薄,部分区域花岗岩出露地表接受外力侵蚀,花岗岩表面变的起伏不平,因此丁图之后应该是乙图,再以后是丙图;甲图中出现断层,使原来的花岗岩、变质岩发生断裂错位,相对下沉的部分接受沉积,出现松散沉积物,因此正确的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丁乙丙甲,D正确。故选D。
26.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①是花岗岩,形成最早;②④是变质岩,形成晚于①花岗岩;③是松散沉积物,形成于断层下降岩块上,因此是先有断层使原来的变质岩发生断裂形成②④两块变质岩,其中④是下降岩块,之后在④之上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因此形成最晚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拨】 解题注意甲乙丙丁四图中花岗岩最早形成于地下,在岩浆高温、高压作用下岩石变质形成变质岩,松散沉积物要在低洼地形成,④是断层下降岩块。
【答案】27.B 28.A
【解析】27.图中构造甲、乙、丙位于水平挤压形成的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在变形过程中主要受到拉张力,使得出现多个断层,乙地块出现了断裂陷落,因此形成这些构造的局部地质作用应为水平拉张,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8.读图可知,F1~F4断层中,中间两个断层延伸至含油层,两侧没有延伸至含油层,这些断层直接或间接导致油气分子散失,这是因此F1~F4等断层的疏导性能好,A符合题意,排除D;读图可知,F1~F4并没有都延伸到地表,B错误;如果上覆岩层疏导性不好,即使石油埋藏层位较浅,石油也难以有散失通道,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排除C。故选A。
【答案】29.A 30.A 31.C
【解析】29.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所以选A。
30.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所以选A。
31.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拨】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内外力作用塑造形成的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内力作用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力作用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生物作用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作用力(从作用过程来看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状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寒区冰川冰缘作用占主导。内外动力都与重力有关,重力是形成地貌的前提,岩石是地貌的物质基础,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决定地貌。
【答案】32.A 33.C
【解析】3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所以选A。
33.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拨】原始水平岩层原理:原始的沉积均为水平或近于水平岩层。岩层叠置原理:下老上新。切割律又称穿插关系,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来说,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这就是切割律。
34.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地质构造主要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开裂侵蚀形成谷地,为背斜成谷,A错;甲处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与断层交汇处没有被断层错断,而是覆盖了原有 的岩层结构,说明甲处岩浆活动晚于断层,B对;从沉积岩岩层形成先后顺序来看,①在上而②在下,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晚,C错;岩层③为石灰岩,多形成与浅海环境,④为泥岩,多形成于陆地环境,形成环境不同,D错。故选B。
【答案】35.B 36.A
【解析】35.据所学可知,化石是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结合示意图,①为沉积物不是岩石,因此不可能形成化石,A错误;②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可能找到化石,B正确;③为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会有化石,C错误;④是花岗岩,地下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冷却凝固形成,不会有化石,D错误。故选B。
36.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石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甲位于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C错误;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A。
【点拨】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生物死亡之后的遗体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后来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由于遗体是被沉积物掩埋,所以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
二、综合题
37.
【答案】(1)向斜;甲-乙沿线地区中部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两侧均为奥陶纪地层,岩层中部新、两侧老。
(2)利:线路较为平直,利于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减少穿越永定河的次数,降低对河流水源地的破坏等;弊:线路桥梁、隧道比例高,工程量大,修建难度大,建设成本较高。
(3)获得北京市区对门头沟发展的资金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等。
【解析】本大题以北京门头沟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为情境设置试题,涉及背斜、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1)读图a可知,图中甲-乙沿线地区中部C-P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形成于至今399-299百万年,两侧均为O即奥陶纪地层,形成于至今485百万年,因此,图中甲-乙沿线的岩层年龄中部新、两侧老,地质构造属于向斜。
(2)读图可知,门头沟区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通过修建隧道、架设桥梁,使穿越永定河次数由8次减至3次,降低对河流水源地的破坏,缩短了里程,线路也较为平直,有利于提高通行速度,节省了通行时间;但是,线路桥梁、隧道比例高,加大了工程量和修建难度,增加了建设成本。
(3)生态补偿机制是基于“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建立的环境经济政策,受益于生态补偿机制,门头沟地区获得了北京市区的发展资金支持,发展高端民宿、精致餐饮、种植采摘等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梁家庄关闭煤矿,有利于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机会,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38.
【答案】(1)淤泥质黏土层厚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推测湖盆的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增高。
(2)甲沉积物颗粒较大,分选性较差;乙沉积物颗粒较小,分选性好。甲处地势较高,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沉积物粒径较大,分选性较差;乙处地势较低,河流流速较慢,搬运能力较弱,粒径较小,分选性较好。
(3)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导致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层发生抬升,中间岩层断裂下沉,导致形成地堑构造;中间地势低于两侧,形成盆地。
【解析】本题以呼和浩特断陷盆地为材料,涉及河流沉积地貌、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相信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呼和浩特断陷盆地西南侧淤泥层厚度较大,东北侧淤泥层厚度较小。随着与山体距离的增大,地势会越来越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搬运能力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淤泥质黏土层的颗粒越来越细,黏土层厚度越来越厚,故黏土层越厚,地势越低,可以推测湖盆的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升高。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位于呼和浩特断陷盆地东北侧,乙位于呼和浩特断陷盆地西南侧;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处地势较高,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沉积物的粒径较大,分选性差;乙处地势较低,与山体距离较远,地势更平缓,流速较慢,河流的搬运能力弱,沉积物的粒径较小,分选性好。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呼和浩特盆地为断陷盆地。其形成过程是:当岩层受到挤压作用,超出岩层的受力极限,导致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着断裂面相对中间岩层发生抬升,中间岩层相对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地堑构造导致中间地势较低,两侧地势较高,形成盆地地形。
39.
【答案】(1)断层构造。断层构造南北纵列,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2)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
(3)受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西部岩体大幅度抬升,形成一级阶梯;中部岩体抬升幅度较小,形成海拔较低的二级阶梯;东部岩体相对下沉,形成海拔最低的三级阶梯。
(4)流水作用。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河流东流且落差大,引发河流的下蚀作用和搬运作用;第三级梯状地形地势低平,水流平缓,河流侧蚀,沉积作用较强;海拔较高的梯状地形,其岩石和地表裸露之处更易遭受流水侵蚀。
【解析】本题以斯威士兰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地质构造、地形分布、地形成因、外力作用等知识点,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
(1)根据图例可知斯威士兰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类型是断层构造。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可知断层构造分布特点为南北纵裂分布,断层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2)根据材料“地处南非高原东南边缘德拉肯斯山脉的东坡”和“形成面积大致相等的低、中、高三级梯状地形”可知,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下降;结合图中断层分布可知,三级阶梯南北纵列分布。
(3)受德拉肯斯山脉地壳抬升的影响,位于山脉东坡的斯威士兰西部岩体抬升作用明显,形成地势较高的一级阶梯;中部岩体抬升幅度相对较小,速度较慢,与第一级阶梯之间出现断层,形成海拔相对较低的第二级阶梯;东部岩体相对下沉,与第二级阶梯之间出现断层,形成海拔最低的第三级阶梯。
(4)根据材料“斯威士兰境内有5条主要河流,水能资源较丰”可知,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作用。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岩石裸露,易遭受流水侵蚀;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在地势较高的第一、二级阶梯,河流落差大,河流的作用以下蚀作用和搬运作用为主;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水流平缓,河流侧蚀和堆积作用明显。
40.
【答案】(1)中美地峡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方,美洲板块隆起形成陆地,连接北美和南美大陆,形成中美地峡。
(2)火山、褶皱山;原因:板块碰撞挤压,岩层弯曲隆起形成褶皱山,同时板块边缘地下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火山。
(3)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生物种群特征),从而确定中美地峡闸门关闭时间。
【解析】本题以中美地峡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质作用过程、山岳地貌类型及原因、研究地球历史方法的理论依据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中美地峡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南极洲板块为海洋板块,比较薄,而美洲板块比较厚,南极洲板块会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方,导致美洲板块隆起形成陆地,连接北美和南美大陆,形成中美地峡。
(2)中美地峡主要的山岳地貌类型是褶皱山和火山;根据上题可知,中美地峡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板块碰撞挤压,岩层弯曲隆起形成褶皱山,同时板块边缘地下岩浆沿着裂隙或岩石中的薄弱地带喷处地表,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火山。
(3)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由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可以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生物种群特征),从而确定中美地峡闸门关闭时间。
标签: #下列属于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