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笨蛋”是一种鸟?人类给动物取名,真的毫无逻辑可言

菜鸟弟弟 100

前言:

此刻我们对“hormy什么意思”大致比较看重,咱们都想要学习一些“hormy什么意思”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汇集了一些有关“hormy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小伙伴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许多生物的常用名已经流传了上百年,但依然听上去名不副实。比如,电鳗真的有电吗?“鼻涕水獭”整天都流着一行鼻涕吗?夜鹰只在晚上活动?蓝脚鲣鸟是唯一一种给子女哺乳的鸟类吗?到底哪种熊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熊猫?黑寡妇蜘蛛真的“蛛如其名”吗?珊瑚虫和珊瑚礁又是什么关系?……

01 电鳗是一种鳗鱼

真的假的?假的。

电鳗,顾名思义,肯定是一种鳗鱼,而且是带电的鳗鱼,对吧?错!

好吧,也不能说全错,它们确实带电。不过,它们不是鳗形目(Anguilliformes)下的鱼类,而是电鳗目(Gymnotiformes)下的南美长刀鱼的一种(之所以叫长刀鱼,只是因为它们的身形很像一把刀,而不是说它们会提刀砍人)。

所有的南美长刀鱼都有产生电场的能力,电压通常只有几毫伏,它们利用电场在泥水里导航并与同伴交流。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猎物是生活在河床上或河床里的小型无脊椎动物,放电能帮助它们更好地锁定猎物的位置,以及确定同类的位置。电鳗将这种放电能力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们能产生860伏的高压电击,足以将猎物直接杀死。

它们的猎物大多是无脊椎动物,比如甲壳纲,还包括鱼类和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当电鳗受到捕食者的侵扰时,这种放电能力能给对方造成巨大的痛苦,有时受害者还包括我们人类。

不过,上面提到的这些,还并不是电鳗利用其放电能力可以做到的所有事情。有一条生活在美国田纳西州水族馆中电鳗,名字叫米格尔·沃森(Miguel Wattson),它居然能利用自己放的电来发送日常的推特信息。

02 角蟾是一种蟾

真的假的?假的。

这是又一个证明人类给动物起名毫无逻辑可言的典型案例。角蟾(horny toad)并非一种长角的蟾,更不是一种好色的蟾(horny在英语中既有“角状”的意思,又有“欲火中烧”之意)。实际上,它是一种身上长刺的蜥蜴。

角蟾的另一个名字为角蜥蜴(Phrynosoma),是一个包含17种北美蜥蜴的属。这种动物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其独一无二的防御手段,它们会将自己的血液从眼下的一个囊袋(眼窦)里喷射出来,并直接射入敌人的嘴巴。

有趣的是,角蟾在面对不同的敌人时会采取完全不同的防御手段。它们喷血的方法一般会被用来对付犬科(比如狐狸和郊狼等)和猫科(通常是美洲山猫和家猫等)动物。但如果对手是蛇或走鹃,角蜥蜴就会让身体充气膨胀,增大体形,让自己变得难以下咽。那么,当人类靠近角蟾时,它们会做何反应呢?它们很有可能撒腿就跑。如果你抓住了一只角蟾,它也很有可能充气膨胀,并发出嘶嘶声。

另外,角蟾之所以把喷血这招专门用于对付犬科和猫科动物,是因为它们的血液里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能够和这两科动物的味觉受体结合,让它们尝到一种恶心的味道。不过,这招对于其他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则毫无作用。至于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好吧,科学家亲口尝过。这也算是我们以科学的名义做过的“荒唐”事之一吧。

03 “鼻涕水獭”指感冒的水獭

真的假的?假的。

显然,“鼻涕水獭”可不是指那些因为感冒而鼻涕不停流的水獭,它甚至不是一种哺乳动物的名字,而是一种大型水生两栖动物的外号。

我们说的这种美洲大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有一堆令人惊讶的雅号,比如“地狱咆哮者”“泥浆里的恶魔”、“泥地小狗”,以及“陈年烤意面”。最后一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它们身体侧面层层叠叠的皮肤让人想到了烤意面。

美洲大鲵从鼻子到尾巴的长度可达74厘米,体重可达2.5千克,排在中国大鲵(Andrias advidianus)与日本大鲵(Andrias japonicas)之后,成为世界上体形第三大的蝾螈。

美洲大鲵生活在美国东部,从纽约州南部直到乔治亚州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栖息在水流湍急的浅水里,白天会躲在岩石的阴影下,夜间出来捕食小龙虾和小鱼。在幼年期它们的身上长有鳃,但成年后会改用身体两侧的皮肤直接呼吸。

不幸的是,这种呼吸方式使得它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为它们需要待在非常纯净且含氧量高的水体里才能呼吸顺畅。近几十年由于栖息地不断缩小和水体质量下降等因素,美洲大鲵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04 “尖叫犰狳”得名于它们的尖叫声

真的假的?真的。

终于出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会尖叫的披毛犰狳属动物——长毛犰狳(Chaetophractus vellerosus)主要生活在阿根廷潘帕斯地区、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以昆虫、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和植物为食。捕猎时它们会将脑袋扎进沙土里,发现猎物之后会立刻旋转身体,在地上打一个洞,并将沙土深处的猎物吃掉。

这种犰狳体形较小,体长只有38厘米左右,身上有犰狳家族的醒目特征——覆盖在皮肤外的一身“盔甲”。这身盔甲是由它们的皮质骨形成的,外面罩着一层特殊的骨状鳞片结构,叫作鳞甲。披毛犰狳属包括三个物种,它们的鳞甲缝隙中都会长出又长又厚实的鬃毛并覆盖全身。

犰狳的鳞甲最早用于抵御捕食者,但时至今日它们中只有九带犰狳(Dasypus novemcinctus)能将身体蜷缩成一个球,并充分利用这身盔甲来保护自己。其他大多数犰狳的自保方法基本上就是逃跑,或者将身体埋进沙土里防止被吃掉。

长毛犰狳有一套非常独特的防御机制,它们受到威胁时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直到脱离危险叫声才会停止。

05 夜鹰是鹰

真的假的?假的。

世界上至少有238种鹰(Accipitridae),但没有哪一种叫夜鹰。我们所说的夜鹰是一种体形中等的鸟,长着短小的喙、长而尖的翅膀和一双长腿,身体覆盖着类似树皮和树叶颜色的羽毛。

虽然名叫夜鹰,但它们并不完全是夜间动物,在清晨和傍晚也会活动和捕捉飞虫。夜鹰是夜鹰科(Caprimulgidae)的成员之一,这一科的鸟类被统称为“鬼鸟”(说明一下,这些鸟既不是鬼,也不是只在夜间才出来活动。这个名字源于雌性在孵卵的时候,雄性会发出一阵阵的鬼叫声)。

鬼鸟还有其他一些莫名其妙的外号,比如“吸羊鸟”,它们的拉丁学名“Caprimulgidae”的本义就是“挤羊奶的人”。关于“鬼鸟会吸羊奶”的错误印象和“豪猪会发射棘刺”的谣言一样,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但不同于豪猪的故事,亚里士多德一开始就知道这个说法不正确。要知道,鬼鸟对奶毫无兴趣——无论是羊奶还是其他动物的奶——它们是食虫动物。而人们之所以常常看见鬼鸟出没在家畜周围,只是因为那些地方恰巧是飞虫集中的区域。不过,这则“会吸羊奶的鸟”的谣言还是传开了。

06 “笨蛋”是一种鸟

真的假的?真的。

外号叫“笨蛋”(booby)的鸟包括10种鲣鸟属(Sula)鸟类中的6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是蓝脚鲣鸟(bluefooted booby,拉丁学名为Sula nebouxii)。

如果说它英文名字的前半段“blue-footed”准确地描述了其最明显的特征——有一双蓝色的脚,那么它英文名字的后半段“booby”也有“乳房”的意思,难道说它像哺乳动物一样哺育自己的后代吗?并非如此。英文单词“booby”衍生于西班牙词语“bobo”,形容的是一种傻乎乎的样子。

一种流传较广的解释是,以前在大海上航行的水手觉得蓝脚鲣鸟很笨,因为它们特别喜欢在船上落脚,水手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抓住它们并烹制成美餐。另一种解释是,它们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显得很笨拙。

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告诉大家,蓝脚鲣鸟真的会用粪便筑巢,也会将粪便排在自己的腿脚上,以此维持体温。真的是个笨蛋!

07 小熊猫是熊猫

真的假的?假的。

如果你亲眼见过小熊猫(Ailurus fulgens),那么你可能已经成功地猜到在这个名字里,有问题的不是“小”,而是“熊猫”。

事实上,小熊猫不是熊猫,也不是熊,在血缘上它们更接近臭鼬、浣熊和黄鼠狼。小熊猫和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只是同属食肉目的远亲而已。不过,它们的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竹子在它们的饮食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有趣的是,“panda”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叶,而且用在小熊猫身上,并非大熊猫。这个词可能是从尼泊尔语衍生而来的,用来形容“吃竹子的动物”或“抓着竹子啃的动物”。直到20世纪初,在外形上和小熊猫有些相似的大熊猫被人熟知,这个词才被套用在了大熊猫身上。然而,熊猫如今成了大熊猫的专属名称。

至于小熊猫,它们仍然拥有许多不准确的外号,比如红熊猫、猫熊,还有“火狐”。很显然,小熊猫既不是熊,也不是猫,更不像狐狸,身上也没有着火。

08 虾蛄是虾

真的假的?假的。

虾蛄拥有很多特质,比如,它们至少有450种,且样貌看上去都与众不同,让人印象深刻。它们也是非常凶残的捕食者,是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奇迹。

然而,它们不是虾。

虾属于十足目(Decapoda),其中包含许多美味的动物,比如小龙虾、龙虾、螃蟹和对虾;而虾蛄属于口足目(Stomatopoda)。这两目的动物都被归在软甲亚纲(Malacostraca)之下,这一纲中还包括等足类动物。虾蛄的胸腔位置(身体的中间一段)长有第二对附肢,这对附肢将虾蛄分为两类,即穿刺型和粉碎型。

穿刺型虾蛄包括虾蛄中体形最大的斑琴虾蛄(Lysiosquillina maculate),这种虾蛄擅长埋伏并伺机突袭猎物,以极快的速度用那对带有倒钩的锋利附肢穿刺猎物的身体,然后将它们拖入地穴中。

粉碎型虾蛄的狩猎方式则更加凶悍,其中包括颜色非常鲜艳的雀尾虾蛄(Odontodactylus scyllarus),它们有一对棒状的附肢,能够重创对手,攻击速度可达惊人的每小时80千米,力量能达到可怕的155千克力。

这些“拳击手”会给人类带来不小的麻烦,因为它们可以轻易地打碎玻璃缸壁,杀死和它们共处一缸的其他动物。它们还有一个令人胆寒的外号叫作“拇指终结者”,而关于这个名字背后的惨痛教训,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09 雌性黑寡妇会吃掉伴侣

真的假的?(部分是)假的。

动物经常受人冤枉,并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黑寡妇蜘蛛便是其中之一。它们的名字本身就建立在误解之上,即雌性黑寡妇蜘蛛在交配时会直接将它们的伴侣吃掉。但事实证明,这个口口相传的“真相”其实是一则谣言,或者说至少被严重夸大了。

世界上共有31种不同的“寡妇蜘蛛”(即寇蛛属,Latrodectus),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黑寡妇、棕寡妇和红寡妇。对棕寡妇蜘蛛(Latrodectus geometricus)和澳大利亚红背蜘蛛(Latrodectus hasselti)来说,在交配时吃掉它们的伴侣就像一种义务,而且雄性蜘蛛会主动把它们的肚子奉献给雌性当点心。这种主动奉献肉体的行为虽然看上去有些古怪,但非常合理,因为只有这样雄性才能拥有最多的子嗣。相比那些“苟且偷生”的雄性,奉献出自己身体的雄性能让雌性因为进食而分神,从而延长交配时间,产下更多的后代。但对绝大多数的寡妇蜘蛛(比如美国黑寡妇蜘蛛)来说,雄性会选择在雌性吃饱后再交配,这样它们就能全身而退。

蜘蛛并不是自然界中唯一会在交配过程中吞食伴侣的动物,雄性螳螂在交配时有1/4的可能性会被雌性吃掉。在交配季节,雌性螳螂的饮食中有60%是雄性螳螂。

10 珊瑚是一种石头

真的假的?假的。

如果你压根儿不知道珊瑚是一种海洋动物,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2000多年来,无数哲学家、自然主义者和科学家都错误地将珊瑚归类为植物甚至矿物。

实际上,珊瑚的英文单词“coral”最早可以追溯至希伯来语或阿拉伯语,意为“小颗粒和小石头”。

但真正的珊瑚是属于珊瑚虫纲(Anthozoa)的,由一大群叫作珊瑚虫的微小生物组成。珊瑚虫基本上是一种肚子上长有一张嘴巴和许多触须的小生物,它们会用触须麻痹猎物,以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

虽然珊瑚也可以是软的,但许多人心目中的珊瑚都是一大块硬邦邦的物体,也就是那些充满生物多样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比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珊瑚是硬的,且硬珊瑚有骨架,由碳酸钙堆积而成,这里也是一种会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虫黄藻的家园。

虫黄藻居住在珊瑚礁中,为珊瑚虫提供氧气和养分,还能给珊瑚礁“涂”上缤纷的颜色。然而,随着全球气温的逐步上升,这种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威胁,珊瑚礁发生白化。虫黄藻被“拒之门外”,如果气温不能回落,珊瑚虫就会大量死亡。

科学家一直在尝试人工培育珊瑚虫,但其实,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

标签: #hormy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