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读书|历史背后的时间逻辑

文汇网 121

前言:

此刻同学们对“计算中的上帝和时间简史让作者对生活有怎样的感悟”大体比较关心,朋友们都需要分析一些“计算中的上帝和时间简史让作者对生活有怎样的感悟”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对于“计算中的上帝和时间简史让作者对生活有怎样的感悟””的相关资讯,希望你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每年12个月,在现代人的认知中,时间是永恒、客观、公正的。无论贫穷富有,抑或权力大小,时间给予人们的都是相等的。中国古人认为天地初生就有了时间,所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圣经》中则是上帝创造了时间。但面对时间,如何去阐释它,古今中外的文人、哲学家、思想家都有不同的呈现与观点。孔子面对流水,感慨“逝者如斯”;庄子说,“忽然而已”;康德将时间视为“纯一”;奥古斯丁有一句名言:“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是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

有了时间概念,就产生了历史。对于历史的解读,则因为时间参与其中,也呈现多样与纷繁。整体上来说,时间意识有关一个国家的过去、当下与未来,权力掌握者会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汲取力量,预设未来的变化和变革,决定当下的行为和行动,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是权力运行背后时间的基本逻辑。

过去、现在和未来,看似清晰确定,实际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往往借助文化、权力、政治的多棱镜来观察时间秩序的变动不居。德国史专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认为,不同的时间秩序是非线性的,不是现代的历史性无情而彻底地取代旧的历史性,而是相互交融、互相竞争,产生一种“更具有震荡性、循环性和非线性”的现代转型。因此,在《时间与权力》([澳]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著,吴雪映、刘松显、彭韵筑译,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这本论述历史的专著中,他选取了时间与权力的相互作用为切入口,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以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弗里德里希二世、俾斯麦和希特勒这四位德国历史的塑造者为样本,探究其个人经历、时代背景、言论和政治动作,揭示出决策者如何理解与运用时间概念、权力与时间有何互动关系,以及时间意识对大国内政外交的影响等问题的答案。

克拉克选取的这段长达三个世纪的德国历史截面,从大选侯打破饱受“30年战争”炮火摧残的现状、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守成、俾斯麦开创的“现代盛世”,到第三帝国企图掌控世界,彰显了历史的逶迤曲折。通过权力结构观察时间,就是要能够站在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中,从他们对时间的理解角度考量他们的行为,看他们是如何征服、驾驭时间,并以特定的时间观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引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30年战争”带来的动荡和破坏,让大选侯开始重新梳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着眼未来”的他,急需摆脱传统的束缚,打破现状,做出改革和决策的前瞻性思考与行动。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一种保守取向、追求稳定状态的时间线里,看穿了国家兴亡的轮回,希望自己是作为“哲学王”而被历史记住。俾斯麦将过去视为一连串时代的决定时刻,任何一个岔路口的迟疑都可能是另一种历史的走向。他像“棋手”一样,谨慎有效地平衡各方利益,控制各种社会力量。希特勒坚定地主张与过往时间的根本性断裂,采取“末日决战”思维,最终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德国这一个案出发,作者除了解构政治权力与时间的运行逻辑,还给予读者一种提醒:人要争取驾驭自己时间的权力,摆脱“真的被囚禁在了现在”的境地,为自己赢得开辟未来生活的可能性。

作者:方怀银

编辑:蒋楚婷

标签: #计算中的上帝和时间简史让作者对生活有怎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