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谁是中国大学No.3?10年数据解读大学排行榜背后那些事

中国城市中心 2222

前言:

现时同学们对“wwwzui1net”大体比较关怀,咱们都需要剖析一些“wwwzui1net”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有关“wwwzui1net””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喜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作者:人大新闻系

来源:RUC新闻坊(ID: rendaxinwenxi)

8月以来,USNews、THE、软科等分别公布了最新的大学排名,一时令人眼花缭乱。而再过两个月,备受瞩目的“双一流”建设就将进入决定第二轮名单的“大考之年”。

如果说,“双一流”对一所中国高校而言,像是学霸选手进入尖子班的资格,那么每年层出不穷的各式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则像各种会“拉清单”的大小考试。

国内排名是班内小测,号称权威的国际排名则是片区联考,不同的标尺之下,各大学“综合实力”被不同榜单精确到小数点,非得排出个一二三四来不可,其结果往往“带光见血”,几家欢乐几家吐槽。

就像考生也会抱怨卷子出得没水平,无论号称多么权威的榜单发布,都会有校友嘟囔:“什么嘛,我x(一般取母校校名的第一个字)怎么会排在那所学校后面?不准、不准”。

是谁在给大学排座次?

我们搜集了国外的QS、THE、USNews和较为知名的五种国内大学排行榜,发现给大学排名的主要是教育领域的商业咨询机构,其次还有行业协会、高校和媒体,此外,也有类似“中国大学评价”这种以个人名义发布的榜单。

各榜单的排名差异有点大

我们搜集了上述8个榜单近十年的排行数据,发现除了前两名常年被清北占据,从第三名开始,各高校在榜单上的位置就多少有些走位“飘忽”了。

<< 滑动查看国内榜单 >>

数据说明:图中选取的是中国大学排名(校友会版)、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以及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榜数据,其中中国大学排名(校友会版)、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以及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榜数据为2010-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自2015年始,故数据为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自2019年始,故数据为2019一年。

<< 滑动查看国外榜单 >>

数据说明:图中选取的是QS、THE、USNews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数据,其中QS、THE为2010-2019年榜单,USNews从2014开始发布世界大学排名,故只选取了2014-2019年数据。

无怪乎在网络上有个著名的梗,国内top2的大学有两所,而自称top3的大学可能有几十所。某乎上自我介绍为“谢邀,本科国内top3”的精英们,实际为校友的概率极低。

看热闹不嫌事大,我们综合了上述排行榜数据,发现近十年最受国内排行榜青睐的“老三”是浙江大学,而国外排行榜则更偏爱复旦大学。

国内大学在国际榜单上为啥“水土不服”?

有人可能会问,“明明在国内响当当排得上号的好大学,怎么在国外的排行榜上影子都找不见了?”

从U.S.News刚发布的最新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报告来看,此次世界大学排名的前十位,依旧由美国和英国的大学制霸,而在公认能代表国内顶尖大学的北大和清华,排在该榜的46名和63名。对比往年,这已经不算是难看的成绩,但中国的大学难以冲击为拔尖的名次,究竟是真的实力欠佳,还是“水土不服”?

学者郭丛斌等认为排名情况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内大学在全球高校中的相对位置,但没有一个世界大学排名能够全方位且没有任何偏见地对全球大学进行排名。(郭丛斌等,2018)

其中,语言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国际的排行榜,对非英语环境中的高校并不算友好。肉眼可见的是,排名榜前列的大学几乎被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地区)霸占。

2012年THES公布的大学排名榜前50位的国家(地区),以英文为官方语言的有41个(约占82%),非英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地区)只有9个(约占18%),前者约为后者的4.5倍。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公布ARWU排名前50位的国家(地区),以英文为官方语言的有43个(约占86%),非英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地区)只有7个(约占14%),前者约为后者的6倍。其中,英美国家共41个(约占82%)(张燕华 喻宝华,2013)。

语言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质量和发表,而论文又是评估科研成果最为重头的指标。加入科研成果的赛道,语言障碍几乎不可绕避。

其次,在国际排行上,国内大学有一个普遍表现不佳的指标是“国际化”。

从生源看,与国际顶尖的大学对比而言,中国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较低,且往往难以吸引国外顶尖的学生。生源地集中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选择的专业也以人文社科为主,结构不尽合理。

从师资看,目前国内大学的出访教师数量普遍高于外籍来访教师数量,存在“送出去多,请进来少”的情况,国外学者尤其是处于“学术旺盛期”的年轻学者来中国大学进行的深度学术访问和科研合作偏少,这也影响了中国顶尖大学科研成果的国际知名度。

最后,国外榜单中往往看重学校的声誉调查,这个指标的评分低对中国大学排名有很大的影响。有学者考察THE、QS、USNews三个榜单的指标体系,发现三大排名声誉指标的受访者中,来自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比例较高,而亚太地区人数最少,处于弱势。2016年USNews声誉调查的问卷数量仅有7382份。受访者来自北美洲的比例最高,为37%;来自欧洲的略低一些,为30%;来自亚太地区的最少,仅有17%。

从办学历史来看,中国的大学起步较晚,办学传统不够悠久。这就在声誉调查中不具优势。国外的一些名校如牛津大学,其历史可大约追溯到十二世纪末,迄今约有900年。而中国近代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创办于1895年。

从声誉调查对象分布来看,世界大学排名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世界综合大学排名绝不仅是对大学本身的评价,而且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郭丛斌等,2018)因此,看似客观的量化指标也并非是真正独立客观的评价标准。

好大学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什么?

纵观各种大学排行榜,归根究底都在试图通过各自独特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来确立好大学的评判标准。这其中包括最基本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到国际化程度、社会影响力等等。

如果把这些指标再做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就能发现国内和国外在评价大学时不同的标准指向:

国内在制定评判规则时更注重与人才培养有关的指标(平均权重为5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推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制定的22项评价指标中,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指标就有20项,占比高达90%,而国外在评价大学优劣时则更注重考察高校的科研水平(平均权重为40%),在THE、QS和USNews三家排名共32项指标中,与科研相关的指标共有12项。其中USNews的13个评价指标中就有9个指标与科研相关,所占比重高达65%。

国内榜单的各项指标设计更加具体细分,相比之下,国外榜单设计的评价指标则数量较少。例如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共同推出的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共制定了31项的评价指标,具体细化到新生入学平均分数、杰出校友数、生均教育经费等等诸多方面。而在QS的评价指标中,占比重最大(40%)的指标——Academic reputation(学术声誉)则是通过同行评议的方式衡量一个高校的学术声誉。

国内榜单更加注重高效的客观指标,而主观指标的平均权重仅有1.25%,鲜少考察一所高校的社会声誉。而在国际榜单制定的排名标准中,主观指标所占比重约为1/3(主观指标平均权重为36%),尤其重视声誉调查。其中在QS制定的评价标准中,主观指标所占比重高达50%。THE、QS、USNews三个世界大学榜单在进行综合排名时都会对高校进行声誉调查,要求受访者对世界范围内以及所在区域范围内的大学进行排名,以此衡量一所高校的社会声誉。·

尽管各色榜单在尝试探索好大学的评判标准,我们必须说大学的真正魅力是无法用一个位次来说明的,盲目追求排名高低反而让高校失了初心。大学建设不应囿于一张榜单,而应有更大的格局。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就职演说,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著名的教育学家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大学应该教会学生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能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不为功利所累,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大学的综合实力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学校的位次固然重要,但学生的体验和成长,才是真正需要被重视的因素。

超越指标导向,关心培养什么样的社会公民,高等教育才能回归初心。

参考文献与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

郭丛 张优 傅翰文: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基于THE、QS和U News大学排名的比较研究,《教育评论》2018年第12期,8—13

郭丛 孙启明:中国内地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分析——从大学排名的视角,《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147—157

张燕 喻宝华:论大学排名体系的公信度问题,《教育基本理论》,2013年第2期,48—53页

刘茗 王鑫: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历史回顾与思考,辽宁教育研究(11), 2003年第11期,55—57.

宣小红 林清华 谭旭 伊凡:大学排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教育研究,2007年第28卷第12期,47—54页

数据来源:

QS:

THE

USNews

《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中国大学排名100强

2019年(含当年评价指标)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19年排名方法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与排名

“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的研究”课题组.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与排名[J]. 江苏高教, 2019, (2):1-3.

《中国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2019年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武书连" 《中国大学评价》

2015-2019年

微信公号

2010-2014年

公开资料整理

注:排名仅收集中国内地大学的数据,未纳入港澳台大学数据。

RUC新闻坊数据与新闻研究中心出品

本期编辑:

数据收集与分析:杨凯文 马冰莹 李江梅

文案:王怡溪 葛书润

图表:李晨 邓海滢

美编:马冰莹

统筹:方洁

特别鸣谢:赵之灿 裴峥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陈嫡

标签: #wwwzui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