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二十年计算机学习与从业随感(一)

图文传説 304

前言:

现时大家对“数据库收获和体会总结简短怎么写好”都比较关心,兄弟们都需要剖析一些“数据库收获和体会总结简短怎么写好”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关于“数据库收获和体会总结简短怎么写好””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自从高考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大学四年毕业以来,找到的工作总体还算对口,也还稳定,所以一直在这一行默默地搬砖,学习加工作,一晃就二十年过去了。

一路走来,心中的感慨还是挺多的,就想把它写下来作为自己的纪念。同时,如果将来有想要选择计算机专业,从事本行工作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或许能从中得到一点参考和启发。

走上这条路以来,究竟有没有后悔过呢?说实话,后悔过,而且不止一次,特别是在加班,熬夜,还有面对苛刻的老板和用户,复杂的业务和系统架构,紧张的项目进度,还有不断更新换代的技术版本,各种各样的工作流程和指标,甚至遭遇到职场的人事关系和政治风波,等鸭梨山大的时候,有时真的很想甩手不干了,辞职换行算了,当初选啥不好,干嘛选计算机呢?

可放眼望去,除了计算机,自己还能干啥呢?如果是自己单身一人,无牵无挂也就罢了,但面对一家老小,又不得不收敛了内心的冲动,发发牢骚,调整好心态,再调侃调侃自己,洗把脸,继续搬砖去。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驿动的心不能平息,然而结局却又以一次次的妥协而告终,这就是这么多年来的内心真实写照之一吧。

当然,从事这一行,有苦,也有很多乐趣,感动,和思想上的启发,光靠忍耐和妥协,绝对不是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如果自己真的辞职不干了,在其他的工作和生活中,还会不会继续研究和学习计算机呢?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会继续下去,那么,我讨厌的并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其他的事情。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计算机,上了这条“贼船”的呢?

记忆带我回到小学六年级,在上微机课,进机房好像还要穿鞋套,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那时好像用的是奔腾386系列的老机型,软盘启动,"大屁股"CRT显示器(有时屏幕刷频肉眼可见),DOS操作系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开机关机操作,就看看屏幕上闪动的黑白光标,认识一下键盘的按钮,小心翼翼地生怕按错了哪个按钮,机器就爆炸了。这样的课程为数不多,当时对电脑也没有产生什么兴趣。

到了初中高中,也有少量的计算机课程,教授的内容也都是基本理论和简单的DOS操作,虽然兴趣也并没有从课堂上培养起来,但都被老师种下了"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会大量普及"这个观念,心里也十分认同。

而且那时候,网络和电脑游戏已经兴盛起来了,也有了社交软件ICQ和QQ,校外的网吧是我们放学最爱去的地方之一,有时甚至省吃俭用,和同学相约去网吧,通宵达旦地聊QQ,玩游戏,比如: 大富翁,仙剑,红警,星际争霸,反恐精英,实况足球,等等,想必许多经过那个时代的男生都不会陌生。

而对于计算机原理的认识,除了课堂上那些听不太懂的课程以外,还有从班上买了电脑的同学那里见识到一些这方面的事情,有时候我就跑去他们家看他们装系统,一起玩游戏,那时候已经有了带图形界面的Windows95操作系统。

还有一次印象比较深的场景是,一位同学上台讲说了他自己写的一篇作文,至今还记得题目,叫做《钟情二进制》,他说的大意是计算机里一切都是二进制0和1组成的,0和1组合起来可以干很多事情。

就这样,我才逐渐把对计算机的兴趣培养起来了一些。那时便萌生了今后可能报考计算机专业的想法。但也许只是随大流,觉得这条路可以去走走,并不是铁了心想要走这条路的感觉。

到了填高考志愿的时候,家长也拿不定主意,让我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我对其他专业不太了解,觉得学计算机应该很有前景,还方便打游戏什么的。于是就这么水到渠成地定了。

上了大学,才开始全面认识计算机,知道了虽然底层都只是0和1,但它们排列组合起来,形成的各个领域内容太广了,太复杂了,改头换面,变化万千,更新换代也太快了,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

我报的是比较综合性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而不是那种有侧重性的,比如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等,所以,所学的课程要样样俱到。

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电路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汇编语言,单片机,嵌入式,算法设计分析,数据结构,C/C++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图形,多媒体技术,等等,一大堆眼花缭乱的课程,还有英语,有些科目的课本还是全英文的。

其实,我感觉这些课程的安排是很好的,也很全面,只是当时难以消化(其实直到现在也有很多难以消化的内容),即使可以通过各个科目的考试,但仍然对这些科目的原理和用途很不明朗。

也不知道将来能干什么,这些知识将来能否用得上。所以,面对这些繁琐而复杂的基础知识时,感觉学不进去,难以渗透,心里无法产生共鸣,以前对这个专业憧憬和向往也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还听说了很多“流言蜚语”,说将来找的工作不一定要与专业对口,计算机这行是吃青春饭的,老了就跟不上了,程序员一天到晚对着电脑,对身体健康有影响,长期与机器打交道会与社会脱节,人际交往弱,成为不受欢迎的技术“怪胎”,等等,这些说法,也让我产生了一些疑惑,到底我走对了路吗?

可是既然选择了,上了路,要中途改道就太难了。再说,也不是完全没兴趣,看着班里的计算机高手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同学之间高谈阔论各种技术,新闻报刊里讲述着计算机领域的大师和企业家的精彩故事。

还有寝室室友们窝在一起打游戏,看电影,吃泡面的快乐时光,心里也向往着将来要通过计算机找个好工作,养活自己,或许也可以像行业的先辈们一样,闯出一番天地来,于是,觉得还是有必要坚持下去的。

现在看来,如果对某件事情没有真正的兴趣和动力,没有深入一门的坚定决心,不清楚自己该走什么路的话,像我当时那样的困惑,无论去学什么专业,走哪条路,都会难免的。因为没有哪条路都是容易的,都有各自的困难和无奈。

也许像我这样对选择懵懵懂懂,做出决定往往凭感觉,随大流,时常犹豫不定,边走边看的人占大多数,谁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真的喜欢什么,该走哪条路呢?

也不是没有,在别人的故事中,往往能读到这样的事,比如,某些科学家,数学家从小便立志搞科研,终其一生,成就了许多显著的成果,李小龙一生专研功夫,宫崎骏一心制作动画,玄奘法师一意西行取经,翻译经典,等等,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广为流传。同班同学中也有几位以专研电脑而被同学称道的“发烧友”,他们后来也选择了计算机,并且去了国内一流的科技大厂,或者出国深造。

我很欣赏这样的人,特别是不为其他的目的,就单纯凭着兴趣爱好,或内在的动力,宠辱不惊,心无旁骛地坚持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此幸运,早早就能为自己安身立命,也许多数人要在徘徊流浪多年以后,才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知道自己最真的梦。

从这个角度来解读古人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即使年过半百,若果真能如此,也还不算晚吧,也许有人终其一生,仍然在苦苦追寻着自己的路。

还有一个感想就是,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人,在读书的过程中,往往陷入到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陷阱里去了,认为有用的才学,无用的就不必学。我认为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观念不能说错,但是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不能活在当下,心里总是想着诗和远方,却不能欣赏沿途的风景。

而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呢?一种普遍的判断标准就是,学习的目的是考试,对考试有帮助的东西就是有用的,否则就是没用的。而考试的目的是上好学校,找好工作。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就是有用,否则就是无用。找工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普遍的答案是挣钱养家。(还可以继续追问下去,形成一系列的心灵与哲学的思考,这里就不展开了)

就这样,因为兴趣没有完全地开发出来,志向也不坚定,便受到“流言蜚语”的干扰,也因为科目的难度,和不清楚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途,于是就造成了我不愿真正踏实地去学习了解那些基础知识与技能,没有耐心去仔细思考它们的原理和用途,也不能与它们共鸣,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有时觉得学这些东西除了应付考试又有什么用,考完了就用不上了,干嘛要多学。只愿学那些可以通过考试的,可以找到工作的,可以挣到钱的,但又不知道将来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学哪些东西才真正有用,于是感到痛苦和迷茫。

再回到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话题上来,在学习了数学,电路,计算机软硬件原理等基础课程后,便开始了应用类的课程,包括偏向底层的汇编语言,单片机,嵌入式,操作系统等,以及中高层的C语言,C++语言,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

大三时需要分班,从综合班上分出来,各自选择一些专门的方向来专修,作为学位的主攻方向,比如网络工程,数据库开发,多媒体开发,等等,于是了解到,即使是计算机专业内部,可供选择的学习和就业的方向也很多,将来甚至可以不选择技术类的方向,比如与技术相关的销售,管理等职位,这时又产生了一些疑惑,到底选哪个方向呢?

关于专业方向的选择上,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来自教单片机的老师,他说,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应该朝计算机底层技术去发展。这一句话曾给我一些鼓励,让我开始考虑要不要真正地朝底层方向去发展。

然而,当时的综合基础科目已经让我学得很头大了,再看见底层坚涩的机器代码,模电,数电等科目,便望而生畏了,加上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哪里沉得下心来学习枯燥的底层技术呢(虽然多年以后,最近终于把对底层技术的兴趣开发出来了,但也只能作为业余爱好而已了。)

有时想起老师的这句话,总感觉好像辜负了他似的。不过也没有后悔,人生就是如此,走过路过错过的事情数不胜数,谁又知对与错呢,都无从寻讨。

后来考虑了没过多久,觉得自己喜欢画画,看电影,动画片,打游戏等,而多媒体技术和这些领域最相关,加上了解到多媒体技术在将来会很火,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我对这方面的兴趣是相对于其他几个专业方向来说最大的,

这一点认识,直到现在,我也很肯定多媒体就是自己的心之所向。于是便下定了决心,就专攻这个方向。(虽然有如此坚定的选择,但理想和现实往往不能合一,后来并没有找到与这个方向对口的工作)

当选择了多媒体技术方向以后,以为这个方向比其他的方向更加简单有趣,于是满怀激动与憧憬,开始了专业课的修炼,当我一打开厚厚的必修课本《计算机图形学》时,被惊得张大了嘴巴,哇,这个真不简单啊,全是高深的数学,线性代数矩阵运算,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微积分...,等等,这些数学理论是我最薄弱的环节啊。

然而,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学习了计算机图形学,音频,视频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技术,二维,三维图像处理软件的原理和应用,毕业设计也是和图形处理有关的,是一个用傅里叶变换等算法来进行图像压缩的项目。

学完之后,我对这个领域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感觉主要还是在应付考试,学得并不扎实,以至于后来工作多年后,由于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也就把这个方向的知识和技术忘得差不多了。(直到后来在职读研时才开始把这个领域朝花夕拾起来)

四年的本科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转眼就到了大四下学期,那时几乎没有什么课程了,除了毕业设计。于是就到了即将告别校园生活,努力寻找工作的季节了。大四即将毕业的同学也都相约在校园内一条街道上摆地摊,卖掉四年以来积累的课本,课外书刊,吉他,乐器,磁带,光碟,以及生活用品等等。

每年都有这样的情景在校园上映,形成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满眼期待与憧憬的大一新生,略经世事的大二大三学生,以及依依不舍的大四毕业生,和一些教职工的身影,都来回穿梭于摆满地摊的小道上,探寻自己需要和喜欢的旧物。

阳光灿烂,树荫斑驳,河水潺潺,各种贩卖吆喝声,歌唱声,以及各种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至今仍然回响在那已经消逝的时光中。

记得那几年因为大学扩招,应届生就业普遍比较困难,我读的只是很普通的一所大学,没有名校光环,专业技能也不扎实,又没有社会经验,所以找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挫折。

当时,大家都在疯狂地外出投简历,参加招聘会,我只身一人在人潮拥挤的就业大军中穿梭,感觉自己非常的渺小,开始时也顾不得自己的理想,为了养活自己,似乎不管专业对不对口,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也不管是天南海北,抱着先有口饭吃,再谈理想的心态,有点饥不择食的感觉,只要看见力所能及的岗位就投。

有些公司也会来校园开展校内招聘会,记得有一个大公司召集了整个大礼堂的学生,进行成百上千人的海选。他们在礼堂前排安排几位面试官,摆几张桌子分流面试,来面试的学生排着长龙,一个人只有几分钟的面试时间,要是面试官看不上,仅仅几秒钟就会结束谈话,摆摆手,下去,然后叫下一位上来。我也去面了,刚谈没多久就被刷了下来了,那种感觉像被打发叫花子一样,心酸的滋味,至今仍然记得。

还有几次去市区拥挤的人才市场找工作,挤破人头才好不容易得到面试的机会,然而都以失败而告终。有次去参加一个小公司的面试,应聘一个普通的职位,我通过了初试,复试时,好几个人都被叫到同一间屋里,轮流自我介绍,由老板公开问答,我发现居然个个资历都不错,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还有好几个英语六级的,我的天啊,居然一个小小公司的普通职位,竞争都如此激烈!

最后一次应聘一家游戏公司被拒后,心里特别心灰意冷,本来需要坐公交车回学校的,但我连坐车的心情都没有了,只想一个人静静地走一走,无论走到哪里去都行,于是我沿着公交车路线,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才回到学校,然后倒在寝室里蒙头大睡...

其实我运气还算不错的,遭受了最初几次挫折后,还没等到毕业,就在一次校内招聘会上,遇到一家大公司招聘实习岗位,虽然不是多媒体专业方向的,但我看公司还不错,也去试了,几轮笔试面试后,我终于应聘成功。

当面试官对我说,过两周就要去实习,实习期三个月,一个月800块工资,满三月再谈转正,问我同意不,我当时生活费每月才400块,高兴得不得了,爽快地答应了。

毕业求职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记得当我第一次拿到800元实习工资时,连忙跑去告诉几位好朋友,请他们吃饭,他们都为我庆祝,说这是我请客,他们吃得最高兴的一次,自己终于挣钱了!

在实习期间,我做的是一份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作,是用Java编写的应用程序,是基于公司内部的J2EE框架,那时候大名鼎鼎的Spring框架还没有出生,在学习和维护公司的源代码时,我才真正开始对学校所学的一些理论知识有了实际的了解。

我也问过其他同学,他们也说以前上课学的东西,虽然能够通过考试,但也都不太明白那些知识是干什么的。要到工作以后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大学的科目确实很全面,也很基础啊,也都是有用的必修课啊,可为什么即使通过了考试,还觉得会与实际的工作需求有些脱节呢?

其实,我感觉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也并没有直接用到所学的那些计算机理论知识,我可以在不了解计算机底层原理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对业务代码的表面逻辑,和对公司业务的基本了解,而顺利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任务,并不需要用到那么全面和高深的理论和技术。

而这个公司是以业务运营为主的公司,不是以开发计算机系统或技术产品为主的公司。所以,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只需要用于支持业务的运营就足够了。当然,掌握的计算机技能越多,对职业发展也越好。因为随着业务改变,需要的技术也会随之更新。

还有,大公司一般分工协作比较细,同样在计算机部门里面,也有不同的分组,有的负责硬件,服务器,有的负责网络,有的负责操纵系统,有的负责应用程序,前台和后台也可分组,等等,讲究团队协作。

然而,在公司工作,除了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很多专业以外的其他知识和技能,比如,公司所在行业的业务运营,产品设计,内部工作流程,团队协作模式,项目管理,甚至人际交往,等等,这些是在学校学不到的。

三个月后,我顺利转正,同时也彻底告别了四年的大学生涯,其他同学,有的也找到各自的工作,有的回老家考公务员,有的选择继续深造读研,有的觉得学校的课程与职场脱节,而选择去校外参加更专业的职业培训...

于是大家依依惜别,各奔东西。记得我因为工作要搬出寝室,外出租房,最后一次离开学校时,大家七手八脚帮我用蛇皮口袋打包行李,抬到校门口搭乘出租车时,我回头从后窗看着渐行渐远的校门,和挥手告别的同学,心里特别难受,过去的时光,就永远回不去了,背上行囊,勇敢前行吧!

我本想一气呵成,把这二十年来的学习和从业感想一次性写下来,但发现有太多的话可说,篇幅太长了,不如先写到这里吧,另开一篇来谈谈工作以后,和在职读研的经历和感想。

总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选择,我的体会是,这个选择对我来说挺对的,这么多年以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如果学得好,无论在哪个行业,哪怕是考古行业,计算机的就业也是肯定没问题的,有机会也可以创业。

在专业的选择上,兴趣和志向很重要,只有这两者才能让人克服学业的困难和压力,抵挡住会干扰人心的“流言蜚语”。

还有,最好放下对读书有用无用论的思想斗争,也别老是以无法预知的目标为导向,好好沉下心来享受学习的过程,了解计算机的原理和应用,争取与之产生思想的共鸣,摩擦出火花,不管将来用得上与否,只要学起来开心,就是当下唾手可得的最大的用处。千金虽好,快乐价更高。

我与计算机摩擦出的思想火花,其实是在工作多年以后才发生的,后面的文章我会慢慢谈到,有些事情,就像酝酿美酒的过程,虽然开始时索然无味,但只要耐心坚持下去,醇香的美味才会渐渐出来,愈久弥香。

标签: #数据库收获和体会总结简短怎么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