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我们对“写泰山作文的结尾”大约比较关切,大家都需要知道一些“写泰山作文的结尾”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对于“写泰山作文的结尾””的相关资讯,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姐妹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盘点一下,五岳名山中,泰山、华山、恒山都是登过两次;嵩山、衡山各一次。因此想写一篇关于五岳的文章,配上好看的图片。事实上介绍五岳的文章连篇累牍不可胜数。我也写不出什么花样来,更不必去做摘抄资料复制粘贴的工作。大山就在那里,百千万年岿然不动。但是每个人登山的经历则各异,感受也不一。所以只要用心,总能写出自己的体会。
按照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写,先说东岳泰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也是我登上的五岳第一座山。1996年年初,我们一行四人为单位要账到山东,从烟台乘坐长途汽车到泰安。那时山东还没有高速公路(全国都没有)。我们乘坐一辆丹东“黄海”大客走国道。刚下了一场小雪,路面有薄冰,特别滑。一路上见到多起交通事故。最惨的是,一个人在夜间被撞死了,倒在公路上。后面的大车络绎不绝的开过去,尸体被压成一张人皮。我们不错,顺利到达泰安。不过早晨7点从烟台发车,夜间23点半才到达,路上跑了将近16个小时。那时也没有服务区什么的,饿了吃一口自己带的面包,喝一口凉水(保温壶也没有)。至于大小便怎么解决,司机把车停在路边,自己下午方面就是了。所以乘坐长途车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喝太多的水。半夜里到了泰安,住在石油宾馆。
对泰山可以说非常憧憬,很早就会背“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但是第一次登泰山,印象最深刻的反而不是岱宗本身,而是经历的一件事。
我们四人从十八盘徒步上山,山路真陡。同行的老陈岁数最大,关键是痔疮犯了,行走不利。老陈寻寻摸摸的就想坐滑竿上山。和挑夫讲价,从600元最后谈到200元,成交了。泰山十八盘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俗称。我们三个人走在前面,正走在十八盘的“紧十八”上,忽然听到下面有吵嚷声。回头一望,老陈和挑夫在吵吵,看样快打起来了。原来挑夫抬着老陈走了四段台阶就把滑竿放下了。告诉老陈,一段台阶50元,四段台阶 200元,给钱。我们好不容易走在上面,实在不愿意下去。但是不能让老陈吃亏呀。我的书包里背着四瓶啤酒,准备上山后吃午饭时喝的。拿出来攥在手里,下山。结果是,老陈掏了100块钱,滑竿不坐了。我们的啤酒瓶子没用上。说实话真打起来我们也绝不会占便宜。我觉得泰山上这些挑夫不是挑夫,是猎豹,非洲大草原上迅捷如飞生吃羚羊斑马的猎豹。傻呆呆的游客当然就是猎物了。
这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对泰山的印象当然不会就停留在一架阴险的滑竿上~~但是我要承认,20年后在回忆第一次登泰山的经历时,进入脑海的确实总有这只抬过不知多少人的滑竿。
第二次登泰山是2019年秋天,跟着队长山东行。现在泰山已经有索道了,大家都乘索道上山。我觉得还是登十八盘比较有意义,所以独自徒步。当年的泰山猎豹挑夫群已经老了,挣了钱后回家颐养天年了。仓廪足而知礼节,现在的泰山风平浪静。其实,如果体力允许,最好还是徒步登山。因为这条登山路就是一条摩崖石刻的书法展示路。你看这些石刻,再去想当年刻石的那些人;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来泰山祭祀,也是走的这条路。不知不觉自己也走到历史当中去,和历史和泰山糅合在一起了。
第二次登泰山,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了一段话:
我今天攀行在十八盘上,脑子里迂回的想法是,登山和人生一辈子确实有相通之处。有极少数人一生都不必登山,因为就出生在山顶上,而且不必下山。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人家就住在罗马。也有一部分人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登山,就在山下过一生,这也没什么。只是大部分人都有一种登山的愿望,或者说原罪,“人往高处走”的欲望的原罪。这就必须不停的攀爬,沿着既定的路线~其实是社会设计好的路线,艰难攀登。每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绝不相同,能力、天赋、运气等等吧,其中意思无须明说。而在攀登的过程中,有的人爬了一小段就知难而退或者半途而废了;也有的人在危险路段失足而坠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登顶。然而归根结底,登顶也好,在初始阶段徘徊也好,你会发现,大家其实殊途同归。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是有归于无。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如果你有这样的悟性),整座人生的大山竟然是虚拟出来的。尽管是虚拟,却给你一个走完人生过程的理由和路径。
不说这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东西。仅从登山的乐感来说,登泰山的感觉绝对是第一流的。风光好,有历史,还有一定强度,这是所有天下级名山必须具备的条件,泰山都不缺少。而且泰山有自己独到之处(准确说是超强之处)~~五岳居首不是偶然的~~泰山既占据了方位优势(东方,日出之地,古人的吉祥方位),又有着政治历史优势——历代帝王封禅之所在。但决定性优势还在于地理优势: 山东地处华北平原,周围都是开阔的平原地区。在古代没有测量工具和强烈的对比之下,泰山巍然挺立,自然就成了人们心目中最高的山。泰山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如果说人生中真的有必登之山,那么泰山应该是首选了。
在《中国古代游记选》这本书中,所选第一篇游记,是东汉时一位名叫马第伯的大臣,奉光武帝刘秀之命,前来泰山为皇帝“封禅”打前站。时间是光武帝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正月二十八日从洛阳出发,二月十二日宿于奉高(泰安东北)。马第伯带着虎贲郎将先一步上山考察。之后老马写了一篇报告,讲述考察情况。这篇报告写的太精彩了,其中描述登泰山十八盘的部分,公认是古代游记的鼻祖。马第伯的奏疏我就不写在这篇文章里了,二千多年前的泰山之巅是什么样子。也许以后有兴趣单独成篇吧。
顺便说一句,这次山东行,我还去了曲阜的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孔子小时候放羊捉蚂蚱的地方。曲阜石门山,孔子晚年写作《春秋》之地。还有平邑的蒙山,是沂蒙山的最高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之处。孔子也来过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旅游达人孔丘)。杜甫《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既是杜甫本人登山的感受,同时也融汇了孔子的思想,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2024年3月12日随笔
标签: #写泰山作文的结尾 #写泰山作文的结尾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