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第三方合同派遣工(Contractor),要不要考虑,能不能去?

幽哥 1831

前言:

此刻小伙伴们对“万宝的英文怎么写”大致比较着重,我们都想要分析一些“万宝的英文怎么写”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上网罗了一些关于“万宝的英文怎么写””的相关资讯,希望你们能喜欢,朋友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本篇是个漏洞弥补,虽然之前写过类似的知识点,但是隔三差五有人问。这个知识点是标准的共性知识的盲区,所以单独开文讲个清楚。本文的备选标题,实际上多达十几个:

《入职后,被告知是劳务派遣,要不要离职?》

《不是正式员工,如何是好?》

《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员工,哪个好?》

《外包合同工,真的一无是处么,能不能去上班?》

《只有外企才有派遣工(Contractor)吗?》

......

闲话不多说,你挨个看吧,都是百度搜不到的真知。百度并不坏,只是有这些知识的人比较坏,他们懂得不全面,且他和她都不愿意分享以免你能百度到。

什么是Contractor呢?

Contractor,你看看,这是个英文单词,本来自然就是外国叫法,Contractor顾名思义,就是契约工、跟别家签了合同的员工,非本公司正式员工的意思。

实际上,它在欧美的学名叫做“Contracted Employee”,翻译成中文,叫做合同工,不是跟本公司签订的雇佣合同。站在跟你签合同的公司的角度,就是将你派到真正的雇主那里上班,所以,也叫派遣工。

在外国,跟派遣工相对应的“正式工”,学名为“Salaried Employee”,中文翻译过来就是领薪水的正式雇员,强调的是跟本公司签雇佣合同的员工。

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你一搜,就很多Contractor职位出来了。有些公司或者单位,不提前跟你讲,工资谈好了后,告诉你“我们这个职位是外包合同”。正常,你别惊讶。

国内的市场经济是学的外国,举个简单例子,你去外国打工,基本都是跟中国的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派你去国外常驻。去了后不是让你跟当地的合作伙伴或者客户这样的法人签订当地的劳动合同。其中大多数又是学历不高的人,所以称为出国劳务派遣。

在国内,派遣工的意义更主要是第三方合同,因为你在雇主那边上班,合同跟另一家签的,但实际上并不影响你在目前这家知名雇主工作的事实。

人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概览

之前也有所提及,从1949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大家都是计划经济,也就是都在体制内。那时的招人,主要通过组织安排,也都是内部招聘,大领导是上面安排,中等岗位则内部引荐,大量的一般岗位则外部人通过关系来谋取。

这期间,国内的就业需求,主要是通过关系二字来“安排”和引荐工作。限制也很多,需要各种证书、推荐信介绍信,还要审核你的家庭家族等各方面。最基本的,那时候你想做工人,还必须是城市户口,否则你去农村集体单位就业去。

接着,在1978-1995年,此间外企进来了,私企才进入了萌芽阶段。此十几年的招人,主要通过悄悄的招聘会来进行混合招聘,熟人介绍和市场双选相结合。人的工作时间作为劳动力,当时是不可以买卖的,否则将你抓起来。

1995年前后,南巡讲话之后的市场经济才加快了改革步伐,人才市场、双选会才敢公开地搞起来,那种人满为患的公开招聘的“人才交流大会”,才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人才”终于有了价格。

2000年前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招聘开始了,猎头公司也相继出现。与此同时,类似国外的这种第三方派遣合同工Contractor职位,也多了起来。

体制内到体制外的演进过程,大致什么样子?

在如上这个人才市场演变的过程中,国内的单位和企业也都在变化、改制、整合。

整个过程是这么形象化演变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半国有公司-->上市公司-->类上市公司-->民企-->私企/外企。

大家注意下,外企,被认为是国外私营资本投资的公司,所以被归类为私企,是理所当然,因为投资方是国外的私企。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越往后的单位、企业,对公开的人才市场越适应,也更加需求猛烈而波动,但也更加会有下岗、失业和中年危机,因为市场发展瞬息万变。此外还有政策变动风险,更有天灾人祸不可抗力,比如2003年的非典和这次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

只有外企才有Contractor外包合同工吗?

当然不是。

体制内的公务机关、事业单位、银行学校医院研究所等,也都有Contractor员工;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民企、私企、外企,也都有。

外包合同跟“正式合同”的区别主要在于两点:

一,不是跟本单位签订合同,则福利稍微少一点差一点;

二,合同时间短一点,一般3个月、6个月、10个月、不足一年,也有1-2年的,不够以后再续签。

正式工的合同期一般≥3年,所以,如果一个外包合同的岗位,给你3年的合同期,已经蛮好,就差那点福利了。

体制外基本没福利,所以很多人担心体制外私企的外包合同不是“正式工”,就贻笑大方了。体制外要什么编制?

别体制外了,你身边100位在体制内公务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包括银行学校医院上班的亲友,你了解情况不?他们中至少50个人不是跟本单位签的劳动合同,也就是你说的“外包岗位”。

你不知道而已。你会问“人家肯定是正式工,没跟我说过嘛!”

废话,谁会告诉你自己不愿意说的部分呢?被你看轻了?你的亲友10个读MBA其中9个拿不到证书,但11个让你感觉她、他拿到了硕士证书正常毕业,这就是社会常态。你昨晚跟你老公吵架要离婚打孩子寻死觅活的,今天白天上班你会告诉你的同事、领导还是手下员工?

发生在自己身上第一次碰到,你就以为是特例,你不知道那些高大上的500强、上市公司、体制内以及央企国企的人,不谈一大半,也至少接近一半人是外包合同。

私企民企倒是跟自己公司直接签合同的,月薪告诉你8千实际上4千5、六天工作制、每天晚上八九点下班,你去不?

体制外的公司,本身在市场中都发展艰难,业务自顾不暇,哪有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你的用工手段上?

私企民企是劳动合同能不签就不签,能拖就拖,保险必须交才交,绝大部分不给员工交公积金,劳动合同上能不写工资就不写,月薪1万按照5千交社保......还啥正式工、非正式工、合同工、派遣工的?

体制内一半人没有编制,体制外只要合同期达到3年即可。

一句话,体制外没有编制不编制的,你是担心多了。

HR懂外包岗位的区别不,外包合同跟谁签?

对于这种外包Contractor工作,内资企业的人事会告诉你,“这不是正式工岗位”;外企HR会告诉你,“该职位是Contractor”。

至于Contractor是啥意思,她们也不懂,他们只是负责招人的小喽啰,即使知道一点也不愿意明讲给你。

但你要问她:一,是不是短期工,合同时间多久;二,合同跟谁签,现有转正概率百分之多少。

不跟本公司签合同的员工,叫做派遣工,合同是跟第三方派遣公司签订的。派遣公司就是劳务中介,甚至有上万家,最大的也是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性质的国企,北方叫做北京中智,南方叫做上海外服,民企中介则太多了,外企中介在大城市也不少,比如知名的万宝盛华。

我幽哥领的好几家自媒体平台的稿费,我看到就是万宝盛华扣掉“劳务税”之后,给我打过来的。以后这种劳务服务方面的巨无霸,会越来越多。自然,外包合同的岗位,肯定也是越来越多。

讲点实际的吧,过去12个月中,有几十位群友跟我说TA进了苹果、亚马逊、亿贝、微软、华为、联想、阿里巴巴、东风雪铁龙的,他们中每10位会有大概6个跟我说是外包合同。其他4个中,我都怀疑有没好意思跟我说的。

以上这就是行情。百度搜不到。

公务员是不是也签劳动合同?

回答这个问题,你得明白“体制内”仨字是啥意思,尤其是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和学生,他们不懂,看到某某单位说是国企,认为进去就是体制内。

在国家机构、机关等单位中,有编制的人员,属于体制内,具体来说就是公务机关中的大部分人、事业单位中的一部分人、大国企尤其央企中的少部分高管,这些叫做体制内在编人员。

在编人员属于体制内,他们也是在被用工,只不过跟你不一样,他们适用《公务员法》,而不是你适用的《劳动合同法》。

这句大家估计不能完全理解,直接一点来说,有如下几点展开:

公务机关中,大多数是在编人员,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少部分属于聘任制,要签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至五年,可以续签,也有试用期。

事业单位,比如医院、大中小学校,少部分是体制内在编人员,大部分是没编制的,也要签劳动合同。

央企国企中,极少数的大领导属于体制内,其他绝大多数人都要签合同。

其他单位包括外企、民企、私企等等,尤其都发展壮大成上市公司了,这种企业中几乎每个人都要签劳动合同。

以上,所有签了合同的人,都叫做合同工。

那么,公务员签不签劳动合同呢?大部分不需要签,少部分也签。

求职时为何会碰到越来越多的外包Contractor职位?

这个问题就更好理解了,经济和技术都在发展,没有人能预测未来。很多新创公司、小公司,他们在制定五年计划的同时,根本不知道他这公司自己能否存活三年。所以,他需求的员工自然是短期员工为好,不跟自己签合同则更好。同样,大公司的新事业部、短期项目等,也是一个道理,有Contractor职位的需求。

所以,市场变化趋势,决定了Contractor用工需求会越来越多,这也是正常现象。与此相对照的就是,背景调查将会跟Contractor一样,变成越来越普遍。

这里虽然看起来是个矛盾,但越到现代社会,人就愈加社会化,也就更加个性化,这本身就是人类发展的矛盾,始终的动平衡,这才是常态。不少现代人不敢做现代人,才会逃避现代社会的特点,在人才市场中也如此,躲到体制内想规避风险,这也是社会写照。

但这个世界可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我提醒你这个不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改革路线图: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半国有公司-->上市公司-->类上市公司-->民企-->私企/外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工制度的健全以及市场波动的加剧,对于派遣制的用人需求越来越多。

现在很多外企、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等,都开始逐渐大批量采用第三方员工了。

当然,表现好的员工,下次签合同时你可以争取下,看能不能跟本单位直接签合同。

去体制外公司面试,你也可以在谈工资时问下能不能跟本公司签合同,见下图。

如果不答应,只能签外包合同,则面试后谈Offer时记得在原有基础上再多要10-20%吧!你别反过来,外包合同反而要了低薪。

很多外企、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等,都开始逐渐大批量采用第三方员工了。

第三方外包派遣工,主要劣势有哪些?

一,就是刚刚所说的劳动合同时间不长。

这导致你很快又要找工作,这是一块心病。

这第一条对于中年人影响比较大,他们的诉求是稳定,钱多事少离家近,下午三点可以悄悄回家接娃。中年人求职非常苦逼,谁又愿意多次尝试这种经历呢?外包岗位很多劳动强度不低,中年人不能出差不能加班,明显相抵触。

所以,对于在职的中年人想跳槽,新公司的外包岗位,他们非常慎重。

二,工资外的福利少,或者没有。

法律规定劳务派遣员工要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但实际往往并非如此。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合作,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如果实行同工同酬,那么就无法降低成本。

因此,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在工资薪金和福利待遇方面往往有较大差异,尤其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的外包员工。

由于被派遣员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而实际在用工单位工作,其工作内容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一致,而又与用工单位没有雇佣关系,干活多福利少,内心会有点感觉不公平。

三,出现纠纷,维权困难。

劳务派遣造成雇佣劳动与使用劳动相分离,被派遣员工在工作过程发生的事故与纠纷,往往没有明确的法律加以规范,当事方也可能约定不清,容易产生无人负责状态,无法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有部分劳务派遣公司没有固定的经营实体,运作不规范、不合法,有可能是单纯的“皮包公司”,导致被派遣员工索赔无路。被裁要赔偿金,不知道找谁。

四,工作“不稳定”。

派遣员工在进入用工单位之前,已经经过派遣单位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就进入工作状态。

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灵活用工等目的,他们只负责用,而劳务派遣公司则负责管理、培训等。

当用人单位认为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劳务派遣公司就负责重新培训或调换人员。将员工退回的权利在用人单位,退回标准由用人单位确定,就存在任意操作的可能。所以,外包合同时你会出现俩领导,甚至有时又一个领导也没有,双方推诿,这就成了不稳定的感觉。

当用人单位随意退换员工时,也会导致被派遣人员的工作不稳定,甚至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没有信心。

外包合同一点优势也没有?

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劳务派遣也是有好处的。

一,获得职业技能、工作经验,丰富简历。

劳务派遣公司会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达标后才输送到合适的岗位。

入职后,用人单位为了提供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也会让业务熟练的员工对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带教。

对于能力不足、经验欠缺或者考虑转行的员工,就可以通过入职劳务派遣公司的方式获得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

二,降低就业门槛,增加就业机会,进入大公司。

很多大公司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招聘正式员工的要求高,在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而又急需人手时,会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外包合同真正的雇主一般是知名大公司,这满足了我们进入知名公司的需求,履历刷新了,未来跳槽容易。

求职者可以有机会通过派遣的形式去一些以正式工身份无法进入的大公司,熟悉大公司的业务情况,努力工作,为今后入职大公司做好充分准备,实现“曲线救国”。

即使最终没有转正式合同,也增加了工作经验,一边学习技能一边拿工资,万一雇主项目取消,你并不是立即失业,你还可以让合同公司继续给你安排其他项目或者其他公司的工作,一举三得。

我们很多群友失业很久,还挑剔外包不外包合同。这就是一个迂腐的担忧,穷人总是在只有一个选项时考虑要不要选择。穷人的脑洞非常小,且大多用错了地方。

三,可以根据需求,优化自己的社会福利。

每个城市的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不一样,且退休后享受的养老待遇也有好坏。在大城市的医保报销比例比小乡镇的报销比例大,且退休金也比小地方高,还能享受其他各种社会福利。

第三方合同可以满足你异地就业、缴纳社保、社保基数灵活多变的要求。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薪金及社保公积金等,均由用人单位全额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在注册地为派遣员工缴纳,并不一定是通常的那种一个固定的注册和工作地无法变化。

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追求都不一样,年轻的时候想着到处去见世面,到各家公司去积累工作经验、认识更多的人脉,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实现。

而劳务派遣公司在注册地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对未来有规划的员工就可以考虑一边到处学经验,一边把自己的社会福利放在固定地点,避免因为频繁换工作而导致的断缴的发生,影响退休后的生活。

四,体制外外包工资一般较高,比市场价高出10-50%的样子。

社会经济发展,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催生多种不同的劳务制度。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是国家允许并推行的用工方式,也会越来越流行。

这个第四点,是我最看重的,用我的倒逼法,外包这家可以给出你其他Offer中最高工资基础上再多出20%上下的工资,这对当下高房价高物价的环境来说,是很好的选择。职业道路千万条,高工资第一条。

那种看起来稳定的工作,实际上很容易穷得很稳定,我虽然也推崇过多次,但我只是还没有发文《哪些人不适合体制内?》。

高工资才是我推荐的择业第一要素。喜欢稳定工作的人,大多错把人生当作了300年。实际上你的职业人生也不过20-35年,而已。

整体来说,Contractor至少可以让处于失业中的人,迅速就业。为何能迅速呢?因为愿意来的人不多啊!你简单面试,就容易中,录取概率高。这就是迅速解决当下失业的机会。

同时,你不是想转行吗?人事专员转采购,质量转设计工程师,会计转数据分析师?等等,都可以趁此转过来。

此外,既然知道是Contractor,没几个人跟你抢这个职位,因为没有福利且你的经验丰富的师兄学姐不愿意来,你至少得开个高价啊,要么得要价你目前工资的两倍?

通过这次Contractor将原来的低薪抬上去了,自己在合同到期前三个月,赶紧找工作,你届时的“目前工资”不是上去了嘛!你的“期望薪资”变成了你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这也是机会。当然,求职之前也可以问问老公司能不能转正式工合同,或者续签时加点工资。可以两手准备。

最后,你问,外包岗位是不是不能去?

一,看你的年龄。

30岁都不到,你担心什么稳定不稳定,不是外包的合同你也会跳。

中年人,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可以谨慎考虑外包岗位。

二,看你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体制内,外包的合同也要进,削尖了脑袋进。

体制外,就别在意啥外包和正式工了,体制外没有编制,无固定期限的正式工也是今天通知你裁员,下午走人。体制外的人还担心外包,滑稽。身经百战的猛虎,还担心路边的蔷薇被人践踏了,甚至长得不齐整?你是只呆老虎。

三,看你的就业状态。

你在职,可以先不考虑外包岗位,其他非外包岗位的Offer优先。

你失业了,失业了还挑剔,又是哪俩字,四个字叫做不识时务。失业了,外包也要去。

四,看工资。

你现在月薪1万,外包岗位给你月薪2万以上,可以去。你能找到的其他Offer月薪1万5,则外包2万也可以去。

好了,不多说了,其实之前这两篇,《HR说这职位是“contractor”,啥意思?说待遇跟正式工一样,能接受吗?》《什么第三方员工?就是临时工吧!》,已经写了外包岗位(Contractor)的前世今生,只是很多人找不到,或者不愿意看。

本篇之后,谁再来问外包岗位要不要去,别怪我骂你。

标签: #万宝的英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