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限时规范特训5 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老丁侃地理 1005

前言:

眼前姐妹们对“地球的公转怎么讲春分日昼夜等长”都比较重视,兄弟们都需要知道一些“地球的公转怎么讲春分日昼夜等长”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关于“地球的公转怎么讲春分日昼夜等长””的相关知识,希望咱们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678地理工作室,每天,6:13

678地理工作室诚邀一起合作的小伙伴

点击上面链接进入围观喽

需要最新高考模拟卷加张老师微信13785036967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长春质检]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启了112个小时的奔月之旅,4天后到达距月球表面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开始了绕月探测飞行。回答1~3题。

1.“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

C.接近最快 D.接近最慢

解析:远日点在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近日点在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嫦娥二号”发射日期是10月1日,发射前后,地球向近日点移动,公转的速度逐渐变快,A对。B、C、D错。

答案:B

2.“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解析:“嫦娥二号”开启了112个小时的奔月之旅,4天后到达距月球表面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奔月期间,日期是10月1-5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对。A、B、C错。

答案:D

3.“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解析:根据地轴指向和公转的方向,左侧为冬至日,上方为秋分日,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且离秋分日较近,故A项正确;根据地轴指向和公转的方向,右侧为夏至日,下方为春分日,地球处在公转轨道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且离春分日较近,故B项不符合题意;根据地轴指向和公转的方向,左侧为冬至日,下方为春分日,地球处在公转轨道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且冬至日较近,故C项不符合题意;根据地轴指向和公转的方向,右侧为夏至日,上方为秋分日,地球处在公轨道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且离夏至日较近,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高考经典]读图,完成4~6题。

4.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5.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6.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4~6.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第5题,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所以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时间增加且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而使均温升高。第6题,因O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俯视时,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E点的时刻比H点、P点的时刻早。由题意“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可知,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或12时。若HP之间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北半球应为夏半年且昼长夜短,E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若HP之间中心点的地方时为12时,北半球应为冬半年且昼短夜长,北极点出现极夜,日期可能为12月22日的18时。

答案:4.C 5.A 6.D

[2019·湖南雅礼中学月考]读“寒带不同纬度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下题。

7.若为极昼现象,则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在

A.3月21日 B.4月22日

C.5月23日 D.6月22日

解析:T地发生极昼的时间是60天,应为夏至日或冬至日前后各30天,即5月23日或11月22日左右。

答案:C

8.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与日出同步,下列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国庆节 B.儿童节

C.劳动节 D.建军节

答案:B

[2019·山西芮城中学月考]下图示意某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完成9~10题。

9.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丁

10.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9~10.解析:第9题,由图知,甲昼长18小时,丁昼长6小时,可知丁地夜长是18小时与甲昼长相等,所以甲丁的纬度数相同,但在不同的半球。选C正确。第10题,丁昼长6小时,日落时间=12+昼长/2=15,即丁地15:00日落。选B正确。

答案:9.C 10.B

[2019·山西名校调研]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

12.图b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23°26′N,90°W)

B.(23°26′S,90°E)

C.(0°,180°)

D.(0°,0°)

11~12.解析:第11题,图a夜半球与经线圈重合,表示全球昼夜平分;图b、图c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表示全球昼夜平分;图d只给出了部分区域,不能确定昼夜长短的状况。选A正确。第12题,图b中0°经线刚好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此时是0:00,说明太阳直射180°经线;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说明太阳直射赤道。选C正确。

答案:11.A 12.C

[2019·临沂模拟]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表格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据此回答13~14题。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面积(m2)

7

6.99

6.98

6.97

6.98

13.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江南丘陵 D.华北平原

14.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正处于6月

C.白昼逐渐增长

D.黑夜逐渐增长

13~14.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时间14:00时,太阳从该地正南方射入窗户,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因此该地经度为90°E,结合其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第14题,由表格中窗影面积先变小后变大的变化可知,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经过北半球夏至日。此时为6月份,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该地白昼较长,昼长变化为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13.A 14.B

[2019·厦门模拟]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16.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15~16.解析:第15题,a~b期间,该地昼短夜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昼长逐渐变长。第16题,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和日出最晚时间约相差2小时20分钟,因此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

答案:15.C 16.D

人们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量所在地的纬度。如图甲所示,OL为当地一竖立直杆,OP和OQ是某日不同时刻OL的日影。图乙中两条曲线分别示意某两地3月份到7月份的昼长变化。读图完成17~18题。

17.直杆所在地的纬度

A.80°S B.80°N

C.75°S D. 65°N

18.观测当日①②两地昼长分别约为

A.8小时 14小时30分

B.10小时 13小时30分

C.16小时 9小时30分

D.17小时 10小时30分

17~18.解析:第17题,读图甲,根据OL杆影的方向分别是正南和正北方向,说明该地位于高纬地区,有极昼现象。OP、OQ分别是一日中最大、最小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时太阳高度。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值可以判断该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5°+5°)/2=15°,该地正午时日影朝南,说明位于南半球,所以该地纬度是80°S,A对。第18题,读图乙可知,①地6月21日昼长最短,约7小时,说明位于南半球;②地6月21日昼长为15小时,应在北半球。结合前面分析,观测当日太阳直射纬度约是15°S,南半球各地应昼长夜短,A、B错。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到南回归线用了3个月的时间,则移动15°约用了两个月时间,即该日距冬至日约1个月。图中5月21日,①②两地的昼长分别约为8小时和14小时30分,其昼夜长短情况与该日正好相反,C对。

答案:17.A 18.C

[2019·济南模拟]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甲、乙两岛日落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上的居民不可能比乙岛先看到日落

B.甲岛上的居民有可能在当地的冬至日前后,比乙岛先看到日落

C.乙岛上的居民即使在12月22日前后,也比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

D.在一年中,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的时间远比乙岛多

20.影响甲、乙两岛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

①经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太阳直射点位置

④地形、海拔 ⑤当地人的作息时间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19~20.解析:第19题,从图示位置看,甲岛纬度稍高,靠近南回归线,乙岛纬度稍低,靠近赤道。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时,甲岛昼变短,日落较早;在当地冬至日附近,甲岛昼最短,日落最早,有可能比乙岛先看到日落;可推断只有在太阳直射北纬20°~23°26′期间,甲岛居民有可能比乙岛居民先看到日落。选B。第20题,太阳直射点向哪(南、北)半球移动,此半球昼变长,日出变早、日落变晚;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日出日落时间变化大;同一纬线,越靠东时间越早,日出越早;高海拔地区,日出较早,日落较晚。选C。

答案:19.B 20.C

21.[2015·福建卷,11]某摄影爱好者在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题。

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

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解析: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所以A、C选项都不正确。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约为当地6时左右;且该区域位于30°E附近,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左右,故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12时左右,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右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完成下题。

22.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解析:该地位于亚洲中纬度地区,6月8日,当地地方时为12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正南方,当地地方时为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应来自西南方。

答案:D

下图为安徽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读图,完成下题。

23.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解析: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白昼最长,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而题中给的四个日期最接近6月22日的是7月1日。

答案:C

2018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完成下题。

24.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涉及日出方位、日出时间、昼长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帆船返回青岛港的时间是4月5日,此日已经过了春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故A项错误;此时昼长长于12小时,日出时间在地方时6时之前,故B项正确;此日太阳直射点已经位于赤道以北,北半球各地随纬度的增高昼长增长,青岛港的纬度高于广州,昼长应比广州长,故C项错误;此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青岛港比春分日的时间更接近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比春分日时高,正午物影较春分日时短,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6·天津卷]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下题。

25.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解析:根据极夜开始、结束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规律,中山站出现极夜的时间应该为5月27日→6月22日→7月17日,故为50天左右。

答案:B

老丁侃地理

扫码关注

2019年5月21日

标签: #地球的公转怎么讲春分日昼夜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