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刻我们对“二维图画三维图”都比较注重,兄弟们都想要剖析一些“二维图画三维图”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有关“二维图画三维图””的相关资讯,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咱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文/武东风
标志是一种包含着精神内容与文化内涵,并具有象征意义及传播功能的图形符号,它以自身精练的形象向大众传递丰富的信息,同时实现人们情感的沟通。
现代标志设计正在突破传统模式:
①色彩上,摆脱了以往纯色填充的约束,出现了更多的炫目色彩,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但增加了标志的识别性,更加凸显了企业的行业特征及其经营理念。
②质感上,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材质和肌理,使我们看到的形象不仅拥有视觉效果还增加了“触感”。
③空间上,现代标志不再只存在于二维空间中,而是向着多维度延展。立体化与多重空间的造型为我们传达更强的视觉信息、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
构思巧妙的标志不仅表达了不一般的视觉效果,还有着特别的空间感受与立体的感受,增强了标志的独特性、趣味性,并能拓展标志含义,增强标志冲击力。为了实现标志的立体效果,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①为标志添加光与影。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是人类生活的依据,也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与媒介。通过光我们能感知形体的外貌,有光和形态存在即会有“影”,进而产生视觉上的空间感。
②为标志增加质感及纹理。光与影的配合除了形成事物的体积感,同时也能实现质感及纹理效果。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不同质感及肌理的物质表面,其光与影的表现是不同的。例如:光滑的表面,光、影及纹理是细腻、均匀的;粗糙的表面,光、影及纹理是按照其肌理不均匀分布的,不同的表现会给人们呈现不同的视觉和触感。
色彩是物体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之一,也是最先被人眼感知的视觉要素之一。色彩有色相、明度、纯度三属性,还有远近、虚实、冷暖之感。
①色彩属性。直接使用不同色相的色彩就可以简单明了地组成标志的立体效果;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高的颜色有靠近感,明度低的颜色有后退感;纯度指色彩的鲜浊度,也称饱和度。纯度高的颜色有靠近感,且较实,纯度低的颜色有后退感,且较虚。此外,色彩的渐变、过渡也会使标志图形产生视觉上的空间感。
②色彩冷暖。色彩的冷暖感是人体的经验赋予我们的一种感受,不能用温度来衡量。在色彩学中,颜色分为暖色、冷色和中性色:从红、橙、黄到黄绿色为暖色,橙色最暖;从青绿、青、蓝、青紫色为冷色,青色最冷;紫色、绿色是中性色。
暖色有亲近感、冷颜色有远离感,冷色调有远离感,暖色调有近在感。利用色彩这种视觉感受也可以构成标志设计中的空间。
③色彩虚实。色彩的变化可以产生视觉上虚实的效果,进而表现出空间感。一般来说,色彩纯度较高、对比度较强的形体会较实,这样的实物体靠前;相反虚物体会靠后;并且,虚实的过渡同样会产生空间效果。
①形体的点、线、面。造型艺术语言中,点、线、面是平面空间的最基本元素。
■点,通过疏与密的排列而形成空间中图形的表现需要,会产生层次细腻的空间感。改变点在同一画面中的大小、疏密、位置变化都能形成视觉上的空间感。
■线,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起点。线有宽度、有方向甚至有色彩和肌理,我们通过改变线的长短、粗细、曲折、方向、疏密等,在画面中都会产生强烈的空间效果。
■扩大的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造成了面,密集的点和线同样也能形成面。面是“形象”的呈现,可以由面成“体”,由此面可以代表不同的空间。
②形态的大小变化。使物体呈现空间感最主要的条件是物体形态的前后距离关系。在视觉范围内,相同形态的物体因距离远近的不同,大小也发生变化,较大的形体看起来较为靠前,较小的形态看起来置后。
③形态的视觉关系。现代标志设计中的空间感,并非真实的三维空间,而是二维空间中的视错觉,其本质还是平面的。我们利用人眼的视觉成像特征,改变形态之间的视觉关系,就可以营造平面空间中的视觉层感。
■共用形,是新的空间感受的一种特殊构造方式。形态间利用它们的相似性,互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形成共用的有机整体。
■视觉错视,是利用视错觉和形象的巧遇配置,让形态间发生关联、转换,使现实中原有的空间形态转变为想象中的新空间的形态。
■矛盾空间,有悖正常空间的形态组合,产生矛盾的空间印象,从而新的形态与观念也随之产生。这些是利用视觉差异创造新空间的手法,是创造具有空间感标志图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具体实施可以是通过明暗、透叠、位置、凸凹等变化,有意识地将平面与立体、二维与三维进行空间过度、转换甚至重合,并产生视幻效果和心理冲击。这类视觉效果以简单的几何形象最易表现,因为几何形象单纯和简化,更便于实现视觉上的转化。
具有多维度空间感的标志构成形式,不但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观,而且易于引起人们无限的时空遐想;立体化的结构不仅增强了图形的识别性,也能够更加明晰、生动地传递信息,更好地实现我们的设计目的。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① 官方头条号:设计智造 顶级创意设计师必备
② 本篇为 设计智造 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