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阅读时间:《变量》

奇际 79

前言:

如今姐妹们对“变量一书”大概比较着重,姐妹们都想要学习一些“变量一书”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对于“变量一书””的相关文章,希望姐妹们能喜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欢迎来到奇际,一起思维碰撞,擦出火花。

这是奇际和你分享的第32本书

今天我们一起读的这本书叫《变量》,作者是得到App著名讲师,经济学者何帆。他在得到开课《何帆大局观》和《何帆的读书俱乐部》有超过10万人学习,《变量》这本书是罗胖在2018年跨年演讲上推荐的必读书。

假设你去某个公司面试,面试官给你出了一道题:

中国有大约3000年的历史,如果要让你来记录这份历史,你会怎么办?

我猜有人会说,把所有的历史老师都请过来集体修一本历史书;有人会说,请人把所有的历史资料集中在一起编一下。

这些方法都对,不过本书的作者何帆给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想法。

“按30年一代人算,每一代出一位代表,3000年历史只要100人就能讲完中国的历史。”

“这100个人排成一排不超过50米长,坐在一个房间里,也就是一间教室那么大。每一个人只要专心讲他经历的30年的故事,一份完整生动的历史就出来了。”

读到这里时我简直是拍案而起,这脑洞和思维方式简直是太独特了!单单是这一段话就一下子深深的吸引了我,我用了三天的时间几乎是把整本书一字不漏的读了下来。

何帆想做这一百人之一,在未来30年的时间,每年出一本书,记录中国的变化,这就是本书的目的。

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关注的方向也不一样,在《变量》这本书中,何帆带给我们的是“小趋势”,通过细节展现中国的基本面。

为了看清这些细节,何帆在一年的时间走访了20多个省市,10多个国家,拜访了智库学者、创业者、汽车工程师、新闻记者、律师、电子竞技选手、菜场小贩、小镇青年等各种职业的人群。

书里面的背景知识和理论分析我就不在此陈述了,下面给大家分享的是书中的两个小故事。

1

无人机和农民

贾斯廷的中文名字叫龚槚钦,是一个非常喜欢航模的人。

2010年,贾斯廷买了一架无人机。在第一次拍摄时,无人机带着他的摄影机飞不见了,有意思的是这促成了他加入无人机的公司极飞科技。

2013年,他们发现,无人机在农业值保方面有很广阔的市场,贾斯廷用可乐瓶灌上农药,从汽修厂买了喷嘴,一个农药喷洒无人机就做出来了。

这种无人机做什么好呢?想来想去,最好的工作是去新疆的产棉区给棉田喷落叶剂。

一家创业公司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常常理解的技术研发,而是先找到应用场景。首先想明白了无人机能干什么,才能决定它能卖给谁。

公司最初想做的是航拍,和巡线等,但都不太合适。做物流是个不错的点,亚马逊京东现在都有这方面的工作。反复尝试后,公司的应用场景转向了地广人稀的西部。

农业无人机和航拍机不一样,必须要更皮实,摔不坏,要能解决农药带来的腐蚀性问题,还要会识别农田中的各种障碍物。如果掉到农田里了,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要能找得回来。

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农业无人机的简单易学,无人机面对的很可能是普通的农民,要能让他们像玩手机一样在一个星期到半天的时间内就能掌握使用方法。

为了适应新疆的环境,每一个研发人员都要从广州来到新疆,在田间了解到真正的工作环境和产生的问题。每一个在新疆工作的研究员要在早上九点多下田,每个人的衣服会被露水打湿,杂草会扯着裤子,还有一伸手就能抓一把的虫子,他们既要为无人机程序除虫,也要真正观察了解田间的虫子。

无人机最早的定位系统用的是GPS,定位精度在1-10米左右,工作的时候如果把农药洒到田外或者是别人的地盘,研究员不得不拉着皮尺按尺寸赔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用了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可以保证精度在1-2厘米。

无人机出口到日本时,日本要求农药喷洒完不能漏到地上,公司开发了离心喷头,可以将农药雾化到100微米的小颗粒,并且能精确调节喷头流量,做到秒启秒停没有延迟,作业完毕后一滴农药都不漏。

就连产品的名字也是经过研究出来的,主力机型P20和P30的命名是因为P20能喷20亩,P30能喷30亩,这种直接的方式让农民很容易就能理解记住。

但是也有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农民对无人机最大的不满就是电池问题,买一架无人机要配10块电池,每块电池比《康熙字典》还要大,又笨又重。

运营初期,公司发现很难将每一个农民都培训成飞手。公司又尝试自己组织队伍帮农民喷洒农药,这个也不行,农村是熟人社会,很难让他们去相信一帮90后。

最后,公司的方法是,由市场解决。他们把无人机卖给飞手,给飞手提供培训和服务,由他们自己组队去找业务。

这些队伍就像蒲公英一样从海南飘到新疆。有的农户一买好多台,给自己打完后又给邻居帮忙,省的钱足够买一辆30万的车。还有些农民的孩子通过给人喷洒农药创业,他们拿着无人机操作让村子里其他人非常羡慕,他们也因此变得自信,还在抖音上发视频炫耀。

2000年,公司从全国组织了2000多架无人机运往新疆,再加上新疆本地的1000多架,这3000架无人机用了2个月的时间喷洒了3800万亩棉田。极飞科技将这次活动起名为“秋收起翼”。

30年前,谁会想到农业会如此的科幻?

2

谁在敲门

有了上面极飞科技的无人机创业故事,你对应用场景会有了更深的理解吧。

如果你创办一家机器公司,你该如何寻找你的应用场景呢?

从应用场景选择上来讲,如果把机器人放在社区,可以让机器人做很多事情,但也会遇到很多挑战。

比如孩子们会给机器人捣乱,宠物狗会冲着机器人狂叫甚至是攻击,还有人想把机器人偷走。如果小区有机动车会更麻烦,机器人会遵守交通规则,但人不会。

如果从时间的维度上寻找场景,那么银行、博物馆、酒店、医院等是机器人擅长的地方。特别是酒店和医院,如果是人的话一天工作最多八个小时,需要三班倒,24小时有人,越是这种时间长的环境越适合机器人。

云迹科技是一家做服务机器人的创业公司。他们发现,客户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如果是把机器人放到酒店,酒店先想到的是让机器人当迎宾,吸引眼球。

起初时,公司为了让机器人快速掌握人类的语言,让机器人在网上自己学习,但是机器人很容易就学坏了。有一次一位贵宾与机器人聊天,让机器人讲个笑话,机器人毫不在乎的当场讲了一个黄段子,弄的现场很尴尬。

经过试错,公司发现机器人最好还是送货。

这个场景的难处是复杂,它要自己学会上下楼梯,坐电梯,敲门,送货取货。为了配合机器人,酒店也会做一定的改造。

运营团队发现,机器人和人打交道时意想不到的问题更多。送货时机器人会遇到挡在机器人前面不让走的小朋友;有把机器人抱着一个劲的转,看能不能把机器人转晕的;有喝醉酒了搂着机器人跳舞的;还有直接把机器人拖到自己的房间里的。

还有一次,机器人已经进了电梯,这时来了一个帅哥,进去后二话不说直接粗暴的把机器人一把推了出去,电梯门关上后,机器人孤零零的站在外面。

尽管如此,机器人在酒店送货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打通了酒店和外面的最后100米。酒店的消费场景从隔离的状态变成了联通的状态,你在酒店里可以点餐,买水果,任何正常的消费在酒店都不是阻碍。

顾客得到了方便,入住体验增加,对酒店就是最佳的服务和竞争力的提升,一个机器人改变了酒店的商业模式。

到2018年,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已经接触过100万人。公司最终也并不是把机器人卖给酒店,而是和酒店签“劳动合同”。

很多酒店收到了一份来自机器人的应聘申请和简历,有的HR会非常生气,说这是不是故意的?但是仍然有更多的HR会愿意让机器人去试一试。

这就带来两个问题,找工作的人们面试时会不会与机器人竞争?企业的HR面试时如何去面试一个机器人?

某一天,门外“叮咚”声响起,你猜,是谁在外面敲门?

好了,书中还有其它领域的调研,在这里就不列举了。不知道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我读的是心潮澎湃,这还是我认识的中国吗?虽然每天都在用手机,拍照,微信支付,但到底这些是怎么发生的?好像没有谁能说得清楚。

就像一个外行和一个球迷一起看球赛一样,两个人看是完整的看完了,但是观感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这一代人无疑是处在一个极度变革的时代,小的时候门外还是泥巴路,家里就一大单间,用个帘子隔着两代、三代人,家里的家当还是结婚三大件。

转眼之前到处是布局更加合理,有热水暖气的商品房,明亮的厨房炒起菜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呛人。一部手机能搞定几乎生活上的一切需要。我们也已经对新产品审美疲劳,再好的创意也只是博得我们的眼前一亮。

如果你去参观一个画展,你会怎么了解它的相关信息?

首先你会从媒体上看到画展的介绍。

进入展厅,你会大致了解到前厅的油画系,后厅的国画系,二楼的摄影展和大师展。

在每幅画前,你才能感受到作者通过一幅幅绘画想要告诉你是什么,为什么。

如果再往前走的非常近,你会品出画家的绘画手法,你还能看到每幅画的资料文字介绍。

这时,你会知道自己喜欢看什么,不喜欢什么。你会对内容和技法产生共鸣,忍不住去评论,一个画展举办的水平如何,在你心中就有了答案。

参加一个画展如此,了解一个国家是不是也很像呢?

通过何帆的文字,我们看到了社会各个层次的细节,这些模式、这些公司、这些创新,就是现代化中国的模样。看清了这个趋势,也就感受到了整个中国的基调。

那么,你有没有兴趣成为记录30年历史的其中之一呢?又或者你有没有兴趣愿意搬个小板凳,听这些人讲这30年间的故事?

标签: #变量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