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我们对“精简文件是什么”可能比较珍视,朋友们都需要知道一些“精简文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关于“精简文件是什么””的相关资讯,希望我们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来源:海外网
“打电话能解决的事,非要搞一堆文件”“我到任4个月,签了1300多份材料”“中间环节成了‘中转站’,各级都在催着基层干”……这些媒体报道的场景,让许多基层干部群众感同深受。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一部分就是“切实精简文件”。
一
基层一年要接收多少文件?据报道,西部某地一个科级部门,曾一年接收文件近4000份,向乡镇发文600多份。算下来,平均每天处理10多份文件,制定下发2份文件,许多干部苦于“案牍之劳形”。
“上午去县里开会的工夫,就转给我30多份文件!一下午都在处理材料。”一位干部说,基层经常一个部门对接多个上级单位,“项项要落实,个个要抓紧,都是领导机关,全都得罪不起”。
这么多文件,都有必要吗?中部某地一位乡镇党委书记介绍,有时一天要看六七十份文件,其中不少是“衍生文”,即四五份文件说的是同一件事。“如果大量文件出现内容重叠,意味着基层单位要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考核,也说明很多工作在职能归属上并不清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仇叶分析。
“每年收到四五千份文件,其中相当一部分可发可不发。”一位领导干部表示,有的上级部门在下发文件时,不管是不是相关业务部门,都要求层层转发,如果不转发,就不符合工作程序,可能被追究责任。往往上级来什么文件,下级就转什么文件。
“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文件也转给我们。”一位基层干部说,“我们是山区县,搞不懂为啥发来海上搜救工作的相关材料,还要求贯彻落实。”
不仅数量多,有些文件还十分冗长。“真正想看的没写,没必要的写一堆,县里下发的考核文件最长187页。”一位干部表示,这种文件真是写的人累,看的人苦,而且模糊了真正的重点。
文件连篇累牍、生搬硬套,容易使文件流转沦为“空转”。“转过来的文件,我们就得处理,要处理就得占用时间。”一位干部说,上级下了文,下级跟着出台配套文件,这就算贯彻落实了。
二
一般而言,各级各部门及时转发上级文件,能够让基层及时了解最新精神和要求。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热衷于“文来文往”,不管大事小情都要下个通知,无论大小问题总要发个意见,结果落实工作变成了任务的“击鼓传花”。
为防止文山会海加重基层负担,中央要求严控发文数量。“红头文件”少了,“白头文件”却多了起来。有的文件不带头、不盖章,但以“工作提示”“电话通知稿”“便笺”等名目下发,同样有要求、有任务、有期限,必须按规定完成。
为啥文件总是精简不下来?
一个很大原因是出于“尽职免责”的心理。例如,中部某县应急管理局每个季度都发文要求相关行业部门就个别领域开展安全大排查。一旦出了问题,相应文件就是该部门履职尽责的“直接证明”。
对有的地方和部门来说,发文既是任务安排也是彰显工作的主要途径。“为了体现创新和重视,有的单位在转发文件的过程中自我加压、层层加码,导致文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厚。”一位干部说。
怎样给文件减量、瘦身?中办国办此次印发的《若干规定》,作出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加强评估审查等规定。
比如,《若干规定》要求,“地方和部门制发文件应当进行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提出地方和部门在政策文件的起草制发环节,同步进行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审查,旨在从源头把关,避免加重基层负担。
上级对下级发文,说到底就是在提要求、定任务、抓落实、明奖惩。仇叶建议,要切实精简文件,还要在改变问责考核泛化、简单化、随意化等方面下功夫,减轻基层的负担,增强做事的底气。
文/钟祺
受访专家/仇叶(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半月谈等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标签: #精简文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