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大家对“酒吧员工被打原声”都比较讲究,你们都想要分析一些“酒吧员工被打原声”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汇集了一些对于“酒吧员工被打原声””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看官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撰文|梁瑀可
乐队解散50周年
《Don't let me down》
Crashing hit a wall
Right now I need a miracle
Hurry up now I need a miracle
Stranded reaching out
I call your name but you're not around
I say your name but you're not around
I need you I need you I need you right now
Yeah I need you right now
So don't let me don't let me don't let me down
50年前,1970年4月,披头士乐队的保罗·麦卡特尼
(Paul McCartney)
宣布单飞,这一消息不仅让数百万粉丝心碎不已,也震惊了另外三名乐队成员,这被看作披头士乐队正式解散的标志事件,一位美国记者称其为“大英帝国衰落的里程碑”。随着主唱约翰·列侬
(John Lennon)
被枪杀,世人再也无法见证这个伟大的乐队再次同台演出。
乐队解散的原因众说纷纭,一开始粉丝难以理解和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相也渐渐露出水面。四人之间的间隙由来已久,自从1967年乐队的伯乐和经纪人布莱恩·爱泼斯坦
(Brian Epstein)
逝世以后,披头士乐队就经常因为经济纷争和创作诉求不同产生争执,每个人都因此疲惫不堪。共同成立的苹果工作室财务状况混乱,保罗对列侬从工作室私自获取现金的做法非常不满,在引入新的管理层时产生了分歧,他希望请自己的岳父来管理,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另外三位披头士成员的认可,在最终的聘书上保罗拒绝签字。各种情绪堆积,终于在列侬遇到第二任妻子以后全面爆发。
很多人认为是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
(Yoko Ono)
的出现切断了列侬和保罗之间的精神纽带,自从她与列侬高调结合,二人就整日如影随形,列侬在她的影响下对先锋艺术产生兴趣,也积极投入到当代艺术和反战行为艺术中。列侬说,“洋子现在是我的一部分。我们是John和Yoko,我们在一起。”这种新的热情也影响了列侬对乐队本身投入的时间,被冷落的成员们感到不快、日渐不满,保罗在采访时甚至说:“约翰爱上了洋子,他不再爱我们其他三个人。”
实际上,列侬对小野洋子的爱情弥补了单亲家庭的创伤,除了给他带来无尽的情感慰藉,也激发了列侬的创作灵感。就在八年前,保罗也终于向公众解释,就他而言,乐队的解散与小野洋子无关。
其实更早想要单飞的是列侬:1969年9月,列侬就提出退出披头士乐队,当时披头士乐队正在与百代公司商谈续签合同,因此就被搁置下来。他仍于当月带着Plastic Ono乐队一起参加了多伦多摇滚音乐节,并于1970年2月11日在英国电视节目“流行歌曲排行榜”上演奏了新的独奏曲目《Instant Karma》,节目中小野洋子坐在他身后,一边用卫生巾蒙住眼睛一边编织。
最终,1969年在萨维尔街3号的红砖楼顶进行的屋顶演出成了披头士乐队的谢幕表演,在一个寒冷的英国冬天,四个人在屋顶即兴演奏了42分钟,分别唱了《Get back》和《Don’t let me down》。对于喜欢随性而为和擅于打破常规的披头士乐队来说,这样的告别也许最符合乐队特点,警察的叫停又给这一切添加了一丝更为戏虐的味道。纪录片里,四个人在这场演出中笑容质朴,演唱依然真诚、自然,正如乐队所有成员指出的那样,尽管存在个人冲突,但他们仍然喜欢他们曾经一起创作的音乐。
披头士狂热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Let me take you down
'Cause I'm going to Strawberry Fields
Nothing is real
And nothing to get hung about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Living is easy with eyes closed
Misunderstanding all you see
It's getting hard to be someone
But it all works out
It doesn't matter much to me
披头士乐队诞生于日渐衰落的英国老工业城市利物浦。20世纪50年代,正值噪音爵士乐在英国流行,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列侬
(1940年出生)
结识了小他两岁的保罗
(出生于1942年)
,两人互相被对方的才华吸引,他们组成了一支名叫Quarrymen的乐队。不久后乔治·哈里森
(George Harrison)
加入成为了第三名吉他手,此后核心三人组更换了包括彼得·贝斯特
(Pete Best)
在内的一系列鼓手,最终随着林戈·斯塔尔
(Starr)
1962年的加入稳定下来。
在摇滚乐出现之前,美国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以及爵士乐队演奏的摇摆乐和乡村音乐。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Elvis Pressley)
将乡村音乐、布鲁斯以及山地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了新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曲风,强烈震撼了当时的乐坛。他标志性的扭胯动作、出色的舞技、对主流音乐的改造引燃了年轻一代的激情,摇滚之门从此打开。
当这股风潮从美国席卷至英国时,英国还以保守的中产阶级音乐审美为主流。列侬等人深受摇滚乐文化的影响,他在听了一首猫王1956年录制的《伤心旅舍》以后对流行音乐产生了兴趣。一开始,披头士乐队演唱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爱情,节奏简单容易上口,作品多以翻唱美式摇滚为主。随着乐队日渐成熟,逐渐从最初的噪音爵士,到后来从民谣、布鲁斯、R&B和摇滚音乐中吸取精华、加以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曲风。
可以说,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音乐更多的是自上而下传承的方式,成年人将主流的、古典的音乐形式向下传授给孩子,而自披头士,年轻人开始决定一切。
1961年乐队改名为“The Beatles”。音乐经纪人布莱恩在这年注意到许多人来询问一张名为《我的美人》的专辑,他发现专辑的伴奏来自利物浦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乐队。于是,他专程跑到洞穴酒吧去观看披头士的演出,感受到了一股由这支年轻人乐队引发的狂热躁动。布莱恩在1961年底与披头士签约,他将身穿皮衣皮裤、曾经混迹于充满妓女和流浪诗人的汉堡俱乐部的乐队改头换面为弹奏着布鲁斯、整齐干净的年轻四人偶像团体,从而大获成功。从1962年的单曲《LOVE ME DO》到1965年的电影原声碟《Help》,短短三年,披头士乐队红遍欧美。
以前,人们对英国人的认知还是刻板的绅士作风,但披头士乐队青春洋溢的外表、活泼辛辣的台风打破了这一常规,他们反上流社会、反正统艺术的姿态迎合了当代青年男女压抑愤懑的心情,被视为当时反文化运动理想的化身。四个年轻的男孩子在镜头前聪明机智的应答,调侃记者提出的问题。甚至英国伊利莎白二世女王
(Queen Elizabeth II)
在白金汉宫亲自为甲壳虫乐队每一位成员颁发大英帝国勋章时,列侬致谢时还说,穷人们拍手,富人们请摇晃你们的首饰。
1964年,披头士在美国公开亮相,随即造成了大众疯狂,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英国入侵”
(British Invasion)
,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词汇“披头士迷”
(Beatlemania)
,词尾mania代表这种“迷”的现象有精神疾病的意思。
在乐队解散50周年之际,记录着披头士乐队最初故事的木质舞台,作为拍品拍卖。
当乐队成员抵达肯尼迪机场时,上千名年轻女孩聚集在一起,警察在人群前拉起了警戒线,女孩们的脸部因激动而扭曲,她们尖叫、推搡,最后冲破了警戒线,不断有人昏倒,现场一片混乱。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披头士热,人们大致认为属于粉丝的青春期行为。而且就在前一年,深受爱戴的总统肯尼迪刚遇刺不久,美国全国还沉浸在悲伤之中,当披头士乐队携歌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登陆美国时,立马掀起了疯狂的“披头士狂热”。
从1965年发布的《Rubber Soul》开始,披头士乐队开始转变曲风,在音乐中展现了更复杂的世界观。乐曲结构由简单直率变得更为丰富,大量的变体和弦,以及使用印度古典乐器西塔琴,使得歌曲饱含神秘韵味。这一时期,他们大胆锋利的干预社会敏感问题,在舞台上与世俗挑战的举止,成为了该时代的青年和社会文化运动的领袖力量。可以说,他们是最商业的乐队,也是最实验的乐队。
直到《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披头士的创作达到了巅峰状态,专辑构建了一个故事整体,被称为概念性专辑的开山之作,整张专辑以一个虚拟的pepper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为主题,迎合了当时那个虚幻、颓废、迷幻、嬉皮的大时代背景,也完成了对摇滚乐精神内涵的改造。
无可否认,披头士乐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摇滚乐队,在美国的认证销量超过1.83亿,全球估计销量为6亿。四个成员全部入选了摇滚名人堂。2008年,在Billboard Hot 100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艺术家榜单中名列榜首。乐队共获得了七个葛莱美奖,四个英国音乐奖,一个奥斯卡金像奖
(1970年电影《 Let It Be》的最佳原创歌曲配乐)
和十五个Ivor Novello奖。《时代》杂志将他们列为20世纪100位最重要的人物。
何以伟大?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It was twenty years ago today,
Sergeant Pepper taught the band to play,
theyve been going in and out of style,
but theyre guaranteed to raise the smile.
So may I introduce to you,
the act youve known for all these years,
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披头士乐队何以称为伟大?与当时全球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系。“二战”以后,美国人口急剧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空前的繁荣,在稳健的社会进步、优良的家庭中长大的“婴儿潮”一代,恰逢上世纪50年代步入青少年阶段。消费主义浪潮使得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娱乐方式、消费方式,体现了由经济繁荣带来的消费自由。
在英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社会阶层划分越来越明显,人们对音乐的喜好也产生了断层,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的英国年轻人对摇滚乐产生了共鸣,而爵士乐和蓝调等其他美国文化则受到中产阶级的欢迎。工人阶级无论资源还是地位都获得提升,他们在文化上的需求也随之扩大。新一代年轻人不满足于上完学只是从事传统的工作,而是想要自由和独立。因而,上世纪50年代摇滚乐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英美青年们的文化需求。
此外,摇滚乐的兴盛也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科技的进步与唱片业敏锐的直觉共同使摇滚乐“生意兴隆”。唱片业主们瞄准“二战”后婴儿潮的崛起,抓住青少年具有的反叛精神,通过分析研究消费群体的喜好,制定了商业策略和推销手段,对摇滚乐进行大批量生产销售。
由于唱片推进的技术革命,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录音质量大幅提升,唱片销售的价格锐减。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话语权,在这一过程中谋取商业利益,并且使青少年沉浸并陷入对摇滚乐的迷恋。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统计,披头士是美国史上销量最高的乐队,共售出1.77亿张唱片。
而乐队经纪人所扮演的角色也异常关键,布莱恩仅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将四个来自利物浦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打造成全世界为之疯狂的音乐偶像。他除了将乐队形象改为更贴近英伦绅士的形象,穿上羊毛西装、裁剪合体的衬衫、西裤,还代表他们与唱片公司谈成商业合作,要求EMI唱片公司签约披头士,并在Abbey Road录音室完成第一张专辑的录制。他将乐队带到美国前,就已经宣传披头士的歌曲上榜数周,乐队还在当时美国著名节目“苏利文剧场秀”登场,这是当时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观众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40%。
反叛的摇滚
《HEY JUDE》
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披头士乐队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如今已经被人们习以为常。他们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种欧美剧集和电影中,登上不计其数的杂志封面,拥有数不清的相关主题博物馆和纪录片、电影等文化资料。从村上春树到乔布斯,无数文化名人都深受披头士的启发。
但最为深刻的影响,还是披头士所代表的反叛摇滚精神。摇滚乐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因为营造了一个听众们可以尽情放纵、诠释自我的氛围,在几近疯狂的演出中,年轻人感受着狂躁、震撼和爱情,这种音乐令人着迷,在于使得听众和乐手一起找到了共鸣,成为发泄情感的出口。在那个迷茫、动荡的时代,摇滚乐以其独有的姿态打破国界,消除文化隔膜,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等级制度,表达了对政治观念枷锁的鄙夷。
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发起“床上和平运动”,他们共同绘制了BAGISM。
最为著名的案例,莫过于列侬和小野洋子共同创作的“床上和平运动”。1969年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列侬和小野洋子在皇后伊丽莎白酒店1742号房间,一住就是七天。在此期间,他们几乎什么也不做,只是全天躺在床上。房门始终敞开,接待闻讯而来的各类媒体记者、艺术家、文化名流以及政治人物的访问,高呼“要做爱,不要作战”
(make love,no war)
的反战宣言。
摇滚乐代表了在禁锢中获得自由,也是青年人表达思想、情感、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从此以后,摇滚乐手都勇于对社会公共议题表达看法,不断地吟唱爱与和平的主题,借着音乐表达自己反战、反暴力的诉求,影响至今。
在对西方流行音乐的改造上,摇滚乐也延伸出了众多分支,渗透进灵魂、放克、雷鬼音乐、迪斯科、说唱等多种音乐品类。披头士乐队将各种新鲜元素与摇滚不断融合,特别是后期在音乐上的探索和追求,让摇滚乐向着更为自由和随性的艺术方向发展。摇滚乐在日后始终与流行音乐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摇滚乐手也都以保持自身独特个性为荣。
虽然商业成就了披头士乐队,但也为后期乐队的解散埋下了种子,商业对音乐的入侵成为了音乐人永远绕不过去的矛盾。几乎所有有抱负的音乐人都在探求如何在唱片工业体制下保有创作自主性,商业机制和自主创作的平衡成为了永恒的难题。
今年四月份美国拍卖行Julien‘s Auctions举办的拍卖展上,《Hey Jude》的手稿被拍出91万美元天价。
1980年12月8日22点49分,列侬在纽约自己的寓所前被一名据称患有精神病的美国狂热男性歌迷马克·查普曼枪杀,卒时年仅40岁。如今,人们仍未忘记这个当年风靡全球的乐队,在今年四月份美国拍卖行Julien‘s Auctions举办的拍卖展上,《Hey Jude》的手稿被拍出91万美元天价。
虽然披头士乐队最终不得不解散,但是在裂痕中各自探寻出路又似乎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我们在无数的摇滚音乐人的身上看到披头士的身影,但是摇滚乐本身却越来越柔软和平和。正如人们所说,后来,我们便一直生活在没有披头士的世界里。
参考文献:
1.王倩 《从披头士乐队的发展历程看音乐本质》
2.汪月波《音乐产业论》
作者|梁瑀可
编辑|张婷
校对|危卓
标签: #酒吧员工被打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