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贝斯特新材料郭明波:产品引领,做价值的创造者|硬氪·硬科技黄金时代大会

36氪 83

前言:

今天同学们对“创造者科技有限公司”大概比较关怀,你们都需要了解一些“创造者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关于“创造者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内容,希望朋友们能喜欢,小伙伴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2月26日,36氪·硬氪在深圳前海召开了硬科技黄金时代大会。大会邀请了硬科技大量一线投资机构、科技公司、专家学者,共设立14个主题演讲、2个圆桌。主题涉及半导体投资、新材料投资、人民币投资、专精特新成长等多个热门赛道。

当日,贝斯特新材料总经理郭明波进行了《产品引领,做价值的创造者》的主题分享,以下为演讲内容:

贝斯特新材料总经理郭明波

郭明波:大家下午好!

感谢36氪的邀请,因为时间关系,我会很快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然后再介绍一下我的观点。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产品引领,做价值的创造者》,这也是我2024年给公司写的元旦贺词主题。

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我的工作经历和创业背景和专业非常对口,一直搞材料,具体是在材料加工和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工作。

我们公司成立于2017年,2021年的时候,我们在上海建立了基础材料研发中心,同时在2021年的下半年,我们在镇江建立了制造基地,2022年成为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去年的时候,我们勇敢地从一个细分强势领域转型做了大β赛道的选择,进入了光伏新材料领域。

目前,我们有“三中心”:上海基础材料研发中心、苏州应用开发中心、镇江应用测试中心,并且在镇江拥有40亩化工园土地作为生产基地。我们主要遵循两个发展思路:客户同源、技术同源。在开发新客户的时候,重点考虑两点:新产品是否有一定技术积累,或者是客户是否有协同性。依此我们发展出了四个产品方向:一是NBASS®,二是胶水,三是复合膜,四是功能涂层材料。

NBASS®纳米超构材料是我们的主营业务,它是无机纳米粉体材料。现在的手机功能非常强大,里面的部件越来越多,刚才几位做芯片的都知道,现在一个手机里面跟芯片相关的部件有70多个,导致手机内部空间很狭窄,而扬声器的声音则是空间越大越好,比如家里的大音箱声音就很好。而手机越来越向轻薄化发展,这就出现了矛盾,我们的材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跟我后面谈的做产品引领有点关系,我们的体会是:真正能够被市场接受、被客户认可的产品,往往是你真正解决了客户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这个产品,在十几年前,客户发现在用的材料有导电的问题,这在之前没有出现过,后来NBASS®有针对地、经历大量科研实验开发出来,成为我们公司的起始点。

从产品技术角度上来讲,无论是性能,还是可靠性,我们都已经遥遥领先。我们克服了一些问题,也做了很多改良,建立起了综合的性能优势。

通过这几年的创新和推广,目前DXOMARK音质评分前20名的手机全部使用了NBASS®纳米超构材料。每当新手机发布的时候,都会提到我们的产品对他们的声音体验提升有很好的助力。我有一个让大家了解我们产品的认知方式,在座所有三千块以上的手机99%的概率都是用我们的产品,这是我们非常自豪的事情。

现在,我们把应用从智能手机扩展到了非智能手机领域,包括刚才大家所提到的汽车,在声控方面有对音质改善和对降噪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实行了全流程的专利保护,这里要感谢消费电子行业,这个行业的特点是非常尊重知识产权,当我们的产品真正具有价值的时候,进行专利保护之后,行业会非常认可,这为我们构建了一定的专利壁垒。

后面谈谈本次会议的主题,新材料科技的机遇和挑战。

这页PPT,我大概是从2018年开始用,是我参加一个IC论坛看到并借鉴过来,用了5年一直没有改。我认为不论行业周期好坏与否,下行或是过剩,我们科技工作者都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刚才有一个嘉宾讲国产化,我非常赞成,国产化不代表一定是低成本和低质量,它应该是比较均衡的、高质量的过程。在目前的经济周期里,科创兴国是能够创造价值的,这就给了科技工作者非常大的机遇。我们公司的愿景是同客户并肩解决材料科技的挑战,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非常多,蕴含着很多机会,所以是很幸福的。

我经历过这页PPT左边图片的阶段,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阿迪王这个品牌,很久以前我在泉州出差就能看到巨大的牌子上写着阿迪王,他们在当年的经营模式叫“进出口加工贸易”。再看现在,像华为这种企业的门店已经出海覆盖到了非洲、“一带一路”这么大的范围;还有我从事了十几年的光伏行业,全球85%以上的光伏产品供应来自于中国,而且是全产业链,这给美国、欧洲带来巨大压力。我们用别人意想不到的低成本,即使加上高额关税去和当地企业竞争还能赚钱,欧美国家把这叫倾销。可以发现我们现在已经变成了内外双循环,通过出口新能源汽车、光伏给国家赚了不少钱,经济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再举一个我所在的消费电子领域的例子,我们的客户之一,立讯精密,它的业务范围非常广,可以为客户提供完整产业链服务。中国现在很多典型企业也都具有完整的交付能力,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提到硬科技,在我个人理解,硬科技主要是三个方面:原材料、设备、工艺制程。工艺制程,大家不能忽视,近期我们能看到网上讲中国工人在教印度工人如何做好产品,这体现了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在这三个领域,我们是越来越好。

但也要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刚才大家都讲到一个主题词“过剩”,这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第一个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本质是大家对价值的追求,大家觉得产能过剩是盲目扩张的问题,但这里面可能存在更多是短视行为。第二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如现在的手机把外壳去掉,你还能分辨是什么品牌吗?手机真正的创新差异点不明显,很多时候够用就行,大家都差不多。短视和低标准要求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再看价值链,我们观察到苹果公司在消费电子行业只卖了不到20%的手机,但却赚了行业80%的钱,这件事情是很恐怖的。在我们的产业链里,很多人特别愿意和苹果做生意,因为它能够给供应链带来丰厚的利润。但神奇的是,利润越丰厚的地方,玩家反而越少,这里面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再看半导体产业,我本身不做半导体,从外面拿到了这样的数据,讲得不对请大家谅解,通过图片可以看到,半导体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核心企业,带“中”字头的企业比较少,这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还有我目前的主业——声学。我在入行第一天,就被告知声学已经国产化,完成了进口替代。后端确实如此,比如扬声器振膜,加工厂自己模切、热压一下就算国产化,更进一步是把上游的复合膜环节国产化。但是真正到原材料,比如PEEK膜,行业应用虽已很多年,但是很可惜,目前没有实现真正的国产化,还是国外公司在供应。

另外再以我从事最久的光伏行业举例,电池、组件端的产能,全球85%、甚至说90%我觉得都不为过,是中国企业一统江山。但其中一类光伏胶膜使用的POE粒子国产化率仍为0%,我们到底有没有实现所谓的高质量的国产化,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材料领域,我认为在过去的时间里,中国企业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良,如果说欧美企业、日本企业的材料能力是99.9%、100%,我们已经完成了90%,和他们的差距就是9.9%,我们还仍然差那么一点点。比如国产POE粒子的精度、纯度就是不能用。卡脖子,是卡在要害,就材料而言,要害在于高纯度、高精度,而且是在有专利保护的合成和加工的关键领域。

但我觉得国产化是有优势的,我们的机会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国内企业的测试机会,比如我们公司,每周送样机会多的根本做不过来,人员短缺。而且行业内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国产化意识在抬头,以前一讲某款材料大家觉得进口好,但是现在大家觉得国产的东西也不错。

我的看法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从90%到99.9%需要的时间和投入可能远超达到90%需要的时间和投入。我只要看自媒体推的新闻标题有“刚刚、突发”,我一般都不看,大概率都是假新闻,因为材料技术的突破是缓慢而厚重的过程,科学家每天做很多样品和测试,没有“刚刚、突发”这样的情况,或者说是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别人真正有突破前,他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已经有所感知。我刚才讲到光伏胶膜粒子,中国也有一些关键企业实现了EVA粒子的突破,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

90%与99.9%的差距主要来自于几方面,科学、技术、工程的相互关系、产业链完整性和布局高度、成型加工精度和材料纯度,以及作为科技工作者长期主义和短期利益的对比。所以想要解决这90%到99.9%的关键,我认为要从科学、技术、工程三个维度去长期解决,而不是一日之功。

贝斯特对此有一定实践经验,我们努力让自身产品有“科技树”,有底层的技术逻辑作支撑,比如我们的底层逻辑是有机无机的复配技术,并根据客户的同源性到具体行业实现应用。以我们光伏产品举例,可以看到有玻璃釉料、无主栅胶粘剂等不同产品,底层技术就是来自我们对高分子、有机、粉体合成及加工技术的布局,很清晰。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标签: #创造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