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眼前同学们对“错不自知的句子怎么写”大概比较珍视,兄弟们都需要知道一些“错不自知的句子怎么写”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错不自知的句子怎么写””的相关资讯,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心有敬畏 行有所止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不知,尚(通‘上’)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道的,这才是最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毛病了。有“道”的圣人没有这种缺点,是因为他们把缺点当成一种毛病自觉加以防治,所以他才不会犯这种毛病。
而我们常犯的毛病是既不知人,又不自知。不少人只盯着甚至夸大别人的缺点,忽视别人的优点;只关注甚至夸大自己的优点,无视自己的缺点,一切自我感觉良好。
在人贵有自知之明的问题上,儒家学说也有非常相似的观点。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孔子告诉我们,真正有修养的人,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现实中,我们往往会因为既不知己,又不知人而产生矛盾。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会用“我认为的”去做标尺,凡是符合“我认为”的就相安无事;凡是不符合“我认为”的就会形成冲突。我们的“我认为”在我们的认知里是天花板。属不知,在别人的认知里却是地板。而我们又常常那么固执地用我们的天花板去冲击别人的地板,结果弄得自己的世界漏风又漏雨!
敢于用自己的天花板去戳别人地板的人一般都很勇敢且勇猛!在他们那里不会有敬畏心,也不会有规则。于是有这类人的地方必会有冲突!
避免冲突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选择至少和你同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在一起。这个观点其实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告诉我们了。孔子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就像让台湾的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去对一个未闻天道的人说天道,不仅是说不通的,而且是有害的,因为他不知下学就上达。相反,对一个已达道之人,语下,也是不合时宜的。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当我们不可避免的选择了与不同认知层次的人在一起时,避免冲突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不断的修已达人!
《论语·宪问》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尽管孔子的修己更重要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但是从十九世纪到如今,再回到孔子时代,都是以修身为本。因为修身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好!每个人都变得更好了,矛盾冲突就少了,社会也就更和谐稳定了。
所以,我们每个人犯了错并不可怕,只要改正就好了,正如孔子所言“过则勿惮改”。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听任错误在自己的世界里滚雪球,最终将自己辗压,而自己却全然不知。因此,遇上一个敢于指出自己错误和不足的人,一定要去感恩他让你向优秀又迈进了一大步!
大道之行,让我们不断涵养自己,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成为最好的自己!
标签: #错不自知的句子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