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大先生杨叔子

长江日报 1186

前言:

此刻各位老铁们对“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工程学院院长”可能比较关心,大家都需要分析一些“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工程学院院长”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汇集了一些关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工程学院院长””的相关知识,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以前,我致力于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教师。而今呢?我变成了一个忠诚于党的教育工作者,变成了一个让学生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工作者——大先生杨叔子。”

他,不会骑车,每天背着一个普通的布包,徒步在校园里穿梭。

他,一直住在普通的教师楼,家里最显眼的是堆积如山的书籍和各类稿子。

他,57岁了,一样和年轻同事一起坐硬座车从武汉到北京,再坐硬座车从北京到哈尔滨,坐汽车从哈尔滨到大庆,两天两夜一路坐过去。

他,已是院士、校长,到外地开会,照样和同事们一起坐地铁、挤公交车……

外校一位同行回忆起和他的初见:“他衣着、举止言谈极其朴实、谦逊。他清瘦的身材和厚厚的眼镜片很快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就是杨叔子。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周济在回顾了他的一生后,忍不住引用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来评价:杨叔子先生是一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11月4日,89岁的杨叔子走了。他走后,留下一个称谓——“大先生”。

杨叔子院士在讲座现场。

科学家杨叔子:

逆浪劲帆悬,雄关步愈艰

今年74岁、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程测试实验室主任的杜润生至今还记得和杨叔子一起“泡”实验室的情形。他说:“大家一起夜以继日地做实验,除夕夜才回家,大年初三又赶到实验室,非要把它给做出来不可!”

当年,他们攻关一个关于“断丝定量检测”的课题。有一次,老友聚会,杨叔子偶然听到我国每年因钢丝断裂酿成的矿难不少,如果能事先检测钢丝绳中的断裂情况,就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杨叔子立即转向了这项研究。

这是杨叔子科研的风格:在选择科研课题时,总是把“为国家解决问题”放在首位,见困难就上。

经过一年反复试验,杨叔子团队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利用激光检测等手段为钢丝绳全面“体检”,精准预判。这一检测技术系国内首创,直到今天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运用在钢丝绳上,还运用到油田抽油管上。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杨叔子发现了传统机械工程学科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黄心汉回忆说。在杨叔子带领下,华科大于1992年组建了智能与集成制造研究中心。如今,华科大机械学院牵头建设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教育部高端数控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不断拓宽机械智能制造领域的边界,面向航空、航天、航海等国家战略行业和新型产业,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高端装备“卡脖子”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尹周平1990年到华科大求学。他记得,上学的第二年,一项名为“智能制造技术基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准设立。“杨叔子院士是将人工智能引入机械制造的首倡者。他的很多思想极具前瞻性,引领了智能制造学科发展。他提出的很多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杨叔子说:“我一生的体会就是,学好业务、做好工作、报效祖国才是最大的德行、最大的政治,报国没有本事不行。”正是这种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杨叔子在漫长而艰辛的科研之路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苦为乐,五十年如一日。

杨叔子院士与学生在讲座后交流。

校长杨叔子:

母语关情融血脉,卷卷凝思大学魂

杨叔子1993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他担任校长期间,流传着一个“笑话”:校长办公室是没有门的。

1995年进入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专业学习的姚洪磊回忆起自己冒失“闯”进校长办公室的经历。读大四时,他准备出版人生中第一部诗集《兄弟》,想找杨校长给自己的诗集写序。“我读过杨校长的诗,很景仰他,就想试着请他写序。”就这样,他不打招呼直接“闯”进了杨叔子的办公室,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杨叔子放下手头的工作,接过姚洪磊的诗稿,认真地读了起来。姚洪磊精选的10多首诗的主题多是历史文化思考和抒怀。杨叔子读完,抬头望着他说:“我很喜欢你的诗。年轻人有这样的情怀和认知,有这样的文化责任感,很难得。我很欣慰。”杨叔子当即答应了他:“给我一点时间,我来为你的诗集作序。”

大概一个月后,姚洪磊就收到了杨校长写的序,洋洋洒洒3000多字。“现在回忆起来,传统文化和母语写作让杨校长有了共鸣。”姚洪磊说。

杨叔子对于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的偏好是众所周知的。杨叔子担任校长期间,学校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风暴”,他也被誉为“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第一人”。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行,并非仅仅是他个人的兴趣。

1994年,一封学生来信吸引了杨叔子的注意。信中,学生提出一个困惑:为什么中国大学生英文考试不及格,拿不到学位证书,但他们写文章时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造句不通、文章不顺,照样可以拿到学位证书?

这引发了杨叔子的深刻思考。

“文理分科培养出的是1/4人,甚至是1/8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分科太细,甚至学工的不懂理,更不懂文,学机械的不懂电气,学制造的不懂汽车,如何能有交融和创新?”在许多公开场合,杨叔子直陈其弊。

在他的提议下,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里程碑式决定诞生了:理工科学生一样要重视人文素质,以文化人,以人化文。

在杨叔子倡导下,学校人文讲座开展起来,从文法史哲到戏剧小说,无所不包,每周平均要举办3场以上。

姚洪磊至今记得当年西5楼117教室周周举办人文讲座的盛况。这里是华科大学子们的“人文渊薮”,杨振宁、杜维明、章开沅、冯天瑜等海内外学术大家先后登台授课。“大家都不愿错过任何一场讲座。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甚至根本挤不进教室。不少外校学生从武汉三镇各处慕名而来。”

冯四新在华科大求学4年,人文讲座让他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心潮澎湃。“讲座内容以人文类偏多,讲做人做事,讲科学精神,听了深受启发。毕业多年,我还能感受到人文讲座对我的影响——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杨叔子也经常开讲,登台的第一讲是人文讲座第129期——《人才·教育·底蕴——从“君子不器”谈起》,到场学生有410名。当年的会场记录这样描绘:“由于人数太多,临时无法换地方,只得还在西5楼117室,所以当时教室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了。第二天又讲了一次,人数仍有270人之多。”

姚洪磊回忆,杨叔子登台,每次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他是一位激情澎湃的人,说话声音洪亮,略带沙哑,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经常通过一些生动的小故事阐述做人做事的道理;兴之所至还赋诗一首,充满艺术的感染力。”

杨叔子说:“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是落后,就是无知,就要挨打,要受人玩弄、受人宰割,而一旦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是糊涂,就是自甘落后,就会被人驱使、受人欺侮、受人蹂躏。无知落后固然可怕,而自甘落后更为可怕。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讲,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文化问题就是精神问题。”

从1994年的第1期至今,人文讲座在华科大已举办2400余期,成为校园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杨叔子还先后应邀在清华大学等百余所学校、单位举办各种讲座300余场,听众达30多万人次。

华科大“人文素质教育”迅速“感染”全国名校,形成当代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大潮。每一个华科大学子也都被刻印上“人文”痕迹。在华科大,人文素质并非说说而已,而是有“硬核”标准:所有学生每年考一次中国语文,不及格的不能拿到学位证书;理工科学生每年必须拿到人文学科学分两个,否则不能毕业;中国语文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不及格的不能拿到毕业证书。

对于自己的学生,杨叔子的要求更是“高”一个档次:博士生论文答辩前要先背《老子》,后来又加上《论语》前7篇。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子信息工程系教授胡友民曾是杨叔子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他至今记得,刚进校时,杨叔子就要求他和同学背《老子》《论语》。“每隔两周或一个月,向导师汇报科研情况时,杨老师都会和我们交流国学经典的阅读体会。持续数年,我们自然读得滚瓜烂熟了,毕业论文答辩之前都能准确背下来。杨老师是希望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现在回看,这让我们受益一生。”

杨叔子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让浮躁的心宁静下来、让精神升华起来,工程师不能成为“文(人文文化)盲”。

杨叔子院士(右)在家讨论工作。

诗人杨叔子:

酸甜苦辣寻常事,岁岁耕耘敢稍休

上世纪60年代,学习了焦裕禄的事迹,杨叔子感动不已,写下一首《赞焦裕禄同志(词韵)》:送暖何存己,钟情独及人!沙狂驱百里,雨猛察千村。无惧膏肓疾,长怜骨肉亲。沛乎苍昊碧,兰考铸忠魂。

这是杨叔子千余首诗词中的一首,也很好地反映了他的诗风。

“国魂聚炬诗魂灿”,虽是理工生,杨叔子却浪漫细腻,热爱写诗。无论是留校、入党、结婚等人生大事,还是送别同事、外出旅行、阅读书籍等日常感怀,他都用诗歌来抒怀和纪事。

杨叔子对诗词的热爱源自家教。和许多中国孩童一样,少年杨叔子学会的第一首诗是《静夜思》。1938年,日本侵略者逼近江西湖口,5岁的杨叔子在跟着家人逃难途中,曾做过孙中山秘书的父亲杨赓笙将诗中游子思乡之情化作山河破碎的悲愤,嘱告杨叔子要一句句铭刻在心,发愤图强。

杨叔子说:“父亲言传身教的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影响至深,难以忘怀。”翻看杨叔子的诗词集会发现,爱党和爱国是他几十年来的永恒主题。古人说,修辞立其诚。杨叔子在诗词里吟唱一个真诚、真实的自己。

1956年,杨叔子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激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一片丹心腾热血,满怀壮志请长缨。自此螺钉装配罢,无朝无夜奋奔腾。”他以雷锋的“螺丝钉精神”表明自己激动的心情以及要利用所学贡献力量的决心。

1981年,杨叔子公派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在飞机上,他奋笔写下这样的诗句:“腾空越海异乡行,不在金元不在名。惟有学成归国愿,人间总是梓桑情。”访问临近期满,美方以优厚待遇挽留,希望他延期返华。当时,他的工资一年只相当于600美元,而在国外,一位教授的年薪至少数万美元。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国?”他只反问:“为什么不回国?”

1992年,杨叔子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赋诗明志:“总赖宏文群有力,频加重任我唯真。心如明月情如水,笑作梅花寄此身。”

1993年,杨叔子担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他有感赋《浪淘沙》:“何计创新篇?梦绕魂牵!成城众志是源泉。谋政须符身在位,无愧前贤。”他在自传体回忆录《往事钩沉》中写道:“以前,我致力于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教师。而今呢?我变成了一个忠诚于党的教育工作者,变成了一个让学生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工作者。”

杨叔子说:“接任校长,就是‘重任落双肩’。人贵有自知之明,‘何计创新篇?’是‘成城众志是源泉’。而自己呢?必须尽心尽力,一定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

杨叔子深耕古典诗词创作,秉持文以载道传统,诗词结构严谨、格调高雅,无论诗文皆感情真挚,将国学和科学巧妙融合。

今年教师节,尹周平和同事特地去看望了恩师杨叔子。杨叔子很高兴,现场吟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杨老师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鼓励我好好工作。”

今年国庆期间,杨叔子从医院回家3天。他对妻子徐辉碧说:“回顾我这一生,在党的培育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做了一点工作。我是幸福的。”他还跟徐辉碧背诵了古诗词,说:“我们相处70年,从同学、朋友到夫妻,感情非常好,生活是美好的。让我们相互牢记一句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陈晓彤 汪洋 胡义华 通讯员王潇潇)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标签: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工程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