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奥斯卡的评奖机制,了解一下?

君安观察 104

前言:

此时兄弟们对“合理的投票机制”大约比较关心,我们都想要剖析一些“合理的投票机制”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对于“合理的投票机制””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喜欢,兄弟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北京时间3月13日上午(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晚),2023年奥斯卡颁奖礼在洛杉矶举行。

那么,奥斯卡的奖到底是怎么评出来的呢?这还要从奥斯卡金像奖谈起。

奥斯卡金像奖正式名称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简称“学院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尽管从影响力上讲,奥斯卡与金棕榈都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但从本质上讲,二者具有根本差别。金棕榈奖是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高奖,入围的影片要求尚未公映,要在戛纳电影节上进行全球首映,是一个电影节奖项。而奥斯卡金像奖则是一种年末表彰,报名影片要求当年已经在洛杉矶的商业院线乃至全美进行公映,对公映的具体情况有所要求,这个奖项并非隶属于任何一个电影节。因此,奥斯卡的评选机制与其他电影节奖项有很大不同。

此图呈现了9部提名影片的预算、剧组人数,拍摄天数和后期制作天数

PART1 评委是谁?

简单来说,奥斯卡的各个奖项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全体会员们投票产生。在学院于1927年5月11日成立之时,共有36名电影业的知名专业人士成为会员。发展到2019年,学会会员已增至10068名,他们都是才华横溢、在业界获得有较高荣誉和知名度的电影人,或曾经获得过学院奖提名,或在某个领域有特殊成就、为电影业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这一万多名会员就是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委。当然,只有最佳影片的提名是由全体会员共同投票产生,而各个专业奖项提名则由专业分会的会员投票产生。换句话讲每位评委将拿到两张选票,一张是最佳影片的选票,另外一张则是其所在专业分会的专业奖项。

近年来,更多女性、非白人以及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电影人被邀请入会,使得评委中一直被诟病的“老白男”(评委平均年龄大、男性、以白人为主)比例持续下降,评委的口味也更加丰富。而会员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则决定着奖项最终花落谁家。

PART2 如何评选?

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分为两轮,第一轮是提名阶段,第二名是最终评奖阶段。对于最佳影片而言,在提名阶段全体会员需要在所有具备评选资格的影片中按照其偏好的先后顺序选出5部电影。根据影片票数的高低选出不少于5部、不超过10部的提名影片。每一部提名影片所获得的票数不得少于总票数的5%。这些影片将进入最终评奖阶段。而在最终评奖阶段,全体会员又要再进行一轮排序,按照偏好程度将提名影片进行排序。通过票数计算,最终,得票最多的影片获胜。

对于其他奖项而言,评选过程略有不同。例如最佳导演奖,在提名阶段所有导演分会的会员需要在具备评选资格的影片中按照其偏好的先后顺序选出5部电影。根据影片票数的高低选出5部影片作为提名影片。进入到最终评奖阶段则相对简单,只需要全体会员在提名影片中选出一部。最终根据影片票数的多少决定奖项的归属。

PART3 如何计票?

奥斯卡的计票方式非常复杂,借鉴了美国政治选举的投票和计票方式——偏好投票制(preferential voting),需要经过多阶段的权重筛选得来。自1934年以来,学院都是委托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进行计票。

以最佳影片提名为例,第一轮开票时会将所有回收回来的选票按照第一顺位进行统计,也就是说只统计每张选票上排名第一的影片票数。如果有1万张选票,最佳影片的入围数为10部,那么入围门槛=总票数/(入围数+1)=1000/11=909。在第一顺位的票数统计中,只要影片的票数超过909张,那么这部影片就是提名影片。这一轮的评选并不能选出所有的提名影片,因此接下来进行第二轮。

第二轮开票需要检视第二顺位的电影。这一轮要看的是在上一轮统计中得票少于1%的电影的所在选票。已提名的影片不再考虑。得票少于1%的电影票数变为0,这些票数要增加到它所在选票的第二顺位电影上。与此同时入围门槛也发生变化,入围门槛=总票数-已提名影片的票数/(10-已提名影片数)+1。此时,各个影片调整过的电影票数与入围门槛相比较,票数超过入围门槛的就成为提名影片。

图为电影《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该影片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最佳改编剧本奖,原计划于2月12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现已推迟上映,具体上映时间待定。

如果此时还没有达到提名影片的数量,就继续进行第三轮,第三轮要计算第三顺位的电影票数,方法与第二轮一致。以此类推,直到满足入围数目为止。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部提名影片所获得的票数不得少于总票数的5%。因此,并不是每一年的提名影片都是10部,比如今年的提名最佳影片的数量就是9而不是10。

当然,以上仅仅是普通情况,如果出现大热影片,也就是该影片在第一轮统计中其票数就远远超过其他影片,那么计算方法则会稍有不同(附加规则surplus rule:如果超过magic number10%的选票,则触发附加规则,将“总得票数减去 magic number”的票数分给所在选票第二顺位的影片),咱们就不再展开了。

进入最终评奖阶段,仍然采用偏好投票制进行计票。第一轮只统计第一顺位,若排名第一的影片票数超过50%,则最佳影片就是它了。如没有超过,那么就要淘汰排名最后的影片,将其票数归0,将这部分票分配给这部影片所在选票的第二顺位的影片。如此继续,直到哪部影片的票数累积超过50%胜出。

总体来说,偏好投票制可以在投票基数较大时,最大限度的保证那些得到评委共识的影片能够入选。

对于其他专业奖项,提名阶段的计票方式与最佳影片相同(区别:没有5%最低门槛,触发附加规则的比例为20%而不是10%),但在最终评奖阶段则要简单的多,实行一人一票制,票数最高的影片获得该项奖励。

奥斯卡奖一共分为成就奖、特别奖和科学技术奖三类,单成就奖就有24项之多。很多奖项的投票、机票规则并不相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官网查看相关规则哟~

然而奥斯卡的评选机制到这里还没有结束。那些能够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的影片往往胜率更大,因此,如何影响评委也成为整个评奖机制中重要的一环。在整个评选过程中,所有具备评选资格的影片都可以开展公关活动。奥斯卡颁奖季的公关活动由来已久,并非是当下才出现的行业潜规则。最早的奥斯卡公关出现时,学院全体投票机制都尚未确立。1930年举办的第二届奥斯卡,默片时代著名的女演员玛丽·璧克馥凭借《贵妇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这一结果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与信任危机。原因是在颁奖之前,玛丽·璧克馥将当时的“中央评选委员会”的五位评委请到家中,招待茶点。

玛丽·璧克馥

PART4 如何公关?

最基本的行为包括举办邀请评委参加的放映会,与评委建立更直接的关系。给评委寄送影片介质、相关材料以及小礼物,频繁的发送邮件也成为引起评委注意的方式之一。此外,在《好莱坞报道》、《综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评委常看的媒体及其他形式的媒介上刊登广告,更是奥斯卡宣传的传统手段。当然影片主创经常性的出现在大大小小的颁奖礼、电影节、赛季派对等场合也是公关活动的一种,因为人数众多的奥斯卡评委也都是电影业内的专业人士,他们也会经常出现在其他电影相关活动中。

奥斯卡公关高手哈维·韦恩斯坦运作《国王的演讲》,在2011年获得12项提名,最终摘得8项大奖。在运作过程中,除了常规的公关活动外,韦恩斯坦还安排后来获得最佳男主角的科林·费斯恰到好处地于1月份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星。提名公布后不久,温斯坦兄弟在洛杉矶马尔蒙庄园酒店(Chateau Marmont)举办了盛大的招待宴会,由雷德利·斯科特、詹妮弗·洛佩兹和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等大明星主持。

为了遏制疯狂的宣传之风,学院为保证公关活动的平等公正,出台了专门的参选影片宣传条例。条例规定,在奥斯卡提名公布以后,评委只能参加最多4场电影放映交流活动,不能作为交流活动的主持人,而不得参加任何旨在拉票的酒会和派对。对于片方给评委发送的邮件、邮件中的网页、广告、寄送的审片介质、音乐、电话等,条例也都做了详细规定。此外,还禁止电影公司通过第三方做条例禁止的事情。

(来源:中国电影资料馆微信公众号

标签: #合理的投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