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时各位老铁们对“催化剂活性表征技术”大概比较重视,兄弟们都需要知道一些“催化剂活性表征技术”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有关“催化剂活性表征技术””的相关资讯,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姐妹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前言:
化学的英文是Chem-is-try,因此很多化学研究根本上是实验性的。科学探索的魅力就在于揭示未知,开拓知识边界。另一方面,从纷繁复杂的实验现象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沉淀科学团体的共识,加速科学探索的进程,也是科研的应有之义。
催化科学,特别是多相催化,因为材料、反应条件,反应种类等众多因素的综合结构,导致规律性的认识十分困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一些研究,特别是理论化学的出现,比如BEP关系,火山型曲线,d带中心理论等,都极大地加深了本质规律的认识,让催化逐渐从早期的纯的技术性研究,逐渐上升为理性科学的范畴。但是,大多数理论计算依赖于所建立的结构模型,可能会与实际结构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催化活性规律的系统性实验研究就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较为经典的工作(NatureMaterials,10.1038/nmat3313)。与大部分的催化研究不同,本篇工作不是从单个催化剂体系的构效关系入手,而是从多种因素综合考量,得到一个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才能逐渐接近“设计”催化剂的目标。本文通讯作者是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大牛Nenad M.Markovic.
因为不同于常规的单个催化剂的结构—反应活性—反应机理的文章套路,本篇工作相对而言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先将文章的主要结论亮出来,然后再跟随作者的行为进行文章的解读与分析。
文章的主要结论是:对于Pt(111)表面负载的3d过渡金属氢氧化物M2+δOδ(OH)2-δ(0≤ δ≤1.5),其中M为Ni, Co, Fe, Mn,金属离子OHad--M2+δ的键合强度是碱性条件下HER和OER反应中的描述符。而OHad--M2+δ的键合强度又取决于金属元素Mn-Ni的亲氧能力,亲氧能力越强者,HER和OER的活性越低。按此结论,周期表越靠左的Mn,越容易氧化,活性最低,而周期表越靠右的Ni,活性最高。
那么,该篇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试图关联这几个性质—活性参数: 3d金属的亲氧能力,金属离子OHad--M2+δ的键合强度,以及碱性OER和HER的活性。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一一解读,该工作中如何进行关联的。
1. 结构类似性
我们知道,催化剂活性受结构的不同而差异巨大。因此,在进行各种性质—活性关联之前,需要明确的是,所比较的催化剂在原子层次的形貌应是类似的。因此,作者开篇就利用原位XANES,循环伏安CV,以及STM进行了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图1)。
图1 3d 过渡金属修饰的Pt(111)表面的结构表征,包含原位XANES,CV和STM。在HER,OER反应条件下,Pt(111)表面负载的过渡金属(Fe, Ni, Mn,Co)氢氧化物结构较为类似[1]。
作者发现,在Pt(111)表面,过渡金属(Fe, Ni, Mn, Co)结构特征相当类似。XANES结果表明,在HER条件下,Co以Co(OH)2形式存在,而在OER条件下,Co的化学态接近三价态的CoOOH。其他金属也呈现类似的电势相关的化学态。特别是在OER的条件下,3d 过渡金属的氧化态与其亲氧能力相同,即Ni<Co<Fe<Mn.因此,Mn呈现最高+3.5价,而Ni最难氧化,呈现+2.3价。
STM研究表明Co(OH)2和CoOOH都是以纳米岛形式存在,而且将40%左右的Pt(111)表面覆盖。在HER和OER条件下,其他金属也呈现出类似的结构特征,即均为3d金属纳米团簇部分覆盖的Pt(111)表面,这种表面结构与形貌的类似性,为反应活性规律对比提供了分子级的吸附、反应过程的基础。
2. OHad--M2+δ的键合强度
图2 3d M(OH)x/Pt(111)的CV曲线,以及OH吸附峰求算的OH沉积量(覆盖度,蓝线),欠电位H的沉积量(黑线)[1]。
随后,作者利用循环伏安曲线进行了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表征对比(图2)。结果发现,不同M(OH)x在Pt111表面沉积,并没有对Pt111表面的H吸附造成很大影响。相反,OH在表面的沉积量(对应CV曲线的0.6-0.95V所对应电容)却明显地依赖于3d金属的种类,从图2可知,从Ni到Mn, CV 曲线中,OH的沉积量逐渐增大,这与金属的亲氧能力成正相关。
但是,图2中CV曲线的0.6-0.95V所对应电容与Pt111表面的OH可逆吸附量的对应关系并没有得到公认。因此,作者采用了碱性CO电化学氧化作为探针反应,进行表面亲氧性的趋势研究。
关于CO电化学氧化(COad+2OHad-—>HCO3-+e-+H2O),研之成理曾经介绍过,参见(CO电化学氧化)。简单而言,CO被OH氧化,反应机制为L-H机理,即CO和OH都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吸附,然后发生表面反应。考虑到3d M(OH)x/Pt(111)表面,COad-Pt(111)的吸附都类似,因而CO电化学氧化活性主要是取决于表面OH的吸附与反应活性。
作者发现相较于Pt111,Co(OH)x在表面沉积之后明显促进了其CO的电化学氧化,其起始电位负偏移约0.3 V。因此,作者认为OH主要在Co(OH)x位点处活化,CO的电化学氧化速率直接与3d M(OH)x的OH吸附吸附能相关。基于此,作者发现了CO的电化学氧化与CV曲线中OH表面沉积量(图2)呈线性相关,也与3d金属元素的亲氧性再次进行了关联: 亲氧性顺序:Mn>Fe>Co>Ni,Mn-OH相互作用太强,导致OH吸附太强而毒化。而Ni-OH 作用适中,CO电化学氧化活性最高。
图3 CO电化学氧化活性与CV曲线中OH表面沉积量的关联,Pt-M(OH)x界面反应机制图示[1]
3. OER活性顺序
OER的反应机制更为复杂。但是作者也通过控制Co(OH)x在Pt(111)与Au(111)的沉积,发现两者对应的电极催化剂OER活性相同。说明OER活性只与表面氢氧化物有关,与衬底无关。对比不同3d M(OH)x的OER活性,结果却发现活性规律与CO氧化的活性顺序相同:从Ni到Mn以此递减(图4)。因此,作者得出类似结论:亲氧性顺序(Mn > Fe > Co > Ni),Mn-OH相互作用太强,导致OH吸附太强而毒化,不利于OER反应。而Ni-OH 作用适中,OER活性最高。这也说明,OH-M2+x之间键合强度可以当做OER和CO氧化反应的描述符。
图 4 OER活性顺序以及反应机制。插图显示了Co(OH)x在Pt(111)与Au(111)的沉积并不改变OER的活性,说明OER与Pt111衬底的性质无关[1]。
4. HER活性顺序
图5 不同氢氧化物修饰的Pt(111)表面的STM图像和碱性HER反应活性[2]。
对于另一个半反应碱性HER反应,作者证明了其反应机制为双功能协同机制,即3d M(OH)x碱性条件下有效解离H2O而提供质子,而Pt-充当H吸附的位点。因此,在衬底Pt111相同的情况下,3d M(OH)x-Pt11体系的HER活性依然取决于解离水的能力,也即直接与OH-M2+x键合强度相关。活性如图5 所示,Ni(OH)2显示出最好的活性,而Mn(OH)2最差。有意思的是,对于Fe(OH)2和Mn(OH)2其活性均低于干净Pt111,这说明,这两者在表面上的沉积不仅因为OH吸附太强,没有促进H2O的解离,反而掩埋了Pt111表面的高活性的缺陷位。
相关链接:HER反应中双功能催化剂设计策略
后记
作者利用Pt111负载的3d M(OH)x体系,详细对比研究了M=Mn,Fe, Co, Ni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CV曲线的OH吸附峰成功地关联了金属的亲氧性,得到了OH-M2+x键合强度的实验证据,进一步证明了OH-M2+x在此催化剂体系中可以充当OER和HER反应的活性描述符。
从这篇工作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规律性的认识对理解与设计催化剂有很大的帮助(该文已经引用400次)。但多种催化剂体系活性规律的实验研究依然有很大的挑战性。主要表现在:
1. 结构上而言,不同的催化剂结构体系之间,应该尽量保持结构与形貌的类似性。在整个实验条件下,所有催化剂结构应当都保持稳定的结构,不会发生重构。满足这一点挑战性很大,有赖于良好的材料设计以及原位表征研究的确认。
2. 反应机理而言,催化反应应当具备类似的反应机制,比如这篇工作中OER是单活性中心的,置于3d M(OH)x相关。而HER均为双功能协同反应中心,即3d M(OH)x/Pt的界面处。相同的反应机理,相同的分子吸附与反应图像,才能揭示出不同催化剂体系之间的活性规律。
参考文献:
[1] Subbaraman R, Tripkovic D, Chang K-C, et al.Trends in activity for the water electrolyser reactions on 3d M(Ni,Co,Fe,Mn) hydr(oxy)oxidecatalysts[J]. Nature Materials, 2012, 11(6): 550–557.
[2] Strmcnik D, Lopes P P, Genorio B, et al.Design principle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catalyst materials[J]. NanoEnergy, 2016, 29: 29–36.
标签: #催化剂活性表征技术 #催化剂活性表征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