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刻我们对“算法工程师大学报什么专业”大体比较注重,看官们都想要知道一些“算法工程师大学报什么专业”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上网罗了一些有关“算法工程师大学报什么专业””的相关资讯,希望兄弟们能喜欢,看官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学院简介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现已发展成为我校集自动化、电子及信息类专业于一体,学生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下设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和三电教学实验中心四个教学单位,现有教职工201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56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73人,另外聘任企业导师119人。教师队伍中125人具有博士学历,占全体教师的85%。3名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含1名副主任委员),3人入选国家教学名师等人才计划,8名教师获陕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入选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计划、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工程”、陕西省科技新星、等19人。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其中陕西省重点学科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2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全国前20%,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进入全国前40%。
学院面向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智能控制、机器人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8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均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信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陕西省特色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入选“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3个。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13项,获国家优秀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5项、省级奖22项;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8项、省级奖40项;在“恩智浦杯”智能车大赛中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16项;在研究生电子大赛中,获国家级奖41项、省级奖170项。近年来在全国互联网+竞赛中获全国金奖1项,实现我校该赛事最高奖项零突破,银奖3项。2022年,学生科技荣获国家级奖项97项,省级以上奖项155项。学院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等工作成绩突出,学院团委多次荣获校级“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
学院持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与美、日、英、德等国近十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西安理工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艾默生数字化工厂和西安理工大学-飞思卡尔嵌入式应用实验室,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西理工-粤嵌众创空间”,与武汉凌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加强学生的联合培养,夯实人才培养基础。目前,除校级奖学金外,企业、校友、知名人士先后在学院设立了“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奖学金”“镇泰奖学金”“唐仲英奖学金”“罗克韦尔奖学金”“艾默生奖学金”等奖学金,覆盖了全部本科专业。
由于学院学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华为、中兴、华硕、特变电工、永济电机、许继集团、苏州汇川、维谛技术、创维集团、中芯国际、航天集团771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连续多年与学院优秀毕业生签约,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
学院坚持“四个面向”,以“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同推进、技术开发与基础研究相贯通”为发展道路,在自动化与电子信息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科研实力雄厚。依托学院建有晶体生长设备与系统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陕西省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军民两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工业图传与控制应用工程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以及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智能系统集成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西安市重点实验室等3个厅局级科研基地。形成了复杂工业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复杂环境下的检测理论与高效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与机器人、信息感知与处理芯片技术与系统、半导体材料制备与装置、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功率集成、电磁理论及应用研究、无线光通信理论与技术、现代通信与智能目标探测理论与技术等特色优势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研制的我国首台新一代电子级12英寸硅单晶生长成套技术装备已成功产业化,破解了大直径电子级硅单晶生长设备的“卡脖子”问题。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5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科技部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科委项目等国家级研究课题110余项;近三年年均科研经费近6000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0余件;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近200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
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秉承“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全院上下正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为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和推进“双一流”建设而努力奋斗!
专业简介
一、 自动化(卓越班)专业
本专业紧密围绕先进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在工业系统信息感知与处理、决策优化与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方面培养思想品德好、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和学术传承,形成了基础扎实、注重实践、学用贯通的鲜明特色。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在全国480所举办此专业的高校中名列前8%,并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实践、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机与控制、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器控制及PLC应用、模式识别、机器人技术基础、EDA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综合实践、自动化系统集成方法与实践、人工智能基础等。
课程学习网址:
就业及考研
就业方向主要集中装备制造业、能源电力、信息技术等领域,就业单位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美国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国家电网、华能集团、中国移动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5%,位于在陕高校前列。30%以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根据电子信息学科及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在智能电子设备、工业检测技术、图像处理和视频跟踪与处理、工业生产过程数据处理、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培养思想品德好、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图学基础及CAD、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基础、电磁场与波、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视频技术基础、检测与传感技术、EDA技术、DSP原理及应用、基于ARM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软件开发技术基础、面向对象视频处理程序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开发与实践等。
就业及考研
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信息技术、电子设备、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6%,20%以上考取研究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三、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
本专业主要围绕电力生产、传输、变换中的控制方法、手段、实现和运行维护,注重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培养思想品德好、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特别是通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综合实践训练,掌握新能源高效利用技术、输变电控制技术、车辆驱动控制、电能存储与网络智能优化调度等,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设计、研发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及应用、电机学、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供电技术、智能电网导论、风力发电技术、智能控制、智能信息处理、非线性系统分析与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践、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
就业及考研
本专业属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可在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华为技术、艾默生、禾望电气等电气公司或电力部门从事电力生产、输送、变换系统控制的设计、研发及规划设计、调试、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相关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往年录取情况
近三年自动化类专业在陕录取情况
年份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低分
超一本分数线
2022
550
530
535
81
2021
551
524
530
81
2020
559
533
539
82
注:2023年起,自动化类招生分为三个专业:自动化(卓越班)、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机器人工程专业
本专业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在自主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环境感知与自主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方面,培养思想品德好、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所依托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为B+,在162所参评高校中位列前10%-20%。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霍英东教育优秀奖获得者、陕西省“杰青”、陕西省人才计划特聘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等高层次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优质人才培养平台;主持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具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优秀教材等优质教育资源。
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器人学、机器人操作系统、自动控制理论、智能控制、机器学习、机器人感知与交互、机器人规划与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机器人系统综合实践等。
就业去向
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工业机器人整机与关键核心部件产业,包括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西安微电机研究所等设计研发类企业;二是以机器人在产线上的运用与维护为主要人才需求的制造企业,包括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制造企业;三是以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集成应用为主要用人需求的企业,包括宝鸡机床集团、汉川数控机床、沃迪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四是以特种及服务机器人研发为主要需求的中小型企业公司,其中作为主要调研对象的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引进、孵化创新企业及规模企业100家,正在打造百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五是以智能机器人系统成为科学研究热点领域的各高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机器人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也颇具规模。
往年录取情况
近三年机器人工程专业在陕录取情况
年份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低分
超一本分数线
2022
545
530
534
81
2021
539
524
530
81
2020
550
530
535
79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创于1972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半导体类专业之一,1998年更名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于2005年获批“陕西省名牌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2017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依托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1990年获得首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0年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设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
本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主动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加工、集成电路的设计及验证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教育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频电子线路、电子工程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综合实验、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工艺原理、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实践、电力半导体器件原理及设计、光电子技术、半导体材料、电磁场与波、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等。
课程学习网址:
课程网站:
课程网站:
就业与升学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供职于国有企业、业内知名高新企业、大型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从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研发、制造、封装、测试等涉及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代表性的工作单位有华为、三星、中芯国际、艾默生网络能源、矽力杰、华天科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比亚迪汽车、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等。
近年来,本专业每年有近5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考取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比例为毕业学生总数48.7%。录取院校有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9研究所等。
往年录取情况
近三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陕录取情况
年份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低分
超一本分数线
2022
550
541
544
92
2021
565
532
536
89
2020
557
541
546
9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专业概况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支柱,属于多学科交叉、高技术密集的学科。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更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我校电子工程系开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三维集成电路、信息处理与智能算法等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培养了硕士博士数百人、本科生数千人。为顺应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要求,我校于2014年特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本专业依托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1990年获得首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0年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设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波、半导体物理导论、半导体器件物理、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电子技术导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封装原理与技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可靠性等。
就业与升学
毕业生可以供职于国有企业、知名公司、大型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从事集成电路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教学、应用开发以及管理工作。专业对口的工作单位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华天科技有限公司、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
本专业具有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毕业生可以选择就读研究生继续深造,也可以考取其他学校的集成电路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近三年毕业生读研率接近50%,在日本冈山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就读研究生。
往年录取情况
近三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在陕录取情况
年份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低分
超一本分数线
2022
548
537
542
78
2021
540
530
536
82
2020
561
548
550
80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半导体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型交叉学科,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核心,被誉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心脏和高科技的原动力,是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专业的硬件支撑。我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微电子学专业,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并正式招生,2013年更名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21年获批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托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1990年获得首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0年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设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本专业以微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为专业特色,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共向社会输出了1000余名高水平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相关领域。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物理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技术基础、功率器件与集成、微纳加工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器件与工艺模拟技术、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
就业与升学
毕业生主要供职于国有企业、知名公司、大型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从事电路与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代表性的工作单位有三星电子、华为科技、矽力杰半导体、华天科技、商汤科技、比亚迪汽车、西安电力电子研究所、西安卫光科技等。
选择继续深造学生比例稳步提高,近三年考研率达50%以上,专业学生考取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院校及科研院所有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5研究所等。
2020-2022年学生参与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情况(部分)
序号
活动简述
获奖等级
获奖人数
1
2022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铜奖
2
2
2022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省级金奖
省级银奖
省级铜奖
13
3
202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三等奖
1
4
202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二等奖
1
5
2022“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银奖
2
6
2022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二等奖
1
7
2022TI杯陕西省工科高校校际联赛
特等奖
1
8
202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省二等奖
3
9
2022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全国二等奖
1
10
2022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省三等奖
1
11
2021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铜奖
6
12
2021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省级金奖
6
13
2021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省级铜奖
1
14
2021“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省一等奖
6
15
202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二等奖
4
16
202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
省一等奖
省二等奖
省三等奖
13
17
2021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二等奖
全国三等奖
2
18
2021年美国数学建模大赛
一等奖
二等奖
3
19
2021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
全国一等奖
全国二等奖
全国三等奖
15
20
202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国家级二等奖
1
21
202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一等奖
省二等奖
省三等奖
3
22
2021TI杯陕西省工科高校校际联赛
特等奖
省一等奖
省二等奖
省三等奖
6
23
2020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
全国一等奖
3
24
202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二等奖
3
25
202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
省一等奖
省二等奖
6
26
2020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省三等奖
4
往年录取情况
近三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陕录取情况
年份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低分
超一本分数线
2022
548
534
537
85
2021
540
528
531
85
2020
543
534
537
83
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通信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是未来万物互联核心技术,5G技术的到来为通信工程专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旺盛的人才需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无线通信领域中信号发射、传输、接收、处理与分析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从事设备、系统和网络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并能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
本专业于2011年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2006年获得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具有本、硕完整培养体系。2014年获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获陕西省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和陕西省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019年获批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设有院士工作室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通过发挥高端人才引领和科研平台优势,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通信工程专业人才。专业教师拥有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科技新星等教学科研人才。
本专业采用分类培养模式,围绕通信技术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研究方向,以无线光通信和通信网络理论为主线,通过课内外实验环节和企业实践环节,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本专业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把研究热点和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引入课堂,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干课程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电路及电路实验、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通信网络理论基础、光纤通信、交换理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双语)、无线光通信、移动通信系统、单片机设计与实验、DSP原理及应用、集成电路基础与EDA技术等。
就业与升学
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华为、腾讯、百度、中兴、爱立信、三星半导体等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国防军工行业骨干科研院所及各类电子信息企业。就业地域主要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据统计,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长期名列我校前茅,近五年平均月薪位列我校第一,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专业每年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为10%,约60%的学生考取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网络安全、电路与系统、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等学科与专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院校有英国莱斯特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
往年录取情况
近三年通信工程专业在陕录取情况
年份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低分
超一本分数线
2022
550
540
542
91
2021
545
537
540
94
2020
550
543
545
92
标签: #算法工程师大学报什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