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你们对“先锋刻录机固件”大约比较关注,咱们都需要知道一些“先锋刻录机固件”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先锋刻录机固件””的相关内容,希望我们能喜欢,姐妹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蓝光于2005年开发,2006年全球发布,是一种由索尼公司主导开发的一种高密度数字光盘存储格式。但在2003年,索尼公司就率先推出了一款采用蓝光碟为载体的消费级刻录机BDZ-S77,给用户录制和回放高清广播电视节目。若从此时算起,蓝光(包括蓝光机和蓝光碟)已经有20年历史。蓝光是DVD的继任者,拥有更大的容量可以存储能比DVD更高质量的画面和音效,需要专用的蓝光播放机播放。
蓝光技术的出现,也引发了影音市场上又一次高清影音载体之间的大战。这场大战以蓝光对阵东芝主导开发的HD DVD,蓝光最终获得胜利,在影音市场上曾经一枝独秀。尽管蓝光取得胜利,但它在影音市场上也没有激起太多的浪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碟片的价格太贵了,而且还遇到了另一个价格更便宜,获取方式更容易的在线流媒体和网络下载对蓝光的冲击。很显然地,在线流媒体和网络下载更符合大众市场的需求,而蓝光主要服务于小众市场。但必须承认,蓝光碟依旧是当今商品市场上质量最好的光盘式影音载体,但也可能成为末代光盘式影音载体。
对于广大的消费者们,蓝光碟,蓝光机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就是高清影碟和高清碟机,那么大家知道蓝光为什么叫蓝光吗?蓝光碟和蓝光机在这20年里面的发展是怎样的吗?这一期就给大家讲关于蓝光的故事。另外,当你需要高质量的影像和声音时,哪里可以获取到关于蓝光碟的资讯,还有哪些厂家如今生产蓝光机的,有哪些品牌可选的?在这一期的专题里面,我们也给各位罗列一下产品清单。
本次专题主要内容包括:
一:为什么叫“蓝光”
二:蓝光的起源与逐步完善
三:从1080p往4K UHD发展
四:蓝光碟的其他应用
五:超越蓝光,那些TB级别的光盘载体
六:想买蓝光碟,哪里有参考资料?
七:蓝光机如今又有什么选择呢?
八:以下我们对这几款国产蓝光机做一些介绍
为什么叫“蓝光”?
“蓝光”英文名叫Blu-ray,直接翻译过来就是“蓝色激光”。它采用能发出405纳米波长的激光头来读取光盘,而405纳米波长的激光颜色呈现蓝色而得名。严格来说405纳米波长的激光属于紫色激光(紫色光波波长380~430)。实际上,Blu-ray,HD DVD两者都是使用405纳米波长的激光,它们都是属于蓝光技术。
而CD和DVD则使用780纳米和650纳米的激光读取,属于红色激光。
为什么要用蓝色激光?
首先,蓝光光碟的尺寸规格和CD、DVD光盘完全相同,但却要实现非常高的容量,光盘里记录信息的坑槽要做得更细,密度更大才能实现。而蓝光激光的光束更小(比起CD和DVD所使用的红光激光),这样才能读取蓝光光盘里面的数据。同理,在刻录时光束更小的激光还能在蓝光光盘上行程更细,密度更大的坑槽。
蓝光碟的容量
单层蓝光碟的容量为25GB,双层可达50G~66GB,三层可达100、四层为128GB。这里要稍微强调的是,BDXL光盘和超高清蓝光碟(俗称4K蓝光碟)的容量都达到100GB级别。但两者不一样,BDXL是2010年发布的,是一种刻录型蓝光光碟,128GB容量规格为一次性刻录碟,100GB容量规格为重复刻录碟。超高清蓝光碟是2016年发布,用于发行4K超高清电影。
蓝光的起源
文章开端就说到,蓝光是因为蓝色激光而得名的。蓝色激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1992年,一名日本发明家Shuji Nakamura(中村修二)发明了第一个高效的蓝色LED。四年后又发明了第一个蓝色激光器。后来Shuji Nakamura也开发了读取蓝光碟和HD DVD碟的蓝光激光器。
正因为有了光束更小的蓝色激光,可以产生密度更高的存储载体。索尼,松下、飞利浦、TDK等公司开始了两个合作项目,一个是UDO(一种用于取代光磁盘的数据光盘),另一个DVR Blue(与先锋合作)。在2000年的时候,索尼在CEATEC展会上展示了第一款DVR Blue原型机,“Blue Disc”徽标的商标于2001年提交。2002年该项目正式宣布为蓝光光碟。
逐步完善
文章开端也说到,索尼在2003年就推出一款消费级刻录机BDZ-S77,仅在日本发售,售价为3800美元。当时使用的蓝光刻录碟,由于数据层比其他光盘要更靠近光盘表面,所以必须有厂商为了更好地保护碟片不被刮伤而为它设计了一个盒子,但这个盒子也造成了体积、重量和成本的增加,必须进一步完善。
直到2005年,TDK公司第一个为蓝光碟开发出一种超硬的,又非常薄的聚合物涂层,名字叫“Durabis”。为了满足蓝光的规格,TDK的涂层厚度必须小于0.1毫米,足够坚硬以抵御相当大的损坏,并且足够透明,便于通读。另外,索尼、松下,还有Verbatim(原三菱化工旗下子公司,后卖给台湾CMC Magnetics)也开发了专有的涂层,正因为蓝光光碟有了保护涂层,所以原本用于防刮的保护盒就不需要了。而蓝光光碟的范例在2006年最终确定下来。同年,蓝光电影光碟和播放机开始发售。
从1080p往4K UHD发展
早期推出的蓝光影碟,视频分辨率是全高清1080p(1920×1080),后来4K超高清出现,蓝光碟和蓝光机也往4K超高清的方向发展,从全高清1080p过渡到4K UHD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预热阶段,第二个时期是正式踏入阶段。
Mastered in 4K蓝光碟就是预热阶段,由索尼公司在2013年推出推出。它的做法把4K超高清电影的母版,经过编码变成1080p后存到蓝光碟里面,与普通的蓝光电影碟的区别在于Mastered in 4K蓝光碟使用xvYCC色域。但由于Mastered in 4K蓝光碟本质上还是1080p全高清蓝光碟,能在任何的蓝光机上播放,但必须要求支持Mastered in 4K功能的索尼电视机配合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优势。
超高清蓝光(UltraHD Blu-ray),俗称“4K蓝光碟”在2016年发布,让蓝光碟正式踏入4K超高清阶段,是蓝光碟的增强版本。它的出现带动了播放机、HDMI线材、AV功放和显示设备的又一次更新。超高清蓝光碟不仅能提供4倍1080p的分辨率,更重要的是它能支持高动态影像格式,以及更宽的色域。超高清蓝光碟需要专用的4K UHD蓝光机播放,要求HDMI线材能满足传输性能要求,同时也要显示设备能支持高动态影像格式(HDR、HDR10、Dolby Vision等),具备更宽的色域,这样才能有好的画质。而且超高清蓝光碟在发行的时候,包装盒里面都包含了一张4K UHD蓝光碟和一张全高清1080p蓝光碟,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做对比。
蓝光碟的其他应用
蓝光碟刻录碟(BD-R/BD-RE),有一次性写入和重复多次写入的区分,可以将各类型资料(包括,图像、音乐、图片、其他文件)通过刻录机存储到蓝光碟里面。蓝光刻录碟有常规尺寸(120 mm直径)和迷你蓝光刻录碟(80mm直径)之分,后者便携式DV录像机里面。容量为单层7.8GB,双层15.6GB。
纯音乐蓝光碟(BD-A),目的是利用蓝光碟巨大的容量能把没经过压缩的数字音频存到蓝光碟里面,相比起电影蓝光碟,它的资源很少。世界上第一张纯音乐蓝光碟在2008年由挪威2L公司发行。
电子游戏蓝光碟,索尼Play Station 3和Play Station 4游戏主机使用,到了最新一代的PlayStation 5游戏主机就分别提供带蓝光光驱版本和不带蓝光光驱版本可选。其中,带光驱版本可读取4K蓝光碟。
超越蓝光,那些TB级别容量的光盘
作为数据载体,什么样的载体才叫厉害呢?无非就是体积要小,存储量要大,而且体积越小,容量越大就为之越厉害。这个方向从存储载体出现之后就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且一直在发展。有什么光盘能与CD尺寸规格相同下具备更大容量呢?
HVD(全息多功能光盘)
HVD光盘在2004年由HSD论坛开发,采用全息存储技术,目标是在直径100mm或120mm的光盘上实现TB级别的存储量。HVD采用蓝绿色(532纳米)和红色(650纳米)两种激光相互协助读取/写入光盘,红色激光用于定位/寻址,蓝绿色激光用于写入/读取,它的最大容量可以支持6TB。但可能是驱动器和光盘本身的成本高,与现有或新标准缺乏兼容性,所以市场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全息光盘,负责开发的公司因为资金缺乏,在2010年破产。
开发全息存储技术的公司并非只有HSD论坛,还有好几家公司都在开发。例如,美国一家名为InPhase Technologies公司在2002年也开发全息存储光盘,在随后2006年~2007年间多次宣布后又推迟。但又来因为缺乏资金在2010年倒闭。2009年,通用动力旗下的GE Research(通用动力全球研究中心)展示了他们的全息存储材料。
Folio Disc(Folio光盘)
Folio Disc是Folio Photonics公司开发的一种高容量光盘,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数据存储的难题。这种光盘是将数据存储在嵌入纳米光子材料的多层薄膜里面,这种所谓的纳米光子材料,也有媒体报道是未漂白,或漂白的荧光点。目前,Folio Disc有8层和16层薄膜规格,将来还能达到32层,容量同样达到TB级别。容量是一回事,Folio Photonics公司宣称这种光盘的价格低廉,3美金/TB,而未来的目标是低于1美金/TB。
可能会有人提出,8K超高清电影会不会采用这些高容量的光盘来发行呢?目前还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会推出8K超高清影碟,毕竟市场太小,这类超高容量的存储设备最大的市场在于企业数据存储。
未完待续
标签: #先锋刻录机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