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对话千寻位置陈金培:已打通时空智能应用全链路,将建立专用大模型

36氪 394

前言:

当前同学们对“时空数据模型”大体比较关怀,大家都想要分析一些“时空数据模型”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关于“时空数据模型””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很多人都说,千寻是以一己之力推动时空智能产业往前走。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一己之力,迈向生态之力。”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在接受36氪采访时谈到。

从一己之力到生态之力,意味着千寻位置——这家成立八年的时空智能公司,产业身位发生了改变。

4月26日,千寻位置发布《北斗时空智能基础能力全链路图谱》,揭示基础设施、基础服务、基础器件和基础软件四大时空智能底层能力,其中囊括了卫星地基增强系统、时空增强算法、北斗时空智能芯片模组、数字孪生软件能力等,目前已实现全链路自研算法、平台、核心设备,技术安全可控。

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千寻位置发布《北斗时空智能基础能力全链路图谱》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推出“全链路”,用陈金培的话来说,就是“准备好了”。

“全链路闭环的完成,可以极大提升整个产业应用的便捷性,降低成本和门槛。未来各种应用会爆发得更加快速。”陈金培对36氪表示。

另外,随着AI大模型革命已至,陈金培也告诉36氪,目前千寻位置正在全面接入阿里旗下通义千问,并将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逐步建立时空智能领域的专用大模型,后续会开放给合作伙伴。

1、打通“全链路”最后一环

与千寻位置全链路图谱一同面世的,还有其历时四年推出的业内首款北斗时空智能芯片“千寻步光BG1101”。

作为北斗产业链的基础器件,千寻步光BG1101采用国产CPU处理器,内置RTK高精度定位算法和DR组合导航算法,功耗大幅降低至百毫瓦级,目前已量产并投用超百万片,应用于智能驾驶、智慧农业、共享出行等领域。

这款芯片的发布,标志着千寻位置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闭环,也为“全链路”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首款北斗时空智能芯片发布

实现“全链路”意味着什么?

落地场景更容易说明全链路的价值。以共享单车管理为例:为解决单车乱停放问题,目前美团、哈罗单车在多地已实行围栏管理,消费者必须将单车停靠至指定划线范围内,才能关锁停止付费,这就对停车范围的位置精确程度提出更高要求。

过去的时空定位能力,实时精度只有10米,在采用千寻位置植入车锁内的自研芯片模组与数字孪生电子围栏后,精度可提升至1米以内,便于运营者确认车辆准确位置。

从技术能力来看,全链路提升了诸如单车等终端的定位准确度;而从产品落地的体验上,全链路也让千寻位置的企业客户有了更简洁直观的交付界面。

“以前(客户)会问是芯片出问题了,还是千寻服务有问题?现在不存在了,出问题找我们就行。”陈金培对36氪说,“我们从单向能力,变成了系统性能力,这样会更好。”

增强交付能力,简化服务流程,也是千寻位置近年来的解决方案趋势。如果你看向千寻位置的业务覆盖板块,就更能理解其必要性。

千寻位置的时空智能业务已囊括三大领域:消费级市场(手机、汽车、可穿戴设备);工业级(无人机);城市社会治理,而这样巨大的业务版图,更需要让交付流程变得高效可控。

陈金培也对36氪谈到:“如果(千寻)不能提供有形的东西,客户理解比较难,价值创造也会比较难。我们必须把这些东西整合起来,变成能够很好感知体验的解决方案。”

2、激活应用生态

作为时空智能领域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千寻位置是典型的“卖水人”。因此,用四年打造一块芯片,完成时空智能的底层能力搭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激活上层的应用生态。

这也是文章开头处,陈金培谈及“要从一己之力,迈向生态之力”的本质原因。

在产业初期,千寻位置在服务客户时难免有不少定制化工作,陈金培也坦承,2021年以前是从0到1的过程。以智能汽车为例,最早需要一个一个做适配,现在则将技术能力封装进算法、芯片模组里,只需要跟车型做适配后就可以直接交付。

但从2022年开始,千寻位置的产业交付就进入规模化阶段,仅在智能驾驶领域,就有共计23款量产智能汽车搭载千寻位置时空智能服务,包括上汽、一汽红旗、长城、吉利等厂商在内的多个车型。

也就是说,随着千寻位置“卖水”的技术与流程愈发体系化,其业务拓展也正走向规模化,客户也会在千寻提供的成熟底座上,结合各自的业务场景衍生出更丰富的应用。

时空智能催动手机应用创新

高德地图的“车道级导航”与“红绿灯读秒”就是典型的应用创新。

千寻位置市场总监俞洁瑾告诉36氪,与高德的合作是“自然生长出来”的。随着千寻位置打通手机这个终端场景下的时空智能全链路,手机的定位可以精准到亚米级(1米内),应用层的创新自然就产生了。通过精准感知车辆在某个路口的停留和起步时间,再结合大数据和算法,高德可以总结车辆在信号灯处的停靠规律,判断红灯等待时长。

另一方面,在前沿技术的探索上,千寻位置也始终保持其敏感性。近期生成式AI和大模型爆火,千寻位置也在筹备将卫星定位、视觉识别等算法能力输出为专有模型。

陈金培以道路巡检AI产品“千寻驰观”为例,传统的道路巡检只能在三、四十公里的车速下识别道路缺陷和病害,且需要人工标注;但随着北斗+AI 能力的引入,对路面病害、交通标志牌等进行模型训练,可以将识别效率提升至80公里。“后面会用大模型的能力极大的提升演进速度。”

从产业生态角度,千寻位置也一直在推动更多合作伙伴进行应用创新。从2019年起,千寻位置就发起“北斗智造者计划”,向外界开放一揽子北斗精准时空的技术能力,让物联网软硬件开发者能以更低门槛,开发拥有高精度定位能力的应用。

“已经开放了100多个能力的组件,大部分能力都封装好了,直接用就可以。”陈金培这样形容。

标签: #时空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