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天马行空,自律自由!这位从川大走出的科幻才女真优秀

四川大学 524

前言:

如今姐妹们对“四川大学的前世今生是谁”大概比较关怀,各位老铁们都需要知道一些“四川大学的前世今生是谁”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四川大学的前世今生是谁””的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你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2020年6月,幻想小说集《倒悬的天空》刚出版便收获了一众粉丝,也获得了不少科幻大咖的盛赞,刘慈欣评价这本书:“在科幻和奇幻的边界上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倒悬的天空》的封面上印刷着一只蓝色的瞳孔,眼眸中映射着璀璨的星河,鬼马精灵、天马行空的感觉一如这本书的作者给人的印象。

这位鬼马精灵、深受读者喜爱的漂亮女生名叫程婧波,她不仅是一位硕果累累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出版多本优质代表作,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短篇金奖、首届中国青春文学大奖赛短篇组特别大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金奖、首届华语国际编剧节新锐编剧等众多奖项,还是一位曾在川大求学七载的校友。

从少年出道到获奖无数,从家中书房到川大课堂,从天真学子到职业作家,程婧波认真记录自己脑海中蹿出的每一幕场景,再将它们编织成一个个天马行空却真实温暖的世界。而她的“科幻之旅”,也诠释了“兴趣+思考的力量”。

小说集《倒悬的天空》

少年遐想:苹果发现了什么

程婧波出生于四川。幼时,父母希望她能成为一名钢琴家,但比起琴房,程婧波更喜欢把时间花在杂志书本带来的想象世界中。姐姐家的书房,成了她的童年乐园。

偶然间,程婧波读到了故事书《魔鬼三角与UFO》,飞碟、太阳帆船、神秘海域……种种科幻元素扑面而来,在她年幼的脑海中编织出一片陌生却奇异的图景。

书籍《魔鬼三角与UFO》

当时的程婧波并不知道什么叫做科幻,她只觉得,那些穿梭在文字与光影中的场景,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带着好奇,程婧波邂逅了《科幻世界》。这本79年在成都创刊的科幻杂志,前身是《科学文艺》和《奇谈》,在1991年易名为《科幻世界》,不仅在中国掀起了最早的科幻浪潮,更孕育了一批科幻大家。

《科幻世界》杂志的前身《科学文艺》

初中起,程婧波便没落下任何一期《科幻世界》。1999年,《科幻世界》设立了专属科幻爱好者的聊天室,程婧波借来姐姐的电脑,在聊天室与科幻迷们畅聊创意,“我觉得自己有好多的想法希望表达!”

16岁的程婧波开始计划为自己心爱的杂志写个故事。于是,她的第一篇科幻小故事——《像苹果一样地思考》应运而生,在题记中,程婧波执笔问道:“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可苹果发现了什么?”

多年过去,关于这篇处女作的灵感究竟有何而来,程婧波表示无解,一切像是水到渠成,心里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化为文字,这些文字又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16岁时的所思所感。

当时的程婧波并未想到,这次从读者到作者的身份转换,对她人生有着怎样非凡的意义。

邂逅川大:七年求学,读懂自律和自由

高中计算机老师无意间展示的一张照片,让程婧波对川大产生了兴趣。

照片上,一群学生坐在体育馆前的草坪上,沐浴着阳光,手里捧着香喷喷的卤猪蹄。老师告诉她,这是川大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片段。照片里宁静又充满青春书卷气生活片段深深印入了程婧波的脑海:“这就是我想象中大学的样子!”

高考时,程婧波在第一志愿栏中,笃定地填下了“四川大学”。2001年9月,她成了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一名新生,2004年,她又进入传播学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001级编辑出版专业同学镜头下的求学时期的程婧波

七载川大光影,曾经埋在程婧波脑中的疑问、渴求,一点点被解答、满足。

程婧波发现,原来大学生活的魅力不仅在于可以晒太阳、谈理想,更在于那浩瀚的书海、那让人激动的思想世界。

川大望江校区文理东区图书馆是程婧波最喜欢的地方。安静的书室中,她一坐就是一整天,典籍、小说、杂志来者不拒,只待这些文字、奇思化为火炬,照亮一个个不一样的世界。

专业学习之外,程婧波还跑去外国语学院学韩语,去理工科学院蹭课,听老师讲水利、化学、服装设计和新型材料……自由而畅快地汲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川大以海一般的胸怀包容着我。”程婧波说,川大的学习氛围让她体会到了充分的自由,而在这份自由中,川大亦在不动声色地影响、塑造着她。

这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便是程婧波的导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李苓教授。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七年师生,相教相伴。李老师的对学生的耐心、时刻挂在脸上的和蔼笑容和一声声温柔的教导,都深深影响着程婧波:“怀着温柔和善意对待所有人事,是如此美好。”

大学一年级时,程婧波联合成都七所大学喜欢科幻的“同道中人”共建了一个“文学圈”,创作成果被集纳进了学生自创的杂志。当时,程婧波请李苓老师担任杂志的编委,没想到李老师一口应下,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直到现在,李老师还保留着那本杂志。泛黄的内页,记录着时光荏苒,而来自恩师的温暖也一直陪伴着程婧波。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前同学们在李苓老师家合影(左四为李苓老师,左五为李苓老师的母亲,左六为程婧波)

自由求索,向上生长。大学期间,一个个的故事在程婧波的脑中与笔下萌芽,她陆续创作了不少短篇小说。

2008年,“5.12”大地震后不久,程婧波在川大文科楼完成了自己作为传播学硕士的论文答辩。这篇三万字的硕士毕业论文,是程婧波写过的最长的“作品”,也让她突然有了从短篇小说向中篇小说迈进的勇气。彼时,她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画面——巨人的白骨浮在半空中,用力拽住一座城池向前拖行,前方是无尽黑暗。

程婧波记下这幕,随后写成了《赶在陷落之前》。古老的洛阳城、防风氏的白骨、乱世漂浮的鬼魂、前世今生的轮回……那一年,《赶在陷落之前》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国风古韵交织,构造出空灵而深沉世界,让无数读者着迷。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钦称这篇作品“充满了炫目的才情”。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编著书籍《赶在陷落之前》

《赶在陷落之前》问世后,程婧波又陆续创作了《吹笛者莫列狐》《开膛手在风之皮尔城》《四月的安徒生》《宿主》《去他的时间尽头》等中篇小说。

在川大的七年,都收获了什么?程婧波说不出最准确的答案,她觉得,自己属于川大,学校提供给她了一片自由与自律的海洋,而她在这片海洋中,将会不断远航。

新的延伸:从编辑到老师

毕业后,程婧波成为了一名编辑。她编辑图书、翻译名著,遇到让自己心仪的作品,认真翻译之余,她还会在社交媒体上用心写下最真实的感受和推荐语。不过,在看似“循规蹈矩”的生活,程婧波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

2019年,程婧波公布了“光和书房写作计划”,挑战全新的角色——写作教师。她希望通过她的课堂能够释放10-14岁孩子们的写作天性,通过不同于常规写作教育的对话,找到“未来的作家”。

为了真正认识每一位学生,课堂人数被严格限定为20人,“这是我能够和每一个孩子建立好有质量的‘连接’的极限”,程婧波说。

《光和书房写作计划》海报

程婧波记得班上有个不爱写作的孩子,但是令人惊喜的,这个孩子的写作状态在程婧波的引导下,从不感兴趣到渐入佳境,后期的作品越写越精彩。

“写作计划连接起了我和孩子们,也连接起更多奇思妙想。”程婧波在这种有“相互启发、妙趣横生”的课堂上心存感激。

当和孩子们在一起讨论写作的时候,程婧波总会想起作家刘宇昆曾写下的比喻“中国盒子”,“孩子们的写作过程就像那个翻译屋,太多的人只关注最终从窗口递出的结果,而没有关注屋内发生了什么。”她想改变这样的情况,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连接感”的老师,做“小而美”的教学,陪着孩子们,关注发生在每一个个体心灵中的情感体验、发生在每一个个体头脑中的探索思考,找到真正的“开花原因”。

“写作从来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成长路途中的觉知。”程婧波说。

记录宇宙:

科幻是一场带着人性温暖的思想实验

虽然已经在科幻写作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程婧波从未停下探索,而是在写作中不断突破自我。

程婧波获得的部分荣誉

2017年,程婧波开始将自己的小说改编为剧本,为此还接受了两年的编剧训练。为了写出更好的剧本,她在电影院里一坐就是一整天,持续关注、记录观众们对电影的反映,了解观众们一笑一怒的缘由。

最后,她找到了写好剧本的关键——真实感。“只有把握住故事、逻辑的真实性,才能成功将观众带入创作者构想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感知。”程婧波说。

带着对读者感受的关注和在剧本中学到的“地气”,程婧波一笔挥就一个新的故事——《去他的时间尽头》,这是一个近乎“白描”的故事,褪去华丽的文字和技巧,只剩下完整的情节构思和人物特色。程婧波觉得,这种真实感将激发自己与读者更真挚的共鸣。

二十余载,从阅读者到执笔人,当在16岁写下第一个故事时,似乎就预示了程婧波的文学之路。如今,她已是一名优秀的作家,对科幻的认知也愈发清晰。“科幻就像是一场思想实验,作为实验者的科幻作家们往往会假设最极端的条件,竭尽所能地让其‘真实化’,把问题抛给读者和自己,大家一起去探讨、拷问这种条件下人的选择与境地。”程婧波说。

“未来,你的笔下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故事?”大川问。

“向着人本身的追问和追逐,将会在我的作品中一直持续下去。”程婧波说。

来源 | 文学与新闻学院

策划 | 操慧

采写 | 张诗萌、陈悦月

图片 | 受访者、网络

编辑 | 陈好好

责编 | 曹丹

标签: #四川大学的前世今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