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为什么越上进的人,越喜欢为自己制造一个黑白分明的幻想世界?

狼烟的情绪道场 78

前言:

而今看官们对“图像灰度化的目的”大体比较重视,我们都需要剖析一些“图像灰度化的目的”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关于“图像灰度化的目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姐妹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优秀是被目标驱使的结果,是外在标准化的结果,但目标导向的优秀永远不会让一个人获得成功。

我们轻易地就将优秀和成功之间建立了高度的相关性,好像成功可以被驯养,被生产。实际上,大多数人获得成功的动力,不是成功本身,而是摆脱恐惧。如同一个极度爱付出的人,可能只是为了逃避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这就是用降维来换取安全感,用上进来掩盖责任,用黑白世界来隔离现实的复杂性。

我们对抗恐惧最好的方式是建立控制,而建立控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事情降维成对立的两面,最常见的就是完美主义。

完美是在想象世界中才有的纯粹,在这样的对立的世界中,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很容易怀疑自己的位置,因此完美的代价就是难以安定,在不安中过度的控制。

完美主义的原罪

很多外在条件很好的人却颤颤巍巍的活着,觉得不完美就是耻辱。所以一方面极致的努力,一方面却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如果真的能够接受自己不完美,反倒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但他们不甘,他们害怕,所以朝着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冲刺,结果束缚住了自己的很多能力,也隔绝了美好的关系。最后的体验就是越来越多的求而不得,越来越繁重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遥远的完美梦想。

有一位心理学家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外在极端优秀,内在又极端焦虑。不能忍受自己一点错误,哪怕进步的慢也带来很大的压力。幸运的是,她最后放弃了完美的想象,接受了自己拙劣的部分,结果释放了更多的生命力,带来的反而是更多的成就和同事关系的改善。

这位女同事,从小就按一个优等生的标准去生活,和考试一样不断地达到预期分数,但是总是忐忑不安,总觉得如果自己不努力,不完美,就会失去现在的一切,而自己对他人正面的评价也充满怀疑,认为那个别人眼中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但自己要装下去。

这种压力带给她的是,所有行动要先找标准,等资源,一切都万全了才敢做事说话。虽然她表现得很得体,很职业,但自己的创造力被压制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也被关到暗箱中,她非常焦虑,因为要求的是全过程都顺利完成,不能有一点瑕疵,否则就极度不认可自己的表现,微小的问题被她放大,因此也不会在意自己做的很好的绝大部分工作。完美就是世界的光,稍有瑕疵就是乌云蔽日。

这种精神上的内耗终于让她受不了了,一次她终于有勇气告诉自己:不被喜欢就不被喜欢吧,丢人就丢人吧,我就是这么差也死不了人吧,我就是做不到想象的目标了,过不上一直梦想的生活了,就是成为人下人并且愿意一直如此了,这又怎么了,我愿意这样。

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终于让她接受了世界的不完美,混乱、随机,甚至无力改变,或者说,她不再当这个世界的主宰和设计者了,而是变成一粒灰尘去享受一个普通的世界。

这个女孩是幸运的,大多数人即便发现自己的痛苦缘由,也没有办法摆脱。

大多数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埋没了天赋,放弃了成就更精彩的人生的权力。

很多父母有自己是名校毕业,这本来是很好的资源,但却成为了自己和家庭的枷锁。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必须延续家族想象中的使命,也要上水平相当的名校,要不就毁了前人的努力成果。所以他们比孩子还焦虑,要求上升曲线必须平滑,不能够有一点的波动,否则内心马上产生对自己的怀疑,又将这种恐惧扔给孩子。

这是用想象代替现实。从概率上说,自己也理解孩子上名校的概率很低,但是仅存的可能性就如同魔咒,成为自己的理念和信仰,而追求小概率时间的成功,才能满足自己完美的追求和全能的自恋。

也就是说,他们放弃了99%的快乐,而去追求比百分之一还低的成功标准和快乐的理由。

这与其说是自我成就,不如说是自我牺牲,让自己和孩子牺牲绝大多数的快乐,来抵消自己的负罪感。

这就是黑白认知的底层原因——内心的负罪感

如果一个人的基本诉求被满足,就不会追求极端的成功,来获得世界的关注。

如果没有满足,就会略过中间地带,只看到极端成功者的荣耀和巨大失败者的痛苦,形成了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然而,追求极端成功的人,往往曾今有在泥潭中的经历,获取巨大成就只是为了摆脱不被关注的绝望。

所以,他们迷恋极端的成功,微小的机会也要争取,这是匮乏对生命价值的裹挟,是摆脱恐惧的直接方式。在这种逻辑下,无论多大的选择空间,都会被他们收窄到两种状态的夹缝中,并在其中不断挣扎,但其实能争取的也不过是心理短暂的安全感和方寸间的自由。

这种自由是以失去更大的自由为代价而交换的,他们不敢追问自己要什么,只在乎自己不能失去的当下的利益。

比如准备高考的阶段,如果是一个住校的学生,就不可能很早去宿舍休息。哪怕在知道在自习室待着也是耗时间,在低效的空转。即便意识到疲惫已经让自己没有多余的力量投入到学习中,也不敢脱离熬夜大军,因为这样就感觉自己在反向运动,向黑暗滑行。他们害怕的不是劳而无功,而是对方向的失控感和自主感。所以大多数人按着想象中的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处理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意愿过度的强烈,是由于没有可切换的余地,理性上的道理只是逻辑推演,而记忆中的感知才是主导心理的力量。那些曾今对自己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将自己的恐惧投射在我们身上,让我们按他的意愿进行表演,而这种表演的效果带来了收益和损失,成为了验证过的体验,成为最深刻的心理印记衍生出各种逻辑,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表面化和极端化。

极端必然表面

极端是将目标降维到二选一,不能容纳更多的可能性,相当于用简单的二元判断,理解复杂的体系,也就只能看到最显著的基本信息,不能看到交错和变化。因此,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点变得单一,无法进行扩展,封闭在对立的判断中,没有时空的扩展能力,好处是简单可见,问题是和实质脱节。

比如,前面那个可以做到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建设的女孩,之所以可以突破表面的想象,在现实层面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是由于她扩展出了很多关系,做了很多看起来没有价值的事情,结果无法评价,但又真实的被创造了出来。这就是现实的灰度空间,这种无意义无价值的行动,让她不会把不如意等同于失败,不会把局部的失败变成人生价值的否定,让自己的思想有了喘息的机会,接触到了中性的事实。

而事实才是坚固而温柔的容器。能够让一个人更包容,更开放,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能够建立自信和善意,从而能够做到全面和豁达,在理念和现实中不建立绝对的对立关系,而是转化为共存的状态。

理念的执着就是佛教中的“我”,“无我”不是放弃理念和预期,不是进入消极,而是将“我”变成对目标的支撑而不是对现实的控制 。

你有多否认当下,就有多迷恋目标,你有多渴望完美,就有多憎恶自己,你有多喜欢比较,就有多期盼关注,这时候的我是分裂的,是静态的,是没有创造空间的,把现实中不好的当做是一个要攻击的我,把现实中不存在的好当做一个光明的高高在上的我。这种分裂是对恐惧的反击,是用外在的敌人来抵御内在的不安,事实上这解释了大多数人为什么如此迷恋套路和技巧。

这是由于要转移内心的负罪感而要建立外在的压力,但又需要可以控制这种外在的压力的感觉,于是就寄托于获得简单清晰的套路,实现自己的假设目标。绕了一圈,不过是给自己讲了一个自我安慰的故事。匮乏是所有故事的开端,幸运的人早早被填补,走向更宽阔的选择中,启动新的循环,而不幸的人则一直闭锁在对安全感的匮乏中,反复自编自导一样主题的故事,而随着上世俗的成就增多,资源的增加,带进来更多的人参与演出。

如果这种匮乏能够较早的满足,消除恐惧感,自卑感,目标就会多元化,实现目标的方式成为一种合作和创造,对外界掌控意愿降低,就会进行探索,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为上的忽视过程,对成功的渴望也会变得现实。

二元的黑白分明世界可以帮助我们高效的完成推演和控制,建立强大的控制感和早期的竞争力,这是我们不得已进化出来的能力,但这是最基础的功能。什么时候能够不对自我过于执着,就放下了对自己的敌意。虽然分别心不是可以完全去除,但能够托举住更多的色彩,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标签: #图像灰度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