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作物长势弱、品质差,是你对“它”偷了懒

农林卫视 129

前言:

今天兄弟们对“异或省时算法”大概比较注重,小伙伴们都需要知道一些“异或省时算法”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关于“异或省时算法””的相关文章,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与露天作物不同,设施蔬菜生长环境相对密闭,灌溉水多来自地下水,而夏季强降雨较多,一旦含有杂质及污染物的雨水进入棚室,会导致土壤黏重,有害杂菌增多,非常利于病害的传播和蔓延,而且雨水一般呈酸性,在土壤中很容易产生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硫化物,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夏季多雨季节,菜农应对棚室土壤勤消毒,并注重划锄,提高通透性,为蔬菜生长提供安全舒适的“家”。

01

土壤问题多 合理消毒巧缓解

大棚蔬菜复种指数高,特别是连年重茬种植,土壤得不到“喘息”,一是会导致土壤中病原菌不断积累,土传病害日益加重,蔬菜易出现烂根、死棵等现象。二是施入土壤中的肥料不能被作物完全吸收,流失到土壤中,时间久了土壤盐渍化问题明显,造成植株根系不发达,黄叶早衰,降低产量。三是常年连作会引起土壤自毒物质积累,导致作物长势弱,品质差。

土壤存在的这些问题,通过土壤消毒能得到有效缓解或解决。土壤消毒是一种快速杀灭土壤中真菌、细菌、线虫、杂草、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技术。目前菜农比较熟悉的有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三大类。

设施蔬菜栽培中,常见的土壤物理消毒有土壤热处理消毒及土壤调理剂消毒,土壤热处理消毒是利用高温原理(如火焰消毒),杀灭土壤有害菌,这种土壤消毒方式能实现当天处理完土壤后,次日就能进行蔬菜定植,特别是针对突发情况导致的蔬菜换茬,既能保证土壤安全,又能实现即时换茬的目的。土壤调理剂消毒作用原理不一,除了调节土壤酸碱性、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外,添加杀菌剂或者抑菌剂的产品,能够有效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群,减少土壤有害菌数量,达到消毒、净化土壤的目的。化学消毒是利用化学药剂杀灭土壤病原菌、线虫及杂草,如夏季歇茬期药剂闷棚、地表杀菌剂消毒。生物消毒是利用微生物农药对土壤进行消杀,与化学消毒相比,使用微生物农药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平衡。如针对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孢,针对害虫的白僵菌、绿僵菌等。

对于选择哪种土壤消毒,菜农要根据各自棚室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棚室的消毒方式。例如,种植多年的老棚,土传病害严重的基础上,又遭遇雨水进棚,建议以化学药剂消毒为主,生物消毒为辅;若棚室土壤条件良好,没有进水或轻微进水,则更适宜采用生物消毒或杀菌剂消毒。但不管选择哪种消毒方式,消毒结束后,都要增施生物菌剂或微生物肥料培肥地力,优化土壤的微生态系统。

02

雨水进棚 土壤消毒要及时

杀菌剂消毒是化学消毒中非常简单方便的土壤消毒形式,即通过喷施、冲施或撒施等方式杀灭土壤病原菌,如百菌清、恶霉灵、氯溴异氰尿酸等,见效快,省时省力。

若棚室轻微进水,待地表干燥后,菜农首先要做好表层土壤的消毒,可以选择广谱性杀菌剂,如百菌清、多菌灵,细菌类药剂可以选择铜制剂、春雷霉素等,进行土壤表层药剂喷雾,杀灭地表的病原菌,避免传播病虫害。喷洒杀菌剂后,间隔7天-10天,建议菜农喷施或冲施微生物菌剂,如富含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的菌剂,不但补充土壤有益菌含量,抑制病原菌增殖,改良土壤环境,而且还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健壮植株,防病又保健,效果持久稳定。

03

土壤消毒后 重视提高土壤通透性

雨水进棚后,土壤因受雨水的浸泡会表现出黏重、透气性差的问题,而且地表还覆盖着一层绿苔,不利于植株生长,因此,提高土壤透气性是土壤消毒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若棚室内已经定植了蔬菜,待地表土壤消毒后,要及时进行划锄,打破黏重、板结的土壤表层,起到改良土壤物理性状,透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蔬菜根系尽快恢复正常生长的作用。划锄的深度根据蔬菜根系生长情况而定,处于旺盛生长期的蔬菜或拱棚蔬菜,因根系已经扩展下扎,划锄深度可适当深些,一般控制在4厘米-5厘米左右,2天-3天后再耥锄一遍,使土壤得以充分翻晒,降低土壤含水量,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并引根深扎。

刚定植不久的小苗,由于根系浅、弱,划锄时先用二齿钩浅划一遍,第二天再用锄头将划出的土块推细划锄松,需要注意的是,因苗子较小,操作要小心,划锄不要靠植株太近,深度也要浅,防止将根系划断,影响苗子的正常生长。

此外,在蔬菜生长期间也要及时划锄,活化土壤,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同时还有助于锄掉棚内的杂草,减少病原菌栖息和繁殖的场所,降低病虫害的传播几率。

来源:北方蔬菜报

标签: #异或省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