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时看官们对“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论文”可能比较珍视,同学们都想要学习一些“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论文”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关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论文””的相关资讯,希望兄弟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李锦锦 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基础设施及人才优势,为开展科学数据服务带来了便利。本文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从组建数据馆员队伍、建设科学数据管 理平台、加强科学数据素养教育、促进多方机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创新路 径,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随着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的发展,科学数据与日 俱增,为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带来了机遇。高校 图书馆积极开展科学数据服务,不仅有利于自身科研实力 的提升,同时能够为科研工作者的数据获取、咨询与分析 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我国发布《科学数据管理办法》,为 高校图书馆实施科学数据管理及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科学数据服务主要涉及服务类型、科学数据管理 计划、长期存储、数据计算、引用出版等方面。Tenopir将 科学数据服务分为2种类型:咨询型服务和技术型服务。 早期国外高校图书馆主要开展以网页导航为主的咨询型服 务。随着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的发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会(NSF)要求资助机构提供科学数据管理计划(DMP),为图 书馆开展技术型科学数据服务提供了条件,一些高校如麻 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开始提供DMP制定咨询、模板及工具软 件下载等支持服务。在科学数据存储方面,康奈尔大学与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合作建立的Datastar数据库,为科学数 据的低成本存储及资源融合指明了道路。在科学数据计算 方面,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建立Harvard-MIT Data Center (HMDC)联合数据中心,用以支持科研用户的 数据筛选、计算和分析服务。在科学数据引用出版方面, 20多个国家联合创立DataCite科学数据引用组织,为科学 数据的查找、开放共享、引用等技术型服务创造了条件。 到目前为止,国外大多数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已成为科学数 据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科学数据服务发展空间很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 早期国内基础科学领域主要开展科学数据共享相关的 服务,2011年科学数据服务进入图书情报领域,开启基于 数据生命周期的服务研究,内容涉及咨询型服务和技术型 服务。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均提供数据资源、参考 咨询等咨询型服务,技术型服务发展紧随其后。在数据素 养教育方面,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实体课程与网络教学相 结合的模式。在数据发现与分析方面,中山大学图书馆等 开展围绕本校论文发文情况及专利数据检索、分析、识别 等服务研究。在数据标引与共享方面,吉林大学图书馆等 主要进提供引文聚类分析、知识图谱挖掘、数据规范和出 版等服务。在数据存储方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已建 立科学数据服务平台,开展用以保存学校科研成果,提供 成果存档、管理、检索及开放存取等技术型服务。目前, 我国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已初具规模,服务模式处于 转型期,其中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服务系统 比较全面,技术型服务项目走在了全国前列。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科学数据服务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图 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网络调查、服务框架、制度模型等的理 论研究,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数据挖掘与 分析、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嵌入式科研服务等应用研究相对 较少。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实施规范了科学数据服务的 责任主体及其主要职责,国内仅北京大学等少数高校图书 馆设置了数据馆员岗位并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职责,科学数 据服务尚未大量普及,科学数据服务制度体系建设仍处于 探索阶段,难以保证科学数据服务实践的有效性以及持久 性。
(二)服务内容相对薄弱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咨询型服务,采用微信 公众号、微博、QQ等线上咨询及现场咨询等线下咨询方 式,宣传推广馆藏资源、数据库资源及各种图书推荐活 动,解决普通读者的书目查询、检索及科研人员的学科动 态、论文查重、项目申报、科研支持等服务问题。而提供 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出版与共享、数据存储与管理等技 术型服务相对薄弱,技术型服务代表科学数据服务的整体 水平,反映了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服务层次和服务 质量。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图书馆开展不同内容的技术 型科学数据服务,服务内容并不全面。
(三)数据素养教育发展缓慢 数据素养教育属于咨询型服务与技术型服务的过渡 态,包括数据素养理论、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共享 及存储等理论课程与技术培训内容。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 素养教育宣传科学数据服务知识,一方面可以增进科研人 员对科学数据再利用的认识和理解,使科研人员树立科学 数据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馆员的数据服务能 力,提升科学数据服务质量。目前国内少数高校图书馆开 展数据素养教育课程,涉及内容主要针对数据素养基本理 论、数据库使用及数据分析软件使用技巧等。其培训内容 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科学数据素养教育发展缓 慢。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创新路径
(一)组建数据馆员队伍 科学数据服务的实施离不开数据馆员,高校图书馆开 展科学数据服务需要组建专业的数据馆员队伍,明确岗位 职责及服务内容。要求数据馆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领域 知识,还需具备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能够胜任数 据素养教育培训课程,熟练掌握数据发现、分析、可视化 等软件使用技巧,深度分析挖掘科学数据的潜在规律及隐 藏价值[1]。高校图书馆需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规划,采用引 进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数据馆员能力,通过发布 公告招聘符合岗位职责的数据馆员,也可以通过参加课程 培训、学术会议及实验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科馆员进修相关 课程,如 :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等。
(二)建设科学数据管理平台 科学数据管理平台涉及数据的产生、分析、保存等各 个环节,具有数据服务的高度集中性,高校图书馆拥有丰 富的数据资源、配套的基础设施、优秀的馆员队伍,能够 满足建立科学数据服务平台的集成性、安全性和共享性的 要求。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已建立科学数据服务平台,为 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发现、分析、保存及共享等服务工作, 促进了科学数据服务与共享水平的提升,这些数据服务平 台有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清华大学图书馆教参服 务平台、复旦大学社科数据平台及武汉大学科研数据管理 服务平台等。
(三)加强科学数据素养教育 过去高校图书馆主要采用讲座、课程及咨询方式开展 信息素养教育,对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普遍认识不足。《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颁布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科学数据服务 的重要性,要求高校图书馆优化宣传教育路径,开展基于 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发现、分析、挖掘、共享和存储等系 统性教育活动,提高科研人员对科学数据的管理意识、数 据获取能力及共享态度。授课形式可以采用专业或选修课 程学习数据素养基本理论、数据分析、存储与共享内容; 也可以采用MOOC、微课、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视 频形式学习数据检索技巧及分析软件使用方法,如北京师 范大学图书馆的“小图微课”、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小布 微课”及吉林大学图书馆的“云知”课堂等[2]。
(四)促进多方机构合作 科学数据服务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科 学数据服务的主体,既要积极联合政府、商业和科研机构 等不同部门合作,又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积极承担数据 协调者、数据素养培训及数据保存、监督、管理等机构职 责。高校图书馆与政府、行政部门合作,制定科学数据共 享、出版等政策和制度,提升图书馆数据服务权威性;与 校内信息中心合作,搭建数据服务平台,保障数据公开和 共享的长期有效性;与学院、研究生院、科研人员合作, 开展科学数据素养教育及嵌入式科研数据服务[3]。因此,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知识和数据服务等项目上打破机构壁 垒实现多方合作,才能推动科学数据服务有序发展。 本文从国内外角度分析了科学数据服务的研究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科学数据服务的创新 路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摒弃传统服 务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资源融合、结构变革和服务 创新等技术体系,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满足各种用户的数 据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国立,周鑫.“数据即服务”背景下图书情报机构 科学数据服务的发展机遇[J].情报学报,2017,36(8):772- 780.
[2] 刘敏.“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现状及 优化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1):15-24.
[3] 黄鑫,邓仲华.“互联网+”视角下的图书馆科学数据 服务模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3):75-80.
标签: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