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中国人为什么自带繁简转换器?

大猫在月球 203

前言:

而今同学们对“中文转繁体字转换器”大致比较重视,咱们都想要学习一些“中文转繁体字转换器”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对于“中文转繁体字转换器””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喜欢,你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看看下图,你很难顺畅地读出这段话,因为你已经识别出这是一段歌词。

即使你的语文老师从来没教过你这些字应该怎么读。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会自带繁简转换器呢?

2013年正式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一共收录了8105个汉字,其中有2546个左右的汉字是由繁体字简化得到的简体字。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制定的《汉字简化方案》,公布了第一批简化汉字。其中一大批文字的字形结构没变,只是把繁体字中比较复杂的部分改成了简单的符号。

还有一大部分汉字,只保留了原繁体字中的一部分。

还有一些轮廓字,也就是保留了原繁体字的轮廓特征,只对具体的笔画进行简化。

遵循着类似原则,大量的汉字被简化,其中的一批简化字还可以当做其他汉字的偏旁。

由此得到了更多的偏旁类推简化字。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从字形结构上看,绝大多数简体字都保留了原繁体字中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上过学的中国人,连蒙带猜就能有很高的准确率。

除了简体字以外,《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有超过2/3的汉字是传承字,也就是历史上流传下来并且在各地沿用至今的汉字。

他们既不属于繁体字,也不属于简体字,而是各类汉字系统中的共同组成部分,是连接繁简字之间的桥梁。

就算这句话中可能有你不熟悉的繁体字,但只要你读出其中的所有的传承字,然后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就能自动把不熟悉的繁体字翻译过来。

这个过程重复多次之后,老师没教过的繁体字你也就逐渐认识了。

由于港台文化产品的强势,你从小接触繁体字的次数可能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以至于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有多少大陆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其实都是繁体字幕。

繁简体汉字同根同源,高度相似的字形结构以及大量传承字的存在,是繁简转换器存在的外部因素。而人的匪夷所思的信息重建能力,就是繁简转换器存在的内部因素。

比如大部分人在阅读的时候都采取了整体阅读的方式,无论一段文字中掺杂着繁体字,外文文字,或者干脆抠掉这些文字,都不会影响这些信息的获取。而改变文字顺序或者大小,也不会影响正常的阅读。永远不要低估大脑的信息建构能力。

别说繁体字了,就连阅读根本就不存在的火星文,都不是什么难事。

甚至同时阅读好几种型号,都不在话下。

喜欢的朋友点个赞~

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

标签: #中文转繁体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