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20本分析哲学经典(非常值得收藏)

思庐哲学 5072

前言:

今天大家对“二元论指的是”都比较珍视,同学们都想要剖析一些“二元论指的是”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关于“二元论指的是””的相关资讯,希望咱们能喜欢,小伙伴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二十世纪哲学非常激动人心,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的功劳。哲学在他们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语言学的转向,成就了一个多世纪辉煌的分析时代。

爱、美、知识、生活的乐趣:无论我们的眼界有多宽,都会是我们所喜爱的。如果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感觉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它就在人类的集体工作中扮演了一个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的角色。

——罗素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分析哲学的经典20本

▼▼▼

1.《算术基础》

简介

弗雷格(Gottlob Friedrich Ludwig Frege,1848-1925)在《算术基础》中阐述了三条基本原理,这三条原理一方面说明他为什么要构造他的人工语言系统,另一方面说明算术何以能够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这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论证他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基础。

弗雷格于1897年发表《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Begriffsschrift,eine der arithmetischen nachgebildete Formelsprache des reinen Denkens)。这本薄薄的书可谓现代逻辑的开山之作。它奠定了数理逻辑中的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基础。然而,对于这本逻辑史上划时代的专著,在当时却少有人问津。弗雷格反思其原因,认为除人们对那陌生的符号系统望而生畏外,还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构造这一系统的理由。他在1884年发表了专著《算术基础》(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在这本书中,他没有使用数理逻辑的符号,而是哲学理论上论证他所构造的人工语言系统的基本原理,指出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必要性;强调决不要忘记概念和客体之间的区别;对当时所流行的逻辑学和数学中的心理主义展开批判。他认为逻辑是数学的基础,数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逻辑的类的概念,而类则被看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算术基础》一书是弗雷格在哲学的方面为他的数学基础研究中的逻辑主义的方案奠定基础。

弗雷格在书中提出三条原则,即必须把心理学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区别开,把主观的东西与客观的东西区别开;必须在句子联系中询问语句的意谓;必须注意概念和对象的区别。

著名哲学家M·达米特认为“这本书是迄今写下的几乎最完美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

我的句子的风格受到弗雷格的非常强烈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

他的《算术基础》本身包含着非常深刻的哲学探讨,比如关于数的讨论,关于分析和综合的讨论,关于逻辑和心理学区别的讨论。

——王路(译者)

原著内容

对数学来说,认识到它与逻辑的紧密联系,和拒绝来自心理方向的所有协助一样,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为了简便,我将称F这个概念与G这个概念是等数的(gleichzahlig),但是我必须要求人们把这个词看作一个任意选择的标记方式,不应该从语言构成、而应从这种规定中得出它的意谓。

2.《逻辑哲学论》

简介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在世时正式出版的惟一一本哲学著作。出版后对世界哲学的面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内容是主要探讨语言、心灵和世界的关系。主要观点有:语言可以言说世界之内的事实,而不能言说世界之外的神秘事项。

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否定因果律,断言逻辑和数学的命题都是重言性质的,所有哲学史上争论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这种思想对后来分析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我相信,你关于这本书具有头等重要性的观点是正确的。

——罗素

原著内容

世界是事实而非事物的总和。

世界是如何的,这是由描述而非对象的罗列给出来的。

诸存在着的基本事态的总和是世界。

世界的意义必然位于世界之外。

3.《哲学研究》

简介

《哲学研究》:开创了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哲学研究》讲述了:在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唯一创造了两种不同哲学而又各自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者则以《哲学研究》为象征。《哲学研究》告别了传统西方哲学以理想语言为基础、试图探索语言本质的静态逻辑构造论,重新将语言哲学捡回到日常语言中,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的功能作用作为出发点。他所提出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类似”对语言哲学的发展贡献基本。《哲学研究》译者陈嘉映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译者。《哲学研究》直接译自维氏的德文原本,因而是迄今中国最贴切、最准确的这一哲学名著的译本。

该书认为过去的许多哲学问题都源自哲学家对语言的错误理解与使用,使哲学成为空洞的形而上学。

哲学的当下任务在于,按照日常语言的规则讲话,在具体用途中考察语词的意义,来治疗这种病症。哲学因此成了某种形式的疗法。

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

——罗素

原著内容

有人说,“语言的目的是表达思想。”如果那是说,每个句子的目的都是表达一个思想,那么,这就大大悖谬了。诸如,像“下雨了”这样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呢?

什么是意图的自然表达?——看看猫怎样悄悄地接近一只鸟;看看一只想要逃脱的野兽。

4.《人类的知识》

简介

《人类的知识》:罗素后期哲学思想最系统的阐述。

《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中我曾试图以我所能达到的最广阔的眼界来研究一个很大的问题:既然人们和世界接触的时间短暂,观察事物又不免带有个人偏见和局限性,那以人们又是怎样得以获知他们的全部知识的?相信我们的知识这种信念有一部分是幻觉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除了依靠感官之外,还必须知道些什么?我在以前写的一些书中谈过这个问题的某些部分,所以我只好在较大的文章结构中重复我在别处已经考察过的某些问题的讨论。但是我已经在不妨碍我的主题的条件下,对这类重复做了最大的压缩。

本书探讨了个人经验与科学知识整体之间的关系,告诉人们是怎样获知他们的全部知识的。

这是罗素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

——伍德(罗素传记作者)

罗素的目的一直是替公认的信念找寻理由,不管这些信念属于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常识当中哪一个领域。他的方法永远是从坚实可靠、不容置疑的命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用最少量的假定重建知识的大厦。

——张金言(译者)

原著内容

科学素以消除“此时”和“此地”为本身的目标。

在我们人为地把格林威治的经度和赤道的纬度规定为零度之后,其它地方的经纬度也就随着确定下来。但是什么是“格林威治”?这类名词原是不该在完整的宇宙概观中出现的,它的定义并不是数学上的定义。

5.《数理哲学导论》

简介

《数理哲学导论》:巨著《数学原理》的通俗读本,“简单地解释数理哲学”。

《数理哲学导论》是罗素的数理哲学的一本通俗著作。在书中罗素以他的明白晓畅的笔法陈述了数学原理研究中确定的科学结果。所谓的数学原理研究中确定的科学结果特别包括数理逻辑方面的结果。在书中他将数理逻辑的主要结果以一种既不需要数学知识,也不需要运用数学符号能力的形式陈述出来。

在这本书中罗素以他的明白晓畅的笔法陈述了数学原理研究中确定的科学结果。罗素认为,数理逻辑作为一种方法,有助于传统的哲学问题,特别是数理哲学问题的解决。

书中罗素还清楚明确地陈述了他的数理哲学观点。这就是人们通常称做的逻辑主义。

这是一本需要认真研读而不仅仅是看一看的书。

——约翰·G. 斯莱特

原著内容

一个命题函项就是一个表达式,这表达式包含了一个或多个未定成分;当我们给这些成分赋值时,这个表达式就变成了一个命题。

对于一给定主目而言,一个函项成为有意义的条件就是函项对于这主目而言有一个真值或假值的条件。

6.《逻辑与知识》

简介

《逻辑与知识》: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本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一部主要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罗素1901—1950年发表的十篇文章所组成:(1)关系逻辑;(2)论指谓;(3)以类型论为基础的数理逻辑;(4)论共相与殊相的关系;(5)论亲知的性质;(6)逻辑原子主义哲学;(7)论命题:命题是什么和命题怎样产生意义;(8)逻辑原子主义;(9)论时序;(10)逻辑实证主义。这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哲学专著,对研究罗素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当代分析哲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选题主要囊括了罗素自1900-1920阶段从逻辑、知识论、语言哲学(甚至形而上学)出发所主要关注的的诸如亲知,实在论,类型论,摹状词-逻辑原子主义等主题,以及一小部分20年代以后的东西。

十篇论文体现了我们时代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一生中连续五十年的成就。

——罗伯特·查理斯·马什

倘若任何一位研究以往刻苦钻研之作的历史学家要想研究我本人的思想发展,他会发现这本书对他既可靠又有帮助。

——罗素

原著内容

当我推导某个未经验的事物时——不管我日后是否经验它——我决不是在推导我可以命名的事物,而仅仅是在推导一个存在-命题的真值。

如果归纳是有效的,我就有可能认识存在-命题而无须认识关于其是否真实的特殊例子。

7.《心的分析》

简介

《心的分析》:罗素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次转变,是他此后哲学研究的一个新起点,早期分析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心的分析》内容简介:罗素是现代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及社会活动家。在哲学上,他是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及新实在论的创始人。在其哲学生涯的最初时期,罗素受当时的英国新黑格尔主义代表布拉德雷及麦克塔加特的影响,对黑格尔哲学抱有好感,相信内在关系说及真理一元论。但后来在另一位英国哲学家摩尔(也曾信奉德国唯心论)的带领下,从1898年开始,他逐步摆脱了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并与后者一道创立了英国新实在论哲学。罗素的新实在论哲学,坚持外在关系说及与之相关的多元论,而反对内在关系说及与之相关的一元论,并认为心、物、共相及个体都是世界的终极实体。这种新实在论哲学的基本立场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于1912年出版的《哲学问题》一书中。此书出版后不久,罗素就着手写一部知识论问题的著作,原计划完成的这本著作的基本立场仍然是实在论的。

书中首次系统阐释了罗素的中立一元论思想,体现了罗素哲学思想的一次重要转变。作者以信念-欲望的心理学为背景,分析了信念、欲望及情感等各类精神现象,并由此重建了一种新的心灵概念,也回答了通常所谓的意识及主观性实际为何物。

在哲学上,他是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及新实在论的创始人。

——贾可春(译者)

原著内容

心灵与物质二者都不是实在的实际材料,而是同一种基本材料的不同的方便的组合像意象-命题一样,语词-命题总是肯定的事实。苏格拉底早于柏拉图这个事实,在英语中是通过“早于”这个词出现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个词之间而被符号化的。

否定命题是不可感觉的,而我们已在将其用于交流的语言则必须是可感的。

8.《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

简介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至今仍被西方哲学界公认为研究莱布尼茨的权威性著作,罗素公开发表的第二部著作。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创作的哲学著作。

我们常常说罗素是现代数理逻辑中逻辑主义分支的主要代表和现代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其实,无论如何,罗素首先是一位莱布尼茨研究者。然而,莱布尼茨远不只是罗素的一个研究对象,他事实上构成了罗素走向自己、实现自己的一座重要桥梁,质言之,罗素是在研究莱布尼茨的过程中走上自己的哲学道路的。

罗素高于前人的地方在于他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也即他所谓"奥卡姆剃刀"的方法。先前莱布尼茨研究的一项基本缺陷就是不注意追究这些意见的"终极根据"。罗素给自己提出的首要任务就是去探究莱布尼茨诸多哲学意见的"根据",寻求莱布尼茨哲学的理论基础。

在《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判性解释》这本书中所看到的也与其说是莱布尼茨的哲学体系,毋宁说是莱布尼茨哲学的逻辑基础或逻辑前提。

正是在这部著作中,我们已经相当强烈地感受到了罗素后来明确表述出来的“逻辑是哲学的本质”的重要思想。

不了解罗素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就不了解罗素,至少不可能历史地和全面地了解罗素的哲学思想。

——段德智(译者)

莱布尼茨的哲学差不多完全源于他的逻辑学。

——罗素

原著内容

莱布尼茨的哲学,虽然从来不曾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呈现于世人,然而,正如细心考察所表明的,却是一个异乎寻常地完整的和连贯的体系。

在斯宾诺莎这里,也和在笛卡尔那里一样,实体概念尽管未被明确地分解成它的诸多要素,但也不是一个终极的简单概念,而是一个按照未被明确界定的方式依赖于主项和谓项的纯粹逻辑的概念。

9.《意义与真理的探究》

简介

《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一部探讨知识论问题的著作,分析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经历了几年时间的逐渐写作,是罗素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体现了罗素哲学与近代哲学之间存在明显的连续性,从中可以看出分析哲学是如何从传统哲学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并在担任一系列学术职务的过程中得以完成。1938年,在牛津大学所作的《语言与事实》的系列讲座中,我探讨了这个主题的一部分。这些讲座形成了1938~1939年在芝加哥大学以及1939 194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所开设的研究班课程的基础。在这两次研究班上的讨论大大拓宽了我对所涉及的这些问题的理解,并且减少了我原先对于这个主题的语言学方面的强调。我必须表达一种欠情,即欠那此教授和学生们的集体人情;他们通过细致而又友好的批评使我避免了一些差错和谬误(我希望如此)。更特别的是,在芝加哥时,卡尔纳普和莫里斯教授时常参加研究班,而且一些研究生表现出了很强的哲学研究能力,从而使这些讨论成为富有成果的争论性合作的典范。诺曼·道尔凯先生参加了两个研究班,后来阅读了全书的手稿,我非常感激他谨慎而又令人兴奋的批评。最后,在1940年夏季,我部分地从积累起来的材料中,部分地从对这个整个主题的重新思考中,准备了这些威廉.詹姆士讲座。

本书是一部探讨知识论问题的著作,回答了从第一人称的知觉经验出发,如何获得合法的或者说不带主观性的科学知识的问题。

原著内容

在其(证实过程)最简单的形式中,当我首先期待一个事件,然后又感知到它时,证实的过程就发生了。

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发明概念的方法组成的,而这些概念比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具有更高程度的精确性。

10.《我的哲学的发展》

简介

《我的哲学的发展》:罗素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总结,研究罗素哲学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我的哲学的发展》(MyPhilosophicalDevelopment)是罗素(1872~1970)写于1959年的一部著作,顾名思义,这《我的哲学的发展》是罗素自己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回顾。罗素一生写了大量著作,在这些著作中,罗素很重视自己在1914年和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三卷本)一书的成就。我们知道,罗素通过这《我的哲学的发展》建立了逻辑主义数学体系,旨在把整个数学归结为逻辑学。罗素在《我的哲学的发展》中重点叙述了《数学原理》的基本思想。罗素一生的哲学思想屡经变更,但他在《我的哲学的发展》中表示,他于1912年写的《哲学问题》可以作为他一生的代表作。

罗素作为二十世纪的哲学巨匠,其哲学思想给当代的许多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以很大影响,其中受其影响最深的要算维根斯坦哲学以及整个逻辑实证主义学派。罗素曾于 1920年来过我国,在北京大学主讲“物的分析”、“心的分析”等哲学问题,对旧中国的学术界也有过广泛的影响。《我的哲学的发展》这《我的哲学的发展》,是罗素本人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总结,作为研究罗素哲学思想的第一手材料,有其特殊的价值。译者温锡增先生,劳作多年,译成此书,因健康欠佳,不遑作序,嘱我们代为小引。

本书是罗素写于1959年的一部著作,顾名思义,这本书是罗素对自己哲学思想的一个回顾,有其特殊价值。

伯特兰·罗素是一位没有一个哲学体系的哲学家。换句话说,他是一位属于各派哲学的哲学家……我相信再罗素的工作的背后有一个基本的目的,那就是以一种类乎宗教的热诚来寻求真理,寻求超乎人世的真理,一种离人心而独立、甚至离人的存在而独立的真理。

——艾兰·乌德

原著内容

我从前以为感觉以及以感觉为基础的思想是一座囚牢,我们可以被摆脱了感觉的思想从这个囚牢里解放出来。现在我不是这样想,我认为感觉和建筑在感觉之上的思想是些窗户,不是牢狱。

这种公正不偏我们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走进一段距离。指明走向这个目标的道路是哲学家无上的义务。

11.《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

简介

《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数理逻辑的入门著作。

《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是我的《论数理逻辑和演绎方法》(该书1936年最初用波兰文出版,又于1937年出版了确切的德文译本,书名是:《数理逻辑和数学方法论导论》)一书部分修正了的和扩充了的版本。最初写《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是企图把它当作一本通俗的科学著作;其目的是向受过相当教育的普通读者提供一一用把科学的严格性和最大的可理解性结合起来的方式一一集中于现代逻辑的强大的现代思潮的一个清楚的观念。这个思潮最初是从多少受到局限的巩固数学基础的任务发生的。可是,在现阶段它却具有远?广泛的目的。因为它试图创造出可为人类知识的整体提供一种共同基础的统一的概念工具。此外,它有助于使演绎方法完全化和敏锐化,这种演绎方法在某些科学中被当作确立真理的唯一的允许的方法,而且,的确,它至少在一切智力活动的领域内,是从被公认的假设中推导出结论来的必不可少的补助的工具。

书中介绍了数理逻辑的一些最重要的概念,讨论了数理逻辑的进展和意义,目的是向受过相当教育的普通读者提供——用把科学的严格性和最大的可理解性结合起来的方式一一集中于现代逻辑的强大的现代思潮的一个清楚的观念。

史上最伟大的五位逻辑学家之一。

开创现代逻辑的语义学研究。

唯一一人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自己的逻辑观点以入门书的形式解释清楚。

原著内容

用“或”字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句联合起来,便得出一个这些语句的析取式,后者也叫逻辑和。构成析取式的那些语句,叫做析取式的元素或者叫做逻辑和的被加项。

在实际数学工作中,不用变项,就很难做到。因为,如果不用变项,就是比较简单的语句,都得用一个复杂而难懂的形式。

12.《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简介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了解现代逻辑不可不读的参考书。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波兰著名逻辑学家卢卡西维茨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的目的是用现代数理逻辑的观点解释亚里士多德逻辑最重要的部分——三段论理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亚氏三段论理论,绘出了亚氏三段论理论的严格的形式系统。《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曾对逻辑史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把数理逻辑方法运用到其他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了解现代逻辑不可不读的参考书。

多值逻辑的创始人之一。

对逻辑史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把数理逻辑方法运用到其他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原著内容

亚里士多德构造的三段论原来不是一个推论,它们都不过是由一些前提的合取式作为前件,由结论作为后件的蕴涵式罢了。

所有这些三段论,不论是否亚里士多德式,都仅仅是某些逻辑形式的实例而不属于逻辑,因为它们包含着并不属于逻辑的词项。

逻辑并不是关于人或植物的科学。

13.《普通认识论》

简介

《普通认识论》: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

《普通认识论》探讨的问题完全是有关最终原则的。哲学不是在各门单个学科之外或之上的一门独立的科学。毋宁说,哲学的要素存在于一切科学之中;哲学是它们的真正灵魂,而且只有借助于哲学它们才成为科学。

石里克早期对认识论的洞见和研究特殊理论时建立的传统框架,都为他后来的两个作品——《普通认识论》和《当代物理学的时间和空间》——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区分他前期实证主义两个作品。(其中《当代物理学的时间和空间》在1917年第一次作为拓展性论文发表在著名的杂志《自然科学》上,不久之后就以三个不同的版本重新发布,还被翻译成11种语言)。

才智横溢的老博士。

——奥斯特瓦尔德

原著内容

认识就是感知及再感知的过程。因此总是包含重复的部分。当然,也有可能是接触新的事物,但是要形成知识,特别是能够形成生产力的知识,必须经过不断的再感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识”这个词的意义似乎非常明显因而不需作更具体、更仔细的阐释。对他们来说,简直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对这个词作严格、确切的定义这样的问题。

14.《自然哲学》

简介

《自然哲学》:简明的物理哲学大纲。

《自然哲学》各不同分支的合并或融合——就是说,简单的命题归属于越来越普遍的命题——只能从下面以自下而上的方向发生。因为在每一个领域内,随着知识的进步,所达到的水平会越来越高,而在这些更高的水平达到之前,根本就没有可能来实现那种必需的综合以获得一幅完整的图象。

迄今以来所进行过的最合逻辑和最为根本性的尝试之一。

——弗雷德里克·魏斯曼

石里克过去对于学术文化之最大贡献,不在于他的实证论的哲学,而在于他能综合赫尔姆霍兹、马赫、阿芬那留斯、波尔兹曼、彭加勒、弗雷格、罗素的思想,完成了一个‘科学的哲学’的理论基础。

——洪谦

原著内容

自然哲学的任务最初被规定为(1)为获得全部自然过程的完整图象而对知识进行综合,以及(2)对自然科学的各个基础在认识论上加以辩白。

典型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揭示真实性,而哲学的努力则指向意义的阐明。这样,自然哲学的任务就是解释自然科学命题的意义。

15.《如何以言行事》

简介

《如何以言行事》:牛津派日常语言哲学公认的领袖之一。

奥斯汀(J . L. Austin, 1911 —1960)是二战后英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牛津派日常语言哲学”公认的领袖之一。在《如何以言行事》一书中,奥斯汀提出了“施行话语”与“记述话语”区分学说和言语行为理论。前者对真理理论、法哲学和伦理语言的研究有重要影响。后者一方面经过塞尔和格赖斯等人的修正和发展,成为语言哲学最重要的意义理论之一;另一方面,经过一些语言学者的细致阐发和发扬光大,成为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研究、社会语言学、语言交际理论等领域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

原著内容

施事句指的是这样的句子,对这种句子来说,发出话语也就是在施行行动——而不是被规范地思虑为只是在言说某物。

人们普遍认为,许多看似陈述的话语(utterance)本就无意,或只是半心半意地记录或直来直去地传递关于事实的信息:譬如,“伦理命题”也许意在,只是或部分地意在标示情感或规定行为又或以特定的方式影响行动。

16.《认识的途径》

简介

《认识的途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新实在论的主要代表作。

书中作者以新实在论的观点阐述了他对认识论等哲学问题的看法。包括权威主义的方法;理性论与经验论的各种方法;实用主义的方法等十一章内容。 理性论与经验论是发现真理之相辅相成的标准;任何一种不能取代另一种;任何一个不能否认另一个。当在实际经验与逻辑思考之间显得有着冲突,如曾经往往这样显得一样,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这种冲突或矛盾不是由于两个真理标准中的任何一个有什么缺点,而只是由于我们单独滥用了这个或那个标准,或者同时滥用了两个标准。

原著内容

理性论与经验论是发现真理之相辅相成的标准;任何一种不能取代另一种;任何一个不能否认另一个。

当在实际经验与逻辑思考之间显得有着冲突,如曾经往往这样显得一样,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这种冲突或矛盾不是由于两个真理标准中的任何一个有什么缺点,而只是由于我们单独滥用了这个或那个标准,或者同时滥用了两个标准。

17.《感觉与可感物》

简介

《感觉与可感物》:针对逻辑语言学领军人物艾耶尔的驳论。

本书是剑桥学派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为数不多的重要著述之一,全书共分十一章。上世纪中叶,奥斯汀曾与赖尔并列为牛津哲学的主导人物。他逝世后一段时间里,其影响有增无减。此后,他的影响逐渐降低,不过,“日常语言学派”的一些主张和方法,仍然广有传人,并且程度不同地被其他倾向的哲学家接受。

奥斯汀的工作中,始终受到重视的是他关于记述式言语和施行式言语的研究;施太格缪勒那部广有影响的《当代哲学主流》,给了这个题目不少篇幅,此外几乎没有谈到奥斯汀的其他工作。我觉得这是件憾事,在我看,奥斯汀的哲学思想中还有很多宝藏未得到开发,他提出的很多问题,可以引导我们更深地运思。我打算和年轻学者合作,把他的三本书都译出来,杨玉成译《如何以言行事》,方旭东译《哲学论文集》,陈嘉映来译这本《感觉与可感物》。

原著内容

事实是 , 我们的日常语词的用法远比哲学家们所认识到的微妙得多 , 字词间的差异也要丰富得多。

在他们看来 , 我们直接感知的总是某些与这类对象不同的对象 ; 这类对象 , 现在人们习惯于命名为 “感觉与料 ”。

18.《心的概念》

简介

《心的概念》:二战后最有影响的哲学著作之一,近20年来在英国发表的最主要、最有独创性的二三本著作之一。

赖尔的《心的概念》是建立在批判笛卡尔心物二元论的基础之上的。笛卡尔认为物有广袤而无思想,心能思想而无广袤,意思就是说身有形而无思想,心无形而有思想。人的身上同存身心,身如一机器,心如藏在机器中的幽灵,幽灵主宰机器运转,即使机器消失,幽灵依然存在。身的活动是外在的,看得见的;心的活动是内在的,只有它的主人才能把握。因而,人是双面的,他的生活也是双重的。赖尔称之为“机械中的幽灵说”。这一学说在史上影响颇深,至今仍备受人们推崇。赖尔对这一学说持怀疑态度,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心论。赖尔的心论观点都集中在他的代表作《心的概念》里,他在这本书里不仅揭露了笛卡尔身心二元说的弊端,而且还运用了不少理论来论证了他的观点。赖尔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批驳笛卡尔以来的身心二元论,认为机器中的幽灵是人们因误用心理行为等语词概念而自设的藩蓠。

简而言之,这本书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书之上;它必将获得成功,甚至会成为一种时尚。

——赖尔

用英语写成的最著名的哲学著作之一,认真严肃地研究哲学的学者必读的少数基本著作之一。

——布莱恩·布吉

原著内容

构成本书的那些哲学论证,目的并不在于增加我们对于心的所知,而在于纠正我们已经掌握的逻辑地理格局。

古希腊人认为不朽是专留给灵魂的理论思维部分的,基督教不相信这种观念,但并没有消除这种观念。

19.《真理、意义与方法》

简介

《真理、意义与方法》: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唐纳德·戴维森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戴维森的哲学论著涉及一系列哲学基本问题;其影响力跨越不同哲学传统。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戴维森(某些)观点的哲学家都一致认为,戴维森思想是激发他们深入进行哲学思考的原动力之一。

本卷《真理意义与方法》是在《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一书基础上增选9篇文章、重新组织结构并充实有关内容而成。

《真理、意义与方法》涉及的领域为语言哲学、心智哲学和行动哲学,其中涉及语言意义问题,真理问题,指称问题,关于语言,思想与实在的关系问题,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关于行动的逻辑形式与实践推理问题,概念相对主义问题,怀疑论问题,隐喻问题,心身关系问题等等。

戴维森的哲学论著涉及一系列哲学基本问题;其影响力跨越不同哲学传统。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戴维森(某些)观点的哲学家都一致认为,戴维森思想是激发他们深入进行哲学思考的原动力之一。

——牟博(译者)

唐纳德·戴维森是当今美国哲学界最富有创造性或系统性的哲学家······戴维森业已建构出有史以来承肇哲学推理所需的最为非凡的中流砥柱之一。

——依安·哈金

我把戴维森看作是当代分析哲学中整体论派和实用主义派的最高发展。

——罗蒂

原著内容

知道一种语言的语义性真理概念,便是知道一个语句(任何一个语句)为真是怎么一回事,而这就等于理解了这种语言(在我们能赋予这段话的一种可靠的涵义上)。

正如我所构想的那样,意义理论的任务并不是改变、改进或改造一种语言,而是描述并理解这种语言。

20.《事实、虚构和预测》

简介

《事实、虚构和预测》:近50年十部最佳哲学著作之一。

《事实、虚构和预测》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困境”,讨论反事实条件句问题,这可能是对反事实条件句最早的讨论之一。第二部分“投射”,由3章构成,分别是“可能者的流逝”,“新归纳之谜”,“投射理论的前景”。这本书出版之后,它对反事实条件句、特别是新归纳之谜(绿蓝悖论)的论述,迄今为止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激烈的哲学论战。福多(J. A. Fodor)在上世纪80年代指出,这本书“很有可能是过去二十年由一位哲学家所写的最好的一本书。它可能永久地改变了我们思考归纳问题,以及像学习和理性决策的本性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方式。这是我最想写出的当代哲学著作。”普特南评论说,它是“我们时代的每一个严肃的哲学研究者不得不读的很少的几本书之一”。

分析哲学、科学哲学和美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很有可能是过去二十年由一位哲学家所写的最好的一本书。它可能永久地改变了我们思考归纳问题,以及像学习和理性决策的本性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方式。这是我最想写出的当代哲学著作。

——福多(J. A. Fodor)

我们时代的每一个严肃的哲学研究者不得不读的很少的几本书之一。

——普特南

原著内容

对于反事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s)的分析,绝不是语法上的雕虫小技。实际上,如果我们缺少解说反事实条件句的方法,我们几乎就不能声称拥有恰当的科学哲学了。

转自公众号商务印书馆

关注公众号“思庐哲学”,在公众号对话框内回复“分析哲学”(非本文章下留言),即可获取以上电子书资源!

标签: #二元论指的是 #二元论是什么意思 #二元论的意义 #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