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时朋友们对“crpc反应蛋白高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大致比较注意,姐妹们都需要知道一些“crpc反应蛋白高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关于“crpc反应蛋白高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相关内容,希望我们能喜欢,姐妹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来源: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冬季起夜给老年人带来很多麻烦,大多数老年男性觉得起夜忙是年纪大了以后前列腺增生的一种正常表现,因而并不重视检查和治疗。殊不知,这也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一种表现。
老年男性出现尿频、尿急、尿分叉等排尿障碍的表现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可能。但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前列腺癌引起的,而且当前列腺癌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时,往往都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科主任王忠教授指出,前列腺癌就像一个潜伏的杀手,早期往往没有特异性症状,难以发现,唯一的方法就是体检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他介绍说:“上海地区,男性一般年满55岁后被列为前列腺癌的筛查对象,体检会增加一项血液PSA检测,有条件的地区还会增加经直肠超声项目。”通过每年对比PSA指标是否有增长以及计算增长的速度如何,来初步判断前列腺癌的风险。如果增长缓慢或者没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基本可以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如果有明显增长趋势、增长速度较快,就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核磁共振等。
同时,老年男性也要高度警惕疑似前列腺癌的症状,比如短期内突然出现排尿困难或短期内排尿困难明显加重、血尿,或检查发现前列腺结节等。
良性还是恶性?发现肿块先来分分级
体检发现PSA轻度升高,未必就是得了前列腺癌。王忠主任介绍说,PSA有一个“灰区”,即4~10ng/ml,如果化验结果处于这个“灰区”之间,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前列腺癌,但也不能排除早期前列腺癌的可能。接下来,可以按以下顺序来分析判断,并完成进一步的评估和检查。
第一,看PSA比值。PSA在体内以结合状态或游离状态两种形式存在,研究发现,前列腺癌患者体内的PSA绝大部分以结合状态存在,而游离状态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或前列腺增生人群。因此,通过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的比值可以进一步分析判断,如果比值低于正常指标,要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
第二,看PSA密度。当PSA的值相同时,对于体积大的前列腺和体积小的前列腺,意义是不一样的。PSA密度是指血清PSA浓度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超过参考值时,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而同样的PSA浓度,如果前列腺体积较大,比值小于参考值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前列腺的体积,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测定。
第三,看PSA增速。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PSA也会有微小的增长趋势,但是当增长速度过快时,则提示患前列腺癌的可能。因此,在对比每年的检查结果分析增长速度外,还可以进行短期内的复查评估增长速度,从而判断前列腺癌的风险。
当上述分析判断前列腺癌可能性较大时,可以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如直肠超声、核磁共振等。王忠主任介绍说,检测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检查不同于普通的核磁共振,增加了波普分析和弥散系数分析,可以对前列腺进行分级。共分为5个等级,其中1~2级考虑为增生,4~5级则要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做穿刺检查。
“对于前列腺的检查,通常先用简单无创、微创的检查方法,最后再用有创的检查方法。”王忠主任说,“有了前期的影像学检查,之后再进行穿刺检查时靶向性、准确率也能得以提高。”层层递进的检查,如同将前列腺抽丝剥茧一般,最终发现其隐藏的“真相”。
手术是最可靠的根治方法
确诊为前列腺癌后,患者也不要慌,现在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前列腺癌,预后较好。王忠主任介绍说,在选择治疗方法前,先要对肿瘤的恶性程度、范围、有无转移等进行确认,然后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首选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如果全身情况良好,国际上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有些早期患者发现前列腺癌非常小,就选择放射粒子治疗,结果数年后出现复发,而一旦复发往往都是癌症晚期。”王忠主任指出,“所以,目前手术是最可靠的根治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前列腺癌都适合手术切除,切除手术也有其适应证。
首先,要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允许,能否承受手术的风险。王忠主任解释说,前列腺癌患者多为老年人群,罹患慢性疾病的几率高,心肺功能衰退,要能经受得起麻醉、手术创伤,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其次,还要看患者的年龄。一般80岁以上患者不考虑手术,特殊情况者可以例外。比如,前列腺癌已经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但又不能通过药物等其他方式来改善病情,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需慎重选择。
目前,前列腺癌切除多采取微创手术,只有极少数不能采取微创手术的患者才采用开腹手术的方式切除肿瘤。
药物治疗为辅
有些患者不适合手术治疗,也有些患者不愿意手术,就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也称去势治疗。
王忠主任介绍说,药物治疗的第一步就是阻断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癌的发病与雄激素有关,如果阻断了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癌就暂时不生长。但是数年之后,前列腺癌细胞会进一步变异,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营养,就像细菌具备了耐药性一样,前列腺癌细胞获得了去势抵抗性能,就会避开雄激素受体继续生长,这种前列腺癌又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绝大部分经去势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到一定的年限都会出现去势抵抗,其中大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3年后出现去势抵抗,有10%~20%的患者半年后就出现去势抵抗。一旦出现去势抵抗,往往肿瘤已经扩散、转移了,此时也就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所以,药物治疗的效果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彻底,生存期更长。因此,建议早期患者尽量选择手术治疗,而且早期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还能获得治愈。晚期患者手术治疗对生存期的提高效果不明显,一般不建议手术。
切除前列腺会影响排尿吗
不少前列腺癌患者担心手术切除后会影响排尿。
王忠主任坦言,前列腺癌切除术后,少数患者会出现尿控障碍,表现为尿失禁。“前列腺癌手术是把整个前列腺切除,然后把膀胱与尿道连接起来。”他解释说,“少数患者可能因为手术后疤痕增生、炎症等问题导致吻合口狭窄,从而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还有极少部分患者是膀胱功能障碍,也会出现排尿困难。但是总体来说,术后出现排尿障碍的几率非常低。”
经王忠主任手术的前列腺癌患者,几乎没有出现过术后尿控障碍的并发症。他表示:“只要手术操作熟练,用心去做,每一针每一线都精准到位,就可以将并发症降到极低的水平。”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王忠主任做手术不以快、时间短为目标,而是以手术后的长期疗效为追求。他说:“用心去做可以克服很多问题。”
前列腺癌“跑”得慢不用切?龟兔猴三种“动向”难捉摸
常有老年患者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再“动大刀”。又听说前列腺癌发展比较“慢”,就想着是不是可以不用切、带瘤生存?
但是王忠主任不这么认为,他指出,“老年人前列腺癌进展慢”“年纪大了不手术也不影响寿命”,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他还介绍说,前列腺癌的进展有三种情况,现有的方法无法预估到底属于哪一种。
静如龟息:有些前列腺癌就像乌龟的速度一样,进展很慢,可能几年都没有明显变化。
动如脱兔:有些前列腺癌像兔子一样速度很快,可能半年就发生转移了,一年就死亡。
变如猴戏:有些前列腺癌像猴子耍戏法一样变化无常,平时很乖的情况下就进展很慢,但保不齐什么时候会突然“发脾气”,快速进展。
虽然病理检查可以了解肿瘤的恶性程度,但不能估测肿瘤的进展速度,分不清到底是“乌龟”、“兔子”还是“猴子”。同样是高度恶性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发展也会不一样。
很多老年患者得了肿瘤以后,内心会有逃避感,希望自己不是真的得了癌。也有患者希望自己的病可以比别人更好一些,活得更长一些。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可以理解。
王忠主任介绍说,前列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早期患者术后10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而且死亡的患者也往往是因为其他疾病所致。这就给大家造成了“前列腺癌恶性程度不高、危害不大”的印象,但这是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获得的效果,能手术者尽量手术才能提高生存率。所以,一旦确诊为前列腺癌,建议患者积极治疗,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也不要总想着“拖一拖”再说。
前列腺癌能预防吗
尽管前列腺癌的生存率较高,但大家对癌症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惧怕心理。是否能够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呢?
首先,前列腺癌的发病与人种、基因有关。王忠主任介绍说:“比如高加索人、白人及部分黑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比国人的发病率高几十倍。”这是一个不可控因素,但我们作为低发人群,也不能忽视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
其次,前列腺癌的发病与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
饮食结构:比如日本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比较低,专家分析称,这与日本人的饮食结构有关。日本人蔬菜、水果摄入量比较多,而肉、蛋、奶摄入量相对较少,吃海鲜更多于红肉(猪、牛、羊肉)。另外,他们还非常喜欢吃豆制品、喜欢喝茶,豆制品中所含的类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前列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绿茶也有一定的防癌作用。与此相反,欧美国家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与他们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结构也有关,欧美人的肉蛋奶摄入量非常高,蔬菜吃得相对较少。
有动物实验证实,番茄红素可增强机体抗癌作用,但达不到真正抗癌、防癌的作用。
生活作息:王忠主任介绍说,每个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当某些因素导致原癌基因突变成癌基因后,癌细胞就开始裂变、增长,如果机体的抵抗力差,无法清除癌基因,就会形成肿瘤,罹患癌症。日常生活中做到作息规律不熬夜,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就能预防肿瘤的发生。
有些人担心性生活过多是否会导致前列腺癌,王忠主任认为没有必要为此担心,目前没有确切的依据证明前列腺癌的发病与性生活的多少有关。
#医师报超能团#
#超能健康团#
标签: #crpc反应蛋白高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