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别让“算法杀熟”坑了客户

光明网 1227

前言:

此刻看官们对“算法值钱吗”大约比较看重,大家都需要了解一些“算法值钱吗”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关于“算法值钱吗””的相关知识,希望朋友们能喜欢,咱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司海英画

您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用打车软件,会碰到这些现象:软件显示行程预估价格30元,到了目的地发现实际是40元;早高峰叫车,等了很久最终被取消;苹果手机和非苹果手机用户使用同款软件到距离相同的地方,苹果手机用户的打车费更贵?

据央广网报道,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孙金云副教授和他的团队在5个城市,花费5万元,打车800多次得出了一份确切的报告,平台存在“见人叫价”的现象——简单来说,用户们遇到了“算法杀熟”。

“杀熟”这一社会现象早已有之。而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手机浏览记录、购物清单、手机App下载等等数据信息,早已让各类移动网络平台能轻易地用“技术手段”掌握每个用户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自己的“熟客”。正如几年前,阿里云的程序员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讲到,“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全中国几亿人口的淘宝界面都是不一样的。”

殊不知,各平台引以为傲的“千人千面”式营销,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被肆无忌惮地攫取,并作为“杀熟”依据反作用于用户自身。这不但坑了消费者的真金白银,更侵害了消费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正当合法权益。

值得欣慰的是,上月初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其中明确指出,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实行差异化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可能构成差别待遇行为,违反反垄断相关法律法规。也就是说,“算法杀熟”,涉嫌违法。

如今规范已经出台,我们希望各级监管部门能够依法加强管理,堵住漏洞,提高违法者成本。同时,各移动网络平台也要强化自我约束,切忌触碰法律红线。毕竟,客户是平台发展的根本,即使一时“杀熟”获利,但伤了客户的心,就是伤了平台未来的发展。

来源: 今晚报

标签: #算法值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