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2019之新书第一弹-何帆《变量》

甲文青 228

前言:

现时你们对“变量一书”都比较关切,我们都需要知道一些“变量一书”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变量一书””的相关文章,希望咱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前言:

这是一套年度报告体系丛书的第一本,这将是一套横贯2018-2049年三十年的书,这套书的目的是以时间为轴,以年为单位,记录中国历史上一段最激动人心的时期发生的故事;刚刚过去的2018年,刚刚走完三十年时间刻度的第一个格,也是这套书的第一本,2018年的主题是冲击与反转,全书通过五个章节中的五个变量,来帮我们从新审视刚刚过去的一年,帮我们找寻历史洪流中的历史感;第一章介绍研究方法和大国博弈,第二章介绍技术赋能,第三章介绍新旧融合,第四章介绍自下而上,第五章介绍重建社群;本篇文章会分成六个章节(原书方法论和大国博弈是合在第一章节)陪大家一起去复盘我们已经经历过的和去重新认识被我们忽略的,而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陪大家一起去重新回味在刚刚过去的一年的所见所闻所感;

方法论:

作者想通过未来三十年时间和三十本书,利用大树模式,来关注影响中国发展的慢变量和小趋势,去回味中华文明这棵大树的即将凋零的枯枝和重新观察枯枝下面即将迸发出顽强生命力的嫩芽;去帮我们找回历史感;

未来30年

我们已经进入到一片没有航海图的海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将挑战我们的认知;作者希望找到支撑中国未来30年发展的新变量,让大家认识它,并理解它背后的逻辑;

大树模式

大树模式是区别于长河模式,长河模式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轴内对历史进行复盘;大树模式是将中国比作一课大树,努力去寻找30年内的变与不变,大树模式是多维度的,通过观察嫩芽和新枝,并不断把目光拉回到母体,帮助我们去体察母体的生命力;

历史感

历史感是可以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命运和其它人的命运乃至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以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我们所处的位置;

冲击与反转

2018年很容易感受到各种冲击,贸易摩擦、股市重挫、p2p爆雷等等,我们该如何判断未来趋势?对2019年的判断,有悲观,有乐观,但两种观点很可能都是错的,错不在结论,而在于依据,我们是用过去的确定性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那只能回越来越悲观,悲观的原因是我们过去习惯的模式貌似都不管用了,无论是就业模式、教育模式、还是管理社会管理全球经济的模式;如果拉长历史视野你就会发现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时代极其特殊,它草莽英雄辈出,它没有规则秩序,它一切都需要亲力亲为,一切都考试错找到边界,边界又在不断变化之中;但这个特殊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高速经济增长已经结束,逆全球化浪潮开始兴起,收入不平等、代际冲突问题会凸显出来,但草莽英雄们对此熟视无睹,这也就是就的事务会被清除,新的事务也会落伍的原因,也是需要去寻找能带来反转的新新事务的意义,影视作品精于反转,但历史远比影视作品精彩,野火烧尽,新木丛生,灰暗的背景下的很多亮点会引领我们向一些隐约的方向突进,2018也即将成为未来历史中的新起点;

快变量和慢变量

历史是由快变量决定,也是由慢变量决定,但归根结底是由慢变量决定,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大多是快变量,生产速度远远快于真理,这些快变量,这些噪音会让我们兴奋,让我们满足,最终会让我们迷失,让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全局;被我们忽略的慢变量看起来没有变化,离我们很遥远,跟我们没有直接关系,但慢变量才是牵引历史进程的火车头;比如中国近30年经济发展,只要去看三个重要的推动力就行,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过去中国只有农业也就是第一产业,工业化带动第二产业,城市化带动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技术创新又改变了所有产业的面貌;

大趋势和小趋势

找到了慢变量我们就能找到定力,但找到了小趋势我们就能找到信心;关注小趋势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大趋势已经不足以描述社会的多向度发展和伴随社会发展,新的观念现象往往由一些原本不占主流的小趋势发展而来,最终引起社会风尚的深刻变革;之所以会出现小趋势,是因为首先有了大趋势,从而诞生了发展初期看大趋势,发展后期看小趋势,也就是说,人们首先会变得更相似更平等更富裕,然后才能变得更有差异化;作者认为未来社会,小众才是主流,作者希望这场旅程从指南针开始,途径慢变量,最终到达小趋势,而本书的主人公,大多是小趋势的代表;

五个变量

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群,下面我们就从大国博弈开始,一起去重新理解慢变量认识小趋势;

大国博弈:

这可能是2018年最重要的一个变量,这个变量意味着未来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变得异常凶险;

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和平年代的竞赛,背后蕴含的原因是制度的优势;从经济增长这个维度中国的速度远高于美国,技术进步这个维度核心技术依然美国领先,但在应用方面和一些局部领域中国开始凸显局部优势,比如5G,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华为中兴成为贸易摩擦中成为重点被关注的对象以及美国的焦虑了;

中国被重新定义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这个可能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中美关系的转折点;这背后的逻辑不是一个新兴大国赶超一个超级大国那么简单,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内政决定外交的结果,如果把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比作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一批由于速度过快而感到眩晕而要求把车停下来中途下车的国家,我们可以把这个当做已经享受过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红利的这些国家对新的事务已经没有那么好奇和热衷了,他们可能更在意固守现有利益,这也就容易理解民粹主义的兴起不仅改变美国的政治风向,还改变了欧洲,比如英国脱欧,法国黄马甲等,民粹主义的影响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那么深远,政治是本地的,但影响可能是全球的;反观中国的态度,他们有的是刚扔掉自行车挤到这趟车上,有的还没有上车,无论是刚上车的还是即将上车的,他们都相信一代会比一代强,他们相信努力奋斗一定能改变命运,所以他们要上最好的学校,热衷学区房,找最好的工作,这就顺利成章了;从另一个角度西方划分一代人的维度通常是20年,而中国是10年,甚至五年,这背后的逻辑不言自明了吧;从另一个角度对待新技术的态度也同样能说明这点,比如无人机、人工智能、电子支付、甚至基因技术等等,中国大多数人的态度是翘首以盼,而反观西方的态度要保守的多;

未来会怎么样?可能真应了金政委那句话,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家在一辆车上,无论是想下车的还是不想下车的又或者是想上车的,实质上是在一趟车上,只能竞争与妥协并存,若发生群殴事件,可能结果是大家一下over;有个有意思的观点什么事情可以让中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一个说法是外星人入侵,比如三体舰队来袭;作者认为,这个挑战是人工智能社会得到来;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的冲击堪比甚至超过工业革命,好处是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坏处是效率提升产生的财富会进入一小部分人的腰包,却会让大部分人沦为无用阶层,(详情可参《今日简史》或《未来简史》),大部分人可能并不会享受到人工智能能带来的红利,但却要承受其带来的后果,理论上讲转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问题是如何在极端的时间段内让大批量情况各异的人转型,在这个问题面前,中美可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中国可能会提早进入这个阶段,进而提前变成人工智能的试验场,而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成为试验品;

个感:在这个领域,虽读过基本相关的书,但本质上还是属于吃瓜群众阶段,作者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给了自己之前判断结论一些理论基础,所以就只能算又重新学习了下,没啥其它的观点;

技术赋能:

这个变量背后的逻辑是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个市场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将两者的性格匹配起来,才能够真正的佳偶天成,这背后的小趋势是有些新技术在看似离新技术很遥远的领域找到了广阔的应用天地,这就意味着在看待新技术时就不能只关注技术的先进性;作者在看新技术趋势时更强调两个判断维度:和市场的匹配度和这些技术如何为人赋能的;

作者通过极飞无人机在新疆的成功应用和大疆的成功来阐明寻找新技术的应用场景的重要性,进而引申出寻找应用场景的三个步骤,选择适应改造,从而勾勒出未来农业可能会出现的新的变化或者说是未来的样子;进而又观察酒店机器人的应用和5g技术以及3d打印、区块链等进一步佐证新技术跟应用场景之间匹配的重要性;另外,作者还观察了另外一家企业,拼多多,很不幸,多多成了作者严重的杂草和跟在阿里和京东背后的拾穗者,作者认为多多并没有给目标客户赋能,而只是在凅泽而渔,作者判断如果多多不能自我颠覆,重新回到自我耕耘自我收货的坚实道路上,五年之内,多多会像泡沫一样破灭;

作者认为中国革命成功靠的是群众路线,中国经济的崛起同样也要靠着整合工程师红利和市场红利的群众路线,立足于应用技术,找准应用场景,快速迭代和更新;

个感:跟作者有点不同的看法,应用技术、寻找场景都很重要,这个不可否认,这个观点个人感觉本质上就是需求牵引,任何技术或者由技术衍生出的产品,都必须要依靠需求这个前提,技术和产品是停留在what和how的阶段,而需求是决定这两个阶段的why,不同的是核心技术是用于支撑应用技术的基础,比如说芯片,它既为应用技术提供关键支撑,又是大国博弈中的关键元素;

新旧融合:

这个变量背后是传统行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经验,这是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无法取代和忽略的;作者看到的小趋势是传统行业已经向老兵穿上新军装一样,学会了新兴产业的打法,准备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发起反击;同时也看到很多新兴产业也在向传统行业学习,大量的老兵也在涌入新军;

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

作者观察了传统厂商红旗和蔚来,作者认为创新是没有止境但传统定义了创新的底线,原本犹如游牧民族骑兵的互联网大军携数据,技术,资本三大利器,预想通过唯快不破和降维打击的战术迅速攻占汽车行业,但在2018年却意外陷入胶着状态,作者认为原因是互联网行业善于应用大数据,比如用户画像,位置轨迹,购物清单,健康数据等,但传统汽车行业的优势在于小数据,如安全性能、制造工艺、制造流程等,而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优势很难被短期超越;作者判断过去几年互联网行业的战斗力被高估了,传统行业的抵抗力被低估了,而如今,攻守之势开始交换,传统行业穿上新军装抵抗力会更加顽强;

海尔和电竞

海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都应该是传统行业,但是作者认为海尔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传统的海尔,海尔已经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前开始自我迭代,这可能走在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前面,海尔开始尝试定制化生产、制造业+物流、制造业+智能化、苹果模式等;知道找到去海尔化从一个封闭性的组织转型成为一个开放的创业平台,从一个有围墙的花园变成一个自我演进的生态系统;这不就是以变治变嘛,老兵们已经换上了新军装;再来看电竞,电竞无论怎么看也应该是一个新兴行业,从电竞进入亚运会项目到电竞开始采用俱乐部式管理,谁又能肯定电竞不会奥运会那?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竞,从这个角度看,电竞和nba又有啥不同那?这不就是罗胖口中的会让人为他欢呼激动一点就着的庆典征服和竞技嘛?

个感:个人认为互联网的最大意义是提高信息的流通效率从而基于此推动其他行业提升效率;而创新的本质就是把原本已经存在不变的东西用新的方式表达出来;

自下而上:

这个变量背后的逻辑是长期来看城市发展应该是自发的,自下而上的力量可以维护陈氏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城市的健壮性,同事激发普通民众和基层社区的创新,作者观察到的小趋势是多核城市是未来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收缩,而保持开放性的城市才能更好的实现精明收缩;很多城市和社区正在爆发颜值革命,街道和社区变得更美更具有生活趣味,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用生态系统的眼光看待城市的发展,要尊重创新,千万不要低估人民群众自己开创美好生活的能力;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已不可持续

作者通过观察菜市场得出能量是一种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一种迅速利用机会萌芽的能力,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力量,这个可能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从小群门口的煎饼摊到路边跟城市管理者打游击的地摊主;作者认为过去几十年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进程已经不能在持续,过去城市化的逻辑政府主导土地低买高卖,然后去投资基础设施,但2018年作者观察到的信号是随着地价的增长,土地开始流标、杠杆型的房地产企业开始纷纷改名去房地产化、城市开始收缩,得出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进程即将落幕的结论;

自下而上的力量

作者走访东莞义乌上海等城市,观察到自下而上的城市更具多样性,一个城市的基本根基越深越广,城市发展的经验就越丰富,出现基因突变的时间就越早,就越容易形成多核的物种。作者认为东莞背后的逻辑是自下而上的自发生长,没有所谓的中心,但结果确实大量人口流入各镇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链,从而比省会城市更有活力,和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而义乌之所以可以实现精明收缩的城市背后既有这个城市的开放性又有义务人考虑风险务实、善于通过高效的信息渠道相互交流试错,在夹缝中生存以及不求天不求地只靠自己这种逆境中才能锻炼出的生命力导致的;最后来看上海,繁华步行街和大型商场会逐步开始衰落,二一些小而美的老城旧城城中村却诞生了很多嫩芽,作者举了DNAcafe的例子,这可能也就是碳基城市向硅基城市过渡的前奏。

个感:又是一个吃瓜群众的领域,但是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老人故去数的增加这两项基本数据来看,部分城市收缩似乎必然会在未来特定的时间等我们,只不过那些城市可以完成精明收缩尚未可知,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似乎也佐证了这点;

重建社群:

这个变量背后的逻辑是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只有重建了社群我们才能更好的发现自我,人们只有在公共生活中学会如何彼此相处一个社会才能更加平等和谐;作者观察到的小趋势是在某些地方,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由于条件的变化和核心人物的推动,原本自发松散的社群开始自发组织,自发生长。虽然重建社群的力量还很小,但假以时日,这种力量会大大的改变我们的社会道德乃至公共秩序;

阿那亚和聚龙小镇

阿那亚本是北戴河一个面临烂尾的楼盘,聚龙小镇是惠安县一个普通的小镇,但相同的是他们有对于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的渴望,认识到只有学会在公共生活中彼此相处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认识到自由重建社群才能遏制利己主义,神奇的是就是通过这点滴的酝酿,作者称之为活跃的凝结核,实现的从云到雨的过程,阿那亚的村民开始互相信任,互相敞开心扉,聚龙小镇变成小镇没有陌生人,我们都是一家人,社群的画风千差万别,但对于重建信任和亲密关系是相同的,作者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丰裕社会、择邻而居、网络连通;

范家小学和毛坦厂中学

范家小学是四川广元的一所普通的山区小学,毛坦厂中学不用过多介绍,著名的高考工厂;范家小学跟大多数农村小学面临的问题差不多,学生流失严重,教育资源短缺,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也就是被现在标签化的问题少年;但作者观察到的是正式上面所说的总总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逆转,换一个角度,乡村小学的劣势可能变成优势,学生流失严重,从另一个角度导致师生比例上升,从而导致学生会更多的获得老师的关注,同时学生跟老师的关系更加密切,学生的家庭情况差不多更有益于让他们理解人人平等,城乡教育的差距导致的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在考大学这个问题上面临不平等的竞争反而让他们对考试成绩不再有太多的执念,进而让农村孩子更早的接受素质教育,进而让他们将高考改变命运转变成办美丽乡村学校,育阳光自信少年,他们反而能收获一个孩子原本应有的平等、包容、自信、乐观,进而引申出作者的结论,未来二十年,中国教育理念最先进的学校不在北京、上海而在大山深处的一座寄宿制小学;

回到毛坦厂中学,百分之九十多的本科升学率中并没有多少考上清华北大的这些名校的,大多数只是一些普通高校;时代变了,收入分配也会改变,未来干脏活累活的收入会高,受过专业训练的收入会高,刚毕业的大学生会变成收入最低的,自由能够保持自己的兴趣,没有让创造的火焰熄灭的人才会变成发明家和创造者,未来最成功的人是终身学习中,跟上没上过大学关系不大;从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认为恰恰是这些山里孩子具备的自信,包容、乐观才是跟另一条路上的人的最大优势;

个感:这一年来我们听过太多的负面新闻,貌似人们变得越来越极端,越来越自我,无论是高铁霸座还是各种教科书式执法,这可能也就是重建社群的最大意义,或许眼前的苟且正是大部分人需要跨越的丰裕的第一人生,而诗和远方正是我们要追求的重建信任和亲密关系;

至于范家小学可能许多人都是从这一类小学走出来的,当然作者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但现实是又有多少人能如作者般深刻理解现实和对未来有明确的判断,又有多少人能主动自我颠覆做出这种转变,又有多少人会在过渡期变成了真正的问题少年。另外一个角度接着这个问题继续引申,个感互联网可能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另一把钥匙,前提是基层教育工作者或者是孩子父母要具有基本的信息观(造个词),能比较深刻的认识互联网的意义和通过互联网获取优质信息的手段,这个可能也是云形成雨当中的凝结核;

标签: #变量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