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王安石的两首禅诗,心无牵挂,更彰显了隐居生活的洒脱和从容

谈诗论词 19262

前言:

今天兄弟们对“形容不管别人只做自己的事的诗句”大致比较关心,看官们都需要学习一些“形容不管别人只做自己的事的诗句”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汇集了一些关于“形容不管别人只做自己的事的诗句””的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可是草木凋零,还可再生,人死之后却不能复生。面对这样简单而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总是会在心里追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自己日夜忙碌,四处奔波,到底又图些什么?

天地、山川都可永恒存在,而人世却充满了无常,让诗人们也感到非常迷惘。东晋的陶渊明将死亡看作生命的归宿,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盛唐的王维去世前则给弟弟写信,让他笃信佛教,好好修行,然后安然离去。北宋的一位诗人却有自己的观点,下面介绍王安石的两首禅诗,心无牵挂,更彰显了隐居生活的洒脱和从容。

宋代:王安石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王安石经历了各种宦海风波,晚年看淡名利,还经常参禅悟道。同时他也结交僧侣,与其探讨佛理和生命问题。诗人认真钻研,颇有感受,晚年写了很多禅诗。

这首诗是他在梦醒后所写,表达了作者无欲无求,以及对禅境的向往。虽然连续出现了四个“梦”字,却并不感到累赘,反而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诗人晚年多梦,晚上睡眠少,白天坐在庭院里晒太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虽然不知他梦里与哪位先贤对话,但是醒后却好像突然开悟。

前两句抒写了自己的感慨,虽然梦里的经历很短暂,但作者依然记忆犹新,他说人生仿佛一场梦,不可有太多欲求。当心情平静了,无论处于什么险恶环境,都能坦然面对。

诗人仕途沉浮不定,虽然没有完美地实现其年少时的梦想,但其辉煌的一生,已足以让世人非常崇敬。正因为阅历丰富,他的感触也极其深刻,所以作者在后两句就说,只要任运随缘、无欲无求,就能及时感悟真如,并成就无量功德。

作者二次罢相后,回到江宁隐居于钟山脚下,他经常闭门修炼,吟诗念佛,宛如出世的僧侣。虽然他最终并未皈依佛门,但对禅境的向往,却能从这首诗中反映出来。

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诗人晚年经常骑着毛驴出行,悠闲自在,又自得其乐。小毛驴走到山脚,遇到崎岖不平的小路,诗人就开始步行登山,纵然步履蹒跚,却心情舒畅。

有一次他在山上转悠,忽然就有一种特别的感受。虽然荆公不止一次地游览过钟山,但风云变幻、草木荣枯,让作者目接不暇。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也有这种强烈的感受,所以每次登山都有一种新鲜感。

诗人说自己“不厌”山,不仅是因为风景在不断变换,而且也是由于作者心境也在不停改变。从烦躁、郁闷,到平静、淡泊,这期间也有过彷徨和无奈,但最后还是通过自我反省和不断调整,终于适应了新环境,也喜欢了恬静安闲的隐居日子。

所以诗人决定要“买山终待老山间”,他要在这里置地建屋,把这里当作安居之所,修篱种竹、怡然自乐,从此不再过问朝堂里的烦心之事。

最后两句充满禅意,“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山林里的野花自开自落,山谷里的流水自在奔流,即使花儿都已凋落,青山不改、碧水长流,大自然不会因为花木的荣枯,而变化运行的节奏,世界就在永恒与变化之间不停地进步。

王维的《辛夷坞》里曾有名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表达了对空寂的禅心观照。而王安石的这首诗也写出了内心的澄净和空灵,更表现出心无牵挂的洒脱和从容。

标签: #形容不管别人只做自己的事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