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带你一起学中医:《中医基础理论》绪论(四)

钦州灵山七彩云 186

前言:

而今朋友们对“虚方法 抽象方法”都比较关心,各位老铁们都需要了解一些“虚方法 抽象方法”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关于“虚方法 抽象方法””的相关资讯,希望咱们能喜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三、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属于原创思维,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中医原创思维是中医学发展与进步的灵魂之所在。掌握和运用中医原创思维,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当代和未来中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一)象思维

象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物象、现象为基础,以意向、应象为特征和法则来类推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思维方式。

象思维,主要包括形象思维,意向思维和应象思维三种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根本,以意向思维为特征,以应象思维为法则。

1、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感性认识,常常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生动的直觉反应,如中医学观察五脏,心“状如莲蕊”、肺“虚如蜂巢”、脾“扁似马蹄”等,将藏于体内的脏腑的形象和生理功能以及外在表现,称为“藏象”,四诊中望诊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称为“舌象”,切诊观察脉的形象变化以测知疾病,称为“脉象”。

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形象的观察和再现,更致力于对已有形象的类比推理,获得新的形象,使形象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优点。如中医学认识病因,“观物取象”,观察自然界的风由空气流动引起,“风胜则动”,临床上凡是肢体动摇的震颤、抽搐,病位游走不定等病象都归结归因于“风邪”。再如中药“以象名之”:如跟之形象如人形者,名曰人参;全株密生白色茸毛,状如白头老翁,名曰“白头翁”;形如乌鸦之头,名曰“乌头”。形象思维可以同时运用感知的许多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常可产生形象联想、灵感思维、发散思维等。

2、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从具体事物或现象进行抽象的思维方式。从众多不同事物的形象、现象、表象中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提炼,抽取事物的本质,舍弃非本质的特征,即《易传 系辞上》:“立象以尽意。”中医学重视意象思维,见于《后汉书 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

“意象思维”的优势在于从“形象思维”的“具体”特点升华为“抽象”特点,即由具体的、可见的“形态之象”,升华为只有在意识中可以感知的抽象的、不可见的“意念之象”,从而实现由“形态之象”上升为“功能动态之象”,进而有助于实现“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的类比功能。

如自然界春季属木,阳气升发,草木枝叶条畅,而肝的疏泄功能主升散,性喜条达舒畅,与春之木气相像,故将肝归属于木;再如中医审查自然界的天象、气象(气候),物象(物候),人体的藏象、舌象、脉象、病象(证候)的变化,据此来推测自然气化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分析人体病象、舌象、脉象来判断内在的病情,即所谓“司外揣内”。

3、应象思维

应象思维是以取向比类为基本方法,根据某类事物的特性,将与其相近、相似、相同特性的物象、现象归纳为一类,同气相求、同类相通,以此证彼的思维方式。中医学“取向比类”的应象思维方式,对于解释天、地、生、人,其象相应,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中国地域的东、南、西、北四海,合于人体的气海、血海、髓海、水谷之海;以十二条主要河流和八个湖泽,合于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自然界的器物形象,合于“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以合于春夏长夏秋冬之阳气的生长化收藏。

在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处方遣药,无处不见应象思维方式的应用。如《景景室医稿杂存 以药治病关乎气化说》:“天地间金石草木鸟兽鱼虫亦得四时阴阳之气以生,唯皆偏而不纯,故取以为药。以寒气之药化病气之热,以热气之药化病气之寒,我中华用气化以医病,其道本法乎天气、地气之变迁,病气、药气之制伏,是药之所以能治病者,其原理本乎四时阴阳而来,乃贯彻天人一致之学。”自然、社会、环境、生物、人,作为各自独立的形态,虽或有别,但作为一个宇宙生命的整体,具有同一本原和普遍联系,皆遵循着“其象相应”的法则。

中意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意象思维和应象思维的抽象和提炼,据象归类事物,整体分析世界,从而实现了中医学对自然、社会和人体整体功能动态之象相互关系和统一性的认识,

(二)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研究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综合的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1、整体宏观

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界万物由混沌一体的元气分化演变而来,气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生五行之气,五行之气生万事万物。如道家著作《老子 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著作《易传 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谓“一”或“太极”,皆强调世界的本源性、统一性、规律性。本原性是古人对自然界万物最初根源的认识;统一性是事物各部分相互联系而整合成为一体;规律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中医学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内部各功能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重要特征,是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不是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没有孤立的局部,只有整体下的部分。局部病变要从整体调治,以整体效应的最大限度发挥为目的,使局部问题得到解决。

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特点之一的整体观念,就是整体思维的具体体现。如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自身是一个整体,形与神是一个整体。中医学临床实践经验丰富,辨证论治,治贵权变,然其指导思想在于治病求本,从整体出发,协调机体内部脏腑阴阳气血,顺应自然社会环境变化。

中医学注重从整体出发的宏观认识。宏观,是与“微观”相对而言,泛指从大的方面、整体方面进行研究的思维方法;微观,即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进行研究的思维方法。中医学辩证地对待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认为宏观变化来自微观,而微观变化要与宏观密切相关。

中医学的宏观认识,宏观考察生物人、自然人、社会人的总体功能变化规律;宏观认识人体自身,总扩为五脏系统,建立五脏一体观;宏观把握五脏系统与精气神,经络,体质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特别关注系统、要素、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构建“天人相应”的宏观认识。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本原于一气,同构同律、相参相应的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思维源于道家。

天人同气,即天、地、人同源于一气,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从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人与万物相同,生于天地气交之中,气之升降出入、聚散阖闭的运动变化,形成万物生长化收藏、人体生命活动的生长壮老已。

天人同构,即天、地、人的结构相同。中医学认为,人是天地的缩影,其结构与天地相应,如《灵枢 邪客》:“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天人同律,即天、地、人的节律相同。天地自然的节律主要为年、月、日、时,人亦应之,年节律,由于阴阳消长而形成春、夏、秋、冬季节更替,人以五脏系统相应,形成“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月节律,由于月之朔望,形成大地海水潮汐节律变化,人之气血,月满则盈,月亏则虚。日节律,《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谓之“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并以此构建经脉“子午流注”理论,应用于说明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疾病的诊治、针灸按时取穴以及养生保健。

天人合一,作为中医学的系统思维方式,指导着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融汇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中。如《素问 著至教论》说:“子知医之道乎,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因此,中医学始终把人的生命活动,放在天文地理、季节气候、民俗民风、社会地位、社会责任、生活习惯等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宇宙框架之中去分析和权衡,寻找其本质和规律,预测其发展变化。

(三)变易思维

变易思维是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中医学用来研究生命和健康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等的思维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宇宙的所有事物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在运动变化中维持和谐的状态。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包括生命活动、健康、疾病等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是事物固有的属性,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

1、恒动变化

生命在于运动,如朱丹溪《格致余论 相火轮》说:“天之生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 恒动,即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人的生、长、壮、老、已,充分体现生命的动态过程。人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肺的呼吸,心的搏动,脾的运化,肝的疏泄,肾的藏精,以及六腑的传导化物,气血循行,津液代谢,皆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

所谓“机”,即事物变化之所由,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为“气机”;精神情志的变化,称为“神机”;气机、神机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病变之所由出,疾病变化之纲要,称为“病机”。如《本草经集注 序录》说:“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准确辨析病机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关键。

在疾病过程中,中医学注重从动态的观点,辩证求因,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由于个体的体质差异,可能表现不同的证;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机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所有疾病变化,都是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的结果。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失常,气机失调,神去气息,则生命活动出现异常,甚则危及生命。如外感表寒证,未及时治疗,则可入里化热,转成里热证;实证可转为虚证;阴虚日久可累及阳虚等。中医学“治未病”的防治思想,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就是应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处理健康和疾病的矛盾,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而使之处于生理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不断地把握疾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细心分析,治贵权变,随时调整治法及方药才不致贻误治疗。

2、动静相召

变易思维强调事物运动变化的绝对性,同时注重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限度内、暂时的、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运动的另一表现形式。

运动的相对静止,才可能成为具有确定性质和形态的事物,才能衡量和计算事物的运动,才可能在事物的内部生长出新的因素,为事物向高级形态发展准备条件。

动静相召的运动使事物达到“中和”状态。

健康,即人体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气血津液生成输布的动静相召,以臻“平”“和”的生理状态。中医学以中和、平衡为准绳,研究自然界五气六运、生理功能活动、养生保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

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气血津液生成输布的动静相召失去“平”“和”,则是疾病状态。阴阳消长运动变化失于平衡,称为“阴阳失调”。因此预防和治疗的原则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平治于权衡”等,皆体现出中医学动静相召的思维特点,重视机体内部生理功能的平衡以及与内外环境的平衡,注重调节脏腑阴阳的整体平衡是中医学的鲜明特色之一。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属于中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医学、中医预防医学及中医经典著作奠定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即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基本规律及防治原则的认识。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主要阐释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气一元论,是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气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中医学以此为指导构建了“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以及气为生命本原,气机、气化是生命活动特征的理论。

阴阳学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中医学以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认识和阐释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

五行学说,是多元关系的系统论观点。宇宙万物归为木、火、土、金、水五类,五类物质之间存在生克制化关系,用以说明各种事物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克制以维持协调平衡的普遍联系。中医学以此阐释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

主要阐释中医学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等四部分。

藏象,是研究人体脏腑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主要阐释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征、与形体官窍的关系、与季节的关系和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精气血津液神,是研究人体生命物质及生命活动的理论,主要阐释精、气血、津液、神的概念、来源、分布、功能、代谢、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经络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规律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等。

体质是研究人体体质的形成、特征、类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病因、病机、诊断、预防和治疗关系的理论。主要阐述体质的概念和形成、体质的生物学基础、体质的分型和特征、体质理论的应用。

(三)中医学对病因病机及养生与防治原则的认识

主要阐释中医学关于疾病的发生原理、发病机理、病变机制、预防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包括病因、病机和养生与防治原则等三部分。

病因,是研究病因分类和各种病因的性质、致病途径、致病特征以及探求病因方法的理论。主要阐述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痰饮、淤血、结石)、外伤、寄生虫、毒邪、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致病因素。

病机,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机制的理论。主要阐述发病基本原理、基本病机、以及疾病的传变形式和规律。

养生与防治原则,是关于保养生命、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的理论。主要阐述养生原则、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以及治病求本的治疗思想和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驱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的绪论终于结束了,虽然枯燥,但是绪论是对整本书的概括。学好绪论有助于建立《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观,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学习正文,希望能和各位一起坚持下去。谢谢。

标签: #虚方法 抽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