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世界周刊丨俄乌冲突中的算法之战

国际在线 106

前言:

现在大家对“举个算法的例子”大约比较看重,大家都想要分析一些“举个算法的例子”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对于“举个算法的例子””的相关资讯,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田媛媛

进入2023年,俄乌前线仍然炮火不断。这场持续近一年的军事冲突,不仅充斥着传统战争的血与火,还是一场极具数字时代特点的“大数据和算法”之战。

近期,《华盛顿邮报》一篇名为“算法是如何打破俄乌冲突平衡的?”的报道,就披露了美国高科技公司与美国国防部及情报部门合作,深度介入俄乌冲突的种种内幕。

视频加载中...

当地时间1月6日,俄罗斯国防部称,根据俄总统普京的命令,从莫斯科时间6日12时起,沿俄乌两军接触线实施停火。

俄乌冲突持续近一年,其间,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冲突不断升级。

华尔街日报记者 迈克尔斯:乌克兰军队真正不寻常之处在于他们的通讯能力,能够实时获取情报和目标信息。

而这种不同寻常背后,离不开西方高科技企业的支持。

这些图片都来自美国麦克萨公司的数据库,该公司每天会拍摄15次卫星图片供用户使用,此外,用户还可以搜索过去20年的卫星图像档案。

日本东京大学讲师 小泉于:这是一个俄罗斯的核弹料库,你甚至可以看到避雷针,像这样的三层围栏表明这并非普通的弹药库,它一定非常重要。冷战时期这些可能是超级机密的情报信息,那时美国愿意花数十亿美元获取这样的图片,现在感觉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美国麦克萨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空间技术公司之一,有6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美国国防部都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户之一。

美国麦克萨公司执行副总裁 弗雷泽:这是我们在拍摄的卫星图片基础上通过三维地球技术合成出的一个模型,所以我们的卫星具有的能力之一就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收集图像。

麦克萨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提供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甚至可看清30厘米大小的物体。

美国麦克萨公司执行副总裁 弗雷泽:举个例子,如果图像分辨率为一米,你可以认出这是一架飞机;如果分辨率能达到30厘米,你就可以识别出这是一架军用还是商用飞机,甚至可以看出是什么型号的飞机。另一个真正的好处是,我们的图像能够跨越广阔的地理区域,比如能拍摄到绵延数公里的俄军车队,因为我们一次就能收集到上千平方公里范围的信号。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很多科技公司参与其中,麦克萨公司也是其中之一。

日本东京大学讲师 小泉于:我们不能明确地说乌克兰获得了哪些卫星信息,假设乌克兰只是获得一些基础的卫星图像,如果图像能经常更新,乌克兰就能掌握俄罗斯军队的动向。

在高科技的武装之下,天气已经不再是影响卫星侦察的干扰要素。

去年2月,乌克兰边境地区连续多日被厚厚的云层覆盖,普通卫星根本看不清地面的情况。

日本东京大学讲师 小泉于:我想看看俄军的动向,但我看不到,而那些能够使用SAR的人肯定能看到。

研究人员提到的SAR,是合成孔径雷达的简称,有分析认为,正是这种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在俄乌冲突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即使需要侦察的地区被云层覆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也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云层下的图像,这是当时部署在边境附近的俄罗斯部队。

日本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专家 古田辽一: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使用微波雷达而不是光来捕捉图像,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卫星,它可以在任何环境条件下收集信息。

传统的光学卫星通过捕捉阳光的反射成像,想要获得清晰的图像,就得在晴朗无云的天气里拍摄。如果天空中有云,光被云反射,地面的图像就无法被捕捉到。

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使用的是一种特定的雷达微波,可以穿透云层,即使在阴天,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地球表面。

2022年3月,乌克兰政府发给科技公司的一封信中提到,希望共享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以便在夜间侦察俄军行动。

美国卫星成像专家 刘易斯:如果你问乌克兰人,你们从西方收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反坦克武器等,紧随其后的我认为就是所有的情报和监控支持,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图像。

美国USC数据库2022年1月1日更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4852颗在轨运行卫星,其中美国拥有2944颗,占到一半以上。

2022年五月底,超过1万多台“星链”接收器被运往乌克兰。

近地轨道上约2500颗卫星组成的“星链”阵列,从高空提供宽带连接网络,可以实现快速上传情报或下载目标信息。

曾为美国国防部撰写第一份人工智能战略的对冲基金经理麦考德表示,俄乌冲突是第一场“宽带战争”,“星链”给乌克兰带来了“难以置信的优势”,尤其是在传输高质量视频方面。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乌军还广泛使用了一套来自美国民用软件公司帕兰提尔的“元星座”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各种各样的高精尖技术应用被整合,形成一种“击杀链条”。

乌克兰及其盟友可以看到特定作战区域目前可用的数据。而且该系统可获得的数据十分广泛,从传统的光学图像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再到可以探测火炮或导弹火力的热图像,都可以轻松获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传感器数据,乌克兰以外的北约顾问可以迅速回答战斗的基本问题:敌军在哪里?哪些武器对敌人阵地最有效?然后,他们可以向乌克兰指挥官提供精确的敌人位置信息。在行动之后,他们还可以评估他们的情报是否准确,并更新系统。

在《华盛顿邮报》看来,俄乌冲突已演变为一场“算法之战”。

美国帕兰提尔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 卡普:在战争中使用软件的能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怎么控制你的特种部队,他们要去哪儿,他们从哪儿离开,他们在战场上或是离开战场后是否能获得情报和信号,他们是否能从太空获得情报。情报是提供给正在执行任务的人吗?你能阻断敌方的信息流吗?你能绘制出他们的海量信息流吗?

帕兰提尔是硅谷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之一,也一直被公认为硅谷最神秘的大数据分析公司。一直以来,该公司都十分低调。

不过,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彼得·泰尔是声名显赫的硅谷大佬。2014年,他写的《从0到1》曾畅销世界。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 利普顿:回到联合创始人泰尔2003年创立公司时确定的使命是为客户提供软件,用于将大量数据从图像到电子表格集成到一个中央平台,安全地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该公司的名字来自泰尔喜爱的《指环王》,书中的帕兰提尔是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看到一切、联系一切的“视界石”。

在帕兰提尔成立之初,美国中央情报局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In-Q-Tel是帕兰提尔最早的投资者之一,也是公司成立最初的6年间唯一的客户。

2011年,彭博商业周刊称帕兰提尔是“美国情报界在反恐战争中使用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福布斯》杂志也指出:“帕兰提尔想成为国防合约商,而不是硅谷的独角兽。”

而在帕兰提尔和美国政府之间建立联系的关键人物,正是创始人之一彼得·泰尔。泰尔是少数公开支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硅谷大人物之一。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泰尔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捐赠了120万美元,并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为特朗普助选。特朗普执政期间,泰尔甚至被一些人称为“特朗普在硅谷的影子总统”。

特朗普上任前夕,在特朗普大厦举行的科技公司CEO峰会上,帕兰提尔首席执行官卡普受邀参会。与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相比,帕兰提尔是当时与会公司中市值最小的。

2022年春,俄乌冲突爆发后,帕兰提尔CEO卡普向欧洲领导人发了一封公开信,称随着军事冲突在欧洲家门口爆发,他们应该在硅谷的帮助下实现军火库的现代化。

卡普的呼吁得到了回应。

3个多月后,北约宣布,将设立一个总额10亿美元的创新基金,优先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和自动化等技术。

6月,卡普又秘密到访乌克兰,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会谈,重点讨论了防务合作以及在乌克兰设立数据分析公司等。

卡普表示,如今,先进的算法作战系统的力量如此强大,就相当于用战术核武器来对付只有常规武器的对手。

根据帕兰提尔IPO文件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帕兰提尔共有125家客户,包括美国中情局、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以及美国国税局,还包括丹麦、英国等其他十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

去年9月,帕兰提尔获得美国国防部一份价值2.29亿美元的合约。在一年的合约期内,该公司将为美国特种部队、联合参谋部和武装部队的所有分支机构,提供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技术支持。

事实上,自20世纪60年代硅谷成立以来,美国军方就一直与其保持着密切联系。

冷战时期,美国军方资助了第一批半导体开发商、第一批卫星监视和潜艇导弹系统的研发。

2018年,美国国防部在硅谷建立了一个前沿作战基地“国防部创新实验部门”,以满足一些更迫切的战略和战术需求。

美国国防部创新实验部门执行合伙人 赫里蒂奇:我们和整个硅谷生态系统中的风投公司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利用他们的很多投资组合公司来解决国防部的问题。

卡佩拉太空公司致力于研发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的新一代卫星。通过“国防部创新试验部门”,该公司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来自国防部价值1000万美元的合同。

如今,卡佩拉太空也参与到了俄乌冲突之中,直接与美国和乌克兰政府以及其他商业卫星公司合作,提供与战事相关的最新数据。

美国轨道洞察公司首席运营官 奥布赖恩: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巴黎统计了38963辆汽车,我们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这样做。

奥布莱恩所在的轨道洞察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公司,也是美国国防部创新实验部门的合作伙伴,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该公司可破译大量新的卫星图像。

美国轨道洞察公司首席运营官 奥布赖恩:这些新型卫星的强大之处在于,你每天都可以看到这个星球的任何一个角落,所以我们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物体,无论是汽车、火车、飞机、道路还是正在开发的新建筑物。

在现代战争中,军工企业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如今,随着科技发展,“科工复合体”也开始加入战争游戏,扮演地缘政治玩家的角色,甚至直接参与战场行动。

而当科技公司凭借“算法的力量”深度卷入军事冲突之时,其所拥有的权力也越来越引起人们警惕。正如《华盛顿邮报》所指出的:“战争向算法敞开大门,危险也随之而来。”

标签: #举个算法的例子 #前向算法和后向算法结合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