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往届高中毕业生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育——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研究

永大英语 116

前言:

当前兄弟们对“多重判定系数的意义”可能比较珍视,朋友们都需要知道一些“多重判定系数的意义”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多重判定系数的意义””的相关资讯,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往届高中毕业生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育——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研究

朱 程

摘要:本文以往届高中毕业生为视角,并基于问卷的量化研究,讨论了高中英语教育制度中的教材、教师、教法“三教”问题和跨文化教育问题,分析了往届毕业生对所接受的高中英语教育的基本满意度,并且阐述了高考复读阶段的英语教育。统计结果显示,高中英语教材的趣味性需加强,英语教师所用的教学法需要改进,并且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还存在着不足。另外,被调查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与其对高中英语教育的评价呈正相关,但又不一定与其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评价呈正相关,故英语课改更应该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而非只关注考试形式。

关键词:往届高中毕业生;高中英语教育;问卷;量化研究

一、引言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后,民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资源又相对有限,因此必然会有一部分考生在高考中被淘汰或者没有考取理想中的成绩。这些考生有一部分选择了高考复读,与应届高中毕业生相比,他们成为了往届高中毕业生。

湖南省岳阳市某县高考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为“高培中心”)建校于1991年,至2014年已经有二十三年的办学历史,这所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它是一所完全以往届高中生为生源的学校,它的建立及其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反映了高考复读是我国高考制度中一个现实而长期的现象。本研究将该学校作为问卷调查地点。

之所以将往届高中毕业生这个较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是因为这个群体已经接受了三年完整的高中教育,对高中英语教育已形成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高中英语教育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为基础英语教育改良、改革提供来自一线的第一手数据。本研究以该群体为视角,涉及到高中英语教育中的教材、教师和教法问题(即“三教”问题)、跨文化教育问题、教育满意度问题以及高考复读阶段的英语教育问题,研究方法则以基于问卷调查的量化研究为主。

二、调查相关背景

(一)问卷调查开展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开展于2013年5月20日,问卷发放对象为高培中心2012级文科(2)班和理科(4)班学生,问卷采用匿名答题形式。文科(2)班发放问卷59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理科(4)班发放问卷63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调查数据主要利用统计软件R version 3.0.2进行分析。

(二)被调查往届高中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往届生在每届高考中往往占据着不小的比例,以2012年湖南省高考为例,此届高考全省共36.3万考生,其中复读生6.4万人,占总考生人数的17.6%(刘帆,2012)。如果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衡量这部分往届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我们可以进行该学生群体第一次高考成绩的区间估计。上述文科(2)班和理科(4)班学生第一次高考英语平均分为89.21,标准差为22.18,共122名学生。此时,我们可以把2012级湖南省文科和理科往届高中毕业生当作总体,该总体第一次高考英语成绩的标准差σ未知,故该总体第一次高考成绩的均值μ在95%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85.24—93.19分。

两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8.64,中位数19,众数为19,上四分位数为19,下四分位数为18,标准差为0.70,最大值为20,最小值为17。据此可以估计湖南省往届高中毕业生的平均年龄在95%置信区间为18.50—18.77岁,所以高考复读生的年龄差距并不大,而且根据我国现行的入学年龄的相关规定,应届高中生一般于18—19岁毕业,由此可见往届高中毕业生一般在第一次高考后就即刻选择复读。

三、往届高中毕业生对高中英语教育的评价

为了了解往届高中毕业生对之前所接受的三年高中英语教育的评价,笔者首先着重讨论“三教”问题和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问题。另外,笔者还将分析往届高中毕业生对普通高中英语教育的基本满意度。

(一)高中英语教育的“三教”问题

“三教问题”,即教材、教师和教法问题,它一直是外语教学领域所讨论的热点。教材和教法与课程紧密相关,而教师在课堂上掌控着教材和教法。这三者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有关“三教”问题的研究不一而足,本文将以往届高中毕业生为视角,从教材的趣味性、教材的帮助程度和教师(在之前普通高中阶段的教师)的教学倾向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 教材的趣味性与教材的帮助程度

2007年9月之前,湖南省内各普通高中一般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在此之后开始将译林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牛津高中英语》作为英语教材,该教材一直被使用至今。《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共11册,前五册为必修教材,后六册为选修教材,每册为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不同的主题和版块。

对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趣味性,调查数据如下:被调查者认为非常无趣的占10.0%;比较无趣的占11.8%;趣味性一般的占56.4%;比较有趣的占19.1%;非常有趣的占2.7%。可见认为该教材比较有趣或非常有趣的学生并不占多数。接下来笔者将讨论英语教材的趣味性与它对英语考试(尤指高考英语)成绩提高的帮助程度以及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帮助程度之间是否存在依赖关系。

对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对英语考试(尤指高考英语)成绩提高的帮助程度,30.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有帮助;55.5%的被调查者认为帮助程度一般;10.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没有帮助;4.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没有帮助,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有帮助。

接下来进行一个独立性检验,我们可设H0:英语教材的趣味性与它对英语考试成绩提高的帮助程度独立,H1:英语教材的趣味性与它对英语考试成绩提高的帮助程度不独立,=38.403,df=(4-1)(5-1)=12,在此规定α=0.05,故(12)=21.0261,由于=38.403>21.0261,所以在α=0.05的水平上拒绝H0。总之,英语教材的趣味性与它对英语考试成绩提高的帮助程度这两个分类变量之间不独立,即存在依赖、相关关系。另外,c系数=0.509,说明上述两个分类变量中度相关。

对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帮助程度,21.8%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有帮助;57.3%的被调查者认为帮助程度一般;15.5%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没有帮助;5.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没有帮助,同样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有帮助。

这里再进行一个独立性检验,设H0:英语教材的趣味性与它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帮助程度独立,H1:英语教材的趣味性与它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帮助程度不独立,=31.892,df=(4-1)(5-1)=12,在此规定α=0.05,故(12)=21.0261,由于=31.892>21.0261,所以在α=0.05的水平上拒绝H0。总之,英语教材的趣味性与它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帮助程度这两个分类变量之间不独立,即存在依赖、相关关系。另外,c系数=0.474,同样说明上述两个分类变量中度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英语教材的趣味性与它对英语考试(尤指高考英语)成绩提高的帮助程度以及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帮助程度之间都存在着依赖关系,且相关程度为中度。Cunningsworth(1995:7)指出,在实现那些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而已经设定好的目标方面,教材能被视作最好的资源,尽管它们本身不能决定或成为这些目标,但教材的趣味性必然会影响到这些目标的表达。

2. 教师的教学法倾向

教师与教学法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决定使用何种教学法;教学法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倾向。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一道多项选择题,以了解高中英语教师倾向于在《牛津高中英语》每个单元的哪个版块所使用的教学实践较多。经统计,每个版块所用教学时间较多的人数和所占比例分别为:“Welcome to the unit”:5人,占4.5%;“Reading”:94人,占85.5%;“Word power”:27人,占24.5%;“Grammar and usage”:53人,占48.2%;“Task”:3人,占2.7%;“Project”:30人,占27.3%;“Self-assessment”:1人,占0.9%。由此可见,被调查学生的高中英语教师在“Reading”和“Grammar and usage”两个版块所用的时间较多,这说明英语教师们普遍注重课文和语法的讲解;在其他版块花费的时间较少,说明教师一般不太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而上述现状在教师们所普遍采用的教学法方面也有所体现。调查显示,教师使用的教学法和比例分别为:语法翻译法:81.82%;直接法:8.18%;听说法:3.64%;交际法:6.36%。可见采用语法翻译法的教师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英语教师们普遍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讲解课文、语法和用法,很少有英语教师直接用英语教授英语(直接法),或者引导学生反复操练英语听说能力(听说法),或者引导学生进行英语交际(交际法)(段文治,1997)。统计显示,被调查对象之前的高中英语教师采取语法翻译法教学的人数为90人,而对这种教学法非常满意的学生有11人,占12.2%,比较满意的有42人,占46.7%,满意度一般的有31人,占34.4%,比较不满意的有3人,占3.3%,非常不满意的有3人,占3.3%,这说明往届高中生对语法翻译教学法普遍没有厌恶感,甚至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于这种注重阅读的教学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们对于英语口语的提高没有诉求,数据显示26.4%的学生认为他们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非常少,62.7%认为比较少,9.1%认为比较多,只有1.8%认为非常多;而对于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愿望程度,3.6%的被调查学生表示非常不希望,3.6%比较不希望,25.5%一般,43.6%比较希望,23.6%非常希望,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表达的诉求。

问卷中还有一道多项选择题调查往届高中毕业生认为英语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包含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五个方面,其比例分别为:44.5%、15.5%、60.0%、19.1%和47.3%,即听力、阅读和翻译所占的比例最大。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上述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师注重语法、翻译和阅读,学生被动听英语且没有多说英语的客观条件。

3. 高中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技能教学,它更包含着语言所承载文化的教学。跨文化意味着两种文化的交流,如何用某种外语向持这种语言的人介绍本国文化也是跨文化语言教育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单一强调语音和句法的语言教学不能培养出既了解自己语言文化又了解其他语言和文化的言语者(Saint-Jacques,2012:53)。

统计显示,参与调查的往届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或非常重视介绍英语相关文化(如西方文化)的人数为33人,所占比例为30.0%;在教学过程中会介绍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且介绍得较多的人数仅为5人,所占比例为4.5%;而重视“跨文化”语言教育的教师也为5人。

以上数据说明,高中英语教师普遍不重视介绍英语所承载的文化,而介绍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的教师更少。但往届高中毕业生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应该学习英语相关文化知识的人数达105人,占95.5%;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应该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的人数为94人,占85.5%;而认同“跨文化”语言教育的人数为91人,占82.73%。以上教师和学生数据的巨大反差说明在“跨文化”语言教育方面,往届高中毕业生的教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二)高中英语教育的基本满意度

数据显示被调查学生对所接受的高中教育的满意度情况如下:非常满意:0.91%;比较满意:25.45%;满意度一般:60.91%;比较不满意:7.27%,非常不满意:5.45%。其中选择满意度一般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大,由此可推断湖南省往届高中毕业生对高中英语教育满意度一般的比例95%的置信区间为51.79%—70.03%;其次是选择比较满意的学生占25.45%,由此得出湖南省往届高中毕业生对高中英语教育比较满意的比例95%的置信区间为17.31%—33.59%。因此,我们可以说湖南往届高中毕业生对所接受的高中英语教育比较满意。

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单因素方差分析,目的是要验证往届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平时成绩(设为因变量)对高中英语教育的基本满意度(设为因子)有何影响。笔者通过问卷了解了被调查对象高考复读近一学年后(即至2013年5月20日止)英语考试成绩的一般情况。往届高中毕业生们在复读期间所进行的英语考试一般与高考英语考试的标准相同。笔者将湖南高考英语150分制的成绩分为六组,即130—150分;110—129分;90—109分;70—89分;50—69分和49分以下。被调查学生对高中英语教育的基本满意度从低到高设为1—5分(由于平时成绩在49分以下的只有一个案例,故在进行方差分析时被视为异常值未被处理)。

该方差分析过程如下:设H0:μ1=μ2=μ3=μ4=μ4=μ5(英语平时成绩对基本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H1:μ1,μ2,μ3,μ4和μ5不全相等(英语平时成绩对基本满意度有显著影响)。μ1,μ2,μ3,μ4和μ5分别指上述五个平时成绩组别(除了49以下)的往届高中毕业生的基本满意度的均值。设定α=0.05,第一自由度df1=4,第二自由度df2=104的临界值Fα=2.459,通过R version 3.0.2软件得知F=5.782>2.459,故拒绝原假设H0,所以被调查学生的平时成绩对高中英语教育的基本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另外,P值=0.000<α=0.05,同样可得出相同的推断。我们还得知多重判定系数R2=21.751%,这表明往届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平时成绩对高中英语教育基本满意度的解释比例达到21.751%,即其他因素的解释占78.249%,而多重相关系数R=0.46638,这说明英语平时成绩与高中英语教育基本满意度低相关,还有英语平时成绩之外的其他因素未考虑到。上述其他因素自然包括教师、教材和教法等外部客观性因素,而英语平时成绩是被调查者内部自身的因素,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虽然英语考试成绩与高中英语教育的基本满意度没有高度相关,但往届高中毕业生的平时英语成绩在这种满意度的评价中也是不可小觑的因素,图3.2.1也显示英语平时成绩与高中教育基本满意度基本呈正相关趋势,因为英语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该基本满意度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对高考这一现实因素的考虑。

说明:图3.2.1中,横坐标表示学生英语考试平时成绩,“n”的数值表示各英语考试平时成绩对应的学生人数;纵坐标表示学生对高中英语教育基本满意度的均值;象限中的圆点表示各分数层面学生基本满意度的均值,圆点上下延伸的线段表示这一均值在95%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

四、高中复读阶段的英语教育

高考复读阶段,即所谓的“高四”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阶段。本部分将结合调查问卷以及个案访谈讨论“高四”阶段的英语教育。

上文提到的被调查学生平时成绩所属各个区间的比例分别为:130—150分:5.45%,110—129分:30.00%,90—109分:40.91%,70—89分:12.73%,50—69分:10.00%,49分以下:0.91%,可见学生的英语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笔者目前未查阅到规定了高考英语及格线的正式官方文件,但英语教师普遍将90分设为及格线,我们发现处于及格线以上的人占76.36%。如果我们不设及格线,经计算,被调查对象英语成绩的偏态系数为0.528,为正值,但与0的差异不是很大。因此,往届高中毕业生现有的英语成绩为轻微右偏分布,因此可以说英语成绩较高的学生人数占多数,英语成绩较低的人占少数。

另外,笔者比较了本研究中被调查的两个班级复读前后高考的英语成绩(共122人),对此需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R version 3.0.2软件分析得出:对于“复读前高考英语成绩-复读后高考英语成绩”,其t统计量的值是-7.8805,95%的置信区间是(-8.973935,-5.370327),临界置信水平=0.00<0.05,所以复读后,被调查对象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提升,提升区间为5.37分至8.97分(95%的置信水平)。

笔者通过在该校一名任教近20年的英语教师了解到:高培中心一学年的教学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学期,教师结合学生高中所学英语教材进行整体的知识梳理;第二阶段为第二学期3月至5月中旬,该阶段主要针对当年高考题型进行专题复习,如语法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第三阶段为5月中旬至6月,该阶段为高考英语模拟试题的综合练习。可见“高四”的英语教育模式并没有摆脱普通高中阶段的窠臼,由于考试的驱动加上其他学科的压力,“高四”的英语教育不得不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问卷中设置了两道题目,旨在了解被调查者对于英语考试成绩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关系的认识。30.0%的被调查者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较高的英语考试成绩意味着较强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其余的被调查者对此比较不认同或非常不认同;另外,有66.4%的被调查者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较强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意味着较高的英语考试成绩。因此,尽管往届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成绩确实有所提高,但对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他们可能并不持肯定态度。

五、结语

如果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严格标准,上文分析的诸多数据表明,普遍来说,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育(至少在基层教育单位)与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部,2003:40),而这项以往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的问卷调查则更加凸显了课改进程中这些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该调查表明英语教材与英语考试成绩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都存在着依赖关系,而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现行教材的趣味性不够。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英语教材的趣味性建设;而“趣味性”又是相对的,故教材编写者应该以受教者为出发点,在编写教材之前,展开较大规模的定量和定性调查,使教材编写有据可依。

教师和教学(包括教学法和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该调查显示的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上的不足表明教师们应注重教学方面的个人发展,改变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项工作既关系到教师,即英语教育实践者本身,也关系到从事外语教学研究的人员:一方面,尽管上级教育部门会经常组织有关英语课改的研讨会或学习班,但是从整体上来说,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并未实现突破,而这种抱残守缺的现象至少在一线教育机构中是改观甚微的;这可能是因为教学理念比较传统的英语教师至今仍活跃在教育一线,他们可能在各教育单位对教学模式仍有较大的话语权,而即使部分教师有改良之心,也可能会由于英语教学大环境的影响而力不从心。因此,要实现英语教学的改革,教师们应首先主动树立冲破陈旧教学模式的意识,然后才有实践具体改革措施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当今中国的外语教学学术界,各种新鲜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近年来与外语教学相关的教育语言学(educational linguistics)也开始在国内兴起。这些“为学”的研究固然有其理论价值,但如何将这些理论“为用”,如何将其介绍给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实践者,如何处理好运用新兴教学理论可能产生的风险等,这些都是外语教学科研人员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否则,“闭门造车”对科研人员和教育实践者来说都是资源浪费。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看到英语考试成绩会显著影响学生对所接受的英语教育满意度的评价——分数低则评价低,分数高则评价高;通过复读,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整体上确实有所提升,但即便如此,对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也可能并不持肯定态度。上述两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矛盾——整体而言,学生们会基于英语考试成绩而对英语教育做出正相关的评价,但却不一定会基于英语考试成绩而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做出正相关的评价。一言以蔽之,这还是要归因于课改贯彻不力的问题,或者说“穿新鞋走老路”(郭华,2010)的问题。据新闻报道,未来几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考试形式会有较大的变动,但考试毕竟只是一种考查手段,只有将课改落实到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才能真正改善我国英语教育中的种种窘境。

参考文献

[1] Cunningsworth, A.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M]. Oxford: Heinemann, 1995.

[2] Saint-Jacques, B.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A]. In Samovar, L., Porter, R. & McDaniel, E.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13th ed.) [C].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2.

[3] 段文治.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的比较[J]. 丹东师专学报,1997(2).

[4] 郭华. 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J]. 课程·教材·教法,2010(1).

[5] 刘帆. 湖南高考报名人数预计2013年有望止跌 录取率波动不大[EB/OL].

20121108/t20121108_867011.shtml,2012-11-08/2014-04-1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English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er Graduates:——A Statistical Study Based on a Survey by Questionnaire

Zhu Cheng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er graduates and based on some quantitative studie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educational system in senior high school concerning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methods an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hen it analyses the basic satisfaction levels of the former graduates in relation to the English education they have received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subsequently illustrates the English education in schools for former graduates to re-attend classes for College Entrance English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eaching materials should feature more interesting qualities, that heavy responsibilities are still lef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staff’s pedagogies and that there yet exists a lack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In addition, the English examination grades of the surveyed student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basic satisfaction levels of the English education, but not necessari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practical competence of English.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the English course should be implemented more in practical teaching, rather than forms of examination.

Key words: former graduate of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questionnaire; quantitative study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4年第6期)

标签: #多重判定系数的意义 #多重判定系数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