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三线麦李沟——让人魂牵梦萦的前进机械厂(二)

千渭之汇 37013

前言:

眼前你们对“西安机械工厂”大概比较关怀,朋友们都想要了解一些“西安机械工厂”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有关“西安机械工厂””的相关知识,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作者:吴永鸿

四 陕西省前进机械厂初期的生产与生活

为了便于管理,军工厂都有一个特别的代号和信箱,这个代号与信箱代表着神秘、荣誉与自豪,有着特别的时代烙印。前进机械厂的代号是9916,我觉得念起来特别顺口。通讯地址是陕西省岐山县26号信箱,是省属“小三线”, 隶属于当时的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也是兵器工业部)陕西省第五机械工业局,后来隶属于省国防工办。厂子周边有曹家村、金家磨、甘秦村、东沟、张家沟、李家沟等自然村。相邻企业有陕西汽车制造厂,代号93。

前进机械厂厂址在1967年初确定以后,当时定员职工为1200人。为了让厂子尽快建好上马投产,解决急需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规划,由陕西机床厂包建,昆明海口镇的云南老牌军工企业国营第356厂(机枪总厂)援建,从这两个厂调来一批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及优秀工人,又从革命老区陕北招来一批学徒(一些文化程度高一点的还委派到外单位进修学习)。根据建厂初衷,前进机械厂的主要产品“班用机枪”,厂子也开始了边建设边生产的步伐,在最初的“班用机枪”试制阶段,由于生产工艺问题还未能形成正式有效的生产线,都是凭人工单件徒手操作,产品质量根本就无法控制,更别谈生产效率了。此时文革也开始进入高潮,冰峰书记与梁守富厂长被批斗退出了领导岗位,全厂职工也分成了两派,整天闹腾个不停。到了1968年,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根据上级要求,由部队临时加入到厂子的管理,目的是想把厂子混乱的局面控制住,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当时兰空部队在岐山有个基地,派来两名战士,无奈两名战士对地方企业的管理也镇不住,有点束手无策,部队又派了七、八个人的工作组来,有个团级领导接管了全厂,统称为军宣队。再后来岐山的兰空基地撤走了,派驻厂子的人员跟随部队一同撤走后,从当时的宝鸡县武装部又派来了一个营级干部接管厂子的领导。一直到1969年年底,从西安三桥的兰字815部队,为支援三线建设分配我厂100多名人员,其中就有一位担任了前进机械厂的第二任书记——强进荣。厂长是从宝鸡发电厂调来的缪玉振。至此,部队人员才算完全撤走。

1968年部队派员后,虽然混乱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班用机枪的生产还是处于试制阶段,生产始终没有走上正轨,基本上没有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更别说建一条良好的生产线了。兰字815部队,最早是第五机械工业部华山机械厂设在西安三桥的名为211的一所技校,1960年更名为“西安第一工业学校”,后又更名为“西安第一机械工业学校”,在这两次更名过程中技校也变成了中专,学生大部分都是西安市区和郊县的人,老师全国各地都有,文革后期沈阳第五研究所(原解放军沈阳高级炮校)与该校合并,学校合并后变为研究单位,当时被简称为8所,后来又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字815部队”。由于合并后人员富裕太多,当时全国的三线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急需各方面的人才,便抽调一部分师生支援三线军工厂,1969年底就有一、二百人调入前进机械厂,充实到工厂的建设中。这些技术人员的到来为前进机械厂“班用机枪”顺利投产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加班加点一心为了国家、为了厂子能尽快投产,研制出了“班用机枪”各种零件的生产工装,尤其是班用机枪的关键件——机芯压光夹具的研制过程中,来自815的几名骨干冲锋在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与当时军宣队的李队长立下军令状,吃住在单位,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攻关,终于如期拿下了这套工装的设计生产任务。(工装就是产品加工时所用的夾具、模具、样板等,总称为工装夾具。如钻孔用的钻模,挤枪管来复线用的挤絲冲头,冲压件用的各种冲模,靠模铣用的靠模版等等,主要保证产品零部件质量和互换性)。工装投入到每个生产环节,保证了产品各个零部件的质量,“班用机枪”顺利试制成功,满足了设计要求,质量也能稳定下来,达到了批量生产的目的,形成完整的一条生产线。可以说815这些师生,为前进机械厂的“班用机枪”生产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支援国防建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前进机械厂从1970——1979年生产军品,依指令性计划进行,1974年达到设计产量,1979年最高年产达1800挺。80年代左右,依照上级的指示,很多从815来的老师归队,大部分被调回各大专院校任教,只有很少一些人留下来。

由上可知,前进机械厂为什么西安人、陕北人、东北人、云南四川山西人比较多的原因了。815部队后来又改名为203研究所,搬至丰浴口,原址现在是武警学院地盘。

“班用机枪”生产线建成投产后、为了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快速投入到部队,为国防建设做贡献,全厂生产任务也在不断增加,那时候大家思想都比较单纯,上班只想着好好干活,加班加点没加班费,顶多供一餐夜班饭,但只要一号召,没有人不去的。一些学校的毕业生、下乡知识青年等不断地充实到厂子的生产队伍中,当年这批知青有些是老三届,他们有较好的政治素养、文化底子,能吃苦,有干劲,有的又经过上山下乡在农村生活的锻炼,个个生龙活虎、朝气蓬勃,有着高涨的工作热情,他们的到来给厂里增添了新气象,对厂子的有序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这些青年人中,不乏有许多本厂老职工的子弟,他们不仅从父辈手中接过了建设国防、发展前进机械厂的重任,还把军工人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传承了下来。

根据中央对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前进机械厂的生产区隐蔽在麦李沟的最里面,都是依山而建,根据地形的高低错落,横七竖八地建起了厂房,个个都隐藏在沟沟岔岔中。早期的厂房都是红砖墙、木架屋顶,屋顶上铺的是灰色或者红色的瓦,都比较低矮,远看厂区极像民房。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才建起了一些高大的、全钢筋水泥结构的厂房。

建厂初期,厂里进入了边建设边生产的阶段,大家的生活、办公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由于厂区还没有建好无法办公,就在当地的曹家村购买了一块地皮建起“大院”, 医务所(当时还算不上医院)和一些部门办公室都设在这个大院里,后来厂区建好后,才陆续搬到新的办公处所,大院的房子便成为职工宿舍。在大院南边同时建了一排平房,称为七间房,也是作为职工宿舍的。这些房子都是土胚瓦房,在当时算是最上等的住房了,只有工龄稍长的双职工带家属的才有资格被分配到。

小山沟里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的人,职工住宿的确成了最大的问题,听一些老职工说,刚开始厂里没办法一下子给每个人提供住房,厂领导组织工人先自建临时住所,有些双职工就暂时租住在附近农民家里,租金自然由厂里负责,还有些单身职工干脆把铺盖搬到了车间,既是生产场地又是休息场所。后续建筑队进驻以后才陆续建起了最早一批的单身楼、五栋楼、五排平房、四排平房、母子楼(六号楼)、七号楼等。70年代末才开始建真正意义上的单元楼房了,最先是1978——1979年建的八、九号楼,1980年建成的十号楼。通过十年的建设,职工住房问题基本解决。到了1980年后,同属一个三线小军工系统的陕西省跃进机械厂(铜川3#信箱,代号977),因生产生活水源严重缺乏及地方病的原因,上级部门决定解散该厂,解散后的一部分职工与家属上级安排前进机械厂接收,这给刚刚缓解住房问题的厂里又增加了不少困难,厂子决定拆除原有的四排平房,在原址建起了十一、十二号楼。后面又通过在当地农村征地的办法,1985年建好了十四号楼、十五号楼。之后停了几年再没有建住宅楼,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了十六号楼,十七号楼是最后一座建造的住宅楼。当时职工可以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由工厂分配住宅,象征性地收一些租金。

后期的“陕西省前进机械厂”居住生活的自然环境还算不错,不属于那种荒凉的地方,四周青山绿水,与戈壁滩相比这里是天堂了。厂子离最近的高店镇也就7公里,蔡家坡15公里。铁路大动脉陇海线就从蔡家坡经过,由于蔡家坡周围国有企业比较多,除过特快列车不停靠蔡家坡外,其他列车基本都要在蔡家坡火车站停一下,这给周边单位、农村等人员的出行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高店与蔡家坡之间一直被渭河隔断着,麦李沟有了工厂后,大桥也建了起来,铺上了砂石路(后来铺上了柏油),方便了两岸群众的来往。工厂本又是个小社会,衣食住行都有人管。厂里为了职工的出行,每天都有班车发往蔡家坡。这里虽然远离大都市,交通不算便利,厂子里的各种生活设施配套完善、福利尚可。幼儿园、中小学校、商店、职工食堂、露天电影院、灯光球场、职工澡堂、招待所、图书馆、医院一应俱全,就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大家相互之间也是坦坦荡荡其乐融融,生活还是井井有条的。在物资相对匮乏的那个年代,虽然工人工资只有几十元钱,但也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厂子里有自己的车队和福利科,职工的吃穿用都是从大城市直接拉来的,由于是福利性质的,价格也都很便宜,大家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70年代只有国营工厂才有所谓丰厚的福利,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作为一名军工人有着自身的优越感,觉得当军工人有着无比的光荣与自豪,还有对国家能安全发展的一种责任与担当。

发往蔡家坡的班车,最早是无棚的大卡车

后来的班车把卡车车厢加装了这种带窗户的顶棚,可以遮风避雨了

这条沟自从有了国营工厂,一下子增加了上千人,人们的吃喝拉撒自然而然就带动了周围农村的发展,村民可以不用跑远路,就近把自己产的各种农副产品拿到厂家属区换些零用钱。厂里在家属区还设有菜部,当地政府专门设有粮油站、百货商店。厂子定期会从外面采购蔬菜柴米油盐醋等一些生活必需品,每到逢年过节为了搞好职工生活,厂里福利科还专门派车,从外面大城市拉回一些高级一点的食材售卖给职工。

当时的百货商店和菜部

1980年后,国家改革开放,经营个体小商贩的人多了起来,这些小商小贩也陆续进入厂生活区摆摊设点经营起来。九十年代初是最兴盛的时候,家属区街道边固定的小商店就有三四家,卖菜、卖小吃的一字排开二三十米长,还有了私人开的饭馆。厂里的生产也在不断扩大,年年也有不少的大中院校的毕业生被分配到厂子里,职工及家属人数一度达到了最高记录的近三千人之多。

那个时候,人们都过着从家到单位、从单位到家的“两点一线”简单生活。单位就是一个大集体。家,是大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晨,遍布整个厂区、生活区的高音大喇叭播放出的起床号、歌曲《东方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响彻每个角落。大家也都是听着这个广播声后开始起床的,洗漱完毕,简单在家吃完早饭,或步行、或骑着二八自行车,沿着家属区通往厂区的马路走向厂区大门。学生也不用家长接送,自己去子弟学校上学了。未上学的孩子被家长送到托儿所。还在哺乳期的幼儿则由母亲抱着去上班,寄放在厂大门右侧平房的哺乳室,由专门的哺育员负责照顾。每到孩子该喂奶的时侯,年轻的妈妈们从车间一路小跑去哺乳室给孩子喂奶,事后又匆匆跑向车间工作。

黄昏,伴随着大喇叭里传来的《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工人们,像一股洪流涌出工厂大门,车铃声、说笑声响成一片。

下班回家的工人们

最初的几年,大家都住在平房里,就像一个大杂院一样,晚饭后,人们走出住所,房前屋后,有的围坐一块天南海北地谝闲传,不时地传出他们哈哈的大笑声;有的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一个小桌周围,你踮着脚尖往里看,不是打扑克就是下象棋的,水平不行常常玩输的,脸上被贴满了纸条也分辨不清是谁了;小孩们则在这些三五成群的大人们中间不停地穿梭着、嬉闹玩耍着。天空开始慢慢黑了下来,仰望天空,开始有星星出现,天越来越黑,星星也越来越多,繁星闪烁着,亮暗参差不齐,密密麻麻,一直连到山顶上,好像站在山顶就可以摘下星星似的。什么北斗七星等等看的清清楚楚,如果仔细看还会发现有些 “星星”一直朝一个方向快速运动着,那可是人造卫星哦!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唯美。现在,仰望天空,哎......这还是孩童时的那片明亮的天空吗?

周末,根据季节的不同,厂职工有上山打猎的(当时厂子里几乎家家都有猎枪),有钓鱼的,有骑着车子去高店以东的安乐、华明换大米的,有进山摘野杏、野葡萄、打毛栗子、打核桃的,有去附近农村看看有谁家养的鸡卖、回来做给家人享用的。还有的骑上二八大自行车,大梁上斜座着老大,媳妇抱上小点的坐在后座上,一家可以出去在附近镇子逛一天。

换大米的路上

全家去附近镇子上逛一逛

春季,柔和的春风翻越四周山脉,送来了暖和的空气,轻轻抚摸着沟里的万物生灵,此时万物开始复苏,草长莺飞,耕耘播种,一片盎然,周围悄悄地变成了绿色,农民地里的麦苗开始返绿。最有印象的还是四月底五月初山上的槐树林,这个时候正是槐花盛出的季节,处处可以看到一串一串挂在枝条上,随风摇摆的槐花。随着和和春风吹向山下,槐花浓浓的香味也顺其自然地从山上缓缓流淌到沟里,这个时候整个麦李沟被槐花的香味填满,有时在家里都可以嗅到花香。啊!那个花香味,沁人心脾,难以忘怀。

夏季,一声“白糖冰棍哦......豆沙冰棍哦......”,一位中年偏大的老者骑着破旧的二八自行车,叫卖蔡家坡陕九、西机冰棍的声音会不断地传入你的耳畔,小孩们向大人要来几枚钢镚端个白搪瓷茶缸,飞奔寻找声音的来源。那时候,最爱吃的东西莫过于不到1毛一根的冰棍了,如今却变成了记忆中的味道。想到这,卖冰棍老头的模糊的相貌总会浮现在眼前,瘦瘦的晒黑脸庞,一双有神的眼睛,戴一顶遮阳的草帽。

秋季,人们都说秋季是丰收的季节,麦李沟的秋季会被遗忘吗?经过夏热的炙烤,麦李沟的秋天更加迷人,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秋天是用金色绘成的画册,山上的颜色也开始慢慢地发生起变化来,原来单一的绿色不再是主角,植物种类的不同,颜色也不尽相同,有淡淡的杏黄色、金色、红色,五彩斑斓。

冬季,麦李沟的色彩单调了起来,灰色一片,有时候整个山里会被大雪覆盖。印象中麦李沟的冬天还是非常寒冷的,学生中谁能有一顶火车头式的棉帽子,那真是让人羡慕。上课的教室也非常寒冷,班主任老师在教室架起了蜂窝煤炉子,炉子和蜂窝煤好像都是厂里给学校免费配发的,只是每个班级的蜂窝煤要班里的男学生拉着架子车,去厂里福利科的煤场拉回来。

玩过的游戏

回忆那个年代,路边的一个沙子堆或者一堆泥巴可以让你和小伙伴玩上一整天,一摞工地的砖头都可以让男孩子摆弄一个晌午。女孩热衷于跳皮筋、抓沙包、抓羊拐,男孩则热衷于拉马架、斗鸡。谁能有个铁环,玻璃球玩都算是高档玩具了。

羊拐,还能记得4个面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当时的前进机械厂也受地震的影响不小,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大家都不敢住在室内,厂里给职工发放木料、竹竿、牛毛毡、塑料布、铁丝等材料,都在房前屋后搭建防震棚,家属区稍微宽敞一些的地方更是搭满防震棚,灯光球场、电影场、学校操场到处都是。

防震棚的式样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人”字形的较为简单;一种是高级一点的,左右两边有2米左右的垂直立柱,中间再有一根更高一点的立柱搭建起来。小孩们瓜兮兮地不知道地震的可怕,在防震棚前后跑来跑去,藏来藏去,追来打去的,倒成了他们好玩的地方。胆子小些的职工一直在防震棚里住到当年的冬天才搬回去。

(未完待续)

关于作者

作者:吴永鸿,4岁时随父母来到前进机械厂,在厂里工作生活30年,对那片土地充满热爱,大山里的三线往事至今魂牵梦萦。

本文由吴永鸿原创,并在微信公众号【千渭之汇】首发。更多原创文章请至微信公众号【千渭之汇】查看。

标签: #西安机械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