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流行算法:树的最小支配集、最小点覆盖和最大独立集

无中生有曰创新 169

前言:

现时小伙伴们对“算法最优子结构”大体比较着重,我们都想要了解一些“算法最优子结构”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对于“算法最优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希望咱们能喜欢,姐妹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一、定义

设G=(V,E)是一个图,逻辑结构分为两部分:V和E集合,其中,V是顶点,E是边。

简单定义如下:

树(图)的最小支配集:点集中取出尽量少的点,使剩下的点与取出来的点都有边相连。

树(图)的最小点覆盖:点集中取出尽量少的点,使得所有边都与选出的点相连。

树(图)的最大独立集:点集中取出尽量多的点,使得这些点两两之间没有边相连。

二、详细描述1、最小支配集(minimal dominating set)

对于图G=(V,E)来说,设V'是图G的一个支配集,则对于图中的任意一个顶点u,要么属于集合V',要么与V'中的顶点相连。在V'中除去任何元素后V'不再是支配集,则支配集V'是极小支配集。称G中所有支配集中顶点个数最少的支配集为最小支配集,最小支配集中的顶点个数称为支配数。

如图2-1 最小点覆盖V' = {1},红色结点1覆盖了2、3、4、5结点。

图2-1

如图2-2 最小点覆盖V' = {2,6,7},红色结点2覆盖了1、4、5结点;红色结点6覆盖了3、8、9结点;红色结点7覆盖了重复的3、9结点。

图2-2

2、最小点覆盖(minimum point coverage)

对于图G=(V,E)来说,设V'是图G的一个顶点覆盖,从V中取尽量少的点组成一个集合,使得E中所有的边都与取出来的点相连。在V'中除去任何元素后V'不再是顶点覆盖,则V'是极小点覆盖。称G中所有顶点覆盖中顶点个数最小的覆盖为最小点覆盖。

如图2-3 极小点覆盖,也是最小点覆盖V' = {1, 2, 3},红色结点1覆盖了4红色的条边;蓝色的结点2覆盖了2条蓝色的边;绿色的结点3覆盖了两条绿色的边。

图2-3

如图2-4 最小点覆盖V' = {2, 4, 7}, 红色的结点2覆盖了3条边(2, 5),(2, 6),(2, 8); 红色的结点4覆盖了3条边(4, 7),(4, 8),(4, 9); 红色的结点7覆盖了3条边(7, 1),(7, 3),(7, 4)。

如图2-4

如图2-5 最小点覆盖V' = {2, 3, 8,9}, 红色的结点2覆盖了3条边(2, 1),(2, 4),(2, 5); 红色的结点3覆盖了3条边(3, 1),(3, 6),(3, 7); 红色的结点8覆盖了3条边(8, 4),(8, 5),(8, 6);红色的结点9覆盖了2条边(9, 6),(9, 7)。

图2-5

3、最大独立集(minimum independent set)

对于图G=(V,E)来说,设V'是图G的一个独立集,则对于图中任意一条边(u,v),u和v不能同时属于集合V',甚至可以u和v都不属于集合V'。在V'中添加任何不属于V'元素后V'不再是独立集,则V'是极大独立集。称G中所有顶点独立集中顶点个数最多的独立集为最大独立集。

如图2-6 极大独立集,也是最大独立集V' = {2,3}

图2-6

如图2-7 最大独立集V' = {1,4,5,6,7}。

图2-7

如图2-8 最大独立集V' = {a,c,j,f,g}, 极大独立集V' = {a,d,h,f},

图2-8

三、演示例子

先介绍贪心策略的基础知识:

贪心策略是一种常见的算法思想,具体是指,在对问题求解时,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他所做出的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贪心算法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关键是贪心策略的选择,选择的贪心策略必须具备无后效性,即某个状态以前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后的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这样求出的局部最优解也是全局最优解。

1、最小支配集

最小支配集问题具有贪心选择性质和最优子结构性质。

1.1 贪心算法

首先选择一结点为树根,再按照深度优先遍历得到遍历序列,按照所得序列的反向序列的顺序进行贪心,对于一个即不属于支配集也不与支配集中的点相连的点来说,如果他的父结点不属于支配集,将其父结点加入到支配集。

以根结点深度优先遍历整棵树,求出每个点在深度优先遍历序列中的编号和每个点的父结点编号。按照深度优先遍历的反向顺序检查每个点,如果当前点不属于支配集也不与支配集的点相连,且它的父结点不属于支配集,将其父结点加入到支配集,支配集中点的个数加 1,标记当前结点, 当前结点的父结点, 当前结点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因为这些结点要么属于支配集(当前点的父结点),要么与支配集中的点相连(当前结点和当前结点的父结点的父结点)。

图3-1 图G

已知:如图3-1 G(V,E)。

求:图G的最小支配集。

解答:为了简化描述,先做如下声明:

条件A:当前点不属于支配集也不与支配集的点相连,且它的父结点不属于支配集。

标记B: 标记当前结点,当前结点的父结点,当前结点的父结点的父结点。

第1步,首先对图3-1的图G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深度优先搜索,获取结果序列:1,2,4,8,5,6,3,7,9。其反向顺序为:9,7,3,6,5,8,4,2,1。记住搜索时的父结点(因为有多个邻结点时,选择邻结点的次序不同会导致有多个搜索序列,对应的同一个编号的结点的父结点也会不同)。

第2步,开始初始化支配集V’ = { }, V={9,7,3,6,5,8,4,2,1},考察当前结点9,满足条件A, 则将其父结点7加入支配集,有V’ = {7 }。 当前结点9采取动作标记B,则V={9*,7*,3*,6,5,8,4,2,1}。如3-2所示。

图3-2

第3步,考察V中没做标记的结点6,满足条件A,则将其父结点8加入支配集,有V’ = {7,8 }。 对当前结点8采取动作标记B,则V={9*,7*,3*,6*,5,8*,4*,2,1}。如图3-3所示。

图3-3

第4步,考察V中没做标记的结点5,其父结点8在支配集中,不满足条件A,也做标记,有V={9*,7*,3*,6*,5*,8*,4*,2,1}。

第5步,考察V中没做标记的结点2,满足条件A,则将其父结点1加入支配集,有V’ = {7,8,1}。对当前结点2采取动作标记B,则V={9*,8*,7*,6*,5*,4*,3*,2*,1*}。如图3-4所示。

图3-4

最终采用贪心算法得到了图3-1中图G的最小支配集V’ = {7,8,1}。

再举一例

如图3-5所示的图G。

图3-5

第1步,其深度优先搜索结果0,3,1,5,2,4,6。逆序为6,4,2,5,1,3,0。

第2步,开始初始化支配集V’ = { }, V={6,4,2,5,1,3,0},选结点6,满足条件A,将父结点5加入V’ = {5 }, 标记V={6*,4,2*,5,1*,3,0}。

第3步,选结点4,父结点是5,不满足条件A。标记V={6*,4*,2,5*,1*,3,0}。

第4步,选结点2,父结点是5,不满足条件A。标记V={6*,4*,2*,5*,1*,3,0}。

第5步,选结点3,满足条件A。父结点0加入V’ = {5,0 }, 标记V={6*,4*,2*,5*,1*,3*,0*}。

采用贪心算法得到最小支配集V’ = {5,0}。如图3-6所示。

图3-6

小结:

对图3-1,选择的根不同,选择的相邻结点不同,导致深度优先搜索的结果序列不同,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最小支配集。

1.2 树形动态规划算法

强调一下,这里的动态规划算法只适合树形图。

一个结点被覆盖,分为3种情况:

被它自己覆盖被它的儿子结点覆盖被它的父亲覆盖

1> 状态定义

对于每个点设计了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意义如下:

dp[i][0]: 点i属于支配集,并且以点i为根的子树都被覆盖了的情况下,支配集中包含的最少点数。

dp[i][1]: 点i不属于支配集,且以i为根的子树都被覆盖,且i被其中不少于1个子结点覆盖的情况下,支配集包含的最少点数。

dp[i][2]: 点i不属于支配集,且以i为根的子树都被覆盖,且i没被子结点覆盖的情况下,支配集包含的最少点数。

状态转移方程

第一种状态

dp[i][0]等于每个儿子结点的3种状态(其儿子是否被覆盖没有关系)的最小值之和加1,即只要每个以i的儿子为根的子树都被覆盖,再加上当前点i,所需要的最少点的个数。

转移方程为:

dp[i][0] = 1 + Σmin( dp[son(i)][0], dp[son(i)][1], dp[son(i)][2] )

第二种状态

如果点i没有子结点,那么dp[i][1]=INF(无穷大);否则,需要保证它的每个以i的儿子为根的子树都被覆盖,那么要取每个儿子结点的前两种状态的最小值之和,因为此时i点不属于支配集,不能支配其子结点,所以子结点必须已经被支配,与子结点的第三种状态无关。如果当前所选的状态中,每个儿子都没有被选择进入支配集,即在每个儿子的前两种状态中,第一种状态都不是所需点最少的,那么为了满足第二种状态的定义,需要重新选择点i的一个儿子的状态为第一种状态,这时取花费最少的一个点,即取min(dp[u][0]-dp[u][1])的儿子结点,强制取其第一种状态,其他儿子结点都取第二种状态。

转移方程为:

if(i没有子结点)    dp[i][1] = INFelse    dp[i][1] = Σmin( dp[son(i)][0], dp[son(i)][1] ) + inc其中对于inc有:if(上面式子中的Σmin(dp[son(i)][0], dp[son(i)][1]) 中包含某个dp[son(i)][0])    inc=0;else    Inc = min(dp[son(i)][0]-dp[son(i)][1])。

第三种状态

i不属于支配集,且以i为根的子树都被覆盖。i没被子结点覆盖,那么说明点i和点i的儿子结点都不属于支配集,则点i的第三种状态只与其儿子的第二种状态有关。

转移方程为:

dp[i][2] = Σdp[son(i)][1]。
2、最小点覆盖

图3-7 图G

2.1 贪心策略

在用贪心法解决最小点覆盖问题中,它贪的是覆盖的边最多的顶点。用邻接矩阵存储无向图,矩阵中每行的和即为顶点的出度。出度最多的顶点即为最优量度标准。

最小点覆盖其一般特性:

(1)找覆盖边最多的顶点

(2)已选中的顶点和未选中的顶点

(3)选择函数:从未选的顶点集中找到出度最多的顶点

第1步,从图3-7中,对图G创建邻接矩阵,横坐标与纵坐标代表结点编号,直接相邻结点置1,没有直接相邻置0。如图3-8所示。

图3-8

第2步,设h[i] (i=1-9)表示1到9行每一行的1的累加和。h[1]=3, h[2]=4, h[3]=4,h[4]=3,...,h[9]=3。找到其中最大值 h[2]=4的结点2, 将结点2对应的第2行与第2列中所有的1改为0。如图3-9所示。

图3-9

第3步,重新计算矩阵值,得到最大值h[3]=4, 找到结点3,对应的第3行第3列所有的1改为0。如图3-10所示。

图3-10

第4步,重新计算矩阵值,得到最大值h[8]=4, 找到结点8,对应的第8行第8列所有的1改为0。如图3-11所示。

图3-11

第5步,重新计算矩阵值,得到最大值h[9]=3, 找到结点9,对应的第9行第9列所有的1改为0。如图3-12所示。

图3-12

采用贪心算法得到最小点覆盖V’ = {2,3,8,9}。如图3-13所示。

图3-13

2.2 树形动态规划法:

状态定义

对于最小的覆盖问题,为每个点设计了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的意义如下:

1> dp[i][0]: 点i属于点覆盖,并且以点i为根的子树中所连接的边都被覆盖的情况下,点覆盖集所包含的最少点数;

2> dp[i][1]: 点i不属于点覆盖,并且以点i为根的子树中所连接的边都被覆盖的情况下,点覆盖集所包含的最少点数。

状态转移方程

第一种状态

dp[i][0],等于每个儿子结点的两种状态的最小值之和加1

状态转移方程如下:

dp[i][0] = 1 + Σmin(dp[son(i)][0], dp[son(i)][1])

第二种状态

dp[i][1],要求所有与i连接的边都被覆盖,但是i点不属于点覆盖,那么i点所有的子结点都必须属于点覆盖,即对于点i的第二种状态与所有子结点的第一种状态无关,在数值上等于所有子结点的第一种状态之和。

状态转移方程如下:

dp[i][1] = Σdp[son(i)][0]
3、最大独立集3.1 贪心策略

首先选择一点为树根,再按照深度优先遍历得到遍历序列,按照所得序列的反向序列的顺序进行贪心,对于一个即不属于支配集也不与支配集中的点相连的点来说,如果他的父结点不属于最大独立集,将其父结点加入到独立集。

3.2 树形动态规划法

状态定义

对于最大独立集问题,为每个结点设立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的意义如下:

1> dp[i][0]: 点i属于独立集的情况下,最大独立集中点的个数

2> dp[i][1]: 点i不属于独立集的情况下,最大独立集中点的个数

状态转移方程

第一种状态

dp[i][0],由于点i属于独立集,他的子结点都不能属于独立集,所以只与第二种状态有关。

状态转移方程如下:

dp[i][0] = ∑dp[son(i)][1] + 1

第二种状态

点i的子结点可以属于独立集,也可以不属于独立集。

状态转移方程如下:

dp[i][1] = ∑max(dp[son(i)][1], dp[son(i)][0])

这个状态转移方程的意思就是:

当 i 结点被选中的时候,那么它的所有儿子结点肯定不能被选中;当 i 结点没有被选中的时候,它的儿子结点可以属于独立集,也可以不属于独立集,所以取两者中的较大者。四、附录附录1

定义:如果一个图是二分图,那么它的最大独立集就是多项式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求证: |最大独立集| = |V|-|最大匹配数|

证明:

设最大独立集数为U,最大匹配数为M,M覆盖的顶点集合为EM。

为了证明|U|=|V|-|M|,我们分两步证明|U|<=|V|-|M|和|U|>=|V|-|M|

1、 先证明 |U|<=|V|-|M|

M中的两个端点是连接的,所有M中必有一个点不在|U|集合中,所以|M|<=|V|-|U|

2、 再证明|U|>=|V|-|M|

假设(x,y)属于M

首先我们知道一定有|U|>=|V|-|EM|,那么我们将M集合中的一个端点放入U中可以吗?

假设存在(a,x),(b,y),(a,b)不在EM集合中

如果(a,b)连接,则有一个更大的匹配存在,矛盾

如果(a,b)不连接,a->x->y->b有一个新的增广路,因此有一个更大的匹配,矛盾

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取M中的一个端点放入U中肯定不会和U中的任何一个点相连,所以|U|>=|V|-|EM|+|M|=|V|-|M|

所以,|U|=|V|-|M|

附录2

二分图的最小顶点覆盖

定义:寻找一个点集,使得图上任意一条边至少一个端点位于这个点集内部。

求证:二分图的|最小点集| = |最大匹配|

证明:

按照定义所说,就是最大匹配中的每个匹配的一个结点就是最小点集。

如果有一条边的两个端点都不在EM中,那最大匹配就会变成|M|+1,产生矛盾。所以又|最小点集|<=|最大匹配|

我们现在只看最大匹配M,如果最小点集小于M,那么肯定有边无法涉及到,因此|最小点集|>=|最大匹配|

所以有|最小点集|=|最大匹配|

对于一个一般图是NP Hard的问题,对于二分图可能就是多项式可解的问题。

附录3

最小路径覆盖

定义:

一个有向无环图,要求用尽量少的不相交的简单路径覆盖所有的结点。

构图:

建立一个二分图,把原图中的所有结点分成两份(X集合为i,Y集合为i’),如果原来图中有i->j的有向边,则在二分图中建立i->j’的有向边。

求证:|最小路径覆盖| = |V| - |M|

证明:

图4-1

图4-1中,对应左边的DAG构造了右边的二分图,可以找到二分图的一个最大匹配M:1->3′ 3->4’,那么M的这两条匹配边怎样对应DAG中的路径的边呢?

使二分图的一条边对应于DAG中的一条有向边:1->3’对应于左图的1->3,这样DAG中的1就有一个后继结点(3回事1的唯一后继结点,因为二分图中的一个顶点之多关联一条边!),所以1不会成为DAG中的一条路径中的结尾顶点,同样,3->4’对应于左图的3->4,3也不会成为结尾顶点,那么原图中总共有4个顶点,减去2个有后继的顶点,还有两个顶点,即DAG路径的结尾顶点,每个即为顶点对应一个路径。二分图中寻找最大匹配M,就是找到了对应DAG中的非路径结尾顶点的最大数目,那么DAG中|V|-|M|就是DAG中结尾顶点的最小数目,即DAG的最小路径数目。

标签: #算法最优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