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大家对“进度图有几种形式”大体比较关心,咱们都想要学习一些“进度图有几种形式”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有关“进度图有几种形式””的相关资讯,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了解一下吧!1、甘特图
甘特图是一种通过条状图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况的图表,以提出者亨利·劳伦斯·甘特(Henry Laurence Gantt)的名字命名。甘特图通常用于说明项目或生产计划进度。在项目管理中,是很常用到的图表。
甘特图的基本结构:图中有一条横轴表示时间刻度,纵轴表示将项目分解成的子任务列表,将各个子任务在被执行的时间段中用条状图形或线条标出。
甘特图中的条状图形或线条直观表明计划何时开始,已完成的进展与计划结束的时间,便于管理者弄清项目的剩余任务,评估工作进度。甘特图的特点是突出了项目或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时间,这是它的主要关注目标。
甘特图表达的几种信息:
以图形的形式显示活动;显示了进度的比例;可以含日历天和持续时间,不将周末节假算在进度内。
2、燃尽图
燃尽图是用于表示剩余工作量的图表,可以直观的预测何时工作将全部完成,常用于项目管理或者敏捷方法中。
燃尽图的基本结构:底部的横轴(X轴)表示时间,左侧纵轴(Y轴)表示工作量,工作量单位可以是工时、故事点或功能点数量。对于每一个X轴时间,可以在图上绘制3个点,分别表示计划剩余工作量、实际剩余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然后把这三类点用连连起来,形成3条折线,为便于观察,3条折线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
一般把计划剩余工作量对应的折线称为理想线,实际剩余工作量对应的折线称为实际线。理想线作为参考偏差的依据,而实际线与理想线对比,适时作出调整。它们的解读规则是:如果实际线在理想线下面,说明进展顺利,可以按期完工交付。如果实际线在理想线上面,说明进展落后于计划,可能出现延期交付。
3、燃起图
燃起图用两条曲线分别绘制随时间的推移完成的工作量和总工作量的变化情况。使用燃起图可以更好地了解进度、范围变更和预期完成时间。它为所有干系人提供了更清晰的进度状态。特别是当团队的工作范围很容易发生变化时,相较于燃尽图,更优先选用燃起图。
燃起图的基本结构:图表底部的横轴(X轴)表示时间,图表左侧的纵轴(Y轴)表示工作量,单位可以是人·天、故事点、功能点等。对于每个X轴的坐标,要在纵向上绘制2个点:一个是对应X轴时间点上已完成的工作量;另一个是该时间点上的工作总量,即已完成的工作量加上未完成的工作量。最后把这两类点分别用线连接起来,形成两条折线,方便查看趋势。通常这两条折线选用不同的颜色。
4、鱼骨图
鱼骨图也称为石川图、因果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鱼骨图用于分析和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它看上去有些像鱼骨,所研究的目标问题标在“鱼头”处,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列出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是如何影响结果的。
鱼骨图有些类似树状图,都是分析思考、理清思路、找出问题点的工具。对问题要刨根问底,鱼骨图就是帮助全面系统了解问题、细化问题的利器,它也体现了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下图是一个鱼骨图示例,它分析了如何提升研发质量这一问题。分析得出了要提升研发质量,需要关注人员、环境、流程、薪资、培训、文化这几个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上面列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在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鱼骨图也可用于描述被测对象输入与输入、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约束关系。绘制鱼骨图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用例设计者针对因果关系业务的建模过程。根据需求规格绘制,然后得到一个判定表进行用例设计,通常理解鱼骨图为判定表的前置过程,当被测对象因果关系较为简单时,可以直接使用判定表设计用例,否则可使用鱼骨图与判定表结合的方法设计用例。
5、帕累托图
帕累托图,是“二八原则”的图形化体现。二八法则又叫帕累托法则,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帕累托图的作用就是在一个事物的多个因素中找到关键因素,便于研究者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下图是一个帕累托图示例,它展示了一项关于“员工离职原因”的调研数据。图表中通过从最大到最小的原因排序,可以直观展示出哪些因素是至关重要项,哪些因素是微不足道的。
针对上图分析,结合二八原则,可知:工资待遇与福利差、公司发展的前景与预期落差大、激励机制差、晋升机会少、当前职业无法发挥个人专长、工作压力较大、工作缺少成就感这7项为“至关重要项”,累计占比73.97%。而上级处事方式差、工作氛围差、公司地理位置不便、职业发展方向变化、个人创业或继续求学深造、其他、个人家庭原因、个人身体原因等共8项为“微不足道项”,累计占比为26.03%。
帕累托图的基本结构:用双直角坐标系表示,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目标参数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即降序排列,并在同一张图中画出表示累积频率的分析线。通过帕累托图,可以很容易观察分析得出影响某一事物的主要因素。
帕累托图是进行优化和改进的有效工具,尤其应用在质量检测方面,找出相对少数的主要原因导致大多数的问题和缺陷。
6、散点图
散点图是一种数据点在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分布图,用两组数据构成多个坐标点,考察坐标点的分布,它表示了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大致趋势,从而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或总结坐标点的分布模式。
下图是一个散点图示例。它采集了25个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图中可以体现出体重随身高变化的大致趋势,以及身高和体重的大致分布情况。
散点图通常用于显示和比较数值,例如科学数据、统计数据和工程数据。
当要在不考虑时间的情况下比较大量数据点时,请使用散点图。散点图中包含的数据越多,比较的效果就越好。
散点图可以提供以下关键信息:
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数量关联趋势。如果存在关联趋势,是线性还是曲线的。如果有某一个点或者某几个点偏离大多数点,也就是离群值,通过散点图可以一目了然。从而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些离群值是否可能在建模分析中对总体产生很大影响。
7、趋势图
趋势图是以时间轴为横轴,变量为纵轴的一种图,其主要目的是观察变量是否随时间变化而呈某种趋势,便于我们随时掌握目标数据的动态趋势,及时分析改进。
下图是一个趋势图示例。表示了某一软件产品,每次版本迭代所产生的bug数量趋势。
在图中可以看到,随着版本的推移,软件功能越来越多,相应产生的bug也越来越多。但同时,随着软件越来越成熟以及开发团队的进步,bug数量的增长趋于平缓。
趋势图的基本结构: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或时间相关性的变量),纵轴纵轴为目标变量数值。图上的点为相应时间对应的目标变量数值,通常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折线图形式展现。
趋势图的作用:
观察事件随时间推移的发展趋势或周期性变动,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变化,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根据事件的变化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根据变化趋势制定发展目标,并比较实际成果与目标值的差距。
8、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或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图,它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具有区分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的功能图表。
下图是一个均值控制图示例。该均值控制图可以表示为某一产品的质量波动情况,或者是学生考试成绩的波动情况,也可以是软件产品迭代研发过程中每次迭代bug数量波动情况。
控制图的基本结构: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三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中间一条实线为中心线,上下两条直线分别为控制上限、控制下限。横轴表示按一定时间间隔抽取样本的次序,纵轴表示根据样本计算的、表达某种质量特性的统计数值,由相继取样的数值在图上标为一连串的点,它们可以用线段连接起来。在上图中,中间的蓝色折线反映了每一次的实际采样值围绕黄色中心线波动,最上和最下两条线分别是均值上限和均值下限。
控制上限、控制下限和中心线统称为控制限,中心线是所控制的统计量的平均值。在上图中,若蓝色折线图的数值描点落在上限与下限之外,或描点在上限和下限之间不随机分布,则表明过程异常。
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过程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态。另一类主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
9、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是一种统计报告图,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纵向柱状或线段表示数据分布的情况。一般用横轴表示数据类型分组,纵轴表示分布情况或频数。
注意,很多时候直方图外观看起来像柱状图,但它与柱状图是有区别的。在PMP或质量管理活动中,直方图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它通常有三个作用:
显示质量波动的状态;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通过研究质量波动状况之后,就能掌握过程的状况,从而确定在什么地方集中力量进行质量改进工作。
为了构建直方图,第一步是将数值的范围分段,即将整个值的范围分成一系列间隔,然后计算每个间隔中有多少值(即频数)。 这些值通常被指定为连续的,不重叠的变量间隔。 间隔必须相邻,并且通常是(但不是必须的)相等的大小。
例如我们对200个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统计,将成绩从45分到满分100分进行分组,每组间隔5分。得出如下的直方图:
可以看到,成绩在70分到80分之间的学生分布的频数最多,占了几乎1/2。通过这样的成绩分布直方图,也可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10、亲和图
亲和图,一般也指KJ法,是一种通过将某件事的数据资料间的相互关系,对其进行归纳、分类整理,然后再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未知的问题、未曾接触过领域的问题的相关事实、意见或设想之类的语言文字资料收集起来,并利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作成归类合并图,以便从复杂的现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方法。
KJ法的创始人是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人文学家川喜田二郎,KJ是他的姓名的英文Jiro Kawakita的缩写。
比如为家庭计划一个愉快的假期,可以归纳出如下的亲和图:
亲和图的特点是数据繁多,正是因为数据繁多,所以当大量的数据整理到一起便会有不同表面的叙述,从而得到不一样的信息。所以依靠亲和图. 它可以帮助我们以有条理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分析。
当面对各种各样的输入信息、许多想法和事实,或者感觉很难把握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就可以尝试考虑使用亲和图辅助分析。
在PMP或者质量管理活动中,亲和图是寻找质量问题的重要工具:
制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制订发展新产品的方针、目标和计划。用于产品市场和用户的质量调查。促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共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调查协作厂的质量保证活动状况。
11、矩阵图
矩阵图,是从需要分析的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组,分别排成行和列,找出行与列交叉点的关系或相关性的大小,从而探讨问题点的一种方法。矩阵图可以展现2组或2组以上成对因素间的关系。
在行与列相交的位置,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强弱。通常用◎表示关系密切,○表示有关系,△表示可能有关系。通过这些成对的关系及关系程度,可以从二元关系中探讨问题所在和问题的形态,并得到解决问题的设想。
按矩阵图的形式,可将矩阵图分为L型、T型、X型、Y型四种。
L型矩阵
L型矩阵图是最基本的矩阵图,由A类因素、B类因素二元配置组成的矩阵图。适用于把若干目的和为了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或若干个结果及其原因之间的关联。
T型矩阵
T型矩阵图是由C类因素、B类因素组成的L型矩阵图和由C类因素、A类因素组成的L型矩阵图组合在一起的矩阵图。
X型矩阵
X型矩阵图是由A类因素和C类因素、C类因素和B类因素、B类因素和D类因素、D类因素和A类因素的L型矩阵图组合在一起的矩阵图。
Y型矩阵
Y型矩阵图是由A类因素和B类因素、B类因素和C类因素、C类因素和A类因素组成的三个L型矩阵图。
矩阵图的作用
当问题和所形成的现象错综复杂,与原因的对应关系难以判断,且难以取得相应数据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应用矩阵图进行整理分析,可理清关系,得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12、流程图
PMP中的定义:流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可帮助改进过程并识别可能出现质量缺陷或可以纳入质量检查的地方。
在PMP中,流程图是作为一个质量管理工具。在其他工作场景中,流程图常用来表示一个业务流程、数据流、工作流程等。当我们需要梳理业务、核对数据、优化工作流程时,就可以对照着相应的流程图进行。
流程图的惯用表示:
圆角矩形表示“开始”与“结束”。矩形表示行动、方案、处理环节。菱形表示条件判定分支。平行四边形表示输入输出。箭头表示流程方向。
小结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还是需要撰写工作报告、文档时,不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表,借助于图表,可以使数据更直观,思路更清晰,文档更有说服力。很多时候,一图胜千言。
绘制这些图表也并不麻烦,在Word、Excel、WPS等工具中就可以实现以上绝大多数的图表。此外,也可借助于很多在线绘图工具,例如processON等,以及专业绘图工具Visio等。
标签: #进度图有几种形式 #进度图有几种形式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