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127.斜:读xie,还是xia?

汉字文化讲堂 2151

前言:

此刻各位老铁们对“斜刀的拼音”可能比较关心,各位老铁们都想要了解一些“斜刀的拼音”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关于“斜刀的拼音””的相关资讯,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咱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近期,有网友讨论古诗词读音问题,开玩笑的认为自己上了一个假学。原因是他们发现一些出版物中(包括字典词典),他们熟知的一些字音发生了变化,而他们认为这种变化是错误的。举出的例子是:

1.一个是“斜”的读音。

◢远上寒山石径斜。(《山行》)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

◢入竹万竿斜。(《风》)

这里的“斜”,网友认为读xia,这是古音,且押韵,不应读xie。

2.一个是“衰”的读音。

◢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这里的“衰”,网友认为读“cui”,这是古音,且押韵,不应读“shuai”。

斜的古文字演变如下:

许慎《说文解字》释斜:斜,抒也。从斗,余聲,讀若荼。本义是用斗勺舀出东西。今天所谓的歪斜,应写作衺。后来又把表示地名的邪(琅邪,在山东省东南部),假借为人的道德品行不端。后来,人不正直写作邪,物品不正,则假借斜来表示。

在讨论这些字的正确读音之前,我们先来思考几个问题?

一、为何这些字的读音会有不同?

网友指出改读的原因,是为了押韵,保留古音读法。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诗人创作诗歌时,韵脚上的字肯定是押韵的。那么到了现在为什么不押韵呢?结论是:古今字音发生了变化。

发现古人读音与时人读音不同,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直到两宋交接之际才被当时的学者正式发现提出。无独有偶,汉语有四声是在南朝齐梁时才被发现的。

对诗歌不押韵字改读以求协调韵脚的现象,古人称为之为叶(xié)韵。除了以前零星的改读外,大规模对诗歌叶韵整理,出现在南北宋交接之际吴棫(yù)(字才老)撰写的《毛诗叶韵补音》。吴棫还著有《韵补》,把古音韵部整理为九部,具有椎轮之功。后来,朱熹在《诗集传》中就引用了吴棫改定的韵读。

当然这种改读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认清古今字音的嬗变。真正拨云见日,明确提出古今字音不同的是明代的学者陈第。他在《毛诗古音考》中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他反对宋人叶韵说,这是他的贡献。

回到出发点,我们之所以把xie改为xia,其实也还是叶韵,这种改动是不符合语音古今语音嬗变的观点的。也就是说,这种改读并不是改读后就成了古音。事实上,是一种不存在的古音。

古音当然存在,但古代又没有录音设备,古人的确切读法我们是无法获知的。当然,古音学家可以根据历史文献材料,进行合理的构拟,但这只是一种构想,并不能确切等于事实。比如在郭锡良著《汉字古音手册》中,“斜”的字音是这样标注的:

你会看到他的声母是读z。奇怪吗?事实上,j、q、x这三个声母是在明代才产生的。当我们认为,改读某字音求押韵,并追求所谓古音时,是不是也要改读该诗词的其他读音?因为其他字词好多也不是古音啊!?这样一想,我们也就释然了。因此,所谓改读以求押韵,并以此为古音,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也是荒唐的。

我们必须知道:读音自古至今是处在变化之中的。比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韵脚期、儿一点都不押韵,也不见有人改读啊?其实根据研究,儿中古时期约读作ni,上古时期约读作yi。从哪看出来?儿繁体作兒,儿作声旁的字有:倪、霓、猊、鲵 睨、婗,看出来了吗?都读ni 。那上古的yi音从何而来,我们来看反切。这是用汉字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在中国自东汉末年,绵延了近2000年之久。汉字读音的秘密就潜藏在这些反切之中。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兒”注作汝移切。韵母是i,声母呢?汝,《说文解字》注作人渚切。人古音作yin,至今方言还有这样读法。那么当我们读所谓古音时,是读中古音呢?还是上古音?实打实的说,恢复古音是不可能,这是不是让大家很失望了呢?

三、如何界定异读字读哪个音是正确的?

一是注意字音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为文读与白读。文读是读书音,也就是古汉语读音,保留下来的。白读是口语音,这个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情况下,在复音词找那文读,单音词中用口语读音。

比如谁,shui文读,shei口语音。血,xue文读,xie口语音。色,se文读,shai口语音。熟,shu文读,shou口语音。这些在具体的使用环境中可以予以区分,但是也并不是说两者截然分开,文读有时可读白读,白读也可文读。

二是注意一些特殊读音,主要是人名地名官职名等。这些好多是古音的保留,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我们要读古音。

单于读作chán yú,可汗读作kè hán。 大夫(官职)读作Dà fū。

仆射(官职)读作pú yè种作姓氏读作Chóng,员作姓氏读作Yún。仇在姓氏中读作Qiú ,Pó 繁在姓氏中读作Pó,哪在人名哪吒中读作Né 。食其在人名郦食其中读yì jī。

燕在地名燕京中读作Yān,六在地名六安中读作Lù ,绿在地名鸭绿江中读作Lù 。姥在天姥中读作mǔ,在“便可白公姥”中同样读作mǔ。柏在柏林中读作Bó。秘在秘鲁中读作Bì。

三是读音要符合语言的演变规律。我们既要到北京语音的标准,也要注意读音尽量符合语音演化的规律。比如说机械的械,有人老读成jie,其实这是错误的,读成xie才对。因为械声母属于匣母,遇到细音(i)时,演变为x,读成j就是错误的。

三、我们对于古诗文中的异读该持何种态度?

一味追求复古,显然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除了人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必要保留古读外,诗文中的字音异读要区别对待。如果在同一个字形的条件下,读音不同字义不同,也就是说读音可以区别意义,这个古音(如果是的话)有必要保留。拿“骑”字来说,作动词时读作qí,如骑马、骑车。名词时读作jì,指一人一马,如铁骑、轻骑。如果读音不同字义相同,这个古音就没必要保留了。当然,作为教学标准,最好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最新修订为准。当然,如果一些诗词爱好者出于个人爱好,出于吟咏上口合辙改定某个字的读音,也未尝不可。

标签: #斜刀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