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时大家对“css楷”大体比较看重,大家都想要知道一些“css楷”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汇集了一些对于“css楷””的相关内容,希望看官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关于“款识[kuǎn zhì]”的几个认知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其中的“陶埏[shān]”篇最后总结到“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这就是我们知道的“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说法的出处。但后面一句“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肯定了烧制瓷器不止72道工序。但不论瓷器烧造的工艺如何多变、如何发展,“写款”这道工序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存在。
瓷器制作虽然是由很多工序的工匠分工完成的,但那些工序都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只有“写款”这道工序,似乎是相对独立的工序。由于写款工序的工具小巧灵便、写款任务可以相对集中、耗时不多,与他人协作衔接的要求不是特别高,相对自主独立,以至于现在景德镇有些写款师傅是自由工匠,游走于各家作坊之间,走穴式的工作。
“款识”我理解最核心的作用就是为瓷器做个“标记”,帮助识别器物除了工艺、纹饰和器型之外的相关信息。比如笨重不易挪动的大龙缸,款识不会写在宽敞的底部,而是写在便于看到的器物口沿;小巧的瓷器,因为容易移动,所以款识都写在平整的底部;即使是很小的杯碗,为了不破坏器物整体的审美,款识一般也写在底部,只是更加精巧,但又不失时代的个性特征。
还是做一个图,准确的界定一下“款识”的含义,分清哪些不属于款识,以及瓷器款识带来的重要意义(感觉像是在写教材,其实是在归纳分享自己学习的体会):
二、款识分类的几个维度
看过一些关于“款识”的书和论文,对款识的分类要 么不够完整、要么有些混乱。其实,任何分类都不是一个维度之下可以囊括一切的,多维度穿梭分类中也是有重合的时候,这是合理的。比如瓷器分类,如果按器型分类,“瓶”里包括梅瓶、净瓶…;按用途分类,净瓶又同时属于宗教祭祀器物。(因为平台不能发布较宽的图,影响清晰度,所以做成长图,方便高清显示)
三、款识起源与发展的几个历史节点
青铜器时期,器物上就会留有纹饰之外的“语言”记号,后来的陶器、原始瓷更是有丰富的字款,其中包括吉言、警句、广告等等。《饮流斋说瓷》中提到“瓷皿有款,肇始于宋”;明永乐初年,宫廷在景德镇设置了御器厂,除了故宫传世收藏的永乐青花篆书花心款和狮心花心款的压手杯,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还出土了破损的有款和无款的压手杯,成为至今发现官窑款识最早的探索起步痕迹;明成化年开始,各朝款识开始有了各自规制体系:
四、几个特色款识的赏与鉴
(一)官窑器物书写年款始于永乐,但形式单调,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款,书写年款的器物也不多,仅有年款的青花压手杯,是永乐年瓷器的精品代表。
(二)说到分类中“款识的布局”,款识基本位于瓷器的底部,但也有因为器型所限而把款识写在口沿处。最值得一提的是宣德款识。也许是因为刚经过永乐年官窑书写年款的起步阶段,款识书写还未规范,所以有“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古陶瓷专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到: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竖花四双单圈,晋唐小楷最出群,德字心上少一横)。我们见识一下宣德款都写在哪里了
(三)孙瀛洲先生年款鉴定口诀
虽然没有直接说瓷器款识鉴别真伪问题,但这些分类维度等知识点其实就是鉴别款识的要素。
正式的“款识”体系还是源于官窑烧造瓷器制度的不断完善,这里无法对各朝代款识的鉴别特点逐一展开,那要写一本书了。网上可以检索到很多款识的图片,有些是从仿品拍照的。如果想学习到扎实的知识,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到故宫官网下的“探索”板块和“学术”板块,查找免费的图库和专家论文看,毕竟那里是官窑款识权威研究文库和正规图库所在。
发几个特殊款识图。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狮球心款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执壶
明宣德 甜白釉暗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
明正德 白釉矾红彩阿拉伯文波斯文盘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碗
标签: #css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