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与李成的山水画:寒冷景象对比

沧海史宿 425

前言:

现在咱们对“图像比对差异”大约比较看重,咱们都想要学习一些“图像比对差异”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有关“图像比对差异””的相关知识,希望咱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文|沧海史宿

编辑|沧海史宿

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都在世界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风景画源远流长,在其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同样,中国山水画经过近千年的漫长发展,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风格与审美观念。

李成和弗里德里希是中国和德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画家,虽然分属不同的时代并采用不同的绘画形式,但他们的作品在图像和意境上却存在相似之处。

我们将比较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和李成的山水画中所表现的荒寒景象,并通过对外在图像和内在精神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相似的美学观。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作为两个极为相似却又有着本质区别的绘画体系,都以自然景观为创作素材。尽管在工具材料、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北宋山水画家李成和19世纪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在绘画创作上都倾向于以荒寒景象营造画面,共同迷恋荒寒气氛所带来的美感。

我们将从弗里德里希的名作《橡树林中的修道院》和李成的名作《读碑窠石图》出发,在中西艺术比较的视角下进行探索和研究。

弗里德里希风景画与李成山水画的概貌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一位德国画家,被誉为揭示大自然风景哀婉与悲怆的艺术家。他的风景画是在德国浪漫主义背景下产生的。

早年间,弗里德里希相继失去亲人,导致他一直生活在悲剧的世界中,心灵深处留下严重的阴影。这不仅造成了他忧郁的性格,也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家庭宗教氛围的影响下,弗里德里希信奉基督教,这在他的画作中表现为浓厚而神秘的宗教气息。

在题材表现上,弗里德里希常常运用船只、树木、坟墓、十字架、高山、迷雾、大海、参差不齐的礁石,空旷的荒野和月亮等元素。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然风景中,尽管他的作品有时色彩丰富,但并不呈现欢愉的风格,而是流露出悲观忧郁的氛围,给人一种荒凉冷漠的意境。他试图表现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崇高与庄严。

弗里德里希曾谈及自己艺术创作的体验:“闭上双眼,你才能通过心灵之眼首先看到画面,然后将你在黑暗中所见带入光明,这样才能影响他人,从外而内地照耀过去......”因此,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孤寂和崇高的自然寓意,他将内心情感融入绘画创作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使我们重新认识到自然赋予人类探索和反思自身存在意义的重要性。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上,宋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李成则是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唐代画风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技巧,对宋代以后流派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成不仅创造了精练的笔法,珍惜每一滴墨水,更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创作出意境深远的卓越作品。

李成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闻名,他常常描绘冬天的雪景、枯木、断桥、风雨和雪雾等题材。这些元素在他的作品中频繁出现,以表现山川地貌和季节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寒冷的林木和平原,常带有凄凉的氛围。李成山水画的意境与他的生平经历息息相关。

他是一个命运多舛的画家,尽管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但却无法找到施展才情的机会,只能将自己的热情寄托于水墨山水画中。他的命运如同许多文人一般悲惨,因此李成摆脱世俗的束缚,将兴趣寄托于书画之中,在山水间寻求心灵的寄托,以此安顿自己那不平凡的灵魂。

《橡树林中的修道院》与《读碑窠石图》的荒寒景象比较

荒寒一词常用来描绘贫瘠荒凉、极度寒冷的自然环境,在某些艺术创作中,它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追求。李成的传世之作《读碑窠石图》以及弗里德里希的代表性作品《橡树林中的修道院》都展示了这种特质。

(一)《橡树林中的修道院》中的荒寒景象

弗里德里希对自然景象一直怀有敬仰之心。他曾说过:“一幅画作不仅仅是描绘自然,而是要让我们时刻想起大自然。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的任务并非精确地再现空气、水、岩石和树木,而是展现它们的灵魂和感知。”在弗里德里希的作品中,自然景物被赋予重要的宗教意义,释放出其内在最真挚的情感。

《橡树林中的修道院》描绘了一座位于旷野橡树林中的修道院。这幅画采用黑白灰色调来为整个画面设定基调,以突出荒凉景象,使其更加冰冷无情。与弗里德里希的其他作品一样,这幅画经常被赋予“梦幻的”、“象征性的”、“宗教性的”和“寓意深远的”等标签。

我们可以从这幅画中明显看到,画面的上半部分展示了微凉的天空,而下半部分则显得阴郁消沉。通过运用光线,弗里德里希削弱了物体的轮廓,增强了画面的深度,烘托出神秘的氛围。扭曲的橡树贯穿整个画面,像魔鬼的爪牙一般令人毛骨悚然。废弃的修道院屹立在画面中央,与崎岖不平的礁石和倾斜的十字架形成呼应,散发出一种冷冽的气息。

仔细观察,几位身着黑衣的修道士形象显现在眼前,低头徘徊在废墟之中,仿佛是死者的灵魂徘徊不定,阴郁和死亡感弥漫在画面中,直击人们的内心。幽寒的氛围如深渊般将他们吞没,让人感受到生命在历史遗迹面前的渺小和无常。破碎的修道院异常寂寞,十字架、干枯的树木和废墟无一不流露出荒凉和冰冷的氛围,加之朦胧的雾气增添了神秘感,使其显得宏大而崇高。

弗里德里希的绘画风格既悲观又神秘,他将个人的宗教信仰和对生死的看法融入其中,因此他的作品都充满了荒凉和神秘之感。

(二)《读碑窠石图》中的荒寒景象

根据王昱的《东庄论画》中的描述可知:“荒寒”是画家追求的一种凄冷、脱离世俗纷杂、遁向精神孤独的境界,也是心灵与自然高度合一、超越自然又贴近自然的表现,是最具心灵化的艺术境界,也是自然的本质。

自两宋以来,使用雪景和寒林来营造“荒寒”氛围的作品层出不穷,李成可以说是以创造荒寒氛围闻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所表达的荒寒景象不仅体现在客观的自然景观中,更重要的是作为文人审美趣味的表达,展现内心情感。

李成追求寒林主题画中的荒寒意境,在《读碑窠石图》中,采用平远构图法,呈现纵深美感,更突出了荒寒林子的冷寂感。

画家描绘了凋零的树叶和一座巨大的石碑,细腻勾勒树枝,再用墨染色,树枝呈现弯曲的蟹爪状,生动而交错地生长,展现出极具动态美感和古雅意境。画面中的窠石没有丝毫生机,毫无生机。枯树、窠石和石碑的组合增强了幽静而凄凉的环境氛围,再加上画面仿佛笼罩在雾气之中,更透露出画家内心的忧愁。

进一步观察,石碑位于构图的中心,象征时间和历史,石碑前的老者正在阅读,仿佛在回忆过去,感叹时间的流逝,自己也已年老。时空凝固,天地静谧,一片荒寒。人物在巨大的石碑下显得微不足道,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无尽的悲凉,更凸显荒寒的意境,引人深思。

这幅画图中所展示的内容无不展示了画家试图反映内心孤寂世界的愿望,作者巧妙地以冬天的寂寥冷冽来衬托,石碑的冷寂与人的孤寂融为一体,完美地表达了这幅画的主题思想。

在画法方面,邓椿在《画继》中记录了李成画雪景的技巧:“山水画家常常画雪景,但多数显得平庸。我曾见过营丘所画的雪景图,他使用淡墨描绘山峰、树林和房屋,水和天空则留白,没有填充颜料,这确实别出心裁。”

李成在他的画作中运用了淡墨渲染寒冷的氛围,没有使用鲜艳的色彩。他通过朦胧的雾气将寒林的主题完美地呈现出来,更增添了文人雅致的意境,形成了“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的荒寒效果。

(三)弗里德里希与李成的两幅图像的相似之处

“荒寒”是一种孤独、萧冷、寂寥而悲壮的心灵感受。在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和李成的山水画中,虽然在表现形态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精神内涵上却具有显著的文化差异。

两者在运用色彩元素和构图上十分相似,李成的作品通过笔墨和留白的处理方式创造出平面而富有深意的氛围。而弗里德里希则通过色调的明暗和光影的对比来营造氛围。

无论如何,这两位艺术家都通过对自然景物形象的概括,表达了内心感受和真实情感。

雪景寒林是常见的自然景物绘画题材,无论是李成还是弗里德里希,都追求着雪后阴冷凝固的氛围,表现出一种阴冷、沉寂和宁静的境界。

李成常运用墓碑、枯木等元素,而弗里德里希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墓碑、枯木等元素,两者都不断追求荒寒凄凉的美感,给观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弗里德里希作品中的棕褐墨水与中国绘画的水墨颜料所呈现的视觉效果非常相似,它们都传达着一种阴冷清寒的氛围。

真正的文人雅士作品往往都以清冷淡泊为特点,很少有绚丽的色彩,因为水墨本身就给人一种阴冷清寒的感觉。

李成和弗里德里希的画作都试图告诉我们,不必过分追求表面的物象。这两幅画强调萧条荒寒的意境,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也不是具有故事情节的描绘,而是通过艺术家情感的外化所创造出的形象。

弗里德里希与李成绘画作品的内在精神比较

(一)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体现为具有宗教情节的浪漫主义

弗里德里希是德国19世纪的代表性风景画家,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地位,是因为他将风景画作品升华为对自然的崇拜与宗教精神的融合。

他的绘画创作中浸透着浓厚的宗教符号,但并不局限于宗教主题,而是超越了宗教教义的限制,更注重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他开拓了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新领域,通过统一图像的处理和内心的想法,实现了精神观念上的契合。

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化身,几乎每幅作品都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氛围。作为西方浪漫主义的精神领袖,他常常运用枯木、十字架、坟墓、高山和月亮等题材。

这些元素成为他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笼罩整个画面的孤独感和忧郁的氛围。从宗教的角度来解读,十字架象征着弗里德里希的宗教信仰,代表着新生;而坟墓则代表民族精神和对死后的希望。弗里德里希的画作经常展现光明与困境的对抗,远处的光明象征着基督教的拯救信仰的力量。

由此可见,他作品中的每个元素都富有精神层面的内涵,他利用象征性的自然景物追求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并将无限的情感融入画作之中。

弗里德里希的画作将精神性和自然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加强了人们的悲观意识,深刻地描绘了苦涩的心境和内心的忧伤。无论出于宗教目的还是哲学追求,自然都赋予了人们探索和反思自身存在及意义的能力,风景成为了一种表达对无限和追求的向往之情的方式。

(二)李成山水画表现出传统文人萧条淡泊的审美追求

北宋时期,理学崛起,将儒、道、释三家学说融合成一门学问,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绘画中,表现的景象往往是自然山林,气势宏伟,无不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艺术思想。同时,禅宗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追求宁静和超脱,因此,荒寒的"寒林"成为画家表达情感和营造心境的重要主题。

李成以简练的笔墨渲染出萧条淡泊的意境,传达一种荒寒的趣味。他清幽雅逸的绘画风格展现了创作者的审美追求。

中国传统文人画作为一种表现方法和审美追求,满足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画家们的心理需求。它将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引入绘画领域,通过借景抒情,表现画家内在情感和意趣。

李成不仅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还蕴含着文人士大夫的壮志凌云。由于仕途失意,他通过描绘荒寒的意境来营造悲凉的感受,将自己的情绪倾泻在画作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传统文人画注重满足内心需求,不是对客观现实景物的描绘,画中的树木和山水也并非真实的形象,更多地展现了文人对笔墨艺术的趣味追求。

从李成的寒林题材山水画作品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的创作源自中国哲学的深处,表达了孤寂和空旷的情感。荒寒成为绘画的审美基调,更多地追求精神层面的格调。当一幅作品不再追求形式上的笔墨和构图技法,而是思考如何营造出空灵的空间,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无论是弗里德里希的宗教信仰还是李成的文人情怀,两位画家都通过精心营造的荒寒氛围深刻地反思自然。尽管他们的作品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并属于不同的画派,但从图像表现和氛围营造的角度来看,两者都追求相同的目标,即展现内心最真挚的情感。他们在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中寻找情感的宣泄途径,使自然风景成为寄托情怀和向往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 地理灵知主义与共同体美学——以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画作为例[J]. 谭嘉怡;胡继华.艺术广角,2021(06)

[2] 论弗里德里希风景画的象征性[J]. 马梅.文学艺术周刊,2022(07)

[3]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艺术研究[J]. 贡加兵.美术大观,2019(11)

[4] 时代之眼——再读大卫·弗里德里希的《山中的十字架》[J]. 冯晗.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02)

[5] 弗里德里希的风景意蕴[J]. 杨永生.美术大观,2010(02)

[6]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解读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义风景画[J]. 李力.美术观察,2007(09)

[7] 自然具象中的神秘因素——弗里德里希风景画背后宗教意象的解析[J]. 常雷.艺术·生活,2006(02)

[8] 弗里德里希风景画的图像志分析[J]. 陈钢林.美术,1989(07)

[9] 和自己对话,和时间对话——“冷”先生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义风景画[J]. 张敏.艺术品鉴,2019(01)

[10] “不纯粹”的风景画——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作品的精神象征分析[J]. 黄尧.西部学刊,2019(17)

标签: #图像比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