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时小伙伴们对“中心度指标”大体比较关心,我们都需要了解一些“中心度指标”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有关“中心度指标””的相关知识,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姐妹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10月11日,我国首艘氢能源船舶“三峡氢舟1”号行驶在长江湖北宜昌水域(无人机照片)。图/新华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前三季度,这样的状况有所改变。
相较于部分省会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多个省份的副中心城市表现更为亮眼。其中,汕头、徐州、宜昌、长治、赣州、曲靖等副中心城市的增速,排名在所在省都非常靠前。
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些省份的省会城市GDP增速无一例外低于全省平均值。
这到底是为什么?
省会城市首位度不同
今年前三季度,汕头GDP增速为5.0%,其所在广东省为4.5%,省会广州为4.2%。徐州增速为7.0%,其所在江苏省为5.8%,省会南京为4.5%。宜昌增速为7.1%,其所在湖北省为6.0%,省会武汉为5.5%。长治增速为6.3%,其所在山西省为4.5%,省会太原为3.0%。赣州增速为5.1%,其所在江西省为3.4%,省会南昌为2.7%。曲靖增速为6.9%,其所在云南省为4.4%,省会昆明为3.1%。
同样是“跑赢”省会城市,这些副中心城市表现优异的原因不尽相同。其中,汕头所在的广东省与徐州所在的江苏省,都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更值得一提的是,两省的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都比较低。
广东、江苏前三季度GDP总量站上九万亿元台阶,在经济数据上遥遥领先。不过,广州与南京的城市首位度,却一直“不够看”——2022年,南京的首位度为13.76%,位居末位。广州的首位度为22.34%,占比也不高。
究其原因,广东、江苏作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从来都不缺少“精兵强将”。换句话说,不是广州与南京增长速度缓慢,而是其他城市太能“打”。
同样是省会城市首位度不高(太原21.73%、南昌22.46%、昆明26.05%),山西长治、江西赣州、云南曲靖则属于另一种情况——因为省会城市实力有限,所以迫切需要副中心城市发挥“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辅助作用。实际上,这也正是各地设置副中心城市的初衷。
首位度超过30%,普遍被认为是“强省会”的标志。
武汉的首位度高达35.11%,对于拥有“强省会”的湖北来说,只有培育多个副中心城市,才能避免“一城独大”的弊端。宜昌的高速发展,无疑是湖北所喜闻乐见的。而四川则是更大的赢家——成都的首位度高达36.68,今年前三季度,不仅成都(6.7%)跑赢了四川的增速6.5%,绵阳(8.2%)和宜宾(7.3%)两个副中心城市更胜一筹,可以说是“赢麻了”。
由此不难看出,省会城市的首位度不同,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也会有所差异,它们所取得的成绩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副中心城市优势不同
近年来,副中心城市已经成为省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其中有些城市自身实力本就很强,譬如徐州和赣州。
2022年,徐州GDP为8457.84亿元,在国内主要省域副中心城市中一骑绝尘。尽管如此,徐州在“苏大强”省内排名中,依然落后于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位居第六位。
徐州之所以入选省域副中心城市,一方面在于立体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的优势,另一方面则在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作为江苏的西北门户,徐州在“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际上,这也正是各地设置副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成为省域副中心的重要指标。
相比起徐州,赣州的情况有些特殊。2022年,赣州GDP为4523.63亿元,在国内主要省域副中心城市中表现并不算突出,但赣州在江西省内始终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江西第一人口大市,赣州面积接近江西省的四分之一,是江西体量最大的城市。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昌以625.5万的常住人口数量排在江西省内第三位。此外,南昌的面积为7195平方公里,在江西省内仅排在第七位。人口规模小、城市面积小,“小”成了制约南昌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因此,南昌不仅在发力做大省会经济,而且迫切需要赣州这样的得力“帮手”。
赣州区位优势明显,为京九高铁和渝长厦高铁的交汇处,是江西省仅次于南昌的第二大交通枢纽城市。作为副中心城市,赣州承担着辐射引领赣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重任。
近年来,江西大力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里有矿”。而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成熟的产业链,正是赣州保持快速发展的关键。2021年底,新成立的央企——中国稀土集团总部落子赣州,更是为赣州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造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
毋庸讳言,不少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高速发展,都是得益于自身经济体量较小。就此而言,汕头与长治颇具代表性。
2022年,汕头GDP为3017.4亿元,在国内主要省域副中心城市中排位靠后。对于汕头所在的广东省而言,这样的成绩更是略显“寒酸”。
实际上,不仅是汕头,广东省的另一个副中心城市湛江,在省内经济排名中同样处于靠后位置。
汕头和湛江之所以入选副中心城市,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战略定位——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汕头近年来通过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的入驻。湛江则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州和深圳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两大核心城市,一直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明确汕头和湛江的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有助于形成更加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
2022年,在国内主要省域副中心城市中,排在汕头之后的是长治(2804.8亿元)。
如果说汕头的高速发展是“锦上添花”,长治的快速崛起显然是“雪中送炭”。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山西来说,在省会太原首位度不高的背景中,太需要强有力的副中心城市来共同出力、协调发展。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云南曲靖身上。
2022年,曲靖GDP为3802亿元,同比增长8.1%,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23.8%。今年前三季度,曲靖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作为云南第二经济大市,曲靖成功实现了与省会昆明的协同发展——与昆明的旅游城市形象不同,曲靖的定位是云南先进制造业中心。
今年前三季度,云南、江西两省的GDP增速都不高,前者为4.4%,后者为3.4%。与此同时,两省省会增速放缓,昆明为3.1%,南昌为2.7%。在这样的背景中,曲靖(增速6.9%)与赣州(增速5.1%)作为副中心城市的优秀表现,为两省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省会城市想要“一家独大”并不容易,区分功能定位,发展副中心城市不失为一种务实选择。
对于省会城市首位度不高的省份来说,“强省会”战略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不过,就各地副中心城市的实际表现来看,做强副中心城市同样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已经拥有“强省会”的省份来说,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副中心城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在一个崇尚分工协作的时代,要想火车跑得快,不妨多几个“车头”带。
撰写 赵志疆(媒体人)
编辑 郑伟彬
校对 王心
标签: #中心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