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华中大2018“伯乐奖”获得者张昆教授:事师如亲,爱生如子

华中科技大学 521

前言:

当前咱们对“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名单张”大体比较关注,同学们都需要了解一些“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名单张”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对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名单张””的相关知识,希望咱们能喜欢,姐妹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汉韩婴有言:“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中唐韩愈亦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年史迹,弦歌不辍,我们赞扬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英雄风流人物,更敬佩“慧眼识英雄,俯身为人梯”的师道尊严。

一代又一代的为师者,潜心向学求真知,倾囊相授育新人。而在他们自己看来,潜心向学是底线,倾囊相授是幸事。一如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伯乐奖获得者、新闻学院张昆教授所说:“给予年轻教师如亲人般的帮助,给予青年学生如孩子般的关爱,其实是一种双向的成全,彼此都有所得。”

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深入领略这位事师如亲、爱生如子的教师背后的故事。

说起张昆老师的经历,用90后学生的话说,就是“一路开挂,让人羡慕嫉妒恨”。他24岁登上大学讲台,31岁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35岁再次破格晋升为教授,36岁成为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44岁从珞珈山到喻家山,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如今的他,已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

2018年4月24日,56岁的张昆卸任院长一职。在卸任感言中,他说道:“经过这不平凡的12年,我从满头青丝到华发丛生。这是我生命年轮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能够融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历史,成为推动华中科技大学巨轮前行的一份子,是我人生最大的幸运。”

实际上,这不平凡的12年,这份幸运,是属于张昆的,也是属于新闻学院的。

打造一支开放的有活力的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

张昆初到华中大时,新闻学院只有28位老师,其中55岁以上的教授有5位,教师队伍是一个哑铃型结构,老中青之间中间坍陷,人才严重断层。“没有教师,就无法汇聚学生,学院也会成为一个空壳。打造一支开放的、有活力的、有创造力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

带着这样的理念,12年间,张昆和学院历任领导班子一起,通过人才引进和自我培养并行,激活了存量,形成了良好氛围,让师资队伍在保持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增加到了目前的40人,整体结构变成了中青年学者实力雄厚的橄榄球型。

忆起人才引进的故事时,张昆坦言:“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十个人才线索能办成一个引入一个,就非常不容易了。有时候它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得锲而不舍。”

新闻传播学科属于应用型文科,学院教师的学缘结构越多样化,越容易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2006年,学院面向海内外招募人才,具有工学、管理学、传播学、新闻学多重学术背景的张明新被推荐到了张昆手里。而当时的张明新还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人才引进被武汉大学“拦截”了。看中张明新的张昆抱着“交朋友”打持久战的准备,持续和张明新进行学术、工作上的交流。2012年,学院重新启动人才引进程序,与张昆“交了六年多朋友”的张明新正式加盟华中大。

在引进少数人才精英的同时,张昆更重视激活现有的人才存量,把青年学者的培养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为此他和学院领导班子商议,出台了一系列肯定科研贡献、鼓励教师发展的创新举措。

在教师考核定级方面,允许老师跨档升级,鼓励干得好的教师大踏步往前走。“副教授的成果只要达到了教授的标准,就可以拿到教授标准的职务津贴。在现有的教师十三档中,有些老师可以一次直接跨三档。”

在岗位设置上,将教师岗位分为科研岗、教学岗和教学科研并重岗,并实行差异化评价,鼓励多元发展,让不同专长的教师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在现有薪酬制度以外,单独设置“冠名教授”制度,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或5万元的津贴,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激励作用。

2018年,经过学院领导班子多方争取,学院大楼得以重新装修,让每一位教师拥有了独立的工作室,“让每一个老师都有了寄放灵魂的地方”。

“学者在青年时期是人生最艰难的阶段,要把工作做好、把学问做好,还要把家庭照顾好,压力非常大。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帮他们解决一些困难、搭建一些平台,让他们尽早得到学界的认同和认可。”张昆如是说道。

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全力以赴地去栽培他们

张昆自认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新闻传播教育。总结30多年的新闻传播教育经历,他写出了《新闻教育改革论》和《三思新闻教育》两本书,表达了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思考。他在书中提出: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的症结何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媒介融合时代如何做好新闻教育?如此等等。

他想找到答案,也从未停止过思考。因为他说:“新闻院系实际上是一个人才工场,没有学生,学院、老师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我们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全力以赴地去栽培他们。”

因此,来到华中大以后,他大力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三个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以传统的“流水线培养模式”向“订单式”个性化的模式转变,由教师以科研为中心向以教学为中心转变。学院的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围绕学生成长、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配置,一系列适应新兴传媒生态的人才培养举措不断推陈出新,使得学院人才培养结出累累硕果。

建立学科交融的课程体系,传统的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增加了多媒体技术、网络采访编辑等新课程。

建立学院专业实践教学协调小组,在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24家主流权威媒体设立实践基地。小组的指导老师每年都要到实践基地去沟通协商并看望学生,实现了学院、学生与实践基地三方的良好互动。

红树林团队、V-fun团队、loading团队、传播学沙龙等一批学生创新团队陆续崛起,他们的作品赢得了学界、业界的普遍喝彩。

在全国高校中成立第一个评论学社,“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项目先后获评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新闻评论教育的“华中大模式”’已然成型。

着力推进学院人才培养改革的同时,张昆还积极投身教学过程及教学管理第一线。由他主讲的通识课程《传播的历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国新闻传播史》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自大一开始,他便担任本科2011级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学业导师,坚持在课外与学生交流,协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对自己带的研究生,张昆更是爱生如子。2015级博士生王创业刚一入学,张昆便对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学术要严谨,科研和教学才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交给王创业一个题目,限期一个月完成。王创业花了两星期交了初稿,第二天便收到了修改邮件。张昆将修改内容一一列出,红色的标注铺满了文档。王创业又感动又惭愧。后来,在张昆耐心细致的指导下,王创业真正热爱上了学术,并获得了多项奖学金。临近毕业时,张昆还为了王创业的工作四处奔走、牵线搭桥。即使这样,张昆也从不让王创业喊他院长,只允许喊“老师”。“‘老师’才是他最看中的身份”,王创业说。

12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评估排名保持逐年上升趋势,其百分位从第一轮的前40%,上升至第四轮的前5%,目前排名和复旦大学并列,位居全国高校第三。这是不平凡的,也是幸运的。

见证了、参与了、铸就了这份不平凡与幸运的张昆说:“学科评估的结果是真金白银的,但我们千万不能躺在这个数字上睡大觉。”

“学科评估让师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对专业的认同感更加强烈,我们也越来越有底气。但我们还要继续保持忧患之心、进取之心,以更大的自信办好华中大的新闻传播教育,产出更多的学术成果,培养更优秀的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服务,传播更广的中国声音。”对于学院的发展前景,张昆语重心长且满怀期待。

视频 :粟晓丽 张培山 张怡然

文字 :粟晓丽 谢琳

编辑 :尤红艳

标签: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名单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