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隶书有隶法,隶字的来源和变化

黃簡講書法 1751

前言:

目前我们对“如何将字体设为隶书”大体比较重视,小伙伴们都需要剖析一些“如何将字体设为隶书”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对于“如何将字体设为隶书””的相关资讯,希望兄弟们能喜欢,看官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黄简讲书法(隶书篇)12——《乙瑛碑》3

三《乙瑛碑》隶法

上一堂课讲了八分笔法,如果你能掌握,是不是今后就可以创作一张八分作品呢?未必。

还有一个难关要过,这就是隶法。隶法在本级第二课讲过一点,今天就《乙瑛碑》来具体分析。

3.1 隶字的来源

所谓「隶法」的一个意思,就是隶字的写法。很多隶字,是只学过真书的人想象不出的。举例来说,这里有两个字,「教导」,这是真书,采自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如果我要你写八分「教导」两个字,那该怎么写?

有些人觉得很容易:「八分不就是有雁尾吗?」每个字加上一个雁尾就得了。现在有很多这样的隶书作品,这样的字望去像不像八分?一点隶书意味也没有。

还有人想:「对,老师说过八分要扁一点」,那就压扁点。这种作品,都是在真书形体上做文章。八分有雁尾,对;八分左右取势、字形扁平,对。但这前提是要写隶字,你在真书上做点手脚,没有用。好比我把真书的每一笔两头改成尖的,这算甲骨文作品吗?如果算,甲骨文都不用学了,你立马成为甲骨文专家。学篆书要了解篆字,学隶书要了解隶字,不知道隶字的来源,结果必然导致写不出真正的八分作品。这一步涉及文字学,未必比掌握笔法容易。

「教」字来源

先说「教」字来源。本级第二课我曾经提到过,八分「教」字是这样的。我举了三个例子,你仔细看看跟真书的「教」不一样。真书的「教」是一个后起字,左边是「孝」,而八分「教」左边不是「孝」,是这样一个字。也就是说,八分「教」和真书「教」的偏旁不同,这两个偏旁不通用的,汉人对这一点很明确。

一个「爻」,下面加一个「子」,这个字解释有好几种。有人念「交」,有人念「教」。《玉篇》:「 ,效也」,意义是仿效的「效」。《说文解字》:「,放也」,这里的「放」要念「仿」,意义也是仿效。清代学者朱骏声认为这个字就是「学」,只不过省了几笔,是「学」字古文,我们知道古文就是当时的简体。朱骏声这个说法,获得不少学者赞同。

所以汉人写「教」,是继承甲骨文、金文的写法,历史悠远,有根有据,不会像唐人真书那样旁边写成「孝」字。真书写法是后来八分的讹变,只是取其书写方便。所以你写八分作品,「教」左边写个「孝」,马脚已经露出来了,这根本不是隶字。

「导」字来源

再说说隶字「导」来源。上面是「道」,跟真书一样,但下面看起来是「木」,不是「寸」,为什么会写成这样呢?

第二课我讲过「行」,「行」是一个十字路口,从图像上看,「行」本义是东西南北四通之路。里面放上一个「止」,就是人的脚,这是「辵」,「辵」的意思是乍行乍止,忽走忽停。 后来把「行」字一分二,变成「彳」「亍」两个字,形容人在十字路口踌躇不决,不认路,所以有走走停停的样子。如果里面再加一个「首」,这是头脑,首脑,来了知道路向的人,这就是「道」。《说文》曰:「道,所行道也」,知道往哪走,不迷路;又说「一达谓之道」,一条路直达就是「道」。后来再换一下,下面的「止」换成「手」,知路者援手带你走,这就是「导」字,引导之义。

那照「导」的意义,应该强调它下面是「手」,为什么八分写成「木」呢?历史上一种正体字,往往来之于民间 草体。从我们现在数据来看,下面是「木」的「导」字,西汉草书中早就有了,章草「导」字就是写「木」的。但草书笔势「木」,可以代表许多正体部件,在这里不是「木」,它代表的是「爪」。

篆字中的左手、右手,是这样写的。这两个字都是手臂在下,手指在上。如果倒过来,手臂在上、手指在下,这是「爪」。《说文解字》说:「覆手为爪」,「爪」不仅用于动物,也可以用于人,如甲骨文「受」字,下面一个手,上面一个爪,中间是「舟」,意思是两个人交接一只小舟。「导」字下面本来是「又」,如果转了个方向,那就变成了「爪」字,意义没有变,还是以手引导的意思。

表示手的这三个篆字,发展到草书中笔势不同:「左」字古写没有「工」字,草书为暝人势。右手写为「又」,草书为交争势。「爪」,草书为群鹊势。

群鹊化势,可以写成「不」字形,下面先写中间一点,再写左右两点,也可以三点顺次写。如果中间一竖出头,那就成了一个「木」字形。这些以前都讲过。

在草书中,无论是章草还是今草,「导」字下面都用群鹊化势,类似「木」,实质是「爪」,等于「手」。章草的产生先于八分,理解这一点,你就知道八分下面写成「木」是有道理的。

魏晋隋唐有些书法家,还保持着八分这写法,如北魏《嵩高灵庙碑》、《马鸣寺碑》,隋朝《龙藏寺碑》,唐朝欧阳询《九成宫》等,都可以见到下面写「木」的「导」字。

教导

回过头来说隶法,请你写八分「教导」两个字,不可以采用真书「教导」加雁尾,这是完全错误的。正确的隶法应该是这样两个字,加上一课讲的笔法,写出来就是一张八分好作品。

我们就要讲七级课程草书了,「手」如果做为一个字的部件,如「奉」字下面是「手」,隶变时成为竖横横,章草、今草都如此。竖横横就是竖笔势两开移位,这个笔势,可以用来表示「手」,跟刚才群鹊化势可以用来表示「爪」一样。草书课程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平时要多留心。

3.2 隶字的变形

上面讲的是隶字来源,有了一个隶字它还可以变形。一个字由许许多多人书写,当然会有些不同,所谓异体字就是这样来的。前面说「教」字有三种写法,现在我们知道,中间这一个是基本的,来源是甲骨文、金文,旁边两种写法,是中间这种写法的变形。

《乙瑛碑》的「教」字写法怎么来的呢?本来「教」字左边基本写法先是两个交叉,每个交叉是撇捺两笔,类似于「乂」。如果一个交叉,先写中心点的上部,而中心点下面一笔过,这就变成了三笔。正式写的时候,下面这笔写平一点,就可以了。看起来好像是草字头,其实来源于一个交叉。所以《乙瑛碑》这个「教」字是个变形的异体字。

《西狭颂》的「教」字又是怎么来的呢?「教」原字第一个交叉,两笔

放平竖直就变成「十」字。第二个也是「十」字,只是一竖是斜放的,不过这一竖不是一笔写下来的,再分成两段。这是为什么呢? 一笔过写不是快点吗? 很明显,如果一笔写下来,那就成了「孝」字。在传世八分作品中,没有「教」字用一笔直下的例子。

《乙瑛碑》中有两个「孝」字,写法和「教」字左边完全不同。「孝」字上面一个样子同「十」,一个同「乂」,通常说两个交叉,正好用了横竖撇捺四个基本笔画。这个写法是从金文来的,把金文「孝」字切分为三部分,分为「十」「乂」「子」,这是隶定时做了这种切分。而「教」字甲骨、金文明明有两个交叉,却刻意避免了和「孝」字类同,其中古人的用心要好好体会。

篆书也是在变化中的,大篆和小篆也有不同,小篆到后世艺术化了,样子更多,离大篆也更远。通常说到文字发展,往往认为大篆到小篆、小篆到隶字,实际上也有大篆到隶字的,光看小篆未必理解隶字来历。

隶书「孝」字写法很多,其中的撇有一笔写的,也有分两笔的。其中的撇有一笔写的,也有分两笔的。东汉末《曹全碑》「孝」字有不同写法,有一种和《西狭颂》「教」字左边已经没有什么两样,这是文字演变的结果,恰好一致,八分开始走向真书。但不等于说,你也可以拿「孝」其他写法,右旁配上一个「攴」,就是「教」字新的写法了。这是个危险的想法,你正在用「孝」字改造「教」字,在隶书中是不能这样随意改的,暴露岀对文字来源不理解。

「教」右旁是「攴」,我们现在写「攴」,就是根据篆字隶定出来的。如果你去查字典,「攴」部又作「攵」,很显然,「攵」是「攴」更简化的写法。其实严格点说,「攵」下面应该是「又」,你看《乙瑛碑》、《西狭颂》下面就是「又」,有一横的,《孔宙碑》一横就不见了。

清·蒋和

今后你看见这样下面是「又」的写法,如清代蒋和这个「放」字,就知道右旁原来是「攴」。

简言之:

· 写篆书要懂篆法。

· 写隶书要懂隶法。

· 隶法属于文字学,多临帖也可以了解隶法。

大多数人都没有上过古文字课,以前学隶书,就是多临汉人的字帖,记住帖上的写法就可以了。如果你创作作品,遇到没有把握的字,要多查字典。这样也可以过隶法这一关。

居延汉简中的「教」字

还有一个方法,近几十年大量汉简出土,那上面提供了许多新的写法,丰富了隶字的形体。如居延汉简中的「教」字,非常生动活泼。这是真正汉人的手迹,各位可以留心。

下一课继续讲隶法,谢谢。

本节要点

· 隶法是隶字的写法。

· 隶字的来源。

· 隶字的变化。

复习思考:

· 《千字文》中「知过必改」四字,写成八分是怎样的?

· 试把这四字写成一符合格式的横幅作品。

·

这个字是清代蒋和写的,研究一下这是什么字?为什么可以这样写?

标签: #如何将字体设为隶书 #怎样将字体设为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