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成长型思维让学生汲取“失败”的力量——访河北雄安博奥高级中学校长张斌利

光明网 3051

前言:

如今大家对“博奥是什么”可能比较关心,咱们都想要分析一些“博奥是什么”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对于“博奥是什么””的相关资讯,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张斌利身高臂长手掌大,说着一口幽默的唐山话,语调变化丰富,总有出其不意的拐弯,就像他的治校方式——不拘一格、出奇制胜。他曾在落后的农村创造“岔河现象”——帮助岔河中学实现了从寂寂无名到全国闻名的转变,又用仅仅两年时间让车轴山中学这所百年老校重焕生机。“能干事”是他的标签。

河北雄安博奥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博奥中学”)是雄安新区唯一的民办高中,也是一所年轻的学校,迫切需要一位“能干事”的校长带领学校实现蜕变。2020年,张斌利来了。

这一次,他要让“成长型思维”在这里落地生根。

河北雄安博奥高级中学校长 张斌利

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成长型思维求解

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张斌利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感到焦虑: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张斌利治校有个特点,他喜欢从阅读中找灵感,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将书中理念落地,在不断的实践和反馈中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所以,他称自己不是“读书”而是“做书”。

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这本书张斌利已经读过4遍,熟悉到能记住书中具体内容的页码,读书笔记更是一篇接一篇。在这本书中,作者把人的思维模式分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人在面对竞争、失败、挫折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解答了张斌利的很多困惑。

固定型思维的人遭遇失败就会自我怀疑,他们尤其担心自己被嘲笑和否定,因此拒绝挑战。“很多学校放假回来的第一周会有考试,常有学生因为惧怕考试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好学生,这种现象在疫情期间更加明显。”张斌利认为这就是固定型思维在作祟,固定型思维是一种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的思维模式。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智力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所以更愿意接受挑战,他们视挫折为“宝藏”,认为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张斌利总结了一个顺口溜来诠释何为成长型思维“:智力可塑为核心,刻意练习便成真。困难是机会,挫折贵如金。暴露缺点没关系,只是尚未成精品。表现聪明没意义,实质进步才可喜。错误出现是契机,失败就是上升梯。努力最酷不放弃,不断挑战舒适区。”

“让每一个教育行为都具有科学含量”是博奥中学的办学理念。张斌利组建了成长型思维研究小组,小组成员研读了市面上能找到的几乎所有或系统或零散讲述成长型思维的书籍,并进行了探究与讨论。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把成长型思维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让成长型思维在学生、教师和家长心中生根发芽。张斌利希望博奥学子都能拥有从失败中不断汲取力量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一生向前奔跑的动力。

万事开头难,改变旧的、创造新的往往需要执行者超强的行动力和魄力,更需要不怕失败的勇气。成长于农村、亲历过唐山大地震、曾经学习成绩很差、又是体育教师出身的张斌利就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人,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自己文化底蕴不够,还好,热爱阅读的种子从童年时听母亲讲床边故事便已经萌芽。“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所形容的恰似张斌利。

如何让“成长型思维”在雄安新区这片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土地上生根?博奥中学正在用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化“失败”为力量,汲取成长的养分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失败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创伤。有的学生考试考得不好,就会认为是自己没有天分,因此不再努力。他们甚至不敢努力,认为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它和失败一样,意味着你不够聪明。成长型思维模式则与之相反,认为努力会帮助我们变得更聪明。其实生活中有一个铁律——没有失败就没有成长。”张斌利向记者介绍道。

培养学生坦然地面对失败、释然地理解失败、欣然地回馈失败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失败”的成长价值。为此,博奥中学开展了“失败周”和“试卷分析”等常态化活动。

张斌利在读书时无意间发现,英国顶级中学温布尔登中学专门设置了“失败周”课程,他当下便觉得这是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绝佳方式,应该尽快改造成符合博奥中学发展特点的课程并将其利用起来。说干就干,很快,“失败周”就被纳入博奥中学特有的成长型思维课程体系,成为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一环。

期中考试过后“,失败周”反馈课程便以班会的形式展开了。2020年12月21日下午,博奥中学各班分别组织了“失败周”主题班会,班会主题皆围绕“正视失败”展开,如005班“直面挫折”、019班“失败?不!宝藏”、024班“正视失败,我能更好地走向成功”等。

班会前,各班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大家广泛搜集古今中外名家的成长故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班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坦诚分享,深挖“失败”“挫折”中蕴藏的宝藏。很多同学都分享了自己从害怕失败、逃避失败到勇敢地面对挑战,收获“失败”,取得成长进步的经历,有学生调侃“跌倒了,要捡点东西再爬起来”。

为了巩固“失败周”班会课的良好成果,学校把学生们对失败的理性分析收集、整理、印刷成册,小册子封面、封底的图片都是张斌利抓拍的学生照片,他希望这本小书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见证。

每一次考试结束后,博奥中学的学生们都要进行试卷分析,直面自己出现的失误,理性分析丢分的原因,力争把每一道会的题都做对。曾经有一个学生考完试之后哇哇大哭,张斌利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学生说自己考砸了,好多题都不会。张斌利马上让教师提前批阅了他的试卷,看看到底考得如何。结果,他考得非常好,甚至超常发挥。这件事体现出学生还没有学会正确分析试卷,也没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通过“失败周”“试卷分析”等课程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真正地正视“失败”。高三学生梁家硕是博奥中学的“学霸”,但是最近几次考试常常“马失前蹄,痛失第一”。张斌利知道,越优秀的学生往往越容易过度在意成绩,于是他主动去找梁家硕聊天,问他这几次没考好是什么心情。梁家硕回答“:偶尔考失败,仅仅是小小的失落,我觉得名次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时有很多乐趣。”

高二学生王学扬利用假期自学了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当张斌利问起他学习的动力时,他这样答道:“我学习的时候什么也没想,就是感觉学习挺有意思的。”“如果你学习的动力与一切外部奖励或控制都无关,而仅仅来自内在驱动时,你便不会在意所谓的‘失败’,因为学习本身就是目的。”张斌利总结道。

新理念深入人心,既要润物无声又要大声吆喝

成长型思维在博奥中学从无到有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如今学生们、教师们还有家长们都言必称“成长型思维”,“内在动机”“自我卷入”等与成长型思维密切相关的词也常被他们挂在嘴边。博奥中学是如何做到的?这既得益于成长型思维文化建设在校园中润物无声地铺陈,也离不开张斌利个人极富感染力的宣传。

博奥中学教学楼里井然有序,鲜见吵吵闹闹的现象。走廊贴的“进步榜”和“状元榜”别具匠心。“进步榜”下方空白处写着: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状元榜上写着《有效学习》作者乌尔里希·波泽尔的一句话“:我不能让别人比我更努力,我一定成为那个最努力的人。”

张斌利相信语言自有万钧之力,走廊里的名人名言也被有意识地换上了能够体现成长型思维的内容。如拿破仑所说的——“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成长型思维话语在校园中无处不在,每个学生还在储物柜上贴上了属于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宣言,如001班学生陈书典的贴纸上便写着“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努力的能力”。

理念和文化的落地需要无数细节来支撑,只有这样,理念才能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大而无形走向真实可感。张斌利希望成长型思维能渗透到每名教师的日常言谈举止中,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博奥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可以在学生下晚自习去宿舍之前安排十五分钟写感恩日记,让他们简单回顾一天的生活。感恩日记的灵感来自《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这本书,书中一笔带过,张斌利却把它记在心里,并发展成了独具博奥特色的感恩日记。日记要求记录以下几个方面:今天感恩什么?今天收获什么?今天改变什么?今天感觉怎么样?明天会做什么?日记可长可短,几十个字也是一篇合格的日记。感恩的话语会激活乐观的情绪,而乐观是成长型思维课堂最需要的品质。

为了提高博奥中学全体师生对成长型思维的科学认识,张斌利开通了两个公众号,经常亲自撰文。他从头开始学习直播、适应镜头,为家长开设了一堂又一堂网络微课。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张斌利为了准备第二天面向博奥中学家长的网络讲座,一直写讲稿到凌晨两点多。大大小小的讲座他已经讲过数百场了,但是每次讲座都必须是全新的、不能有套路和模板,为了使讲座达到最佳效果,他每次都要把教学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融入讲座内容,并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讲,他的讲座总是充满教学智慧又妙趣横生。他的微信开放给每位家长,每位家长的问题他都会认真回复,如今已经有5000位微信好友。

关注学生成长细节,做有爱的校长

张斌利住校,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去学生宿舍跟学生们聊聊天,一个月休息一天。虽然他看起来总是活力无限,其实身体并不好,还常年饱受失眠困扰,有时吃四片安眠药也无法安睡。记者问起他的内在动机是什么,“有意思,这都是我的作品啊!我现在50多岁了,仍然有梦想,我想把教育做到一个高度。”这是他的答案。

“校长有爱,教师才能有爱,才能培养出有爱的学生,而爱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前提。”他爱教师们,不但经常亲自培训、组织聊书会,还聘请教育专家前来指导。面对90后教师,张斌利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开学之初,他给新教师的父母写了一封信,称呼他们为“哥们儿”“姐们儿”,他想告诉他们:孩子放在我这里请放心,我会真心实意为他们谋发展。

张斌利当然也爱学生们。他有两间办公室,一间在七层,视野开阔、有书画装饰,用于接待来访客人;另一间极为简单,是他日常办公的地方,位于教学楼四层,对面就是高一教室,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来找他。他关注着每一位学生,哪怕是一些很少会被人注意到的细节。

最近学校重新分班,张斌利捕捉到了一个个细节,并精心记录了下来——

镜头一:小姑娘怀里抱着书迎面走来,脸红红的,泪眼婆娑。打个照面的一刹那,我轻轻地拍了拍小姑娘的肩膀。

“校长没事!没事!我一会儿就会平静下来!”小姑娘一边走,一边留下这么一句话。

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越发心疼!

今天分班,孩子各自去了新的教室,小姑娘一定有什么不舍。

舍不得熟悉的教室!

舍不得朝夕相处的老师!舍不得形影不离的伙伴!

舍不得……

是的,在孩子们心中一定会有很多舍不得!

猛然间意识到这次分班一定是孩子们的终生记忆。

也许你曾经听过那些耄耋老人相聚时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曾经一个班,那次分班的时候他去了别的班。”——这是一生的印记!

镜头二:分班了,同学们抱着书本穿梭于楼道之间去自己的新教室。

不知是谁飘落了一片纸,或被踩在脚下,或被同学们急匆匆快步行走一阵风带起。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

我刚想上去拾起它,只见一个快步行走的高个子男生弯腰拾起,顺手放入了楼道一旁的垃圾桶,旋即又急匆匆向前。

我迅速拿出手机拍下男孩的背影。男孩今天很有特征,后背有CTUDLO字母。

早在2004年张斌利就总结出这样一段话“:观察不到学生成长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学生成长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学生成长细节的教育是缺少真爱的教育。总之,没有细节的教育是粗糙的教育、不完美的教育!”爱就在细节中。

“博奥中学处于雄安新区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教育理应做到领先!”张斌利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还要把成长型思维课程带到更多地方,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作者:颜源)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标签: #博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