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刻兄弟们对“java 分布式事务”都比较注意,我们都需要剖析一些“java 分布式事务”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有关“java 分布式事务””的相关知识,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学习一下吧!2.1 分布式事务介绍
1)事务
事务提供一种机制将一个业务涉及的所有操作纳入到一个不可分割的执行单元,组成事务的所有操作只有在所有操作均能正常执行的情况下方能提交,只要其中任一操作执行失败,都将导致整个事务的回滚。
简单地说,事务提供一种“要么什么都不做,要么做全套(All or Nothing)”机制。
2)本地事务4大特性
CAID:
A: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transaction)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会结束在中间某个环节。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会被回滚(Rollback)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从来没有执行过一样。就像你买东西要么交钱收货一起都执行,要么发不出货,就退钱。C: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的一致性指的是在一个事务执行之前和执行之后数据库都必须处于一致性状态。如果事务成功地完成,那么系统中所有变化将正确地应用,系统处于有效状态。如果在事务中出现错误,那么系统中的所有变化将自动地回滚,系统返回到原始状态。I:隔离性(Isolation),指的是在并发环境中,当不同的事务同时操纵相同的数据时,每个事务都有各自的完整数据空间。由并发事务所做的修改必须与任何其他并发事务所做的修改隔离。事务查看数据更新时,数据所处的状态要么是另一事务修改它之前的状态,要么是另一事务修改它之后的状态,事务不会查看到中间状态的数据。打个比方,你买东西这个事情,是不影响其他人的。D:持久性(Durability),指的是只要事务成功结束,它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新就必须***保存下来。即使发生系统崩溃,重新启动数据库系统后,数据库还能恢复到事务成功结束时的状态。打个比方,你买东西的时候需要记录在账本上,即使老板忘记了那也有据可查。
3)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事务指事务的参与者、支持事务的服务器、资源服务器以及事务管理器分别位于不同的分布式系统的不同节点之上。简单的说,就是一次大的操作由不同的小操作组成,这些小的操作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且属于不同的应用,分布式事务需要保证这些小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本质上来说,分布式事务就是为了保证不同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什么时候会产生分布式事务呢?
1.多个Service
2.多个Resource
如下订单支付业务流程:
4)CAP定理
CAP 定理,又被叫作布鲁尔定理。对于设计分布式系统(不仅仅是分布式事务)的架构师来说,CAP 就是你的入门理论。
C (一致性):对于数据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数据来说,如果在某个节点更新了数据,那么在其他节点如果都能读取到这个的数据,那么就称为强一致,如果有某个节点没有读取到,那就是分布式不一致。
A (可用性):非故障的节点在合理的时间内返回合理的响应(不是错误和超时的响应)。可用性的两个关键一个是合理的时间,一个是合理的响应。
合理的时间指的是请求不能被阻塞,应该在合理的时间给出返回。合理的响应指的是系统应该明确返回结果并且结果是正确的,这里的正确指的是比如应该返回 50,而不是返回 40。
P (分区容错性):当出现网络分区后,系统能够继续工作。打个比方,这里集群有多台机器,有台机器网络出现了问题,但是这个集群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熟悉 CAP 的人都知道,三者不能共有,如果感兴趣可以搜索 CAP 的证明,在分布式系统中,网络无法 100% 可靠,分区其实是一个必然现象。
如果我们选择了 CA 而放弃了 P,那么当发生分区现象时,为了保证一致性,这个时候必须拒绝请求,但是 A 又不允许,所以分布式系统理论上不可能选择 CA 架构,只能选择 CP 或者 AP 架构。
对于 CP 来说,放弃可用性,追求一致性和分区容错性,我们的 ZooKeeper 其实就是追求的强一致。
对于 AP 来说,放弃一致性(这里说的一致性是强一致性),追求分区容错性和可用性,这是很多分布式系统设计时的选择,后面的 BASE 也是根据 AP 来扩展。
顺便一提,CAP 理论中是忽略网络延迟,也就是当事务提交时,从节点 A 复制到节点 B 没有延迟,但是在现实中这个是明显不可能的,所以总会有一定的时间是不一致。
同时 CAP 中选择两个,比如你选择了 CP,并不是叫你放弃 A。因为 P 出现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大部分的时间你仍然需要保证 CA。
就算分区出现了你也要为后来的 A 做准备,比如通过一些日志的手段,是其他机器回复至可用。
2.2 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有了上面的理论基础后,这里开始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
2.2.1 2PC
两阶段提交协议(Two Phase Commitment Protocol)中,涉及到两种角色
一个事务协调者(coordinator):负责协调多个参与者进行事务投票及提交(回滚)
多个事务参与者(participants):即本地事务执行者
总共处理步骤有两个
1)投票阶段(voting phase):协调者将通知事务参与者准备提交或取消事务,然后进入表决过程。参与者将告知协调者自己的决策:同意(事务参与者本地事务执行成功,但未提交)或取消(本地事务执行故障);
2)提交阶段(commit phase):收到参与者的通知后,协调者再向参与者发出通知,根据反馈情况决定各参与者是否要提交还是回滚;
如果所示 1-2为第一阶段,2-3为第二阶段
优点: 尽量保证了数据的强一致,适合对数据强一致要求很高的关键领域。
缺点: 牺牲了可用性,对性能影响较大,不适合高并发高性能场景,如果分布式系统跨接口调用,目前 .NET 界还没有实现方案。
2.2.2 TCC
TC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可用于解决跨库操作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TCC是服务化的两阶段编程模型,其Try、Confirm、Cancel 3个方法均由业务编码实现;
其中Try操作作为一阶段,负责资源的检查和预留,Confirm操作作为二阶段提交操作,执行真正的业务,Cancel是预留资源的取消;
如下图所示,业务实现TCC服务之后,该TCC服务将作为分布式事务的其中一个资源,参与到整个分布式事务中;事务管理器分2阶段协调TCC服务,在第一阶段调用所有TCC服务的Try方法,在第二阶段执行所有TCC服务的Confirm或者Cancel方法;
操作方法
含义
Try
预留业务资源/数据效验-尝试检查当前操作是否可执行
Confirm
确认执行业务操作,实际提交数据,不做任何业务检查,try成功,confirm必定成功,需保证幂等
Cancel
取消执行业务操作,实际回滚数据,需保证幂等
优点: 跟2PC比起来,实现以及流程相对简单了一些,但数据的一致性比2PC也要差一些
缺点: 缺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在2,3步中都有可能失败。TCC属于应用层的一种补偿方式,所以需要程序员在实现的时候多写很多补偿的代码,在一些场景中,一些业务流程可能用TCC不太好定义及处理。还存在非幂等问题。
标签: #java 分布式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