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女子花7元打特惠车被司机嘲讽一路,“一口价”矛盾何解?

金羊网 300

前言:

而今姐妹们对“一口价叫车”大概比较关怀,我们都想要学习一些“一口价叫车”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对于“一口价叫车””的相关资讯,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姐妹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12月20日,河北石家庄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网约车平台打特惠车,司机途中打电话吐槽特惠车便宜不赚钱,还骂骂咧咧。当事人魏女士表示,当时很无语,没想到司机当面说这些。事后平台联系她,称已对司机做出处罚,停止其接单。

此话题在12月22日冲上热搜,截至22日10时33分,阅读量已高达7424万。

就在前不久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浙江杭州一女子抱着孩子打车,要司机帮忙拿婴儿车,被司机怼“打特惠车要五星级服务,你是放屁”。

还有网友在相关话题下评论,“我也遇见过,我还只是相对于去大兴路程近一点,那个男司机指桑骂槐了我一路,还说没有接到去大兴单子,接了我这个赔钱货。”

实际上,围绕特惠车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乘客抱怨服务质量下降,司机也叫苦不迭。“特惠车”模式该何去何从?网约车司乘矛盾何解?显然,作为这段双边关系中的平台(撮合者),网约车企业还需找寻平衡。

司机:

“一口价”不挣钱,有时又不得不开

所谓“特惠车”,在一些网约车平台上,也被叫作“平价车”“一口价”。服务商根据起终点信息,预估里程、时长、实时路况,综合报出价格,与乘客最终的付款金额一致。通常而言,“一口价”订单会比普通订单价格有较大幅度下降。

2020年7月24日,滴滴宣布在杭州、厦门、苏州、无锡等13个城市试运营全新品类特惠快车和滴滴特快。

同一年10月26日,高德打车也宣布上线“一口价”特价车,首批上线试运营的城市包括长春、临沂、淄博、滁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八个城市。

但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认为,“一口价”“优惠价”模式让他们的收益变少了。

不少网约车司机选择关闭了“一口价”订单。“高峰期我从来不开‘一口价’,长距离或者偏远地区才会接。”北京网约车司机陈师傅表示,究其原因,是主打“堵车不加价”的交通成本转移给了司机,“一公里只能挣个三四毛,不赚钱”。

在深圳网约车司机胡师傅所在的司机群里,不少司机直言:“谁还做‘一口价’订单啊?还不如直接把车退了不干了。”

按照规则,平台不会强制要求司机接“一口价”订单,只需要关闭后台功能,就不会接到“一口价”订单。但对于不少司机来说,他们并没有太多选择。

“一口价订单如今占据我整体单量的30%-40%。”已经开了4年网约车的崔迪介绍,他是以“跑量”取胜,每天大约要接40个订单,这也意味着“一口价”订单大约达到15个。

崔迪的感受是,平台派单会对“一口价”倾斜,如果不接“一口价”,也接不到大单,甚至可能几个小时都接不到其他订单。这也让不少司机不得不开通“一口价”。

乘客:

服务需改善,但不建议取消

对于乘客来说,“一口价”订单经济实惠,但也经常面临着服务不好、乘车环境差,甚至不开空调等情况。

今年7月,浙江温州一女子打“一口价”网约车,途中因雨天想变更导航路线与司机发生争执,被司机脏话辱骂,还称“‘一口价’是没钱的人打的,让人看不起”。

一位网约车乘客张女士也表示,花小猪平台“一口价”比出租车能便宜约一半。但远途有时候会拒载,需要加钱才跑。

“还是不要取消‘一口价’。”她说,“我一般上车以后说完验证码就闭嘴了,一般也不提要求,全程和司机交流很少。便宜是王道,我也不需要司机很周到的服务,按时接我,安全送到目的地就行。”

另一位经常搭网约车通勤的刘女士也发表了类似看法:“对打工人来说,省钱安全就是第一位。”

据媒体调查,绝大多数乘客都不建议取消“一口价”订单。不少网友表示,网约车“一口价”可以避免司机绕路。

比如有网友认为,如果司机认为“一口价”订单不合理,可以选择不接。

还有网友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平台靠低价恶性竞争,抽成过高。

对此,网约车司机宋师傅也表示,平台推出“一口价”优惠是好事,但这部分优惠不能只让司机承担,平台需要负责一部分。

网约车司乘矛盾何解?

乘客吐槽服务质量下降,司机抱怨生存空间被压缩,根本原因在于行业的供需失衡。

打车的用户在减少,开车的司机却在增加。

《2022年度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37亿人,比上一年减少约1500万人。

而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3年9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情况》显示,截至9月30日,全国共有33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18.8万本、车辆运输证263.5万本,环比分别增长2.1%、2.5%。而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9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93亿单,环比下降3.9%。

“除去那些开私家车接顺风订单的和‘黑车’,今年全北京像我这样的合规注册的司机有16万人,去年这时候只有12万。”网约车司机刘师傅说:“以往的网约车司机大都是来京务工的人员,今年不同了,网约车涌入了各行各业的人:我的同事有之前做出版的,有倒腾房产的,还有做基金的,不管之前多光鲜,现在都得精打细算选电价最便宜的时段抢电桩。有时最后一单派单离家远,在车里窝一宿是常有的事情。”

不论是否是再就业人员,生计迫使他们对“一口价”说“不”,但乘客与司机的悲喜并不相通,大部分乘客认为,“一口价”的出现可以有效避免司机绕路和私自加价。

事实上,网约车实行市场调节价,需向交通主管部门备案,而“一口价”模式属于平台竞争行为,监管部门并未过多干预,司机与乘客的矛盾,依旧悬而未决。

互联网分析师郎婷表示,平台生态圈的健康成长,必须依靠多边市场模式,在发展过程当中拥有传统性价值链所缺乏的战略灵活度,平台企业自己要决定在哪个过程中对哪个市场投入更多的资源,也就是判断哪一方使用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显然,庞大的司机群体并不具备博弈的优势。

来源 | 羊城晚报综合九派新闻、澎湃新闻、法治参考、中国城市报、界面新闻、钱江晚报、大众网、 白鹿视频等

话题主持 | 羊城晚报记者 郑宗敏

编辑:郑健龙

来源: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

标签: #一口价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