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你们对“天气热但身体打冷战”大致比较关切,各位老铁们都想要剖析一些“天气热但身体打冷战”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有关“天气热但身体打冷战””的相关资讯,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咱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据了解,19日积石山震区及周边地区以晴为主,后半夜至凌晨最低温在-15℃到-9℃之间。救援人士分析称,此次救援最大的难度在于低温天气,黄金救援时间会缩短。
那么,低温到底会给救援带来哪些难题?叠加失温的风险,被困者该如何自救?
-10℃以下,人在废墟下或只能坚持10小时
我们通常将震后72小时称之为黄金救援时间。然而,低温天气会使黄金救援时间压缩。这主要与低温天气下被困人员的生理机能下降有关。
在低温天气下,人体热量与低温环境展开拉锯战,容易出现失温症状。所谓失温,简而言之就是人体产热的速度跟不上外界带走体温的速度。
根据严重程度,失温分为三种。
轻度失温情况下,体温降至32℃~35℃。在这一阶段,人体会颤抖、双手麻木、无法完成复杂动作;远端肢体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呼吸快而浅;皮肤上出现“鸡皮疙瘩”。失温者可能感觉疲劳和腹部疼痛、视力困难,有反常的尿多。有时候失温者反而有温暖的感觉,但事实上这是失温症将要发展到第二期的信号。一种测试病情向第二期发展程度的方法是病人能否使拇指和小指接触,这是肌肉停止工作的第一阶段。
中度失温则是指体温降至28℃~32℃。在这个阶段,肌肉不协调更明显,人的行动更迟缓、困难,伴有步伐不稳、方向感混乱。浅层皮肤血管继续收缩,以保持重要器官的温度。失温者面色苍白,唇、耳、手指和脚趾的颜色可能变蓝。出现反常脱衣现象,这是身体自身调节机制失衡,原来始终收缩的周围血管扩张,导致短暂“热起来”的错觉。
重度失温阶段,体温降至28℃以下。肌肉颤抖通常已停止。说话困难,思维迟钝。暴露的皮肤变蓝、肌肉协调能力几乎完全丧失,不能行走,甚至昏迷。脉搏和呼吸显著减慢,可能发生心率过快或心房纤维性颤动,最终导致心肺衰竭。
若户外气温低于-10 ℃,被压埋在废墟下没受伤的人员估计能坚持的时间也就只有 5至10 个小时。
失温风险下,可这样自救
首先保障呼吸道的畅通。如果四肢被压住了,就小心地拖出来。实在不行,就缓慢移动杂物,想办法找东西去固定压迫物。尽可能收集一些可以饮用的水。要及时压迫止血或制作简易的止血带止血。被困的人员很大可能是要困72小时以上,因此坚定意志、建立心理承受力都很关键。
对失温之人来说,换干燥衣物非常关键。因为极寒环境加上潮湿衣物会使人的核心体温迅速流失。
如果面临失温风险,建议被困人员不要哭喊,节省体力。这也是保存体温的一个方法。若找不到更多的衣物保暖,也可以两个人或多人尽可能贴紧身体,抱在一起抵抗严寒。同时注意若身体暴露在极寒下,很快会变得麻木发硬皮肤发白,呈蜡状或灰黄色,这时候动作应轻柔,最新的科学的急救标准并不建议揉搓冻伤部位,不仅不能缓解冻伤,反而可能造成更严重的额外损伤。
越是绝境越应该保持冷静。到了夜里,用手或硬物轻轻地敲击水管或墙壁,如果这时候有专业的队伍检测到声音,就能够尽早找到被困人员。
来源: 中国气象局
标签: #天气热但身体打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