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时看官们对“农行1类卡有什么限制”大概比较关注,我们都想要了解一些“农行1类卡有什么限制”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对于“农行1类卡有什么限制””的相关资讯,希望同学们能喜欢,我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观察者网讯)近日,上海市民张先生向观察者网反映,一些银行只为新开卡用户办理二类账户,每日交易限额1万元,让他感到十分不便。观察者网注意到,社交媒体上也有一些网民,尤其是应届生吐槽一类卡开卡“受阻”。
一类卡“开卡难”的情况是否普遍?观察者网小编走访上海多家银行发现,开卡难度因银行政策而异。有银行称新卡只能办二类卡,一些银行则要求提供居住证明、工作证明等个人资料,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严审开卡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但也有银行表示,凭身份证就能办理一类卡。
如何办理一张一类卡?
根据有关规定,一类账户是全功能的银行结算账户,使用范围不受限制,且不限额。二类账户可以投资、转账、消费等,但要想向非绑定账户转账的话,每日转账限额为1万元,每年转账限额20万元。此外,个人在一家银行全国范围内开立的实体储蓄卡总数原则上不能超过4张,并且每个人仅能在同一家银行开通一个一类账户。
在建设银行上海某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在得知小编有开卡需求后,没有多问,直截了当地回应道:“要开也只能开二类卡,到时候再升到一类卡。”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比如说你单位需要花钱,单笔转账超过5万元,可以让单位出具相关证明,证明你额度不够用,我们再上报支行,领导要一个个审批。”
和上述建行网点的“一刀切”不同,在另一家建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能够证明新开的卡是工资卡或涉及大额交易,就可以办一类卡。
观察者网致电建行客服,询问办理一类卡是否有统一标准,客服表示,目前在建行开设一类账户,通常需要提供常住地证明和就业佐证等辅助证明。有了这些材料“原则上可以开”,但每个支行的情况不同,“具体以支行要求为准”。
随后,小编又来到平安银行某营业网点,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新卡是作为工资卡使用,需要提供劳动合同;如果作为个人储蓄卡,则需要有本区的居住证,有本地户口的除外。
该工作人员称,银行审核严格是为了配合警方的工作,“公安有这个要求,毕竟现在电信诈骗太多了。对银行来说,只要有身份证,每个人都能办。”这名工作人员补充说,有关政策只适用于银行所在的区,“其他区是什么情况我也不了解。”
2022年11月30日,江苏南通,派出所民警向银行工作人员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在上海银行某营业网点,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上海户籍,只要携带身份证和社保卡就能办理一类卡,“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如果不是上海户籍,则需要进一步评估,“我们会有一个综合评分,如果分低,就有可能开不出来。”
在农业银行上海某营业网点,工作人员要求小编先提供身份证,“现在开卡都要上传公安系统审核,达到资格了我们才能帮你开。”这名工作人员随后又询问了小编的居住地,表示如果有固定住所,公安系统查询到的信息没有问题,“基本就能开”。
并不是所有银行开卡都如此“折腾”。
在工商银行某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并没有询问太多,表示“带好身份证就行,前提是之前没在我们这里办过一类卡”。小编进一步询问是否需要工作证明等文件,对方表示“不需要”。在中国银行某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同样表示,有身份证就能开一类卡。
目前来看,能不能办一类卡、需要提供哪些材料,每一家银行、甚至同一家银行的不同营业网点,都有不同的要求。
要审核把关,也应考虑群众正常需求
为何这些年公众会感觉银行开卡门槛变高了?这恐怕要追溯到3年多之前的“断卡”行动。
为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2020年10月10日,央行等5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公安部曾明确要求,要按照“谁开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机制,全力切断非法开办“两卡”通道。
此后,银行机构一直在响应监管要求,积极配合完成“断卡”行动,在清理“不动户”“一人多卡”的同时,也强化了开卡审核与把关。
然而,在尽可能压缩不法行为空间的同时,部分银行也有矫枉过正之嫌,例如此前就有家庭主妇吐槽自己办理银行卡时遭到“刁难”。
观察者网注意到,2021年12月21日,银保监会发文,提出十项具体措施,着力解决群众“办卡难”和小微企业“开户难”问题,进一步优化银行开户服务。
通知强调,银行需充分考虑异地打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际现状,不得“一刀切”要求额外提供居住证、工作证明、三个月至一年不等的社保记录和实名制手机号等证明材料。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去年12月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采访时表示,客户应该配合银行做好尽职调查,理解“断卡”行动背景下银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银行也要统筹风险防控与金融服务,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满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资金结算需求。
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此前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建议,银行应该将防范重点落在银行端而非客户端,区隔正当需求和非正当需求。银行不妨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在用户使用便利和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平衡,体现服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