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人的思想分两种:养成模式和天赋模式!可悲的是人们越来越傻!

第三只眼观 4684

前言:

眼前姐妹们对“第三只眼观的文章”可能比较着重,兄弟们都想要剖析一些“第三只眼观的文章”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关于“第三只眼观的文章””的相关文章,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本文摘自第三只眼观星球问题。

j.n 提问:

先生好,请问人性与心性有何关联?

三眼答:

这是一个看似与生活没关系,但关系最大的一个问题。

为啥几千年前的思想我们超越不了,为什么那时候十几岁的少年即可运筹帷幄?

为啥现如今信息爆炸,每个人的知识面都很广,但“巨婴”越来越多呢,小动物们都困扰在很低级趣味的思想痛苦中?

跟着人性走,人越来越傻,将失去天赋;

反人性,人越来越聪慧,获得天赋加成。

我这么说可能不好理解,可以用我们小动物最喜闻乐见的东西表达一下——游戏。

游戏就两种,一种是“养成类”;一种是“开放类”。

几千年前思想放光芒那个时期,就相当于玩的“开放类”游戏,靠的是天赋推动;

此后我们一直玩的是“养成类”游戏,靠满足人性推动,直到工业革命,对自然(天文)的探索又开启了人类天赋,又玩了一次“开放类”游戏,随后一直在养成。

什么是养成类呢?

生命从最初的单细胞动物分裂成两个细胞,分裂就是复制,就是对先前细胞结构的“继承”,我们今天的知识、思维等都属于继承,通过继承在“本源知识”上玩花活,搞得越来越复杂。

本源知识是从0到1,这要靠天赋;

后来都是在1后面加数字,搞得貌似很复杂,但其实原理超不过前面的1。

到了实际生活上,我们看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我们都是在不断继承,超不过前面的1:

一是继承了道德上的是非观(价值观);

二是继承了哲学思想(世界观);

我们就在此二者的圈子里找寻意义(人生观)。

绝大多数小动物所思所想、言行举止都套上了紧箍咒,而且已经习惯了,看见天空也没有感悟,看见大地也觉得稀松平常,人们习惯了眼前的事物,就不会再去思考,就失去了天赋,而一直活在“养成”里。

心性修炼就是开启天赋,看到“看不见的”东西。

智慧中的“智”就是在1后面加数字,玩的很复杂,这叫智者;“慧”就是悟出1。

玩智靠脑子靠逻辑,玩慧要靠心!

所以佛家六祖叫“慧能”,要是叫“智能”就不高端了!

现在搞出科技花样叫“人工智能”而不是“人工慧能”,因为机器可以在1后面无限加数字,但机器没有心,不可能悟出1。

那怎么修习心性呢?

1、简化。

越简化越容易得到“1”;凡事就是要抠根,说高端词汇是追本溯源;

2、亢奋。

思想亢奋就能看见“看不见的”东西,小孩子年龄时期为啥是最好的开启天赋的时期?因为小孩子看见天可能觉得天不是蓝的,而是黑的;看见自行车觉得很神奇,两个轮子居然能跑。人越长大思想越容易进入“养成”模式,失去亢奋从而失去天赋;

一个人越“成熟”就越接近sb。成熟大劲了,这辈子也就那样了,陷入无尽的人性痛苦之中。

3、不信。

也就是没有“正确和错误”的观念。

用在读书上叫做“会读书”,此外就是“读死书”。

因为任何道理的正确只能存现于某一特定的环境下,换了环境可能是大错特错的。

这个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是“矛盾”,我们传统里说话都是很矛盾的,比如黄金如粪土,但是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再比如忠是对的,孝也是对的,但忠孝难两全,忠孝二者互相看对方就是错的。

传统之外的东西也是没有“正错”的,比如在西方经济学(包含营销)里,原来商品定价是根据劳动付出,打造一个玉器就是要比打造一块泥巴值钱,因为劳动付出多(且伴随稀缺性);但是后来又产生个观点是供需决定价格,也就是按照需求度来决定价格,也就是“心理价位”。

所以不要在意对和错,但现在人们都傻乎乎的变成书呆子了,脑子里装着无数个对与错。喷子的诞生就因为这个,喷子越多的地方证明SB越多,因为脑子根本不思考。

标签: #第三只眼观的文章